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18

牙郎(穿越重生)——常叁思

时间:2018-01-12 10:07:39  作者:常叁思
  你他妈一个中介,上来就让客户自己去讲价,你怎么好意思?
 
 
第124章 
  新人顶着一张粗犷的国字脸,大名却剑走偏锋比权微还秀气,叫董如秀。
  董如秀不是杨桢组里的人,所以即使是一头撞入他的挨骂现场,这个包袱并没有被甩到杨桢身上,店长给新人换了个女师傅。
  可惜小董来得时机不对,楼市热正是中介拼搏的好时机,大家都卯足了心力为自己的工资添砖加瓦,师傅也不太顾得上他。
  作为一个新人,董如秀搜索无门,女同事带他出去过一回,不知道这小孩又干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导致从昨天下午起他不是在店里形单影只,就是一个人拿着楼盘分布图在大马路上孤独地闲逛。
  在群里说话没人理他,个别人是懒得理他,其他人却是真的忙,弄的这新人在办公室里简直是格格不入。
  杨桢很难不注意到这个垂头丧气的年轻人,因为他从这个世界醒来的时候,对这一行的茫然比董如秀只多不少,热情地帮衬他站稳脚跟的黄锦如今已经走散了,遗憾之余,杨桢忍不住想帮帮他。
  他回家跟权微絮叨这些办公室的小事,权微听完觉得这个新人有点傻,但他见过更厉害的,便挤兑杨桢说:“让客户自己讲价算什么,我是中介但是不卖房才是真绝色。”
  真绝色撩起眼皮子无奈地看了他一眼:“这件事你到底要挖苦我多少遍?”
  他听得耳朵都快起老茧了。
  这绝对是权微这辈子最难以忘怀的初次见面,会回忆多少遍他没想过,先设一个最低限制,他乐呵呵地答:“要说到老。”
  这个故事告诉杨桢,不能随便被自己人抓到黑历史,因为他会比任何人都不遗余力地黑你。
  权微乐够了,总算肯回到正事上来了,他阴谋论地说:“你带这个新人,万一他不上道,你不还得给他擦屁股?”
  杨桢很有自知之明:“我这种半桶水哪儿好意思带别人,我的意思是要是他不介意,上级又同意的话,我就去找他做搭档。”
  权微用审视的眼光看他:“你还半桶水?你是中介这行的老祖宗。”
  杨桢不接受自己人的吹捧:“时代变了嘛,以前好多东西都被淘汰了。”
  很多手工业和技艺确实淹没在历史的长河里了,但权微时刻关注着自己的零食钱,心里揣着一股嫉妒:“剩下的已经够你捧稳饭碗了,我要是不炒房,我现在都配不上你了。”
  等这个月的工资下来,杨桢的存款估计能一口气蹦过10万,并且还是税后减过了开销的余额,这位工作才大半年,月均1万5,照这么下去相信用不了多久,他就是自由身了。
  兜里有粮、心里不慌,杨桢对这两个月稳步上升的收入也很满意,闻言笑着抽了一下权微,让他别胡说八道:“你昨天把我兜里掏了个底朝天,我是什么经济情况你心里没点儿数吗?”
  权微被抽到胳膊,却只有嘴皮子在动:“有,越发感觉到,你是咱们家未来经济的中流砥柱。”
  杨桢叹为观止地对他抱拳:“我刚发现你打鸡血的水平比我们店长厉害多了,再这么被你吹下去,我明年估计能生出爬上富豪榜的信心了。”
  权微没点儿正形,凑过来就朝杨桢脸上吹了口气,顺便吃了口豆腐:“不用爬,我直接把你吹上去。”
  先被当成牛皮吹过,再以良家妇男的身份被非礼过的杨姓富豪用手捏住他的下巴闷笑:“我以前大概是瞎了,还觉得你不爱说话。”
  权微用手指挠了下他的睫毛,安慰道:“这不能怪你,以前你还没进咱家的门,而我在外面走的又都是高冷男神路线。”
  然后杨桢想了半天,也没想起这位男神的任何一个粉丝,笑了半天才续上原来的话题:“跑题了,我在跟你说小董。”
  权微回忆了片刻,这才正经起来:“你说你要找他当搭档,那他什么都不懂,不会坏你的事吗?”
  杨桢对待客户的方式是温水煮青蛙,不是时下最流行的制造心理压力火力围攻,他看着权微笑:“就我知道的,搭伙其实没什么太多的技巧,跟他说两遍应该就明白了。”
  权微炒房这几年下来,看人的眼力倒是练出了功力,哪些中介实诚、哪些中介狡猾,其实很容易感觉出来,不过这个前提是他了解基本的购房常识以及有看房的经验,实际上对于第一次买房的家庭,可能中介说个屁他们都会觉得有道理,因为整个人都是懵圈状态。
  但即使懵圈也有办法一招试出中介老不老实,那就是用私单诱惑他,要是对方不为所动,他90%就是一个遵守规则的好同志了——这是权微从他姥姥那儿偷窥来的伎俩,钱虽然不是万能,但用来考验人,那是一考一个准。
  然而对于中介内部的门道,权微就是外行看热闹,知道些找托、压心理价等你知我知大家都知道的常识,他好奇地说:“搭伙还要技巧,什么技巧?”
