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小说

夫夫孩子热炕头——初吻江湖

时间:2017-04-21 20:44:22  作者:初吻江湖

  “多少钱?我们出得起!”马家村是附近最富裕的村落,且名声上来说,比张家村好多了。
  故而马家村村长说话底气十足。
  “一个大钱一斤。”老村长报了价格。
  “一个大钱一斤?”众村长们都吃了一惊。
  “这是不是有点太高了?”郑家村的村长皱眉。
  “军队收购的十万斤土豆种,给的就是这个价,本来你们要收购的少,我是想要两个大钱一斤的,不过大家都这么熟了,跟军中收购一个价格吧,就一个大钱一斤。”当然,老村长没说,收购十万斤付的钱,于侯爷送了他们一万斤,没要钱。
  要是平均一下的话,九个铜板一斤。
  只是这个他不能说出去,这事儿也就他知道,和侯爷石大人知道,别人知道的还真少,以为侯府也卖了土豆种呢!
  毕竟土豆太多了,吃不了,不卖放着留烂了岂不是糟蹋了吗?
  这些个村长一听,军队一口气就要了十万斤,跟他们这些能要个万八千斤的人一比,他们还是占了便宜的,遂各个都喜笑颜开,竟是没跟老村长讨价还价!
  于良吉听说了之后怔愣了半晌:“这买卖做得!”
  十八里铺的土豆除了自家吃的和留作种的,其他的都卖给了附近的十里八村,这回十八里铺既得了实惠,又得了名声。
  大家都说十八里铺不吃独食儿,给钱的时候也给的痛快!
  都想着明年自己的土豆种也能卖上高价,殊不知,都这么想的话,又是个菜棚子第二的结果。
  刚进了九月,过重阳节,张家老爷子,这次带了老伴儿和儿子儿媳妇,几个小的孙儿,举家来了侯府走亲戚。
  张家的几个大一点的孩子,都在十八里铺的学堂上学,只不过学堂在过了八月节开的学,开学不久才开始招生,这会儿到十八里铺才不到十天,还没到放假的日子,故而他们几个也没来过侯府。
  于良吉怕住宿的孩子们乱跑出事,让人看得死紧,谁敢偷偷溜走,直接送回家,不解释!
  不过九月九,重阳节,放了三天假,正好张家来人了,一起接了过来,于良吉亲自在大门口等着。
  不看别人的面子,还的看宝宝的呢!
  侯府威严深重,且何管家有意给对方一个下马威,将整个侯府打扫了一遍不说,所有能用的人全都用上了,护卫三十人一组,分别站班,还让已经神隐许久的各个大丫鬟们都装扮起来,送到客房去伺候。
  张家老爷子看着侯府的金字招牌笑眯眯,他们家如今在张家村过的可舒坦了,谁都不敢轻易招惹了,当年的一口恶气,也出的差不多了。
  张老太太就看中于宝宝,拉着他不撒手,这次来侯府,未尝不是一次破冰之旅。
  大舅妈二舅妈老实的跟鹌鹑一样,没了当年的泼辣和刻薄,几个表哥表弟倒是跟于宝宝熟悉,宝宝带他们进了侯府,去了他的院子。
  于良吉将他们安置在客院,侯府地方大,等他们歇息了一下,便用了午膳。
  因着是头次来侯府的亲戚,何管家让厨房整饬出一桌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出来。
  黄大厨在厨艺方面也有了些进益,正巧,秋季正好是各种蔬菜成熟的季节,使出了十八般的力气,做了十八道菜!
  头四道便是东北常见的小鸡炖蘑菇,红烧大鲤鱼,土豆炖牛肉和红烧牛蹄筋。
  后四道便是全素的如意白菜卷,香菇酿豆腐,五香豆腐干和炝拌土豆丝。
  且拼盘雕饰的各种花样繁多,一看就可讲究了!
