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小说

红楼之驯服呆霸王(穿越)——衣青箬

时间:2017-04-27 18:08:19  作者:衣青箬

    其实现在他们年纪还小,纵使有几分朦胧的心思,也不至于到那要生要死的地步,黛玉之所以重宝玉,无非因为他是天底下第一个懂自己的人,是她寄人篱下的生活之中唯一的慰藉所在。
    然而如今清醒过来,细细去想,宝玉固然待自己好,待别人却也不差。也许对自己是多用几分心思,也无非因为从小一起长大的情分罢了。况且,她近来才渐渐醒悟,宝玉所懂的只是从前那个无忧无虑的自己。
    那时他们年纪小,没有要忧愁的事,所以身边一丁点不合意就仿佛是天大的事,宝玉的处处体贴,自然令她受用。然而如今,她已经知道了世情艰难,心中所忧虑的事,也不再是从前宝玉多同谁说了一句话,或是这一回采买的笔墨不合心意。她开始忧心一些更现实也更无奈的问题,宝玉却还兀自沉浸在他那个世界里。
    黛玉并不怪他。
    她自己被迫醒悟,是因为已经失去了所有的倚仗,可宝玉却仍旧有舅舅舅母疼爱,老太太更是将他看得眼珠子一般。
    他有这样的福气,而自己没有。
    “又在想什么?”宝钗在她身边坐下问。
    黛玉回过神来,这才发现其他人都在老太太那里不知说什么,只她们两个还坐在这里。想来是宝钗怕她独自留在这儿打眼,所以刻意作陪。如此想着,不由笑道,“没什么,只是想着我过去住,会否有些不便?”
    这就是答应的意思了,宝钗道,“你就是心思太重,咱们是亲戚,过去住几日有什么打紧?况且我们家通共这么几个人,有哪个是你没见过的?哥哥说了,接你过去的事,还是杨哥提的呢。”说着压低了声音道,“回头去了那边,让杨哥领着咱们出门逛逛。”
    黛玉闻言眼睛一亮,点头不迭。
    惜春一转头瞧见两人头碰头的坐在一起说话,连忙走过来笑问,“你们两个悄悄地躲在这里说什么?”
    “怎么是悄悄的?那么多人看着呢。只是见你们正热闹,插不进嘴去,只好我们两个说说话罢了。”宝钗道。
    惜春也没有多想,换了个话题,“他们在说明儿是腊八,宫里必定是有赏赐的。宝姐姐当真不在这里么?那岂不是错过了?”
    宝钗笑道,“我们家也要祭祖,只好错过了。幸而还有林妹妹同我一样。”
    说说笑笑,不一时外头来人说马车已经备好了,薛姨妈便起身告辞,带着几位姑娘一同出了门。因只是今日过去坐坐,晚上就回,所以姑娘们也没什么要带的,唯有黛玉因要多住几日,带了些日常用的东西。至于宝玉,半路上就让贾政叫走了,自然不能跟来。
    这些闺阁千金平日里出门的时候少,即便出门,也是同长辈们一处,要须得规规矩矩的,所以这会儿听着外头的热闹,都有些蠢蠢欲动。中间因为人太多在路上堵了一会儿,探春还让侍书掀起车壁上的帘子,往外看了看。可惜这里不是街市,只得作罢。
    黛玉倒是一直安安静静的坐着,因想着住在薛家自己也可以出门,心中莫名生出几分得意。然后心思又不免转到柏杨身上,听宝钗说,他从前身子连自己也不如,究竟是怎么养好的呢?待会儿见了面,自己要如何开口问才好?
    这么想了一路,很快就到了薛家。
    他家是商户,在京里的宅子自然是比不得敕造荣国府气派,不过胜在新鲜,所以姑娘们倒也好兴致的转了几圈。可惜冬日里也没什么景色可赏,倒是院子里几株白梅勉强可看。转到西边跨院时,见门锁着,探春不由问,“宝姐姐,这里是什么地方?”
    宝钗到,“这是我义兄的住处,他是外男,不好同诸位见面,想来是因此闭锁门户。咱们到那边去吧。”
    不过正是因为看不到,大家才更加好奇。只是毕竟男女有别,不好打听。惜春年纪小,倒没那么多忌讳,好奇道,“宝姐姐,你这位义兄是什么样子?”
    以前大家都听说过薛蟠的名声,虽然听说如今改好了,但固定印象却不是一时就能消除的。因此众人不免想着,她亲哥哥是那样,义兄又不知是什么样子?
    宝钗笑道,“自然跟旁人一样,既没多一只眼睛,也没少一只耳朵。不说他了,你们也到我那里去坐坐,品评一番。”
   
