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外站岗的军人,院子里成群的下人。
李津浩这辈子,从来没想过再跟韩东磊牵扯在一起,更别说是初岚枫了。但是似乎很多事情,从他重生的那一刻开始,在朝着跟上辈子截然不同的方向发展。
洗好澡,李津浩囧了,发现他只拿了初岚枫的T恤,没拿内裤。把T恤套上,盖住了他的膝盖,李津浩悄悄的挪开浴室的门,然后伸出一个头,在房间里没看到初岚枫的影子,他才赤着脚跑出来。
夏天的地板上没有地毯,一排孩子的脚印落在了地板上,风吹起了窗帘,阳光照进了屋子,晚霞映在那排脚印上,初岚枫靠在阳台上,凑巧转过了身子。
李津浩打开自己的行李箱,从里面拿出一条白色的棉质小内裤,然后弯腰给自己穿上,当他站直身子准备拉裤子的时候,看到了阳台上初岚枫的身影。
脸是刹那间红的,李津浩赶忙转过身,却不知道,虽然遮住了前面,却没有遮住后面,露出小屁股对着初岚枫,引的初岚枫哈哈大笑。
清爽的笑声,在这炎夏的傍晚,异常的温柔。
李津浩穿好了裤子来到阳台上,他瞪着初岚枫:“你笑个屁啊。”妈的,这人怎么那么讨厌。
初岚枫把落地玻璃移开些,又从阳台的鞋架上拿过来两双拖鞋,这拖鞋是初岚枫的鞋码,对李津浩来说,肯定是过大的:“又不是女孩子,害羞什么?”
说着,他穿上拖鞋,走出阳台。
这里的房子结构都是单层的,基本上每间房都有前门和后门。阳台外有个小池塘,里面养着鱼,而刚才李津浩听到的水声,就是从这里传出来的。
“过来。”初岚枫朝着他招手。
第33章 如果宠爱是一种爱
李净浩穿上拖鞋,跟着过去了:“好多鱼。”
初岚枫抓出一把饲料洒进鱼池里:“恩,有几十种种类的鱼,但都是草食系的,以为我不在的时候下人会把它们养死,没想到养的不错。”
初岚枫把手中的饲料交给李津浩:“你来喂。”说着,他拿起一边淘树叶的小网兜,把水池里的树叶淘出来。
李津浩一边喂鱼,一边又偷偷的打量初岚枫。
刚才的相处,颠覆了他对初岚枫上辈子的印象。
那一眼就让自己觉得全身冰凉的男人,此刻,如山如画。
初岚枫的气势,源自家庭的背景,他的优雅气质,是从骨子里流露出来的高贵。
晚霞中,淘着树叶的青年,突然抬起头,对着李津浩微微一笑,又继续刚才的事情。
跟上辈子敷衍的笑不同,也跟火车站里伪装出来的斯文笑容不同,此刻初岚枫的笑,让李津浩觉得很是耀眼。
这本身就是个万众瞩目的人,就算脱去了初家和韩家华丽的光圈,他身上的光芒,还是灿烂夺目的。
淘好了树叶,初岚枫放下工具:“饿了吗?”他提起手,刚要碰上李津浩头的时候,李津浩伸出另一只手,挡住了他。
初岚枫一愣,错愕的神情一闪而逝,但是李津浩看见了。
“头上有树叶。”初岚枫拉住他的手,用另一只手拿开李津浩头上的树叶,“走吧,洗个脚去吃饭。”
拉着李津浩的手没有松开。
李津浩低头看着他们牵在一起的手,这是一个让人无法拒绝的男人。
洗脚的水是冷的,有些凉,却不刺骨,洗好脚,初岚枫把李津浩抱到阳台的单人沙发上,然后拿来一条毛巾,把他的脚擦干。
“浩浩是冷皮肤吗?”初岚枫问。
“啊?”李津浩有些游神,“恩,我夏天不会出汗,不管是手汗还是脚汗,这种体质虽然夏天比较舒服,但是冬天就不舒服了,特别怕冷,手脚都不容易热。”
“夏天抱着很舒服。”初岚枫出其不意的说了一句。
“啊?”李津浩反应不过来。
这个人,很奇怪。帮他擦脚,又说些莫名其妙的话,要知道他不是十岁的小孩子,别人对他做什么,他总是会去想这个人的出发点。可是初岚枫无论做什么,他都想不出他的出发点是为了什么。
“我发现浩浩很喜欢看着我发呆,是不是觉得我长得太帅了?”挑眉,带笑的问。
“你自恋吧。”李津浩穿上拖鞋,才不理他。
不拘谨,也不害怕了?
初岚枫眼中的笑意加深:“去吃饭吧。”
“恩。”李津浩跟在他旁边,尚且没有领会初岚枫的用意,“那个……”
“恩?”
“谢谢你。”
“这么客气?”
“初……岚枫叔叔。”蚊子嗡嗡叫,大概也只是这种细声,但是,初岚枫看见,小孩的脸已经红透了。“火车站那边有消息了吗?”
