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宿谊将有什么事要做,他到了青州,是事实。无论是心中存疑的,还是深信不疑的,许多人都想要一睹天师风貌。
不过据说在京城中,宿天师就被特赐特权,可以将所有人,包括皇帝自己都拒之门外。皇帝还特意自导自演了几次,把宿谊笑得在榻上直打滚,结果被自家老爹踢了屁股,咳咳,黑历史。
这些豪族,这些名士,比得过皇帝陛下吗?比得过京城的几大世家吗?无论是否对宿谊心存敬畏,但他们必须做出敬畏的姿态。
皇帝给宿谊塑造出来的特权形象,让这些人甚至不敢给宿谊递帖子。
而且宿谊还跟慕晏住在一起,慕晏还在和陈睦聊天的时候,说道宿谊住他府上,就是为了让他帮忙把俗事都挡下来,他这个刺史,其实还兼任了宿天师的管家。
这话很快就传了出去,传到所有该听的人的耳朵里。
慕晏把自己的姿态降到如此地步,但是谁敢看不起慕晏吗?
慕晏“玉面罗刹”的名声就是在青州打出来的,青州豪族中一些人提起他的名字都会做噩梦;慕晏还是闻名中原的名士,其墨宝和个人行为,都受到许多文人墨客的推崇。
对了,慕晏还是被尊为当今第一美男子。即使有人不相信,特意去京城瞻仰他的容貌,最后都自叹不如。
慕晏用自己的名声地位给宿天师造势,谁敢不买账?
所以许多人都想见一见这传说中的活神仙,但谁也不敢动。
宿谊也就难得清静一下。
不过在陈睦交接政务完毕,准备启程进京,当地豪族和友人们给他饯别宴会之后,那些人对宿谊的好奇之心,又蠢蠢欲动了。
陈睦在宴会微醺之时,用十分夸张的言语夸奖了宿谊,并且进行了自我忏悔。陈睦道他为官之后,一直为其政绩而沾沾自喜,却没发现,自己已经沦为曾经最不耻的俗人。
他为何做官?因为想验证自己所学,因为想为百姓谋福祉。所以,有政绩,是他本分。既然是本分,是应做之事,他怎么能因此而骄傲,因此而自满?
他被名利蒙住了双眼,就任期间,甚至没有再好好的看过一本书,写过一幅字,画过一幅画,弹过一次琴。他变得不像自己,他的眼睛只看得到功名利禄,其余什么学问,什么品德,都被丢到了一边。
“天师慧眼,与我初见时,便问我三个问题。宇宙洪荒为何物?众生云集为何物?人之一生又为何物?我迷茫。天师叹息,学无止境。”
“天师又问,君是谁?君来自何处?君将去何方?我困惑。天师叹息,自省不息。”
陈睦站起来,对着远处深深一作揖:“天师只看我一眼,便看穿我内心。能得天师提点,余何其幸也!”
在场哗然。
陈睦是比慕晏成名更早的名士,且弟子友人众多。陈睦其自傲事迹,也有许多流传民间,作为陈睦名气和傲气的佐证。
陈睦是宿谊两倍,他对宿谊如此高的评价,似乎已经将宿谊当做了人生导师一般,且言语句句发自肺腑,就让人不得不相信,宿谊的确是名不虚传了。
宿谊知道之后,很是无语。
他哪是初见就说了这些,明明是和陈睦聊着聊着,就不自觉得发散了。这只是哲学著名六大问题,是他整番话用作结尾点睛之笔的问题,哪是直接用来问陈睦的?
慕晏不由以袖掩嘴轻笑。
在陈睦和齐韫看来,宿谊前面的话都是铺垫,后面才是真正要说的话呀。若他并非对宿谊特别了解,定也认为如此。
宿天师,岂会说些没用的话?
