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小说

皇陵守墓日常(穿越)——兰拓

时间:2017-04-23 17:19:16  作者:兰拓

  “如此说来,还需在沿途官道设置屏障,截杀三国往来传讯之人……”一直沉默的赵弘文突然提议道。
  “妙!正是如此!”樊僵尸和赵弘文相视一笑,瞬间找到了同类。


第162章 梁国之乱4
  谁说古人就一定淳朴善良的?看樊僵尸和赵弘文这两个老东西一脸猥琐地在那儿商量着怎么坑人,坑完还要顺利跑路啥的, 夏小桥整个人都不好了。
  不过, 能够祸水东引, 这个主意还是不错的。就是要堤防这些人一团混战别殃及到西南诸城的无辜百姓才好。
  夏小桥将这个担忧提了出来, 杨邺立刻摆摆手,一脸普度众生的表情慢慢道:“这有何难?那梁王不怀好意地将境内灾民驱赶到西南,想我西南诸城向来贫瘠, 此次也是受害者啊,我们可赶在三国和中原旧族混战之前, 向天下人发布休战养民的告示, 就说西南诸城已经没有足够的粮食, 必须休养生息!”
  “还有,最好还要公开向梁国讨还咱们替他们养活这些子民的钱粮!他们梁国的子民,凭什么要咱们西南诸城养活?梁王是被困了,他那个嗣子可还在梁国呢, 父债子偿,天经地义!”二师兄杨鲲立刻替自家亲爹补刀, 收获杨邺赞赏的目光。
  一帮毫无节操的政客, 立刻开始叽叽喳喳地贡献各自琢磨出来的贱招,或许是看到连杨邺和姜彝这样的当时名家都甩掉了节操,这些本来也没有多少节操的家伙也不管不顾地甩了马甲, 一个个将“如何陷害梁王”、“如何让三国和中原旧族打成烂羊头”这两个话题瞬间刷上了热门……
  “看到他们都这么坏,我就放心了……”夏小桥抹了一把并不存在的冷汗,悄悄对姜元祯嘀咕道。
  商议完毕, 后面赵氏又命人送了新鲜的羹汤和肉菜过来,方才大宴半途被打断,众人忙着敬酒也没吃几口菜,这会儿一个个的都饿得半死,免不得在心里又将那作死的梁王给诅咒了一番,听到赵氏遣人来送吃食,立刻放下各种算计,美滋滋地开始享用城主府的美食。
  这里的冬节类似夏小桥他们那个年代的大雪节气,正是腌制各种腊肉的时候,今年夏小桥当家作主,自然是让崔氏多多地做了各种腊肉熏肉熏鱼之类的腌腊,不但要预备冬日和年节的宴客,还要预备赏赐下属的年礼,这会儿正好拿出来试吃,桌案上,香喷喷的咸肉蒸豆皮、香肠蒸蛋羹、熏肉炒大蒜、萝卜炖肉、红烧羊肉炖粉条等等城主府特色美食,吃得众人摇头叹息,恨不得那梁王继续作死,他们也好趁机在城主府多留几日,尝一尝这府里的各色美食。
  这边,西南诸城的大小官员在一起烤着火盆热热闹闹地聚餐,那边,真傻白甜梁王殿下被人驱赶到一个荒芜的山谷内,担心被敌人的弓箭寻到了准头,连火堆都不敢点燃,一个个几乎没有冻死在大雪中。
  “殿下,已经派出去十二批人马回去报信了,大公子收到急报,一定会派兵前来救援的!”此刻,那个给梁王出主意的谋士才真的害怕了,一切都脱离了他们的算计和掌控,原本他们伪装好了,假扮流民顺着官道,想趁机起兵占领官道附近的一座城池,谁想到竟然被那些守军给识破,当场就打了起来。
  后来的事情就不必多说了,中原毕竟是那些旧族经营了上千年的地方,哪里是他们能随意触动的?仿佛捅了马蜂窝一般,不知道从哪里来了越来越多的中原兵,一路将他们追到了这里,梁王殿下在奔逃中被乱箭射伤,伤了心肺,梁王若是不幸挂了,他这个当初出主意的人,即便逃回去也是个死,说不定还要连累家人,想到这里,这谋士四处看看,心里想着不行干脆就找个山洞躲起来好了,到时候就假装在乱军中失散了,家里人也能得个抚恤啥的。
  梁王此刻也是十分懊悔,当然了,生性自私的梁王并不后悔将那些被抢了粮食的灾民栽赃给了夏小桥,而是后悔不该这么贸贸然的乔装进入中原,现在,即便是成功等到援军,只要他的身份被人识破,将来只怕也要颜面扫地了……谁会愿意跟随一个这样卑劣行径的主公呢?