  于良吉看的很想笑,自打那年知道张家有意抱走宝宝,黄大厨每次在张家来人的时候,都会很讲究。
  例如这次也是,好好的一个牛肉萝卜汤,非要将萝卜一个个的雕刻成花瓣样式,牛肉也都片的薄薄的……。
  剩下的还做了净胗鲜蘑、五香鸽子、如意大虾和香酥鸭子等等,反正都是平日里老百姓不会吃的东西,其实,于良吉也没怎么吃过!
  张家人果然被震慑住了!
  吃饭的时候,于良吉频频让人给他们盛菜,生怕他们拘谨,可是已经很拘谨了。
  后来还是何总管去了一趟厨房,于良吉才放心,相信晚饭不会这么多花样了。
  睡过午觉之后,便带着人在侯府里走了走,逛了逛,尤其是后面的果园,今年也算是收成不错,李子个大还甜,还有酿的葡萄酒,也都在大地窖里放着。
  侯府何其大?
  逛了一下午也只是看了几个地方,晚上更是山珍海味应有尽有,比之中午亦是不差。
  不过是没有了那些雕饰,东西可没少做,从甜品的拔丝苹果到很少有人吃的烧烩羊肥肠,都再再显示,侯府的与众不同。
  但是让黄大厨失算的是,大家对这道烧烩羊肥肠都吃的赞不绝口!
  晚上的饭食最出彩的除了烧烩羊肥肠之外,还有一道清炖牛尾也很不错,这个于良吉喝了一碗汤呢!
  石宏大默默地记下了。
  第二天吃过早饭,送了孩子们去村里玩儿,于良吉这才问起张老爷子,家里可有丰收?
  “有,一个大钱一斤的土豆种,家里除了吃的和明年做种的,剩下的都卖了!”老爷子很是高兴,这表示,于良吉还是在乎张家的,往年的事儿,他是不计较了,不止不计较,还给了他们张家这么大一个好处。
  两个儿媳妇也老实了,如今可真的是悔不当初。
  且侯府规矩森严无比,大丫鬟长的跟天仙似的,在这里竟然是个下人!
  “那就好,这土豆也就种植一年罢了,第二年保证泛滥成灾!”于良吉笑呵呵的道:“不过咱们第二年就甭种土豆了,还是改种正常的庄稼,苞米高粱啥的就不错!”
  “那是,谷子什么的也挺好!”老爷子摸着胡子笑眯眯。
  跟于良吉聊了好久,又逛了逛侯府,每一处的景致都不同,不仅在心里感叹,于家如今正是今非昔比了啊!
  张家在侯府待了三日方才走,走的时候,于良吉又是大包小裹的给带着,充分体现了走亲戚的意思,这才让人给一路送回去。


第337章 九月秋猎
  而此时,石宏大上的密折也到了御前。
  石宏大很心疼于良吉,被吓到了的那几天,于良吉睡着了还都不安稳,东北将军很是可恶!
  不过石宏大在奏折里却没怎么告状,而是实事求是的将事情叙述了一遍,主要是于良吉的自然推广里头原本没有算军伍上的,现在出了这事当然要汇报了。
  本来以为要个万八千斤的也就够了,没想到东北将军一开口就是十万斤!
  不过这样也好,军田总比老百姓们自己种要方便很多,等军田种好了,可以分发给别的军区,这土豆种越重越多,不用推广就能普及了。
  当然,主要是他想让上头的人放心。
  果然,在看到石宏大的密折之后,皇帝陛下也哭笑不得:“这于侯爷的胆子也太小了点儿。”
  “侯爷原本就是小乡村出身,全靠书中的知识成材,真刀实枪肯定没见过,当然害怕了。”恰好柳公公就在御前伺候,见状就笑呵呵的道:“奴婢也没见过军队,见到御林军还腿软呢。”
  “有畏惧之心是好事,可这么胆小怎么能成?”皇帝陛下对从未见过面的庆丰候还是很好的,只不过这胆儿是不是太小了点儿?
