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正没立刻答应,想了一会儿说:“我去里正家看看,记得去年他家刷了屋墙,好像是用的石灰。”
第44章 时节到了相亲忙
见林正快步走了,乔墨便用竹子做了好几个竹夹子,暂时把圈口与手袋紧紧夹在一起。腾出手后,将早先准备的做圈口的竹片拿来,放在火上烤,烤出浅浅的“u”型,等有了粘合剂,两个“u”安在圈口一对接,就成了。
将需要火烤的部分处理完,林正回来了。
林正手里拿着个木片,上面是些白色块状物体,有些潮湿,正是石灰。
“够吗?”
“够了。”乔墨忙去厨房抓了半把糯米,放在小锅子大火熬煮,等熬至粘稠便盛出来晾一晾。
取一只鸡蛋,磕在碗里只要蛋清,加入糯米浆,一边搅拌一边再一点点的添加石灰粉。待碗内三样东西彻底融合,筷子搅拌时吸力加大,黏糊的像胶水一般,就可以停下了。
林正扶着圈口,乔墨则负责涂上黏合剂,再小心的粘在圈口的位置,装饰用的两个细“u”也是同样黏上去,最后就剩提手了。
在圈口下面,有一圈细细的竹条做装饰,是黏合上去的,同时在两端留出了套提手的小圈儿。
乔墨做这个的时候没做好,两个圈儿大小有点差别,等将竹子提手安上后,使用倒是没问题,就是一侧略高,一侧略低。
“完工了!”尽管有些细节部分没弄好,但到底做出来了,乔墨怎么看都是心里美滋滋的。“阿正,怎么样?”
“很好看。”林正嘴上不会说,但心里则认为这个竹子做的手提袋十分不错。
经过淘米水漂色,竹篾显现出近乎米白的颜色,简素大方,成品不仅不粗糙,反而透着几分雅致。这个手提袋也很实用,不论是装些散碎铜钱,或买的糕点,针线鞋子之类都能装。
乔墨将手提袋放起来,等粘合剂干透之后就能用了。正好,后天要去县城送货,他还打算买两双鞋,买些白糖,补充些针线,恰好用上。
又做了一批蘸糖和花生糖,一大清早天尚未亮,两人就赶着马车往县城去了。
照例先去茶楼交货。
每个月总要来一两次,与肖掌柜很熟悉了,乔墨便向他打听铺子的事。
“小乔公子要开铺子?”肖掌柜因知道乔墨与自家东家关系匪浅,因此在称呼上一直很客气,这会儿听见他要买铺子,惊讶后便笑道:“小乔公子的手艺不错,开铺子绝对亏不了。我虽不知哪里有铺子出售,但认识一个不错的牙子,可以找他打听。若是小乔公子不急着出城,便先去办别的事,我去将那人找来,到时候小乔公子与其细细商谈。”
“那麻烦肖掌柜了,我玩会儿再来。”乔墨道过谢,便与林正一块儿离开了。
肖掌柜目送二人离去,一面打发个小伙计去找牙子,一面沉思,最终仍是写下一封简单书信,命人送出去。
乔墨有些东西要采购,让林正将马车寄放在茶楼后院,先去买东西。他手上就提了个刚做好的竹手袋,新颖的样式,亮眼白净的颜色,无一不吸引人眼球。
乔墨脸上始终挂着笑,别人越盯着手袋他越高兴,仿佛一番辛苦得到了肯定。
“咦?”乔墨猛地停住脚。
“怎么了?”林正不明所以,他正为过多的视线聚集在乔墨身上而微感不悦。
乔墨没回答,盯着一家酒楼门口看了一会儿,这才回头与林正说:“我刚才好像看见李水莲和他阿么了。”
“或许只是来买东西的。”林正不以为意,毕竟李水莲有亲戚在县城里,又是个爱打扮爱鲜亮的,来县城并不奇怪。
乔墨皱了皱眉,终究没说什么。
其实看到李水莲并不奇怪,奇怪的是李水莲那一身簇新亮眼的打扮,脸上竟有些娇羞之色,而其阿么则笑的几分谄媚,正对着身边一个装扮略带滑稽的人说话。尽管不曾见过,但有些东西都有几分相似相通之处,那打扮古怪的矮胖男人,应该是个媒公。
也就是说,李水莲在相亲?