  青州城内,吃饱喝足之后,其他郡府官员都各自回到客房休息,唯独樊僵尸和赵弘文、姜彝、杨邺父子被留了下来,事关机密,有些事情还是要悄悄的干活才好。
  已经是三更十分了,因为心里存着事,众人都毫无困意,命人重新点亮油灯,换了新茶和茶点,众人一边喝茶,一边讨论接下来具体该怎么做。
  这种浑水摸鱼的机会可不多,趁着众人商量事情的功夫,大文豪杨邺亲自执笔,快速草拟了一个安民告示,杨鲲不愧是杨邺的亲生儿子,在坑人这方面完全遗传了自家亲爹的技能,跟着就草拟了一份向梁国追讨钱粮的公文,夏小桥匆匆看过,觉得没有问题,又命众人传阅,确定无误后,盖上大印,即刻命人誊抄了往各地传去。
  不得不说,夏小桥这个休战的低姿态,让中原旧族和梁、齐、吴三国都长舒了一口气,这种时候,要是夏小桥再站出来搅混水,那他们就彻底完了,尤其是中原地区,被三国和西南诸城两面夹击,尤其夏小桥还有一支凶名在外的虎威军,实在是令人胆寒!现在看到夏小桥自称要“休战以休养民生”,即便是看他不顺眼的人,也不得不称赞他一声“体恤民生”。
  和中原旧族不同的是,焦头烂额的梁王嗣子同时接到两封西南送来的公开信,差点没被气得吐血!这个该死的夏小桥,不但惺惺作态地“收留”了那些梁国驱赶过去的灾民,竟然还有脸来找他们追讨“养活梁国子民的钱粮”……真要有这许多钱粮,他们自己不会养着那些灾民吗?何必白白将那些壮劳力送给他?
  可是,这件事情说起来也是他们梁国理亏,当时父王错信了那谋士的蛊惑,又因为国内实在没有余粮可以救济那些被胡人抢了粮食的灾民(粮仓里的军粮是留做战备的不能动),父王也是迫不得已才将那些人送到了西南,然而,在他们看来这是一举两得,在天下人看来,这却是梁王“无罪流放子民”,简直是丧心病狂!
  换个角度想想,确实如此,本来梁国边境的百姓被胡人入侵抢了粮食,就已经够惨的了,说起来也是梁国军队戍边无能,结果梁国不但不善加抚恤这些灾民,反而无缘无故将这些世代生活在这里的老百姓驱赶到了千里之外的西南,这千里迢迢的,缺衣少食,又是大雪天,死伤也在所难免,一路怨声载道,也难怪天下人对梁王的态度一下子就变了!
  想到这里,梁王嗣子不由得怀疑自家父王是不是真的被那谋士给蛊惑了,不然怎么会听信他的妖言,做出这样没脑子的蠢事呢?
  更糟糕的是,父王将国内大部分的精兵都带走了,现如今国内空虚,他根本就不敢派出援兵去接应父王,当然了,就他们剩下那点兵力,去了也是给人送菜的,想到这里,梁王嗣子狠下心来,还是母妃说得对,这种时候,父王是指望不上了,还是自己赶紧收拢势力等待时机吧,至于是等待梁王的死讯,还是等待别的什么,就没人知道了。
  而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樊练亲率的虎威军,也在磨刀霍霍搅混水的路上了……
  虽然对外发布的停战公告,夏小桥也没有放松对边界的驻防,樊练带着虎威军悄悄北上后,夏小桥立刻将赵弘文顶上,升为左将军,临时负责西南边界尤其是中原地区的防卫工作,同时在边界几个郡开展冬季大练兵活动,无非就是召集一大批民兵,在边界做出一副积极备战的样子,以恐吓那些在边界地带窥视的敌军探子们。
  想到这里,夏小桥就不由得感谢这个时代的征兵制度,这里没有所谓的职业军人一说,基本上壮劳力拉过来,换身衣服扛着旗杆就算是兵了,因此,河岸对面那些探子们可不知道这边的都是连正式编制都没有的民兵,隔着远了,还以为是樊练手下的虎威军换了身衣服在训练呢,顿时将这帮人趁机浑水摸鱼的心思给浇灭了。
  冬节过完,还有不到一个月就是新年了,今年他们西南十二城可以说是人丁兴旺,夏小桥也打算出一次血,让这些人好好过个富足年!
