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小说

末世之紧紧相拥——梦想佳

时间:2017-04-25 15:52:40  作者:梦想佳

  顾冷对柠檬的兴趣显然不只是泡茶而已,萧乔煮汤的时候,滴几滴进去;萧乔烤鸡的时候,抹一些柠檬水上去;萧乔烧柴的时候,顾冷想起了烧橘子,扔一棵柠檬进去;顾冷还自己做柠檬蛋糕,另外乘着萧乔睡觉的时候,塞一片柠檬进萧乔嘴里……
  萧乔哭笑不得。
  至于菊花,顾冷现在只把它当成装饰品,不过顾冷有兴趣,也许会开发出菊花的N种用法,比如菊花茶,菊花饼,菊花浴等等。
  距离元家一家人来到顾家村已经过了十几天,顾冷和萧乔偶尔去那边看看。
  现在元家一家也已走上轨道,做着跟顾家村本地农民一样的活。
  只是一样米养百样人,顾冷偶尔去元家大棚,发现基本上都是元家大房在忙活,元家二房,秦玉芳只做个饭,元玉燕给秦玉芳烧火,元玉墨整天躺在床上睡觉,元清河倒是偶尔在大棚里四下转转,想着哪里需要他的话,伸把手,只是他实在“眼里”找不到活,所以一般也只是在大棚里游荡。
  以前是元家大房养着他们,现在还是元家大房养着他们,顾冷无语。
  说真的,元家大房父子俩都是人才,能屈能伸,能拘庙堂高宇,能下乡种地,能跟王公贵族打交道,也能跟乡下村民打成一片。
  元玉树很快就跟顾家村中青年打成一片,顾海跟顾冷聊天的时候,就对元玉树赞不绝口。
  元清朗很快跟顾家村村长顾刚谈兄论弟。
  顾冷也为他们高兴,他们过的越好,元家二房四口必也会过的很好。
  距离种下种子已经两个多月了,萝卜、白菜、土豆都快长成了,大棚里面一片绿色,生气勃勃。
  虽然顾冷和萧乔一直都有新鲜的蔬菜吃,不过还是跟顾家村村民一样,用大棚里面的新鲜菜精心烹饪了一桌,意义总是不同的不是吗?!
  元家一行人种植比较晚,当其他人家都开始收获的时候,元家还在吃寡饭。
  元玉墨元玉燕兄妹最先受不了了,闹着要吃新鲜菜,顾冷当然是不知道他们两个是怎么个闹法,只知道秦玉芳又出现在顾冷的大棚。
  秦玉芳出现第一次,顾冷无视。
  秦玉芳出现第二次,顾冷冷眼旁观。
  秦玉芳出现第三次,顾冷让萧乔把元家一行人叫来了。
  顾冷到是不缺菜啊,只不过不想养成秦玉芳这样的坏习惯。
  话说,以前见到秦玉芳的时候,她是个很傲气的女人,现在么,变成了一个厚脸皮的女人,末世真是锻炼人,它能让一个人变的更好,也能让一个人变的面目全非。
  最后,顾冷直接跟元家达成协议,可以来摘菜,不过有借有还,以后等他们家的菜成熟了,要还回来。
  顾冷清晰的听到了元玉墨跟元玉燕两姐弟的嘀咕,大约是“小气吧啦”之类的,有本事你来大方一下,对你们两个大方,就是对自己的刻薄。
  后来据说,元家大房不再由着元家二房几人无所事事了,元清朗跟元玉树每天都给元家二房的人定计划,计划完成不了的话,就没有饭吃,后来顾冷见到的元家二房的人,到都是勤快不少,也没给顾冷再添过什么麻烦。
  第一个收获季来临了,种主食如玉米的人家则把玉米一颗颗掰下来妥善保存。种蔬菜如萝卜、白菜的人家,除了留了一些目前吃外,其余的都做成咸菜,这样保持时间长,不必在酷暑的时候吃白饭了。