    第70章 说病
   
    姑娘们出门自然不好待得太久,坐了一会儿便要回转。
    把人送走之后,宝钗和黛玉回到院子里,却发现这里有不少人进进出出的忙乱着。莺儿站在院子里指挥几个婆子搬东西,转眼看见二人,连忙迎上来道,“姑娘来得正好,柏大爷使人送了好些东西来,我这里正清点呢。”
    “怎么好端端的送东西过来?”宝钗问,“都有什么?”
    莺儿道,“都是些家常要用的东西,说是新制备了来过年的,姑娘和林姑娘各有一份。单子我收起来了,待会儿拿给姑娘们看。”
    不一时收拾齐整了,莺儿取了单子来看,宝钗不由笑道,“就是过年,杨哥也买得太多了些。况且这些东西咱们家中就有,又何须如此破费?”
    “方才杏奴送东西来,我也这样说呢,他说是柏大爷说的,这宅子多久未住了,姑娘们人又精贵,不好再用这些的。”莺儿笑道,“这是柏大爷的心意,咱们若不收下,反而生分了。”
    宝钗点头道,“很是。”又转头去看黛玉,“妹妹怎么不说话?”
    黛玉手中捏着单子,心情却十分复杂。虽然莺儿说是她同宝钗各有一份,但实际上,里头的东西却是有些出入的。因她从贾家过来,许多东西都不齐备,所以单子里特地加上了这些。此外所有的东西不是白色就是素色,显然是顾虑她父亲新丧。唯有笔墨纸砚一类的东西,和宝钗是一样的。
    宝钗见她不说话,拿过单子看了一眼,心下了然,“到底是杨哥心细,连这些都备下了。原想着妹妹同我用一样的就是了,却是我思虑不周。”想了想,又道,“这回你可能安心住下了吧?在我们家里,跟自己家是一样的。你看杨哥也不把自己当外人,你若心里还是不安时,不如也来给我母亲做女儿,如何?”
    “只怕姨妈嫌我蠢笨罢了。”黛玉说,“再说咱们是亲戚,再认干亲倒不合适。况且我……”
    “停!”宝钗连忙打断她的话,“以后再别让我听见你自怨自艾的那些话。我瞧你就好得很,又何必总想着那些不如意的事情?其实旁人本来不在意,你自己时时提着,他们倒不好不在意了。”
    黛玉闻言一呆,细细想来,竟真是这个道理。她平日里自忖寄人篱下,行事唯恐有一点不小心之处,然而即便如此,却也未见得就能讨了谁的喜欢。她自问待人还算和悦,然而连下头服侍小丫头们都不喜同她说话玩耍,外间传言说她清高自许、目无下尘,黛玉也隐有耳闻。就是几位主子,相处时多半也是忍让着她罢了,心里未必就高兴。
    这么一想,竟不知自己从前那般小心,究竟有什么意思了。
    “你且别急,”宝钗见她愣愣的,便笑道,“什么时候你能将这道理想通,这一辈子,也就不算枉然了。慢慢的想才是。”又怕她还是思虑此事,最后反倒想岔了,便道,“杨哥送了那么多东西来,咱们该过去谢谢他才是。妹妹去不去?”
    “自然是与姐姐同去。”黛玉道。
    两人走到西跨院时,杏奴正在廊下跟一个眼生的小厮说话,见他们来了,连忙扬声叫道,“姑娘和林姑娘来了!”
    宝钗道,“这么一惊一乍的做什么?我哥哥也在这里?”
    “大爷也在。”杏奴道,“小的许久没有拜见过姑娘们,一见之下太高兴了,这才失态,姑娘莫怪。”
    宝钗也不理会他,拉着黛玉进了屋。
    柏杨正坐在靠窗的榻上,薛蟠则站在地上,宝钗一见便笑道,“这又是在做什么?”转头看了柏杨一眼,总觉得他身上有些不对劲,又说不出是怎样,便不再多想。
    “罚他站着呢。”柏杨笑着朝两人招手,“快过来坐。”
    薛蟠也想走过去,柏杨转头瞪眼,“你站着。”
    黛玉好奇的看了一眼,便见薛蟠也不恼,嘻嘻一笑,仍旧在那里站着。
    这头柏杨已经朝她笑道,“妹妹许久不见了,瞧着气色比之前好些。我虽然不是此间主人,但也托大说一句,既来了,安安稳稳的多住几日,贾家来人接了再回。”
    这最后一句有些莫名,但黛玉没有多想,笑着道,“杨哥费心了。”
    柏杨见她一直不着痕迹的打量自己,不免有些惊讶,笑问道,“莫非一段日子不见,不认得了不成?妹妹怎么一直看我。”
    黛玉抿了抿唇,转头看了宝钗一眼,才道,“这话有些不好说,只是我听宝姐姐说,杨哥从前身子也是不好,如今竟是一点端倪都瞧不出来了,我心里总难免惊讶。不知道杨哥请的是哪一位大夫,用的是什么药?”