“刚才你洗澡的时候就来了电话,跟你老师联系上了,放心。”
第34章 开补习班
99年9月,李津浩上了乡里的中学。
去年7月,十岁的李津浩因为奥数夏令营而扬名全国教育界。从此,教育部的人很关注李津浩这个学生。
李津浩上初中,自然就被县里的中学邀请,作为保送生进去,但是李津浩拒绝了,他喜欢他们乡里的初中,淳朴的农村气息,是他这辈子所追求的。
上辈子作为一本的大学生,初中的学业对李津浩而言,根本就是小菜一碟,于是,李津浩有个大胆的想法。
他记得上辈子上大学的时候,很多同学都在兼职家教,那个时候韩东磊给他很多的零用钱,他根本不关心这个,现在他每天闲着除了看书还是看书,实在太无聊,而且,李津浩想买台电脑。
以前存的钱全给李小玲了,后来存的钱又补贴家用了。
李小小成绩不好,高考落榜,于是考了幼师(中专设有幼师这个专业,但是五年制,中专加大专)。
李玲玲因为出过社会,知道学习的重要性,所以她念书非常用功,考上了县城里的高中。其实李津浩想过跳级,但是他一跳级家里的负担就会重,也会给姐姐们造成压力,所以这个念头他也只是一闪而过。
现在他上了初中,两个姐姐都念高一,老李还是一个月一千多的打工工资,而且还是劳力劳动,家里的经济压力实在很大。
李玲玲上的是县里普通高中,整个学期加起来也就千把块的学费,但是生活费每个月也要300来块。
李小小念的幼师在大市,整个学期要3000来块的学费,而且城市里的孩子特别喜欢比较,老李更是舍不得让女儿被人看轻,每个月给了她500的生活费,这样一来,家里根本存不下钱。
李津浩看着父母有些心疼,于是,他想了一个主意。
就是家教。
现在的生活质量在提高,同样各种水平也在提高,家长们为了孩子们的前途,什么钱都舍得花。按照城市的物价来说,大学生家教每个小时要15—20块,李津浩想了想,如果他开个小学生补习班的话,每个小时收五块钱,只补习假期和双休日,不知道可行不可行。
虽然是这么想了,但付出行动却有些困难。
初一国庆的时候,老李难得回了家,李津浩就把心中的想法告诉了老李。
老李在大市里打工那么多年,家教当然是听说过的。之前李大妈为了李小玲生孩子的事情,在市里租了房子,对门那户人家的孩子就有请家教,但是让李津浩来教书,又是一回事了。
人家家教那是大学生干的事情,自己的儿子才初一呢。
可是,李津浩是附近几个村里远近驰名的天才学生,老李又不舍得打击孩子的自信心,也就随便应付着。
毕竟他过两天还得回市里打工。
知道老李没这心思,李津浩就找了李大妈,让李大妈从县城里给他卖了折叠式的桌子,才50块钱一张,一共买了三张,加上小黑板和荧光笔。
李大妈是非常疼李津浩的,家里现在就这么一个贴心的孩子在身边,她怎么能不疼?而且他们家的浩浩一向又乖又聪明。
准备三套之后,李津浩又去县城的打印店复印了宣传的资料。99年的农村,家教和补习是稀奇的称呼,母子俩按个村子去发宣传资料的时候,引起了不少的轰动,好在李津浩这个名字,只要有孩子在上学的家庭,都知道。
只是,轰动是一回事,却要孩子送来补习,又是另一回事了。
第35章 李津浩补习班正式成立
母子俩利用双休日发了两个星期的传单,却一点效果也没有,反而是中学里,李津浩发传单搞家教补习班的事情,传的沸沸扬扬了。
可就算如此,老师也不干涉,一个闭着眼睛都能在英语课上和英语老师用英文对答如流的学生,他们拿什么去干涉?
倒是学生里有些打趣李津浩,不过李津浩很认真的说:我家里兄弟姐妹多,爸爸身上的担子重,所以我想赚钱减轻他的压力。
一句话,让同学们觉得有些心疼。
这天是星期五的晚上,李净浩放了学就骑自行车回家了。
母子俩人在吃饭的时候,家里来了隔壁村的客人。
附近的村子都是按的很近的,一个村子有点风吹草动的事情,隔壁的村子都会知道。而今晚来的这个人,是个三十五岁的寡妇,刘大妈也知道这人,老公是在家里造房子的时候摔死的,喜事变成了白事,所以再远几个村也知道这事情。
寡妇带着一个七八岁大的孩子:“请问,这是李净浩的家吗?”
“是是,快进来坐。”李大妈赶忙招呼。
“我是李净浩,你们找我有事情吗?”