  这里的人不习惯吃鱼,不过,在得知赤水河并没有从前在皇陵里那条河那样经常被丢尸体之后,夏小桥将冬储肉类的目标盯牢了这条宽阔的河流。正值寒冬,赤水河却不像别的河流那样结冰,依然是江水滔滔,也难怪中原旧族一直没有将赤水城拿下来,没有什么金手指的话,想渡过这道天险拿下赤水城,简直是天方夜谭!
  不过,这样的水流和温度,对于鱼类的繁衍,还有捕鱼事业的发展,还是非常有好处的。想想前世那些冬捕的时候从河里捞上来的肥硕的大鱼,夏小桥忍不住擦了擦口水……


第163章 冬捕1
  说起来,冬捕这个习俗, 几乎是夏小桥他们那个时空好多地方都有的, 最出名的莫过于场面宏大壮观的查干湖冬捕了, 在夏小桥他们那个城市, 许多农户人家也喜欢在村里的池塘放养一些鱼苗,这些鱼苗平时是不许捕捞的,只有等到冬至或者快过年的时候, 全村人才集体捕捞,捕捞上来的鱼虾每家分一点, 过年的时候就不需要另外花钱买鱼做咸鱼干了。
  不知道赤水河里都有些什么鱼, 夏小桥便命人去菜市场, 将几个时常在赤水河捕鱼拿来贩卖的渔民唤到府里。
  听说城主大人召唤,这几个渔民仿佛要被皇帝陛下召见一般,恨不得立刻跑回去洗澡换衣服,好在附近的居民听说他们被城主大人召见, 个个都与有荣焉,有那住得近的, 纷纷拿出家里备用的衣服给他们换上, 洗干净了手上的鱼鳞之类的脏东西,这才满面红光地跟在城主府的侍卫身后走了。后面还不断传来各种羡慕嫉妒恨的嘈杂声,青城老百姓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他们城主大人的脑残粉, 现在看到竟然有人光荣地得到了近距离接触偶像的机会,简直羡慕的眼珠子都红了。
  听到夏小桥只是想知道赤水河中究竟有哪几种可以食用的鱼类,几个专业渔民也不再忐忑了, 纷纷将自己知道的事情和盘托出。
  原来,这赤水河中的鱼类品种繁多,不过因为吃的人少,一般老百姓家里缺盐少油的,这腥味十足的鱼虾实在是没多少人会买,只有一些饮食精细的大户人家,会采买些新鲜的鱼虾回去精心烹饪。因此,寻常他们也只是将捕鱼作为农闲时节的副业,并不靠这个赚钱的。
  不过,往年灾荒的时候,确实有不少老百姓忍着鱼腥味,从河里抓了大鱼上来烤着果腹。
  “那赤水河里,最常见的莫过于青鱼、草鱼、白鱼、鲤鱼、鳙鱼这些大鱼,其他的诸如鲫鱼、汪刺等体型小鱼刺多的鱼,大伙儿都不吃的,捞上来也是丢给家里的猫吃。”
  “那几种大鱼里,青鱼是最好吃的,鱼刺大且少,鱼肉鲜嫩可口,只是这青鱼力大无穷,一般的渔民没有趁手的鱼叉很难抓住,即便抓来也是死的,那死鱼卖不出去,都是自家留着吃的。”
  “若是有大船和渔网,可否在河面上拖了渔网捕捞?”夏小桥想了想问道。
  “这,往常倒是没有人这么做过,那些大船都是官府运送粮草和铁矿的,哪里会拿来捕鱼?不过,听起来倒是和小的们用木船撒网捕鱼差不多,应该可以的。”
  说做就做,夏小桥让这几个渔民先回家去和家里人说一声,他决定雇佣这些渔民来帮他试验用拖网捕鱼,当然了,报酬肯定是比他们自己捕鱼来卖高得多,这些人一听自己竟然也能替城主大人干活,顿时激动的报酬也顾不上了,忙不迭地答应了,还是旁边一个小厮看不过去,好心提醒他们别忘了去门房,将城主大人赏赐的东西带回家去。