  权微不爱跟陌生人交流,因此杨桢并不怕他会泄露商业机密,说:“我们每次带客户看房子,基本都是2个人一组,其实看房子又不是搬家,开门、讲解,1个人完全够了,可为什么至少要有2个呢?”
  权微觉得是劝人时候能轮番上阵,造成你一言我一语,不给客户反驳的局面。
  杨桢点着头夸他:“对,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主要是防人,防止看房的时候客户和房东偷偷地取得联系方式,然后撇开中介去进行租赁或买卖。”
  权微愣了一下,脑中忽然闪过一个场景的模糊片段。
  那好像是前年初秋的一个傍晚,他去建新街的群租房见租客,在电梯厅里碰到了一个打电话的中介,年纪看起来比他还大一点,嚷着嚷着转身对着墙壁擂了一拳,眼眶里都是闪亮的泪水。
  听他质问的内容,好像是他带人看的房子成交了,房东和买家都皆大欢喜,唯独没他什么事。
  当时因为事不关己,权微还觉得他大晚上的有点扰民,又或许是服务的过程里有让人不满的地方,所以才被推出了三赢的圈子,然而事实到底是什么,如今已经无从考证了。
  权微现在只能设想,要是杨桢被人放了鸽子,那肯定是买家和房东不是东西,用了中介牵的线,然后一接头眼都不眨就把线给剪断了,因为甩掉了中介各自都能省下一笔。
  “你被人撇开过吗?”权微问道。
  杨桢面色如常地点了下头,心想基本是个中介,都应该会遇到这种事,并且不下一次。
  权微:“当时什么心情?”
  “有一点郁闷,”杨桢实话实说,“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中介也一样。白跑一趟倒是没什么,就是次数多了心态就容易激进,一想起现在的人怎么都是这个样子,只好你不仁我不义了。”
  权微听见这个“不义”,立刻斜着眼睛打量他:“我卖房的时候,你有没有干过什么对不起我的事?”
  “有,”杨桢做了个指头搓钱的手势,深沉地一笑,“我收你的佣金的时候,收的比谁都快。”
  收来收去还不是他的零食钱,资本在内部流通那就不怕,权微胳膊一伸,揽住了给他顺陈年老气:“不生气,我不撇开你。”
  杨桢顺势靠在了他的肩膀上:“其实也没什么,本来像防贼一样防着客户和房东就是个歪路子,而且别人绕过中介也能达成协议,也确实能说明中介在其中的作用不是必需品,没有那种缺了它就不行的价值,别人自然也不会心甘情愿地掏钱,可能以后慢慢会正规化吧,而且那种客户也不是主流,多数人还是很客……诶,又跑题了。”
  这说明小董那个年轻人跟他们家的气场不合,纠结会死星人权微一锤定音:“你要是觉得不碍事,那就跟他组呗,不行再换。”
  反正董如秀也没人稀罕。
  这小可怜确实是备受冷落,杨桢出现的时机可谓是救苦救难。
  因为有权微这个实力勉强算雄厚,并且还能循环利用的托,杨桢的签单率还算不错,有点发展潜力,配新人有点糟蹋了,店长劝他三思而后行:“你要不再想想?新人搭档可有得带啊,小半年都是短的。”
  而且这个小董有点缺心眼,第二回被带出去的时候差点又坏了事。
  昨天他的前任师傅出门带租单,出门之前捎上了他。然后带看的租客借口上卫生间,在房东洗脸台旁边的化妆品架子上放了张带电话号码的小纸条。
  期间女同事出去接电话,并不知道有上厕所这个过程,后来还是秉着女性的第六感觉得哪里不对劲,将租客送走以后又折回来,这才将纸条给扼杀在了房东回家之前。
  这个失误导致董如秀二度被抛弃了。
  杨桢深思熟虑到家里人都同意了,闻言便笑着说:“谢谢店长,我想好了,我可以先试着跟他磨合一下,不过要是有人愿意带他的话,这话您就当我没说。”
  要是有人愿意带,那店长自己分吧分吧就完事了,哪里还需要在杨桢矛盾的潜力和意愿之间纠结,不过当事人都这么说了,店长也不再劝,晃到工作间将董如秀拧进来,就算是诞生了一对新搭档。
  董如秀第一次被抛弃那天,在门口叫过杨桢一声前辈,这会儿他看着这个和蔼可亲的前辈,乱七八糟地竟然找到了一种归属感,他被像个皮球一样踢来踢去地踢怕了,他恭敬地喊了声:“前辈。”
  杨桢被他喊得差点没感觉自己又穿回了中原去并且正在当大侠,笑了笑示意他放轻松:“你别这么叫我,我入职时间也不长,我叫杨桢,杨树的杨,木贞的桢。”
  董如秀被冷落了几天,脸皮自学成才,嘴甜地卖乖:“杨哥好。”
