对于物质的诱惑,在某些东西的作用下,他还是抵挡住了。这世间可能有别的东西更吸引他,比如,现在的生活。
以一种新的态度,开始新的生活,这是他目前思想的全部重点。想到那条拥有神奇空间的哈达,宋子安嘴角向上扬了扬,“看来以后的生活会很有意思”,他在心里默默的想。
第6章 隐于市
宋子龙从来没有过这样闲适的时光体验,这生活舒服的骨头都要呐喊了。
就近几天,他又多次尝试进入到哈达之中。当然,练习的效果十分明显,他已经可以熟练的操纵关于哈达的技能。
每次他想进入哈达之中的时候,他必须保证哈达要在他视野之内。而且,他不并不需要每次出入哈达都要在睡梦之中进行,只要他想,他就可以自动的进入其中,随心所欲,简直不要太方便了!
他也进一步观察了里面的田地。地方其实并没有很大,也就一亩地左右的样子。
田地很好的被分成了几块,里面种了各类蔬菜。四周围了常见的几种果树,每种果树都有几棵的样子。上次宋子安吃的苹果,估计就是从不知哪棵苹果树上摘得的。
在地头上还有两个花架,架子上开满了各种娇艳的花。要说这田地里的植物其实都挺平常,但真要说起什么是宋子安没见过的东西,那也就这几盆花了。宋子安阅历丰富,虽然对花卉一类并没有什么研究,但平常的也都认识,这几盆花算是又挑战了一下他的知识面。
这块儿地只有这么点儿大,和哈达一样,都是长方形,地头上的花架就像两扇门一样长在地头上。地的四周都是乌突突的一片,宋子安走不过去,像是有层玻璃将他拦在了外面,估计这已是田地的边界。
宋子安没太过于强求边界之外是什么样儿,这样超自然的力量不是他这般凡夫俗子可以解释的了的,他不想太过纠结。于是他坦然的接受,愉快的面对生活。
安定下来之后,宋子安想去附近的村镇走走。
前几天,宋子龙送来了他经常开的一部车。但在这儿好像不怎么开车,房子周围并没有修建好车行的道路,每次开车出去都要颠沛流离一番。这样的情形下,他反而想买辆自行车或者电动车。
开车到附近的村镇上,这里的居民生活水平似乎挺高的。村镇靠近青岛,而且又离某个景区很近,所以村镇上的基础设施都很全面,靠近主路的地方还有一家三层楼的大超市。
宋子安首先进超市逛了逛,买完自己中意的生活用品之后,又补全了一些看着比较实用的家用电器和小家具。正好超市门口有一家比较大的自行车店,于是他毫不犹豫的买了一辆山地车。
超市里并没有卖农具的,宋子安想将空间里的花挪移出来摆在家里一些,他需要一些农具和盆罐之类的。
问了自行车店老板农具店的位置,他就又驾车跑到了农具店。七七八八买了很多东西,直到将车子塞得满满当当才回家。
第7章 布置小院
宋子安的房子只是一座光秃秃的小楼,并没有什么围墙之类的,工具买来之后,存放和安置成了最大的问题。宋子安并不想将这些工具放到小楼之中,毕竟工具大多用来弄地,弄脏了地板不好收拾。于是,他想请工人过来建造一个偏房。
既然想建造偏房,宋子安就想着将房子周围的布局好好搞一搞,毕竟他要长期居住,所有的布置最好一步到位。想好这一切,宋子安就将车子随意停在外面,将买来的布置房间的小物件都掏了出来,大个儿的工具只能暂时留在车上,要等偏房建好后再做处理。
宋子安将空间中的小花儿挪出来一部分,用精巧的花盆重新种植好,放在他喜欢的位置。
看到布置好的各个房间,宋子安满足的笑了笑。
