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老转身离开。
韩拓和青明第二次对上视线。
青明微笑以对,韩拓面沉如墨。
片刻,韩拓不发一言,转身离去。
其余人留下,青明和子归随小太监一道,向御书房前进。
“太子表弟~”还没到御书房门口,便看见一个青年兴冲冲地跑了过来。
“云书表哥~”青明也回了一句。
“这么多年不见,除了长相和身高,根本没什么变化嘛!”陆云书笑着打量起青明,言谈之间十分熟稔。
“你也没什么变化,小时候你就不爱动,现在简直更甚从前,跑两步就喘!”
“哪有那么夸张,我素来不爱习武,但基本的强身健体的练习还是有完成的。”
“呵呵~我也只是开玩笑而已。”青明被他感染,笑容也多了几分真实感,“对了,给你介绍一个人,之前在信里提过,”他侧过身子,介绍道,“他就是子归。”
“子归兄,久仰大名。”
“我也听太子殿下提起过你,右相之子,陆云书,今日一见,果然不凡。”
“哈哈,子归兄真是客气了,”他微微靠近子归,压低声音,“家母一直在念叨你,这次回来,找个时间去我家见见她吧~”
“我知道。”子归点头。
陆云书转身拉过青明,“走吧,快进去吧,再耽搁一会儿,父亲和皇伯伯要等不及了。”
推开御书房的大门,身着龙袍的大周皇端坐其上,身旁是皇帝随侍太监总管海安,海公公;坐在下手第一个位置的人,则是当朝丞相,陆之离。
青明进入御书房正中间,撩开衣袍前摆,跪在地上,磕头道:“父皇,儿臣回来了。”随即直起身子,直视那位十年不曾见面的父亲。
武帝用审视的目光打量着他,良久,开口道:“平身吧。”
“谢父皇。”
“刚才发生在皇城外的事,朕已经知道了,做的不错,回头把拟好的奏折交上来。”
“是,父皇。”
“如果没有异议的话,朕将在明日早朝上宣布,三个月之后传位于你,你可愿意?”
“皇上……”丞相一听,连忙站起来。
“儿臣愿意。”没等他出言劝阻,青明已然做出了回答。
“太子殿下?三个月时间太短了!”丞相惊讶道。
“不短,对月璜来说足够了。”青明看着他,微笑道,脸上满是运筹帷幄的自信。
“好,不愧是朕选中的太子,朕果然没有看错人!”武帝从上面走下来,边说边拍在他肩膀上,赞许道。
“儿臣一定不会让父皇失望的。”
“诶?你们……”丞相颤抖着手指,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陆云书安慰似的凑到他旁边说:“相信他吧,太子表弟一向不做没把握的事。”
“事已至此,我不相信能怎么样!”丞相疲惫的重重叹了口气。
陆云书也只能耸肩干笑。
“对了,父皇,他是我师兄,子归。”青明向武帝介绍道。
“子归?!”武帝看到那熟悉的容貌,有些激动,欣慰道:“好、好,回来就好!”
“子归拜见皇上。”子归连忙跪拜行礼。
武帝伸手将他扶了起来,“不必多礼,按辈分,你该叫我一声皇伯伯。”
“皇伯伯。”子归恭敬地喊了一声。
武帝满意的点头,“回来就好,正好明天早朝顺便宣布你的身份。”
子归闻言,跪了下来,“皇伯伯,此次子归回来,一是为了看望一直关心着我的您和姑姑,二是为了辅佐青明,帮他顺利登基。因此并不需要特意昭告子归的身份,而且子归这些年自由惯了,实在不喜欢前呼后拥的生活,还望皇伯伯成全。”
“不恢复身份?不恢复身份你要怎么帮青明?”