  “听说庆丰候那些年身体不好,连学堂教授的强身健体的武艺都学的一塌糊涂,现在好了许多,也只是常人一个,很东北那边的民风格格不入。”陪坐在一边处理政务的小太子也出声。
  他也是听说过于良吉的“丰功伟绩”的人,对他还很好奇,一个好好的读书人,却对农事精通无比。
  “皇儿也听说过?”皇帝陛下轻笑:“朕也听说过,据说身体不好到连夏天都要石宏大管着他吃西瓜的数量。”
  这都成了小笑话,因为于良吉吃多了就肚子疼,拉肚子等等不良反应,以至于于良吉吃西瓜只能吃一点,就被石宏大收走了。
  “父皇,你还说别人?去年过年的时候,那方形的黄西瓜您不也没吃几口么?”没吃几口就让母后给没收了,因为吃完第二天皇帝陛下也有点拉肚子,御医说了,不宜贪凉。
  然后母后就把西瓜全都没收了。
  每天只给父皇小小的一小块儿。
  “朕那是……那是……那是……!”皇帝陛下一想到这事儿就脸热,这么大了,眼看着儿子就要娶媳妇了,自己还让老婆管着吃东西。
  皇太子倒是嘻嘻哈哈,丝毫不给他老子面子。
  明显这俩天下最尊贵的爷俩儿说跑题了!
  柳公公在一旁陪笑,连提醒都不提醒,这样就很好了。
  而千里之外的十八里铺,于良吉也在嘻嘻哈哈,皆因天气冷了,家里换上了薄棉袄,于良吉一时心血来潮,做了一套亲子装。
  用同样的布料,一样的款式,做了石宏大和他还有宝宝的,三个人站在一起,相互看看,都嘻嘻哈哈好一通笑。
  这是头一次一家三口穿一样的衣服,于良吉拉着一大一小满村子的逛游,幸好今天学堂休假,不过这一传出来,大家伙都看到了。
  “过年的时候,也给我们家做上一套这样的衣服,一看就是一家人!”乔大娘看到了眼馋的不行,立刻就打算自己家也做一套。
  张二婶子看到了也说好,也要做,结果全村的妇道人家都打算做一套,还要跟别人家不一样,不能重复样式和布料。
  浴室在准备猫冬的时候,十八里铺终于开始了大规模的做棉衣。
  当然,于良吉他们是准备去秋猎了。
  土豆的热闹过了,该卖的也都卖了,今年的秋猎即将开始,男人们准备打猎,女人们除了做衣服,还有就是晒蘑菇。
  几年秋猎加了学堂凡是超过十岁的孩子都去,因学堂有男有女,故而女生都被大妈婶子嫂嫂们领走了,男孩子们则是一个个活蹦乱跳的跟着大部队前行。
  “今年怎么带着他们来了?”于良吉不解,每年可没说带孩子的?
  “因为今年山上干净啊!”老村长感叹不已:“还多亏了侯府的护卫们。”
  “他们干嘛了?”于良吉一头雾水。
  “这一年以来,他们有事没事就来山上打个猎,豺狼虎豹虽然不常见,可某些时候还能遇到的,多数都被他们清理了,我才敢带孩子们来遛一遛,这山上肯定没啥危险了,连种地大家都安心许多。”老村长咧呵着嘴巴笑道:“多少年了,山上都没这么干净过了。”
  农家人毕竟人力有限,和侯府护卫那些专业人士没法比,年年秋猎,年年还有野兽下山糟蹋东西。
  那冬日里的狼群,秋天的时候的野猪,一个比一个厉害!