看来相亲对象是县城里的人,若成功了,往后李水莲就嫁到城里,绝不会再回上林村了。这倒是件好事。
买完东西,两人折返回到茶楼。
肖掌柜所说的牙子已经到了,是个三十来岁挺精明的一个人,叫赵丰。彼此介绍之后,便直奔主题了。
“不知乔公子想要什么样的铺面?如今手头上倒有几个铺子,就是不知是否合公子的意。”赵丰因见着肖掌柜对乔墨很是客气,态度便也不同了。
“方便的话,带我看看吧。”乔墨心里倒是有想法,但也想去实际看看,再打听一下如今的行情。
赵丰自然不会推辞,领着两人就去了。
一路走下来,总共看了三家,乔墨对最后一家最满意。铺子位置不错,一条街上卖各色吃食,成衣店,也有各样杂货铺子,且离万宝银楼不远。两间门面,带着个小后院儿,后院儿也有好几间房舍。
房主要价是三百二十两。
乔墨听到价格就不乐意,毕竟这里不是主街,价格要错一个档次。再者,说是两个门面带后院儿,实际上比主街的房子格局小些,并没那么大的面积。
乔墨与林正商量了几句,说:“三百多两,这个价格高了些。我们是诚心诚意要买,你总不能看我们面生就胡乱要价。如果一定要这个价,那就算了,我们只好去别家看看了。”
赵丰也知道房主要价高了,只是他虽是牙行,可也不好大刺刺的乱说话。这会儿见乔墨两人提出来,这才与房主低声说了两句。
房主见他们态度坚决,又实在是想将房子脱手,思忖之后,便又给了一个新的报价:“二百六十两,不能再少了。”
乔墨看了林正,见他点头,便也同意了。
当下双方去了衙门,直接办理了红契,赵丰与衙门里的人很熟,办起事儿来很顺畅。更替了房契,交了税银,赵丰抽取了报酬,事儿就算了了。
乔墨拿着房契看了好半天,这才小心的收入空间。
“铺子买了,什么时候开张?”林正问。
“现在农忙,也不好找人,得先把铺子清扫一遍,简单装修一下。只是咱们就两个人,分身乏术,这边若是要动,得有人帮忙看着才行。”乔墨虽认识村里人,可了解毕竟不如林正,这会儿只能向其求助。
“先不急。”林正倒是知道村子里的情况,倒有能抽出空的人,但是能不能招呼事情就另说了。
然而没等两人苦恼多久,帮忙的人就自动送上门了。
两人来到茶楼取马车,却见到本该是大忙人的方锦年。
“听说你们要买铺子做生意?有什么我能帮忙的,只管张口,好歹我也是小乔义兄嘛。”方锦年略带戏谑的玩笑,眉梢眼角都是春风得意,可想而知他的生意做的多么风生水起。
俗话说,吃水不忘打井人,乔墨对于方锦年来说,也差不多是个“挖井人”,自然愿意对其多多关照,也是真心交朋友的意思。
乔墨虽有点意外,但并没客气:“真是瞌睡就送枕头。我们铺子刚买,正愁没人招呼着装修清扫,既然方大老板有心,那这事儿就托给你了。”
“小事,只管交给我,放心。”方锦年接下了,又问:“你们打算做点什么生意?卖蘸糖?”