“以他的贴身护卫的身份留在宫里,这是我想到的办法。”
“……”
“儿臣以为如此甚好,这样师兄既可以留在宫里,又可以不受身份的束缚,若是有必要,以后再行昭告天下也是可以的。”青明拱手赞同道。
“既是你想好了,那就按你说的做,你们年轻人的事自己做主就好,朕年纪也大了,能少操心就少操心,等从那个位子退下来,朕就可以彻底轻松下来了。”武帝摆摆手,无所谓道。
“谢皇伯伯成全。”子归磕头谢恩。
“行了,你也别跪着了,快起来吧。”
子归这才站了起来。
“一会儿,子归便随陆相一起去府上见见你姑姑吧,这些年她也没少念叨你,平日里,你就听青明的安排,住在太子殿就好,”武帝说完,又看向青明,“刚才见过小六吧?”
“见过了,不只六皇弟,其他几个兄弟也见过了。”
“嗯,今晚,你就随我去凤仪殿见见你母妃吧,朕陪你们母子吃个家常饭。”
“是,父皇。”
“还有处理奏折,官员任命,你看着办就好,尽管离京十年,但这十年朝野上下发生的一切变动,朕都派人给你送消息过去了,你的老师应该已经指点过你,如何处理政务了……”接下来,武帝简单的交代一番接下来他要做的事。
青明认真的听着,一一记入脑海里。
晚上,吃过晚饭,和皇后话别,回到太子殿后。
青明洗漱一番,放松一会儿,去了些疲劳的功夫,宫人已经将一部分奏折搬进了殿内。
“你们都退下吧,本太子这里不需要人守夜。”
宫人应了声是,纷纷退下。
青明披散着半干的长发,穿着白色的单衣,仅在外面披了一层外衫,站在熟悉又陌生的太子殿内,平静的注视着。
这里的一丝一毫都没有变动过。
这是他的第一个想法。
走到自己的桌案前,打开一个位置隐秘的抽屉,里面装了一些零零散散的东西,干枯的小花,鸟儿的羽毛,母后送来的用坏了的暖炉……还有一个圆圆的、成人拇指大小的青石。
青石很普通,并不是什么很值钱的玉石,而是一块普通的青色石头,不太剔透,甚至还看得到一些杂质,颜色上贴近靛青,只不过更浅一些。
“……呐,这个青石给你,就当是定情信物,营里的大叔和哥哥们说了,有喜欢的人,就立即定下来,免得被人抢先了再后悔……”
一段童稚之语随着记忆回响在脑海中。
“呵,不过是童言无忌罢了。”青明不以为然的推上抽屉,将一切重新锁回原处。
忽然,一阵风拂过,烛火摇晃一下。
青明似有所察,了然抬头,看向背光的阴影处。
“你果然来了。”
第25章 第二十四章
那人没说话,安安静静的看着青明的一举一动,记忆深处那张童稚的脸终于眼前的这个人重合。
青明也不恼,径自起身走到中间的圆桌旁坐下,拿了一只茶杯,倒了一杯水。
“喝杯水,坐下聊?”青明依旧温和。
那人等了半响,抬步走过来,容貌也暴露在灯光下,赫然便是韩拓。
他面无表情的坐在离他最远的椅子上,也没碰桌上那杯水。
一时间,屋子里又安静下来。
“为什么不说话?”韩拓生硬的声音响起。
“你主动来这里,不就是想问我问题吗?我在等你提问。”青明有些好笑的回答,自称是“我”,就像没回帝京之前一样。
韩拓又沉默的片刻,这才问道:“为什么骗我?”
青明想了想,说:“我没有骗你,我的名字是姬月璜,表字青明,只不过知道的人不多。”
韩拓换了个字,又问了一遍,“为什么瞒我?……你的身份。”他顿了一下,末了补充道。
“这不是显而易见的吗?我的身份本来就不能轻易示人,再加上因为十年前的事,你似乎对我有很大的意见。”
“十年前是怎么回事?”
“你不是已经从韩老那里知道了吗?”