宿谊无奈。算了,经常这样,他都习惯了。
不过陈睦在半醉半醒之间给宿谊刷了一次名望之后,那些人想要见宿谊的心情就按捺不住了。而且,许多将信将疑的人也开始相信关于宿天师的传说的真实性。甚至连最后抱有怀疑之人,都只是怀疑传说中宿谊弄出来的那些神迹的真实性,而对宿谊本身才华和德行深信不疑。
于是这些人终于开始动作起来。
虽然他们不能直接给宿谊发帖子,说要见面,但是给慕晏发帖子总是可以的。
慕晏也是名士,慕晏还是新任刺史,无论是拜见父母官,还是跟慕晏切磋学问,都是可以给他下帖子的。
既然宿谊与慕晏住在一起,那见到慕晏,还担心见不到宿谊吗?
即使宿谊躲了出去,只要得到慕晏认可了,以慕晏性子,怎么可能不将人介绍给宿天师?
宿天师既然来到青州,好似还要呆些时日,肯定不是闭门不出,一个人都不见的。
于是慕晏搬进官衙后不久,门房收到的帖子就已经等身高了。而这些还是被筛选过一次的。
慕晏看着帖子大笑:“康乐啊康乐啊,你说我是不是该委屈一下。我本也是有名望之人,可这些帖子中有多少是写给我的?这是真看不起我啊。”
宿谊白了慕晏一眼:“是你自己看不起自己吧?这些帖子肯定最先是给你的,其次才是给我的。给我看到能得到什么?你这个刺史大人才是他们巴结的对象啊。”
慕晏笑道:“我可不这么觉得。至少有一小半,是特意给你的。”
宿谊道:“你说是就是吧。所以接下来要干什么?你该不会真的要挨个儿见吧?”
慕晏道:“怎么不见?既然我已经住进了官衙之中,乔迁之喜,总是要大宴宾客吧?”
宿谊道:“好麻烦……”
慕晏道:“到时候你就在庄子中休憩。我借那宴会,看看众人再说。”
宿谊好笑道:“你还真是我管家了不成?”
慕晏正色道:“的确如此。”
宿谊道:“那就谢谢河清了,我就继续为了你的钱袋子而发光发热吧?”
慕晏大笑道:“说得好像我不分给你似的。”
宿谊道:“你要是不分给我,我就问陛下要,想来陛下是肯定不吝啬的。”
慕晏笑着叹气。
谁说宿天师视世俗为粪土的?明明一口一个金钱,俗得很。
慕晏如此决定之后,就筛选宾客,开始挨个儿发帖子,邀请他们来参加乔迁之喜。
每逢新官上任,举办一个宴会,让人来认认场子,是官场潜规则。
宴请的宾客很多,官衙稍显拥挤。慕晏举办宴会的地方,自然庄子中。那庄子是从陈睦手中购买,不但位于城中,且景致十分优美。这个时节,正好可以赏梅。
文人墨客,就喜欢赏个花,特别是在冬天。
慕晏邀人赏梅,邀的还全是稍有才名的文人墨客。至于政治和商业上的那些宾客,就要等下一次了。
慕晏本身就是大名士,他如此动作,才更显得他的身份和傲气,也让其余人大加赞扬,觉得慕晏很有名士风范。
宿谊是不太懂这名士风范是什么,大概是傲?