  顾冷跟萧乔把白萝卜切成一小块,用盐腌了。萝卜秧洗净,整颗用盐腌了,密封储存在陶罐里。土豆切成条,用烟熏了,祛除水分,妥善保存。
  顾冷跟萧乔认认真真的过日子呢,其实过日子就是柴米油盐,太过花哨反而失了那个味道。


第21章 小冰河时期9
  刚刚收获之后的人们,小小的庆祝了一下,但是不敢有丝毫怠慢,紧锣密鼓的进行第二次的耕作。
  第二次无一例外,人们种的都是玉米、番薯这样的主食。
  顾冷和萧乔也种了一半玉米,一半番薯。
  玉米主要用以前留下的晒干的玉米种子撒在田地里,浇水、发芽,这之间处理一下杂草,总的来说,种植过程并不复杂。
  番薯的种植过程就比较复杂了,先要育苗,把一整个番薯按照番薯眼的分布切成几个小块,把番薯眼朝上埋在土里,等蕃薯藤长出后,另择一块地,把番薯藤埋在松好的土里,浇水施肥,就可以等待收获了。
  玉米跟番薯都不是对土壤要求特别高的庄稼,成活率非常高,产量高,而且对人体也有诸多好处,村民们思来想去,大部分都是种的这两样食物。
  由于粮食有望,顾家村村民普遍态度温和,甚至有一种优越感,偶尔还是会有一些村民的亲戚从其他地方逃难而来,顾家村对于这些人的接受度也颇高。
  某一天,顾冷发现,顾海家的大棚有一个陌生男人出入,顾冷以为是顾海家的远房亲戚呢,问过才知道,原来这男人名叫周胜,是顾云打工时交往的男朋友,现在一家人都因种种原因去世了,他心系顾云,干脆跋山涉水的找过来了。
  顾云对此特别激动,这种被需要的、被重视的感情,让一个女人无条件的站在男友这一边,顾海及他的父母无可奈何,决定先接受下来,暗中观察看看。
  晚上顾海邀请顾冷和萧乔二人去吃饭,一是为周胜接风洗尘,一是把周胜介绍给亲朋认识,顾海的父母内心里无奈的知道这周胜以后可能要落脚于此了,爱女儿的父母,跟女儿的斗争,什么时候赢过呢。
  顾冷和萧乔自带一些米面和蔬菜去顾海家。
  周胜来给顾冷二人开的门,满面笑容,当眼睛看到萧乔手上拎的袋子,笑容更深了些也更真诚了些。
  吃饭的时候,周胜一直在说他的路上的所见所闻,以及他的亲人因为没有饭吃的险恶处境,拐弯抹角的暗示其他吃饭的人不要吃太多啊,吃个差不多就行啦。
  顾冷默,给自己和萧乔盛了满满的食物,当着周胜的面大口大口的吃着,最后在周胜铁青的面色下离开。
  这一顿饭,对于顾冷萧乔二人来说,真是吃的不痛快,吃自己的还要看人脸色,不过看在顾海家的面子上,大家保持友好吃完了一餐饭罢了。
  外面圆月高悬,好像也染上了这样的寒冬,冷清疏离。
  十几天后,顾家村人习惯了周胜的存在了。
  他爽快健谈,路上遇到顾家村的人会热情的打招呼,经常跟各家拉拉家常,在空气都都仿佛凝固的寒冷里,人们是喜爱这样的热情的。
  他干活不惜力气,在顾海家样样事都抢着做,偶尔看到邻居家有事,会去主动帮忙,而且绝对没有偷懒的概念。
  他老实诚恳,遇到邻居打趣他和顾云,也不知道辩解,到是会在一旁呵呵的幸福的笑。
  顾云开心的都要飞起来了,只觉得现在的生活虽苦,但是有这样一个好男人,还怕什么呢?