二楼有一个很大的阳台,宋子安摆放了满满当当的绿植,还将买来的小茶几和躺椅放在这里,喝茶、看海,这样的日子简直不要太美妙。
简单的做了中饭,宋子安游逛到院子中。院子其实还不是院子,宋子安不想弄什么围墙之类的,他想将空间中的果树弄出来几棵,圈出一块地方,就当是院子。
宋子安围着房子逛了几圈,腹中的计划又在脑海中转了几圈,最后终于确定下来了他的计划。
他这样安排,将放工具的小屋子建在房子后面,再让工人们整理一下公路到这边房子的小路,最后还要铺出一条从家到海边的青石路。剩下的装饰工作再简单弄一弄就好了。
想好这些,宋子安再次来到上次的镇上。请工人的地方很好找,他一路打听着,很快就找到了。负责修房子的工人姓陈,说话客气,仔细听完宋子安的交代之后,满口说着没问题。
陈师傅说,材料什么的他们可以帮忙解决,但相对来说,花费肯定要贵上不少。宋子安不在乎这点钱,看陈师傅办事牢靠,也就接受了他们的定价。
但找修路师傅时,遇到了一点困难。因为这里并没有专门的修路师傅,青石板也不好找寻。宋子安反正也不着急修路,听到陈师傅答应帮忙找找之后,也就歇了今天忙乎好一切的心思。在这之后,宋子安没怎么逗留,就离开了小镇。
青岛已是四五月份,宋子安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找农民要回一点田地来种,于是他就找到了离家最近的、租种他土地的刘家庄。
刘家庄很小,只有一二百户人家,但生活还不错。他们虽世代以种田为生,但沾了旅游的光,很多人跑到这里来看海,村子里开了几家不错的农家乐。
宋子安找到刘光家的时候已经下午四点多了,海边的这个小村很明显开始感觉到冷。刘光就是租种宋子安地最多的一家人。因为这时候地里农活并不是很忙,所以刘光家的人都在家。
刘光很快知道了宋子安的来意,并表示等这一季农作物收获之后,就可以将其中的一亩地还给宋子安。说来也巧,正好有一亩地被分隔在从公路到房子的那条小路的左边。再往那一点就是别人家的,只有这一亩被分割出来,平时刘光家的也不好耕种,就很爽快的答应了宋子安的请求。
谈完事情之后就已经五点多了,刘光一家都很热情的邀请宋子安在他们家吃饭,宋子安也正想借这个机会了解一下附近的地理人情,没怎么推脱就留了下来。
在刘光口中,宋子安了解到了很多事情。比如说,离这儿几里路的地方是一个很有名的旅游度假圣地,旁边还有很多疗养院。确实很出名,宋子安听过这个旅游圣地的大名,原来竟在这里,怪不得宋子龙可以搜寻到如此好的居住地。
刘光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就是那个旅游圣地负责某个项目的经理,二儿子也在本村开着一家农家乐。因为儿子争气,刘光在村里很是有话语权,他也算是本村里场面儿上的人。因为农村种地也不像几年前那么辛苦了,所以刘光老两口趁着还可以干几年,就租种了宋子安的地。
吃吃喝喝聊聊,已经过九点了,宋子安及时的提出了离开。
第8章 家
一年后。
宋子安刚来的时候还是初夏,现在都已经又一个夏天了。
陈师傅带来了工程队,车库和小库房都盖好了。陈师傅也给他介绍来了信得过的修路师傅。两条小路都修好了,连接公路的那条,他让工人们种上高大的白杨树,连接海的那条,也铺上了他喜欢的石板路。