    柏杨道,“大夫也就罢了,咱们这个病是生来就有的,除了养着,别无他法。不过妹妹可知,其实大部分人生下来,多少都有些不足,所以婴孩总是难以存活,要细心养大。等年岁大了,身子慢慢的也就自己好了。咱们虽然比别人严重些,但又不是要命的病,只要想好,就总能好的。”
    这“要命”二字恰好戳中黛玉心事,她想起太医断定自己寿数有损的话,不由问道,“可是大夫们都不是这样说。”
    “大夫们的话,不过是对症罢了。”柏杨道,“自然与我说的不同。”
    黛玉想了一回,摇头道,“杨哥这话我听得糊涂,却是难以领会。这对症,又是何解?”
    “妹妹试想,你平日里会请大夫瞧么?”
    “自然不会。好端端的瞧什么大夫,只有伤了病了……”说到这里她慢慢的停了下来,若有所思。宝钗在一旁听着,也微微颔首,唯有一旁竖着耳朵的薛蟠有些摸不着头脑,“林妹妹怎么不说了?”
    黛玉便抬头看了柏杨一眼,柏杨朝她点头,她这才开口道,“我已明白杨哥的意思了。人只有伤了病了,才会请大夫来瞧。既然是有了伤病,身体自然就同平日不同,所以大夫看来十分严重,实则严重的只是病症,并非身体。”
    就是再体弱多病的人,也只是“多”病,而不是每一天都在生病。所以身体不好,只是让她容易生病罢了,实则引发病情的,另有原因。
    便如黛玉自己,当初随父母住在扬州,即使体弱些,也没什么大碍。及至母亲病逝,又和父亲分别,孤身入京,从此便渐渐埋下了一段心事,在贾家生活又谨小慎微,多思多虑,长此以往,方才郁结于心,生出病症。
    只是从前她总以为自己的病就是因这不争气的身子,就是旁人劝解她多顾着自己,心里也多不以为然。她已经是这样了,再好也好不了了,坏想必也坏不到哪里去。再加上所思所虑的,全都是没有解决之法的事,弄成心病,就更加无药可医了。
    薛蟠听得一头雾水,他自己没有那么多细腻的心思,许多事情过去就忘记了,所以很难理解黛玉说的那些话。倒是柏杨点头赞叹道,“宝钗常夸你聪明敏锐,果然不假。”
    黛玉道,“如今我已想明白了,是否便也能如杨哥这般好转?”
    柏杨摇头,“林妹妹这般聪明,想来许多事你都是明白的,我问你,你明白了,可能看开?”
    “看开?”
    “对。这世间万事,萦绕心怀,无非是因为看不开。什么时候你看开了,什么时候,这病也就好了。”柏杨道。
    宝钗见黛玉神色黯然,想必这想开两个字,至少如今是绝对做不到的,便笑着道,“一时想不开,慢慢想就是了。调养身子原本也不是一日之功,徐徐图之才好。前儿杨哥带我出门,没能瞒过林妹妹,我答应了她,问问杨哥的意思,什么时候得空了,再带我们一起出门去。”
    “这个不难,明儿就可以去。”柏杨还没开口,薛蟠已经道,“明儿是腊八,街上也比平日里热闹。杨哥儿你说可好?”
    柏杨似笑非笑的看了他一眼,“那就明日吧,免得你们心里一直记挂着。”
    又说了几句话,宝钗和黛玉便起身告辞,打算到薛姨妈那边去。临走时黛玉落在了后面,低声问柏杨,“杨哥,其实许多事我心里已经明白,知道没有那样的福气,也不心存妄想,这难道也不算看开?”
    柏杨摇头道,“不算。”
    “那究竟什么才是看开,杨哥又是怎么看开的?”黛玉又问。
    柏杨用一种黛玉不怎么能够理解的柔和眼神看着她,片刻后才道,“什么时候,你想起他不会再有想哭的感觉,那就是看开了。”
    黛玉心神一震,猛然抬起头看向柏杨,对上他的视线,又连忙低头,心下一片慌乱,不敢再问,心神不宁的走了。
   
    第71章 一点小问题
   
    等人走远了,两人回到屋里,薛蟠立刻凑过来问道,“杨哥儿方才同她说了什么?”
    柏杨瞪了他一眼,手往地上一指,薛蟠立刻乖乖的走过去站着,哭丧着脸道,“杨哥儿方才还没罚完么?”
    “这话该我问你才是,”柏杨叹气,“前儿你留我时,自己答应过什么?”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