  “咱们城主大人真是太客气了,就说了这么几句话,竟还赏赐了这许多东西。”看到那满满一篮子的东西,几个渔民都忍不住红了眼圈。他们这些人常年在大河里讨生活,运气好的每天卖个几十文钱,运气不好的,死在河里也是有的,谁会关心他们家里人过得好不好?偏偏夏小桥前世就习惯了这些底层百姓之间的人情往来,命人给他们准备的,都是棉布、腌肉、黄米、红糖等农家可用的东西,篮子里还有一包崭新的铜钱,都是为了庆祝新年,夏小桥特意命人新制的“压岁钱”,上面印了些吉祥话,拿来过年的时候给家里的孩子们压岁再合适不过了。
  不提这些渔民回乡后满脸的得意和荣耀,这边,夏小桥命人去街上采购了一些专门用来编织渔网的材料,就等着明天那几个渔民过来上工,就可以编织大型拖网了。
  不过,这里可没有现代那种动力强劲的机械船只,为了减轻捕捞的时候需要的动力,夏小桥命人设计了一种简易版的拖网,扩大了渔网上过滤用的网眼,只捕捉十斤以上的大鱼,反正他需要的也就是那些能做成鱼丸的大鱼,小鱼不适合刮鱼绒做鱼丸,干脆留着继续长大好了。
  他想过了,这个时空的黎民百姓,确实在烹饪上存在极大的条件限制,许多穷苦人家,仅有的一点钱都拿来买黑面做馒头了,根本舍不得买油买盐,即便身体需要,也只是少少的放一点,一般人家根本舍不得拿珍贵的油盐来炒菜。
  因此,他决定大规模捕捞一批大鱼,一部分拿去作坊里,做成鱼丸,留着过年的时候给军营里改善伙食;一部分做成咸鱼干,过年前作为福利分发给贫困百姓,这些鱼干不需要什么烹饪技巧,只需要开水泡发,切成段,在饭锅上蒸熟即可。因为腌制的时候已经放了盐和辣椒末、姜末、酱料之类的调味料,甚至连调味都不需要,铺在黄米上蒸熟了拌饭吃也非常好吃。
  第二天,那些渔民一大早就来到城主府报到,彼时夏小桥正和变成了猫崽子的妖王殿下窝在暖和的被窝里玩“左爪拍右爪”的无聊游戏,听到外面通报说昨天请的几个渔民都到了,稍稍一想,就知道这些淳朴的渔民一定是担心自己找他们有急事,一大早连早饭都没吃就跑过来等着了。
  “命人带他们去后面的工坊,让厨房给他们端些早饭过去,该做什么,黄总管那边都知道的,你去跟他说一声,就说按照我昨天说的,先拿最底下那一张图纸出来做个样品,做好了命人拿过来。”
  被人这么一打扰,夏小桥也不能再赖床了,干脆抱着妖王殿下起床洗漱,命人将昨晚预备好的鱼肉馄饨做两碗出来,还有新近刚做出来的香辣酱莴笋和虾仁百合酿,俩人吃了一顿简单的早餐,磨磨蹭蹭的,那边的渔网已经做好了。
  这几个渔民都是做惯了这些活计的,再加上夏小桥给的图纸上面标注的都很清楚,请识字的书童帮忙念一念,很快就明白这个拖网该怎么做了,众人寻常无视的时候也在家编织一些小的网兜出去卖钱,这会儿分工合作,不到一个时辰就织好了一张小型拖网。
  “走,命人到船上试试。”抱着妖王殿下,吃饱喝足的夏小桥带着一帮人跑到赤水河上捕鱼去了。
  这个季节正是下雪的时候,外面一片冰天雪地的,早市早已散去,街市上零零散散的一些路人急匆匆地穿着挡雪的蓑衣往前走,夏小桥仔细一看,这些农人许是节省惯了,快到年关了,采买的依然是一些仅供果腹的黑面粗盐之类的,家里有孩子的才会称点儿碎米或者黄米回去熬粥。
  “看来,明年是得抓紧发展养殖业了,要养些战马,还要多养些猪牛羊之类的,那些荒山放在那里也是长草,倒不如分片让人承包了去,好歹也能就近解决一些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还能多提供些肉食。”夏小桥暗暗想到。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