“差不多吧。”蘸糖肯定要卖,但一个铺子只卖一种东西太过单调,客人也单一,客源不丰富,自然还要卖些别的。
“开业时我定然捧场!”方锦年不经意一扫,视线落在马车上的竹制手提袋上,走近了仔细一看,眼睛一亮。“这东西倒是新巧,你若是卖这个,生意肯定不错。”
乔墨还真没想过,一来竹子少,二来这事儿太辛苦,一个人辛辛苦苦熬夜加班也做不了多少。若真要卖,那也得是做熟之后,专门做竹子艺术品来卖,否则回报不如付出,划不来。
回到村子,马车从村中大路经过时,见到好几个人站在一起,冲着一个方向指点。仔细辨别,似乎都在看林阿爹家。难道、林老嬷又闹事了?
凝神听那些人的话,这才明白,原来是林老嬷请了媒人,要给林福说亲。
想起县城看见的李水莲,不觉好笑,难道春天是个说媒的季节?就不知这两人谁能心想事成了。
这事儿只在脑子里一转,随之就丢开了。
地里的秧苗逐渐都长了起来,随之长起来的还有杂草,这也意味着又要忙了。乔墨也跟着锄了一天草,业务不熟练,手上又磨出两个水泡,腰也酸的要死。后来去沙地转了一圈儿,见西瓜开始伸蔓了,便让林正用马车将先前准备好的肥拉来,一点一点的施在秧苗根部。
连着在地里忙了几天,这天回家的早些,一进院门就觉得不对。
房门口竟趴着个人,看样子似乎想撬锁进去似的。
乔墨第一个想到的便是招了贼。
可紧接着就皱眉,那人的穿着打扮太眼熟了,水红长衫,绿面绣花的布鞋,微微露出半张脸,不是李水莲是谁!
第45章 有人登门说寻亲
“李水莲!”乔墨轻喝一声。
“啊!”李水莲做贼心虚,猛然一声喊叫吓得他跳起来,回头见是乔墨回来了,脸色骤然变化,一阵白一阵红。
“你在做什么?”乔墨怎么看都觉得李水莲很可疑,却不明白自家有什么东西值得他惦记。心头一转,故意讥讽道:“我倒不知你缺钱了,可惜我家徒四壁,怕是没什么好让你偷的。”
李水莲见没旁人,脸色已经恢复过来,也不怕了。
听见这番话,越发羞恼,反唇相讥:“你还真说对了,你家有什么呀?破破烂烂,谁瞧的上眼,当我愿意来啊!”
说完重重一哼,也不跟他再辩,急匆匆的就跑了。
乔墨没拦着,毕竟门好好儿的,也没多的人证,真闹起来也是不了了之。他觉得李水莲无事登三宝殿,正所谓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得将最近发生的事儿好好儿打听打听,兴许里头就藏着蛛丝马迹呢。
先将午饭做好,扣在锅内,见林正还没回来,便去了李阿嬷家。
李阿嬷和李雪正忙着做饭,家里其他三个人同样下地干活还没回来,见到他这会儿过来有些奇怪。
乔墨直接开口:“李阿嬷,最近村里有什么新鲜事没有?”
“现在家家都忙着,哪有什么新鲜事。”李阿嬷觉得他问的奇怪,也清楚他不是那么嘴碎爱说长短的人,一面回答一面还在仔细回想,还真想到了一件事。“要说新鲜事也算不上,你早知道的,林福他阿么在托媒人给林福说亲呢。”
一旁烧火的李雪听了就撇嘴:“那林老嬷可真是异想天开,竟然看中了杨家村的杨柳。人家杨柳才十四岁,长得好,脾气好,手脚麻利会干活,家里又不是穷的揭不开锅,哪能看上林福那么个人。”
这一节乔墨虽不知道,但对林老嬷的为人秉性还是了解几分的,也在情理之中。
话音一停,李雪笑着说起另一件事:“乔哥儿,那天我看见你提着个方方正正的东西,挺好看的,是什么编的?”