宋子安还给两条路写上了路标。公路通家的那个叫“涉事路”,家通海边的那条叫“观海路”。一个名字看起来足够灵魂,一条看起来足够朴实。宋子安就通过这两条路,涉事、观海。日子无拘无束。
小院儿也被宋子安收拾好了。他用果树圈出了一个很大的院子。“观海路”一直修到了屋门口,石板小径将院子一分为二。院子左右各搭了很高大的架子,上面盘着臃肿的葡萄,葡萄架下各放着一个茶几,几个小小的板凳。
葡萄是在空间里挪出来的,一年的时间就盘出一把大伞,宋子安很喜欢在葡萄藤下度过他的时光。左边的他用来吃饭喝茶,右边的他用来下棋看书,合理利用,美观大方。
除了这个,宋子安还在院子里种了很多花草。有些花草连花盆都没用,就那样粗暴地栽在院子里。花草都是在空间里挪出来的,宋子安发现空间里的植物生命力都特强,果树该硕果累累的还是硕果累累,花儿该娇艳的还是娇艳,一点儿都没受换环境的影响。
如今又是一年夏天,宋子安的院子已然过了冷清的时候。幸好院子里的植物并没有像空间中的植物那样四季常青,不朽不落,要不然,这奇特的院子不知道会招来怎样的非议。此时,果树上已结满挨挨挤挤的果子,树叶都绿着,花也艳着,这人阿,也满足着。
宋子安的房子里还添了另外的会发声儿的活物,一只哈士奇。大狗超傻,起码在宋子安面前是,它吃的超多,饭相也不太美观,宋子安喂它什么它吃什么,为了这个,宋子安也省心了不少,要不然还要为这傻狗去买狗粮。
于是,有心的人可以发现,每天那片碎崖上都会有一个男人和一只大狗。
夏天过后,刘光将涉事路左边的一亩地还给了宋子安,宋子安并没有种粮食作物,而是种了一些蔬菜。品味极其齐全,乱七八糟的啥也有。种子一部分是在附近的集市上买的,一部分是在空间里弄得。
种这片地,一方面是为了满足宋子安躬耕于农的心愿,毕竟空间太不真实,也不需要他耗费心劲去管理;另一方面,宋子安是为了掩人耳目,太长时间的自给自足是会引起人们注意的。
这一年的时间,足够宋子安熟悉附近的环境。他不怎么出去,出去也大都骑着他买的那辆山地车。吃的东西大都来自空间和他种的菜地,所以目前他的生活简单的不像一个三十岁左右的新时代男青年。
于是,经历了一年的兵荒马乱之后,宋子安终于彻底的安稳了下来。
第9章 我是农夫
夏天太阳直射北半球,气温升高,各类新鲜水果蔬菜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成熟着。
春天的时候,宋子安想看桃花,就在院子的围墙系列里,添了两棵桃树。夏天来了,桃子是最早成熟的,两棵桃树,果子长得又多又好。除了桃树,宋子安还七七八八种了好几种果树,但桃子实在是太多了也太容易坏了。
菜地里的蔬菜也是,因为是空间里的种子,所以它们成熟的特别快。初夏的时候,宋子安还在菜地边上栽了一小片西瓜,没成想,西瓜也快成灾了。
在给所有相熟的人家送了一大堆蔬菜水果之后,宋子安看着依旧剩余的一大堆东西,做了一个他三十年来从来没有做过的决定——他要去摆摊。
好吧,这个决定看起来多么傻逼又有挑战性。宋子安到刘家村借了刘光家的人力三轮车,事实证明智商和实践能力有时看起来并不是如此相符,宋子安不会骑三轮车,他是一路推回来的。
回家的过程还算顺利,没有发生什么交通意外。宋子安把三轮车推到“涉事路”的路口。他将一块木板抬到三轮车上,把蔬菜和桃子整齐的摆放到木板上,然后就在树底下放心的打起了瞌睡。
“喂,那卖菜的,叫你呢,嗨,买你东西呢!”