“我想听你亲口说。”
“父皇需要一个借口将我逐出帝京,去老师那里学习,原本当晚应该被推进水里的应该是云书,结果那晚,”青明看向他,“你先来了。”
“我说了什么让你生气的话吗?”
“为什么这么问。”
“那你为何不顾计划,把我踹进湖里?”
“……”青明一听,便知道他并没有完全想起当年的事,只是根据模糊的记忆猜到了大概,“你没说什么,只是因为我嫌麻烦,并且想恶作剧一下,索性就那么做了,没想到你竟然不会游泳,害你差点丢了性命,的确是我疏忽了。”
韩拓皱眉,下意识觉得他有所隐瞒。
“你最开始就知道我是谁?”
“最开始并不知道,是后来在酒楼里猜到的,再说,你也没想要刻意隐瞒,不是吗?”
韩拓放在膝盖上的手,忽然默默收紧,声音低沉,“你在明知我身份的情况下,依然和我相交,是为扭转我对你的看法,同时也是为了利用我帮你在朝中站稳脚跟吗?”
青明哑然,他没想到韩拓竟然会往那方面想。
他双眼微眯,笑容尽失,“你认为我与你相交只是为了利用?”
“难道不是这样吗?你和我没有任何交情,相反的,还有恩怨,你一位高高在上的太子,除了想利用我将军的身份为你所用,还能是为了什么?”韩拓不以为杵,反而理直气壮的吼道。
“呵呵呵~”青明怒极反笑,“想不到相交一年,本太子在你心里,竟然是这种人!”
这是第一次,青明对他使用“本太子”这个称呼。
早在韩拓的脱口而出那些话后,心里就已经后悔了。
一年的称兄道弟,他怎么会看不出青明是真心与他结交,只是不知为何,他心底烦躁着,心头堵着一口气,忍不住冲口而出那些伤人的话。
“青明,我……”
“不必说了,一开始向你隐瞒身份的确是本太子不对,本太子也确实希望通过那一年的相处扭转你的看法,对于隐瞒一事,你愤怒也是应该的;至于利用,本太子还不屑于用那种方法登上皇位,。”青明站起来,走到一旁,背对着他。
“没有其他什么要问的了,你就走吧,本太子要休息了。”
韩拓有心想要解释,却不知该如何开口,看着他拒人于千里之外的背影,心里无奈,黑眸一暗,转身离开了太子殿。
良久,屋子里响起低低的呢喃声。
“怎么会变成这样呢?”
第二日早朝
一上朝,武帝便宣布,从今日起,太子监国,处理政务,三个月后正式登基,委任钦天监择良日举行登基大典。
群臣哗然,立即便有朝臣阻止,均被武帝驳回。
此情此景就和当年,青明被逐出帝京时一模一样,当年,群臣没能阻止,现今,同样不能阻止。
毕竟,朝堂中的几位重臣,韩老将军、陆丞相和朱国舅都是同意的。
此事引发朝野上下议论纷纷,但发布之后却赢得了百姓的支持,毕竟头一日,这位太子殿下的所作所为还是相当得民心的。
“昨日收到太子的奏折,京兆尹收受贿赂,鱼肉百姓;国舅之子朱乾强抢民女,纵人行凶,与京兆尹狼狈为奸,互相包庇,百姓苦不堪言,特此将二人收押天牢,因是太子承奏,就由太子主审,三司辅助,众卿意下如何?”接着,武帝又将昨日之事提了出来。
“皇上,小儿是冤枉的啊~”朱国舅立即跳出来喊冤。
“国舅放心,太子办事公正,若无证据,是不会平白冤枉了好人的,查明之后,若真是冤枉了,朕自会做主,让太子还你们一个公道。”武帝三言两语就将他的话堵了回去。
“还有其他人对此事有异议吗?”武帝又问了一遍。
“微臣有异议。”韩拓从群臣中走了出来。
20/61 首页 上一页 18 19 20 21 22 2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