“竹子。”
“那颜色怎么那么白亮呢?可真漂亮。能不能教教我怎么做?我也想弄一个。”李雪从见到起就惦记上了,只是因为一直忙,好容易今天才有空问问。
“你笨手笨脚的能学的好?再说小乔哪儿空教你,收收心,把出嫁的东西预备好。”李阿嬷也见过那个手袋,确实精巧雅致,哪有不喜欢的。只是手艺不同于其他,哪里好张口就要学别人的东西,李雪没想到,李阿嬷却谨慎。
李雪刚才也是因为太喜欢,被训后也觉得话说的不妥,笑笑就不再提了。
乔墨倒没什么藏着掖着的想法,见他们如此,便说:“这也没什么,阿雪不是外人,等有空了教你。”说完也不等对方婉拒,直问道:“李阿嬷听说了李水莲的事吗?”
“他?他有什么事?”李阿嬷见他问的笃定,还真不知道。
“李水莲好像也在说亲。”乔墨微微皱眉,正因村中没有丝毫李水莲的最新消息,反而使得今天的事不同寻常。
李水莲绝不会无缘无故跑到他们家去窥视,必定有所企图,村中没有消息,那就是在别处。想起见过李水莲在县城里疑似相亲,不知为何隐隐不安。与李水莲相亲的事什么人?会不会和李水莲跑来窥视有关?
“李水莲在说亲?”李阿嬷与李雪皆吃了一惊,少时似想起了什么,说:“前些天的事吧?那天倒是见着他和他阿么回村,乘着马车呢,穿的也与往常格外不同。稀奇的是,不管村中什么人问,竟只说去县里舅舅家。原来是去说亲了?”
“我也是那天在县城里偶然看见,有个媒公跟着呢。”乔墨见打听不到什么,又想着林正该回来了,便告辞回家。
因着李水莲这事,乔墨留心了几天,或许是对方有所警惕,倒没见抓住。乘着又一次去县里送货,特地托了肖掌柜帮忙打听一下李水莲说亲的对象是谁,实际上也就是托方锦年。一时没得消息,后来地里越来越忙,渐渐就忘了。
这天乔墨与林正一块去给花生地锄草,顺便看看西瓜地。
大概是肥足,西瓜秧长势很不错。
乔墨记得小时候看爷爷种过西瓜,要压蔓,就是用土块隔段距离压一下,也不知为什么。还得剪掉一些枝蔓,大概和修剪花盆差不多的意思吧。乔墨想着,毕竟是第一回种,先试验试验,于是就照着记忆里的掐掉一些偏的蔓支,一棵留下包括主蔓在内的三四条,也用土块一一压了蔓。
有些秧子上已经开了黄色小花,看着就让人高兴。
正忙着呢,突然听见有人喊,回身望去,是李雪。
“乔哥儿!乔哥儿!”李雪显然是一路跑来的,脸上红扑扑的,一脸喜气,站在地头拼命招手让他过去。
“什么事儿啊?”乔墨觉得奇怪,停下手里的活儿返回地头。
“好事儿!喜事儿!”李雪呵呵直笑,也没绕圈子,张口就丢出一记炸雷:“你家人找来了!”
这话不仅令乔墨惊愕,更是让林正绷直了心神。
“什么家人?我早被卖了,没有家人。”话虽如此,乔墨心里也打鼓,闹不准是怎么回事。毕竟从原主记忆中看,那乡绅的儿子可不像是会找他的人,毕竟几经辗转,要千里迢迢找他可不容易。
然而有人找上门,能令李雪相信进而来传话,可见对方将他过往知晓的很清楚,绝非贸然登门。
果然听李雪说:“不是收养你的那家,是你原本真正的家人。”
真实怕什么来什么。
林正几乎立刻握上乔墨的手,紧紧的攥住,好似下一刻人就会不见一样。
尽管被攥的发疼,乔墨也没去挣脱,只低声说道:“什么家人我早不记得了,即便真有人找来,我如今嫁了人,就是林家的人了。再者说,那些家人我都还没见到呢,谁知真假。”
21/63 首页 上一页 19 20 21 22 23 2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