  其实他上学的时候是辩论队的,口才不是盖的,就是那些论题不太接地气,比如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强权胜于公理、劳心者比劳力者对社会更有贡献等等,但是这些磨炼到了社会里似乎都不太能用上,大家更关注的问题好像是这个多少钱、能不能少一点、又怎么能多一点。
 
 
第125章 
  找到搭档的第一天,杨桢当了整天的老师。
  上午例行公事,轮到他做社区推广,杨桢带董如秀出去宣传,小伙子虽然经验竟然不足,但为人十分勤快,抢了那两块贴着房源的人字板一溜烟就跑了,到了目的地架好之后,他又开始积极地派传单,并且专门找老年人搭讪。
  有个老大爷应该是刚买完菜路过,他愣是举着宣传单跟着人走出了半里地,结果老头儿也没理他,于是他垂头丧气地又回来了。
  杨桢在路边溜达来溜达去,找人推销十分不积极,纯粹是因为天冷,为了运动自发热。
  奔波的小董将他的悠闲看在眼里,碍于收养的恩情和前辈的威严,不敢怒也不敢言,南来北往地复读广告词。
  “您、您好女士,我……”
  “大爷早啊,去锻炼啊您,我们公司新推出来的超值的临湖别墅群您有没有兴趣看一……”
  “……生态半岛,湿地公园,南面还有大型高尔夫……”
  杨桢也不是故意要看他的笑话,刚进社会的人大多都有点抹不开面子,觉得这样的工作掉价,董如秀也有一点,跟人搭话的时候眼睛不知道在看哪里,声音也总被呼啸的引擎盖过,这个只能靠熟能生巧,毕竟沟通是中介最基本也最重要的技能。
  等他能笑着直视对方的眼睛的时候,杨桢让他停了下来:“小董,可以了,歇会儿。”
  董如秀听话地顿住脚步,将传单卷成筒插进侧兜里,摩擦着双手一顿猛搓地蹿过来,年轻人穿得单薄,以至于半个鼻头被冻成了暗红色。
  杨桢好歹还裹着棉大衣,除了手也就只有脸上冷,见状将兜里的电热饼掏出来递了过去。
  这是权微买的,他冬天手指头冰冰凉,杨桢又时常得在外面跑,他就买了俩,一人一个带出门,然后他付钱,杨桢就负责每天充电。
  跑起来还好一点,一停下来就被风刮得想打摆子,董如秀犹豫了一下,还是没抗住温暖的诱惑接了过来,双手捂着那个巴掌大的热源对杨桢咧嘴笑:“谢谢杨哥。”
  杨桢笑了笑,示意小事不用提,然后朝他刚跑回来的方向说:“你好像很喜欢老年人,我看你的传单都发给长辈了。”
  董如秀可能也知道自己死缠烂打的姿态不太好看,笑得有点不好意思:“也不是,我就是看之前带我师、前辈们都是找他们发的。”
  杨桢夸他:“那你观察的还挺仔细的,我都不知道有这个窍门,为什么要专门找老人发传单?”
  董如秀就是有样学样,没有往深处想,他想了想,随即胡诌了一个理由:“老人有钱一些吧。”
  “你看你自己都不确定,”骗人缺德,骗老人更恶劣,杨桢说,“其实是老人更好骗一些。”
  老年人大多都已经居有定所,对房子对钱对任何东西的心思都不多,他们不太会上网,对真相的分辨率也低,因为儿女不在身边,所以更容易相信对他们充满热情的年轻人。
  董如秀的眼睛立刻瞪成了半对铜铃,其实他心里隐约有种预感,专门挑老人肯定有原因,但猛然直面这么扎心的答复,一时还是有些无法置信,忍不住为自己的行为辩解起来:“怎么就是骗了?生态、湿地、价格低,这些都是现成的啊。”
  “但我们最终的目的,真的是要他们买打广告的这些房子吗?”杨桢面不改色地问他。
  董如秀呼吸一窒,泄气地摇了下头。
  杨桢一脸“所以说”的表情:“我们要的是套到他们的联系方式和居住地址,要是没说两句他们有意向卖房子,或者是对五环外的湿地公寓感兴趣,愿意卖了自己住的这套去那边买,那就是超额完成目标,会有一笔还算可观的提成。”
  董如秀回忆了一下自己这半周以来被人拒绝到怀疑人生的经历,小声反驳道:“应该没人会卖吧。”
  “还是有的,去年5月份,青山法院就判过一起黑中介骗老人房产的案子,网上管这类事件叫‘银发分割’。”
  所谓的“银发分割”,还是权微无意间跟杨桢说起的,去年权诗诗和罗家仪就差点掉进这类陷阱里去,幸好房本在权微手里,权诗诗忽然问他要房本,说要拿去做投资,权微觉得反常,回海内一问来龙去脉,直接报了警。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