“我听说你们家开了家教补习,5块钱一小时是吗?我儿子成绩不好,我这当妈的也不知道怎么教,就想着来你们这试试,李净浩成绩那么好,总有自己特别的学习办法吧。”
寡妇的儿子是个很内向很腼腆的一年级生,而且又留了一级,寡妇实在没有办法,听到村民在说李津浩发传单说什么家教补习的事情,所以才想着来试试看。
于是,李津浩补习班的第一个学生,就这么来了。
这个学期,李津浩只收到这么一个补习生,但寡妇儿子成绩的提高,和寡妇在村里做的宣传,却为李津浩在初一那年的寒假,招收了5个学生。
李家三楼只有李津浩一个人住,整个大厅有30来个平方,所以利用这30来个平方,李大妈又给李津浩添置了不少的折叠书桌。
新收的5个孩子加上寡妇儿子,一共6个。寒假只开课15天,每天4个小时,按照5块钱一个小时来算,也就是每人教300块钱,6个人就是1800。
当李大妈拿着1800块钱的时候,她都激动的哭了,这钱,比老李一个月的打工工资还高。
寒假过后,2000年3月,李津浩初一下学期开学了,开学才1个月,来报名的学生竟然有12个。
到最后,学生扩展到30人,怎么也坐不下了。但是问题也来了,因为随着补习学生人数的增加,每个学生的年级不同,他们需要补习的内容也不同,也因此,他们需要安排在不同的房间里。
想到了这个问题,李津浩跟李大妈商量,他们家的老房子还有三间瓦片房,把三间瓦片房里面刷白一下,然后改装成教室,不需要多少的成本,却能增加学生的人数,而且也解决了学生年级问题。
李大妈现在,对李津浩的话是言听计从,她马上找了装修工,把三间瓦片房隔离成独立的三间教室,又朝南开了门也窗户,把整个房间都刷白,还弄了用荧光笔可以写的黑板。
李津浩补习班,就这样正式成立了。
第36章 初中毕业了
2002年,7月。
“班长……班长……”
“干嘛?”李津浩从三楼的阳台伸出一颗头,“你不怕大嗓门把我爸妈吵醒啊?”爸妈在午睡呢。
楼下的胖子嘿嘿的笑,黝黑的皮肤看上去非常的憨厚:“班长,你9月就要去一中了吧?咱们想给你开个送别会,以后再见面不知道什么时候了。”
一中在夏江市,李津浩是保送生。李津浩选择一中,一则是一中有优秀的教学传统,李净浩受邀,一切学费全免,而且学校专门为他设立了奖学金机构。二则是一中保送夏大(并非现实生活中的厦门大学),厦大有全国最好的医学院,那是李津浩这辈子,最想去的地方。
从2000年3月初,李津浩的补习班正式成立,到现在两年半了。
这两年半,李家的三间老房子,一共收了六十来个学生。
每个学生的学费为:双休日20块钱一天,一个月160块,学期6个月共960。假期20块钱一天,一个月20天,一共3个月,学费1200。一年960+1200=2160
60个学生,一年的学费:2160*60=13万这样。
两年半下来,李家赚了35万这样。
老李也因此辞去了工作,专心在家里跟着李大妈一起负责孩子的午餐问题。毕竟60多个学生,李大妈一个人忙不过来。
而这两年下来,60来个学生。全是李津浩一个人教的,更重要的是,这60个学生成绩的提高非常的明显。
李津浩其实有自己的打算,教小学生没有成绩上的压力,所以补习班只收小学生。
“咱明天去吧,去县城唱K吧,我请客,你跟大伙儿说一下。”
“OK。”
胖子叫林永,是李津浩的初中同学。李津浩成绩好,所以同学们都习惯叫他班长。
这天晚上吃晚饭的时候,李津浩突然提起了一件事。
“爸,妈,我想跟你们商量一件事。”
“什么事情?”
李津浩看着父母经过这两年的调养,身体看上有些富态了,特别是母亲,脸上也滋润了。
“9月我就要去夏江念一中了,关于补习班的事情,我想跟爸爸妈妈商量一下。”
“这个问题爸爸也想过,从夏江到咱们村里得要3个小时的时间,而且高中学业很重,补习班到暑假为止,就结束吧。”这两年多赚的钱,又在银行里存利息,养几个孩子到大学毕业,已经是足够了。
“我要跟爸爸商量的不是这个。”李津浩开口,“我想说,咱们老房子的教室已经不够大了,要不利用存着的钱,我们新造一处补习班学校吧。”
“新造补习班学校?把你的计划跟爸爸说说?”
“爸爸,其实我很早就在想这个这问题了。咱们这个乡也许没有其他乡那么大,但是咱们乡里就这么一个中学,我算过,每年升初一的有200来个学生,也就是说,整个乡的小学生加起来,每一届都有200个,从一年级到六年级,那得有1200来个。
可是我们补习班只有60个学生的规模,报名想来的学生远远不止60个,但教室面积有限。
如果我们能造一处能容纳500个学生的补习基地的话,那一年能赚的钱就是现在的8倍。当然,500个学生并不是这么好教的,需要严谨的教学环境,需要聘请老师,而农村里不缺少小学老师,这些小学老师没有城市老师那么高的学历,他们双休日或者假期在家里也是没事情做,如果我们能够聘请他们来教学生,给出足够高的工资,把这些资源利用起来的话,是一笔很大的财富。”
9/78 首页 上一页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