  女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一向很高,有情饮水饱就是吧。
  顾叔和何婶也从一开始的观察警惕,到彻底肯定了这样一个女婿。
  唯有顾海,出于男人的说不上来的第六感,特别不喜欢周胜这个人。
  他憋的狠了,会来找顾冷谈心。
  “小冷哥,你觉得周胜这个人怎么样?”顾海皱着眉头道。
  “我不喜欢这个人。”顾冷肯定回答。
  顾海倒是吃了一惊,很少有人会这么直白的评价某一个人了,何况这个人还是问话之人的姐夫。顾海随即明白,这是顾冷对他的肯定,他们俩之间是不需要含蓄的说话的。
  “我也不喜欢这个人。”顾海道。
  顾海沉默了一会儿又道:“我不喜欢这个人,感觉他那些表现都是装出来的。只是他又没什么破绽,我也说不上来这种感觉从哪儿来,想告诉父母姐姐吧,又拿不出证据。”
  “既然我们俩都有这种感觉,还是多留心他,小心驶得万年船。既不冤枉任何一个好人,也不放过一个坏人。”顾冷道。
  “嗯,我知道了,谢谢小冷哥,我这段时间一直把这些话藏在心里,难受死了,跟你谈过之后,我好多了,我也知道要怎么做了。”顾海道。
  “小海,真要有什么事,一定要来找我跟萧乔啊。”顾冷道。
  顾冷把这番话告诉了萧乔,萧乔抱住顾冷,黑暗中眼睛闪闪发着光,面色严肃道:“事实上我对这个人感官也不好,我遇到过几个村人,他们告诉我,周胜跟他们打交道的时候问过村里有多少人还有多少粮食之类的话,我感觉这个人会给村里带来大麻烦。”
  顾冷原先对周胜这个人只是不喜欢,现在则是厌恶了。
  厌恶他的心机深沉,厌恶他可能会给顾家村带来的麻烦。
  元家也迎来了他们到顾家村的第一次收获,顾冷和萧乔去帮忙。
  摘下来的玉米棒子累成了一座小山,白色的萝卜水灵灵的堆积在一旁,绿色的青菜看上去最是喜人。
  元家全家上阵,丰收的喜悦,让元家人乐呵呵的,哪怕被指使的团团转的元家二房,也顾不上去抱怨了。
  人们总是乐于见到收获的,特别是在自己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后,农民对此感受最深,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啊。
  元家果然守信,第二天就派出元玉墨、元玉燕两姐弟给顾冷家送了一袋子蔬菜。
  许是这段时间,被元家大伯禁锢着做农活,肯定也灌输了不少道理,这俩姐弟看上去长大了不少,在顾冷给他们带回几个柠檬后,元玉墨竟然扭扭捏捏的小声说着:“谢谢,…。”
  后面的话音量太小,顾冷没有听清楚,只是看口型,应该是“哥哥”。
  顾冷笑笑,他对这俩姐弟不讨厌也说不上喜欢,也没想过去改变他们之间的关系,顺其自然吧。


第22章 小冰河时期10
  顾冷一直关注周胜,如果他没有问题,那很好,如果他想发什么难,那就让他的计划胎死腹中,顾冷不喜欢后悔,所以也不会给自己后悔的机会。
  因为寒冷冰冻,村子里面的人很少到处走动的,好多人如果不是必要的事情,宁愿猫在床上,连多说一句话都不想,免得把体内的热气给带走了。
  所以村子里面发生一点点事情,都会成为谈资。
  这几天村子里面传的最多的八卦就是钱嫂家的了。
  钱嫂本名王槐花,最平常的姓,最普通的甚至土气的名字,钱嫂嫁到顾家村起,就不让人叫她的本名了,人们跟着她的丈夫叫她。
  大家都知道,钱嫂再嫁了,嫁了一个名叫黄石的壮硕男人。现在再叫钱嫂就不合适了,所以村里面很多人根据她嫁的男人叫她石嫂。
  据说这个男人原先在镇上承包了菜市场一个摊位,专门卖猪肉,小日子倒也过得去,他之前娶过一个老婆,后来年纪轻轻就去世了。这黄石跟钱嫂之间好像还有拐了八道湾的亲戚关系。
  后来末世到了,黄石在镇上的日子过不下去了,他知道钱嫂的丈夫去世了,你看现在,男女都单着,这不正好是一对吗。所以黄石为着自己的打算,对钱嫂百般殷勤。