慕晏此次邀请人,除了给他下帖子的,还有许多在观望的,或者自傲不屑于主动前来的。无论望族庶族,只要有名声在外,慕晏一一邀请了。
至于你来不来,那是另外一回事。
不过慕晏本人名声在那,无论对慕晏本人是否有好感,但慕晏邀请之人,没有一个拒绝的。
正如宿谊所说,这些人只是因慕晏本人,就会来,和他没关系。他不过是顺带而已。
即使这个顺带很重要。
第116章
慕晏宴请当日, 赴宴宾客的车马堵塞了整条街, 可谓是门庭若市。宿谊终于再次体会了一下华国人口大国的景象。
虽然现在华国估计还不是人口大国。
宿谊远远瞟了一眼之后,就乘坐着马车趁乱离开了。他可不想被堵个正着,虽然也没人认识他。
慕晏端坐府中,微笑着接待各路宾客。
因为他的名气,以及宿谊之故,来的人比当年陈睦就任时还多, 甚至附近州都有人慕名而来。
这种天气, 宿谊把自己裹得里三层外三层,再加上一圈带着毛的皮, 看上去像是一只圆滚滚的熊。慕晏却穿着飘逸的长衫,里面几层绢衣,外面披一个红色的毛皮披风, 就可以站在寒风中跟宾客们谈笑风生了。
宿谊拉低了自己的毛皮帽子,抱着暖手炉瑟瑟发抖。
这帮要风度不要温度的人, 不值得学习。
慕晏无辜脸, 可是我并不觉得冷啊。
不只是慕晏穿得很飘逸, 到来的大部分宾客都宁愿手上拿着暖手炉,也不愿像是宿谊那样将自己裹成毛茸茸的一团。
这个时代,太重视“仪容风度”了。宁愿回去喝药,也不能在大场面上丢了面子。
为了不至于让脸色被冷风吹的太难看, 这群人还大多扑了粉擦了胭脂。
慕晏在因工作劳累过度,神情憔悴的时候,也会擦一点粉。不过绝大多数时候, 慕大人天生丽质,并不会弄这些东西。
至于宿谊,你不能指望一个宅男懂化妆。他也不太注重这些。
不过宿谊也算天生丽质的一种人,这可能跟他睡眠时间充足且完全没有生活压力有很大关系。
宿谊离开后不久,宾客就陆陆续续到齐了。
这些宾客即使平时再做出狂妄的样子,也没有在慕晏宴会上故意迟到的。甚至连卡着点到的都没有,都是提前来。
这不仅仅是慕晏权势的关系,跟慕晏个人魅力也有关系。
即使慕晏在青州凶名未消,但和他相处过的人,很少有不在意他的。
其实宿谊觉得,看着慕晏那张存在感极强的脸就足够在意了。
当宾客到齐之后,大约就是吃饭听歌看舞蹈那一套,待大家酒足饭饱之后,就开始吟诗作画,再来一次讨论大会。
宴会,都是这么一副流程。特别是大的宴请。
若是三两友人聚会,玩得还尽兴些。
慕晏宴会上弄得那些吃食没什么特殊的,宿谊那些调料虽然已经种了一些出来,但绝对不够大宴会挥霍。
茶水什么的倒是不错,但下人泡的待客的茶自然不如慕晏亲手泡的那么讲究,不过也足以震撼这群人。
饮茶之风已经从京城传了出来,但饮茶之风虽然传了出来,茶叶怎么炮制才更好喝,却没有一个详细的方子,都是靠自己摸索。
随着京城之人向外辐散,最终散茶会替代现在的茶叶制品,不过不是现在。
因为是冬季,慕晏用来待客的是红茶,喝上去口感醇厚,腹中一股暖意蔓延全身。
虽然红茶可以加奶加糖,但慕晏并没有准备的这么周全。他地位最高,不必考虑那些细枝末节。
无论是喝的习惯还是不习惯的人,都在宴会上交口称赞慕晏的茶好。文人夸起人来,简直不是人。这红茶,已经被他们夸到如同仙霖甘露一般的味道了。
慕晏微笑的说起茶叶的炮制,各种茶叶的分类,茶具的选用和泡茶之水的选用,泡茶的技巧等等。
若是宿谊在此,一定会感慨,世间装逼千千万,其实追根究底就只需要把握一点,就是把别人不懂的东西拿出来使劲说,要么让人不明觉厉,要么引领潮流。这样,就装逼成功了。
慕晏显然也深知装逼的精髓。
他在那里大谈特谈茶叶,在别人耳中,就是风雅的事,让人觉得他生活特别讲究,特别有情调。
可以想象,在这场宴会之后,饮茶之风才会真正在青州上层兴起。而各种泡茶礼仪和器具,也将成为士族们新的攀比对象。
谈完了茶,宴会也吃得差不多了。
这种宴会,大家都会顶多吃个半饱,且在赴宴之前,就会提前垫垫肚子。在宴会上胡吃海喝,那是一件非常丢脸的事。即使你觉得宴会上的东西很好吃也不成。所以这吃饭时间多是互相敬酒的时间,留给吃东西的时间并不多。
慕晏用来宴请客人的是葡萄酒。葡萄美酒夜光杯,葡萄酒在西汉时便已经兴起,并得到上层贵族的喜爱。用来待客也算适宜。
不过慕晏其实对于这种略甜的酒并不喜欢,拿来宴请宾客不过是陈睦酿了很多葡萄酒拿不走全送给他了,他自己又不想喝,便拿出来给客人们喝了。
这样就省下了用宿谊的法子酿出来的美酒。
宿谊说喝酒伤身,只准慕晏每日喝一小盅,多了不给。慕晏也听话,宿谊说什么就是什么,从来没有偷喝过。
不过不偷喝不代表他愿意拿出来,对于美酒,宿谊觉得慕晏像是葛朗台一样,自己喝不了,宁愿埋在地下,也吝啬拿出来送人。
明明慕晏对钱财很是慷慨,不知道为何独独对酒如此。
大概是人都有怪癖?