  没有十足把握,老村长可不敢带孩子们来山里头冒险,万一有个差池,他哭都没地方哭去。
  “也是,让他们出来走一走,看一看,甚好,甚好!”于良吉也觉得,孩子们不能老是在学堂里读书,习武也要有个用处。
  “来,把弓箭都给我背上,出去上了山,谁敢空手回来,就给我去刷茅厕!”那边,韩老先生已经给他的学生们都武装上了。
  一人一把小弓,还有一壶小箭,起码二十个之多。
  “记住,开弓没有回头箭,谁拉开了弓,就得给我打个猎物回来,山鸡兔子什么都行,不拘猎物大小,狩猎难易程度。”韩老先生在三百来个小少年面前训话。
  其中就有于宝宝。
  于良吉跟老村长分开之后,就拉着石宏大,站在旁边指着于宝宝跟石宏大显摆:“看,咱家宝宝多威风!”
  “孩子眼看着就十多岁了,你不能老是叫他宝宝。”石宏大让他赶紧承认孩子长大了吧。
  “好吧,你看咱家兴怀,多威风!”于良吉从善如流,立刻就改了口。
  “是,威风!”小豆芽菜一个,还威风呢!
  一伙人上了山,人多,野物遇到的就少了,不过一群孩子跑的嗷嗷叫,还爬树,还侦察敌情,玩儿的那叫一个高兴。
  而石宏大他们则是在最前头探路,生怕遇到大型野兽,幸好这一年来护卫队没事就上山打猎,也真的遇到过一些猛兽,都给解决了。
  顺便还没侯府添置了不少上好的皮子。
  这些小家伙们的确没有空手回来,每个人最少都打了两只猎物,一种是兔子,一种是山鸡。
  虽然很多时候,都是一只野物上插了好几只箭。
  因为它们太小了,猎物都行动飞快,最开始没打中,后来就集体合作,一片飞箭过去,不射中也射中了!
  把于良吉笑的瘫软在了石宏大怀中,这也太作弊了!
  “不错,不错!”韩老先生却很是高兴。
  “都快把兔子射成马蜂窝了,还不错呢?”于良吉都不知道韩老先生这是个怎么不错法了。
  “你不懂,这是团结的第一步!”韩老先生很是满意学生们的合作。
  最后打回来的猎物,也就巴甲的能看,因为这娃儿自己箭术超群,平日里也很喜欢打靶子,这次上了手,一开始不行,后来习惯了,竟然是箭箭毙命,兔子皮也保存的很好。
  再有就是两个李家村的孩子,箭术也不错,后来一问才知道,是猎户家的孩子!
  从小就摸着弓箭猎刀长大的!
  一群孩子犹如蝗虫过境,但凡是兔子野鸡这种小型猎物一个都没放过,他们还遇到了狗獾等东西,却都是认识但没敢打,还是大人们出手猎了下来。
  回到村里的时候,孩子们受到了英雄般的欢迎!
  头一次打猎就能不空手而回,已经是很厉害了!
  于兴怀打到了两只兔子,可惜,上头插满了箭头,皮子能用的也就那么一小块。
  “只有这一点能用了。”孩子拿着不太大的两块兔皮不知道该咋办了。
  “今年一点,明年一点,慢慢就完整了,挺好,你比叔叔强,我连弓箭都拉不开呢!”于良吉为了安慰孩子自曝其短。
  就石宏大使的那种弓箭,他真的拉不开。
  他也干活的,力气也不小,可就是拉不开那些弓啊箭的,平衡能力基本为零!
  “对,你小叔可比你笨多了!”石宏大也安慰孩子。
  “去去去!你才笨呢!”于良吉推了推石宏大,让他离他们爷俩儿远点。
  结果必须没推动啊!
  倒是把于兴怀逗笑了。
  这两块兔子皮,最后让绣房的人裁剪了一下,做了两顶帽子的封边,一顶是石宏大的,一顶是于良吉的。
  一冬天于良吉都没换帽子,就带着那顶帽子可哪儿走,见到人还要跟人说一下这帽子……封边的来历,闹的十八里铺的人都知道了。
  秋猎过后,这天气是一天比一天冷了起来,很快就下霜上冻了,各家各户开始打理菜棚子。
  这一年,十八里铺依然种植小番茄,草莓和香瓜,西瓜。
  还有空的大棚就种植青菜,不为了卖钱也为了自己家吃个新鲜。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