  这钱嫂呢,原本就不是一个坚强的女人,夏天酷暑,日日爬山打水,快让她崩溃,那时候正赶上按人口分配大棚材料呢,她家母女两人分的少,又加上后面可遇见的繁重的农活,钱嫂确实该找个男人了。
  这黄石,高大壮硕,对钱嫂殷勤备至,而且钱嫂也自认为对黄石知根知底,于是同意再嫁了黄石。
  钱嫂变成了石嫂。
  果然,她家现在三口人了,村长给她家多分配了些大棚材料,这黄石也果真力气大,勤快能干,地里的农活都不需要石嫂动手。
  曾经的苦难带给石嫂的风霜渐渐淡去,石嫂的身体里仿佛重新焕发了一股生机,日渐活泼了起来。
  石嫂一直对自己的决定沾沾自喜,逢人就要炫耀黄石多么的好,自己现在多么的幸福。人们嘻嘻哈哈的祝福她,石嫂内心就满足了。
  黄石自从跟石嫂在一起了,倒也是事事顺着她。
  过了一段时间,当黄石已经在村子里混了个脸熟,在村子里扎稳脚跟后,他向石嫂提了一个要求,就是用米酿一些酒喝。
  这种年节,谁家有粮食不紧着吃呢?喝酒,在以前人们的眼里是一个过得去的消遣,在现在的人们眼里,纯粹是浪费粮食的恶习。
  可是石嫂跟黄石刚结婚不久,浓情蜜意着呢,自然同意他的要求,于是在酒酿成的某一天里,黄石喝了几两酒,露出了不为人知的本性,他动手打了石嫂。
  后来人们才知道,黄石这个人本性是不坏,平常也称得上是一个爱护妻子宠爱儿女的好男人。
  但是这男人,一但喝了酒,就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体内的暴力因子好像就等着这个时机,疯狂的爆发,往往把他最亲近的人—他的妻子打个半死不可。
  村里有个老人认识黄石的前妻,据他说,黄石的前妻就是因为受不了他的家暴,又没能力反抗,最后郁郁而终。
  石嫂几乎崩溃,在这样的乱世,思谋长久,最终选择跟黄石一起生活,没想到最后选了个这么个人!
  无论石嫂她本人怎么样,他确确实实是顾家村的媳妇,说句不好听的话,顾家村人或者可以欺负她,但不能由着外来人欺负他,哪怕这个人是她的丈夫。
  顾家村人由逃难来的亲戚所获得的良好的优越感被一种惧怕的本能所取代,如果这些人拧成一股绳,那么,他们的地位将会一步步沦陷,未来或许会被这些一无所有过来的亲戚制住,仔细想想是有可能的。
  不能,不能由着这些人自由发展,顾家村人必须团结起来,石嫂的事必须要出头。想清楚的人们离开暖和的大棚,呼朋引伴,找到村长,一行人气势汹汹的去往石嫂那里。
  石嫂眼球充血,脸上多处青肿,看上去非常可怖,正待在大棚角落里默默垂泪。
  她的女儿妞妞偎在母亲身旁,胆怯的看着进来的一行人。
  黄石一脸惊讶,随即又换成慌张的表情,不知道他想些什么,脸上表情变来变去。
  村长怒道:“黄石,槐花(石嫂)的伤势大家都已经看见了,你有什么好说的。”
  石嫂见大伙儿来是为了给她出头的,也是惊讶的,毕竟以前顾家村人可没有这么热心,也不太喜欢她,本以为这次的事只能打碎牙齿和血吞了,有人给她出头,那,那真是太好了呀。
  当眼泪没有用处的时候,有的人从此不在人前落泪;当人们发觉眼泪是武器的时候,往往知道如何使它发挥最大作用。
  石嫂“哇”一声大哭,声音悲凉,她哭的很大声,很用力,比以往任何时候的哭泣都要显得真诚、悲哀。
  原本抱有其他心思过来的人,内心里面都不由的生出一些怜悯来,有几个年轻妇女也跟着掉眼泪,主动坐到石嫂身边,一边安慰一边给她抹泪。
  石嫂想到了那一天,田埂边的哭泣,现在的效果就是当时她想要的,她做到了,但这显然不是什么好事。
  黄石更加慌乱了,对村长道:“村长,这都是我的错,我承认错了,我以后再不这样对她了。”
  村长回:“认错就行了吗?那是不是哪天你杀了人,认一句错就行了?”
  黄石更惊,知道今天这事无法轻轻放下,但该解释的还是要解释:“村长,我就是喝了几口酒,不知道怎么的就动手了,我以后再不喝酒了,也保证好好对她们母女俩。”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