这次葛朗台晏虽然没有拿自家的酒宴请宾客,但是拿出了一小瓶宿谊酿造的美酒送人。
宿谊不喜欢喝酒,所以亲自酿的酒不多。偏偏宿谊有强迫症,即使自己不爱喝,酿酒时也会选用目前手上能找到的最好的原料。
那最好的原料自然是系统出品。
哪里的粮食哪里的泉水,用怎样的手法和比例调配。宿谊酿造的酒不多,但是每一次酿的酒,都让喝过他酿的酒的人,抢酒抢的眼睛发红,慕晏这种忠君爱国的皇帝近臣,都能为了宿谊一瓶酒跟皇帝杠上。
皇帝也爽快,抢酒是吧?校场上见!
慕晏还真打不过皇帝陛下……
不过皇帝陛下也就现在能嚣张一下,因为慕晏比他年轻,当然,这种话是不敢说出口的。
所以,慕晏居然拿了一小瓶宿谊酿造的酒出来,真是慷慨无比了。
若是在京城,肯定世家中的人全来齐了。
这不仅是美酒的诱惑,还是天师亲自酿造的美酒,每天品一小口,都觉得自己会长命百岁呢。
虽然这里的人没喝过宿谊酿造的酒,但是宿谊的名声还是在那。若是听说这是宿谊酿造的酒,肯定也会眼睛发红。
但慕晏并没有说。他只说这是难得一见的美酒,即使拿出来作奖励,他也只肯拿出来这么一小瓶,等会儿送给清谈胜利的人。
这次清谈,他就不参加了。
慕晏还道,虽然他很看重这美酒,但他知并非所有人都和他一样爱酒。所以等会儿胜出之人,也可以选择其他东西。这里有名家字画,有孤本绝本的手抄本,有金银珠宝,甚至刚才那些美貌的歌女舞女,若是喜欢,都可以带走。
但只能带走一样。
慕晏虽然拿出了美酒,但是内心里还是很不愿意将其送出去的,就是不知道会不会有人上当了。
但显然,在场都是聪明人。
慕晏拿出的其他东西价值都很高,这就证明在他心中,这一小瓶酒的价值,和这些比肩,甚至更高。
名士中很少不好酒的,就算不好酒,在知道这是慕晏心爱之物时,都会选择这瓶酒,以表示自己认可慕晏心中对这瓶酒的价值。
不过还好,这次清谈夺魁之人是真正爱酒之人,不然慕晏还真会遗憾,让庸俗之人埋没了这瓶酒。
虽然不爱酒和庸俗之间其实并没有关系。
胜出之人名为李蔼,字芳琼,并非世家之人,乃是一庶族。李蔼虽然不是世家之人,但也是耕读世家,或者叫庶族地主阶层,家境其实不错的。
李蔼学的很杂,儒道乃至法家,都略有涉猎。其才名即使是青州世家,也十分认可,被尊为名士之列。
不过即使如此,以李蔼年龄,名声还未大到可以参加幕晏的宴会的程度。李蔼此次是蹭友人的请帖来的。
79/125 首页 上一页 77 78 79 80 81 8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