一睁开眼,宋子安就看到公路三轮车旁边停了一辆车,上面一个张牙舞爪的年轻人正冲他张牙舞爪的喊。
“唔,买菜啊,来点什么,您尽管挑。”得,宋子安扮演这卖菜的还挺来劲。
“那油麦菜给我来点儿,您那西瓜甜吗,甜给我来俩!桃子也来点吧,我这要回家,不给我妈买点东西我怕她抽我!”小年轻儿叽里咕噜说了一大串。等嘴停下来的时候发现,宋子安手里依然没有什么动作。
“这位哥哥哎,您怎么了,您倒是快点儿啊,我说您要是赶上超市搞活动,就凭您这动作,什么也捞不着啊!”得,又一叽里咕噜一大串。
“不好意思啊,我今天第一次摆摊,什么也没准备,您看这样行吧,钱您看着给,东西直接放后备箱里吧,我这儿也没个袋子,咱也响应国家号召,节约。”宋子安歉意的笑着,手里的蒲扇却一刻没停的摇晃着。
“得嘞哥哥,您看您还真不是个摆摊的料,照这样不早赔光了。我也是实在人,我这儿只有这些零钱了,都给您!我是隔壁刘家村的,我爸叫刘光,您有空回家玩儿去啊!”好嘛,还是熟人。
“奥奥,我认识,我认识,你就是刘叔家的大儿子啊。快回去吧,上午我去你们家,你妈还念叨你呢!”宋子安一边挥舞着大蒲扇,一边对小青年指画着。
“得嘞您,我走了,回头找我玩儿啊。我说哥哥哎,您真不是卖菜的料!”小青年一边上车一边嘴里还叨叨个不停。
“我是农夫!正在进行中!”宋子安笑哈哈的回复道。
汽车开走了,农夫活动继续进行。
第10章 又见刘聒噪
第二天天还没怎么亮,宋子安就听到傻狗的叫声和院子里的喊人声。
扒拉扒拉头发,穿上老头衫和大裤衩,宋子安睡眼惺忪的走到楼下。
“谁啊,怎么这么早?”宋子安一边开门一边嘟囔。
“我,刘阳。我说哥哥,我是真的有事儿,要不然我也不会这么早敲你门,这不给你带来大买卖了!”刘光的儿子刘阳正站在门外,没看到人呢,就听见叽里呱啦的一大串儿词蹦了出来。
“奥,你叫刘阳啊,和你爸妈脾性不像阿,说吧,大早晨起来什么事儿?”宋子安走到客厅,给刘聒噪倒了一杯水。
“是啊,我叫刘阳,我弟叫刘星,我们全家都发光!哎,怎么又说起这个来了,我今天来是有事的。我听我妈说您家里的蔬菜卖不了,您不早说您之前往我家已经送了一些了,我买的那些又堆家里了!”刘星喝了口水,接着说,
“我们度假村啊,别墅区的蔬菜水果要求严格,必须要新鲜的,而且要绿色的。昨天我吃着您家的就很不错,而且我听我妈说,您的菜都是自己种的,您家离别墅区又挺近的,您能不能给我们提供蔬菜,水果也可以,一天一趟。”说完,刘阳又喝了一大口水。
宋子安用早晨还不太灵光的脑子仔细过了一遍刘阳的说辞,便愉快的决定答应:“行,说实话我真不太适合摆摊,这些菜什么的我又不舍得浪费,你这算是给我找了个很好的解决方法,哥哥我还真该谢谢你。”
“您客气,那行,那咱就这样说定了,回头我让负责这块儿的小张给您打个电话,让他给您个报价。”这刘聒噪话说起来没完没了,办事儿还是挺爽利。
“那我是不是该谢谢你,哈哈,要不然,我这儿的蔬菜水果什么的你再挑点?”宋子安心情很好的调侃道。
“可别了哥哥哎,昨天我拿回家的还在家堆着呢。”刘阳一只手捧着那只杯子一边摆手道。
“哈哈,行吧,吃完再拿!”宋子安没样子的笑道。这个小年轻儿还真是好玩。
“行吧哥哥,我待会儿还要着急回去,你看我这度假村一小破经理忙成这样。明天您就直接去那边就行,度假村就在昨天你摆摊那公路,往西直走三四里路就到了。回头我再让小张给您打电话。”刘聒噪一边往门外走一边吵吵着,
“哎呦喂,差点儿忘了,我还没有您电话,不介意留个电话吧哥哥!”
2/12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