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桢心头怦然一动,本来想纠正房子是权微的个人财产,但“配偶”这个身份又让他说不出拒绝的话来。他是一个还没结婚、不用签字、也会不受人承认的配偶,但有人记得替他保留了权利。
这世上正有很多人,正在为房子焦躁、争吵、骗人、离婚、驱赶老人,可他遇到了一个人,愿意无偿跟自己分享,这是他的爱情,也是他的幸运。
杨桢心里暖融融的,笑容满面地整了整西服领口,在有限的空间里翘了个逼仄的二郎腿,谦虚地说:“不好意思,低调惯了,都忘记我是有身份的人了,这个事确实是不能没有我。”
不知道的能以为他的身份是什么地产大鳄或商业巨贾,然而实际上这个看起来架子忒大的身份只是自己的配偶,权微扒着反向盘笑了半天。
根据经验,周三的上午是面签的人最少,这里也没有时间看文件,工作人员指哪签哪,然后按手印,不到半小时就申请完了,然后买家回去等通知。
从大厦里出来还不到10点,权微再不务正业,也不好意思在这个时间拉杨桢去吃午饭,只好将他往门店那边送。
等他在目的地的路边停车的时候,正好有个路人在往店那边走,权微在这方面的直觉向来快准狠,立刻弹了下杨桢的膝盖骨,用下巴指点道:“那个人,看见没?不是要买就是要卖房子,你快去问问。”
那是一位个子中等的女士,裹着墨绿色的长妮子大衣,离店门口还有个七八米左右,但面相和步行轨迹确实是在向门店靠近。
放在春夏秋这三个气候宜人的季节,这客户八成早被里面值班的火眼金睛们瞅见了,但冬季天寒风大,门店入口挂上了遮风帘,白蒙蒙地拦住了来自室内的视线。
中介的规矩就是谁第一个跟客户说上话,其他人就得避嫌,于是在人进门之前,杨桢小跑着将人截了胡。
权微应该带点儿偏财运,用大白话说就是旺夫,这女士果然不出他所料,是要卖房子。
一般在跟客户建立起信任合作关系之前,中介不会将人带进店里,以防有些不按规矩办事的同事在背后撬墙角,于是杨桢将这人带到了附近的肯德基。
权微没事干,看热闹地跟过来,点了杯喝的坐在了杨桢走道对面的桌上当零零七。
“不好意思,”杨桢礼貌地说,“我想了解一下您卖房的原因,可以吗?”
房东纷纷捂盘,导致诚意成了比房源、价格的优先级别还高的情报,如果房东的态度微妙,那放在他们身上的精力和希望就可以仁者见仁了。
这女士跟杨桢是本家,说她姓杨,她的精神不太好,脸上有种遭遇不好的事的愁容,但嗓音柔和平静,看起来十分通情达理:“家里人生病了,需要用钱。”
杨桢愣了一下,轻声说:“抱歉,我问了个错误的问题。”
会在这时机卖房子的人,几乎都是缺钱缺到没办法可想了,不过比起缺钱又没房可卖的人,还是要幸运一些。
杨女士摇了下头,善意地勾了勾嘴角,也许是因为忙碌,都不需要杨桢问,她就竹筒倒豆子似的说:“我的房子在阑珊大道上的乐松园小区,2012年买的,是个51㎡的一居室,房本上就我一个人,没有贷款,我的要求是185万,要全款,要卖的快。我听说你们这里有个速销协议,能保证我的房子在1个月内卖出去,不然就要赔偿我的损失,有这个事吗?”
速销协议就是独家代理,只有安隅能够代理这套房子的出售工作,其他中介都只能干瞪眼。
权微从来不签什么速销协议,一方面是他不急着卖,另一方面可以当做是他的一个偏见,觉得速销协议就是个坑。
但对于业务员来说,拿到速销的房源提成要比正常的高20%,185万的房子要是签独家的话,杨桢就能多赚个1000多,权微撑着下巴,悠哉地看杨桢上班。
乐松园这个小区……的大门杨桢还算熟悉,小区高档,就是价格稍微高点儿,但这在眼下的市场形势下这个不是什么问题。
“我们有速销协议,也叫独家协议,就是您的房子只能在我们公司挂牌和成交,卖出去的承诺时间不是1个月,”杨桢纠正道,“是3个月。”
杨女士愣了一下:“这么久?我等不了。”
“公司内部统计的平均出售时间是50天,但这个数字跟房源、买卖双方、贷款机构等都有关系,因人而异,”杨桢实诚地说,“这还八字没一撇,我就不跟您空口瞎承诺了,我跟您说一下这个速销协议的优势和缺点,您自己选,好吗?”
杨女士听到的速销协议被吹得像狗皮膏药似的,竟然还有缺点?她矫正了一下坐姿,点了下头,显然是来了兴趣。
第123章
一般在市场行情低落的时候,签独家协议会更有利。
“独家协议,您可以理解成书本里的重点加粗内容。”
杨桢将两手松松地扣在桌上,官方的像是在背教科书:“您的佣金跟不签独家一样,都是一个点,费用方面您不用担心,在钱上的区别可能主要还是在我们这边,公司多一套没有其他公司来竞争的房源,为了感谢房主的这种信任,公司会在网站上加推送,发动片区所有的中介优先向心理价位在这个区间的客户推荐,增加它的曝光率和带看率,一般看得人多了,被买下的几率必然会变大。”
杨女士眨了眨眼睛,表示自己在听,也听得懂。
杨桢继续:“但您想必也清楚,协议这种东西,本质上就是一种约束,如果它承诺能给您带来超乎寻常的利益,那肯定是有代价的。”
有得必有失,这是质量守恒的老规矩。
“这个协议的代价,就是您的房子在我们公司的平台和客户群上曝光率会很高,因为公司有销售压力,3个月卖不出去,白费时间和力气不说,还得倒贴2000块钱给您,相信会算账的人都不会做这种亏本生意,我们这边肯定会不遗余力地帮您销售。但相对的,您的房子在其他中介平台上的客源就被一刀切除了。”
“我做个假设,假设其他中介公司……”杨桢忽然顿在这里,在脑子里想了想措辞,“复制了您的房源信息,又机缘巧合地得到了您的联系方式,即使他们先我们一步找到了更为适合您的客户,您即使跟他们签了合同,也必须付我们这边的佣金,不知道我说明白了没有?”
权微喝了口热牛奶,在旁边偷听得翘起了腿。
他跟杨桢熟到了别人都达不到的深度,无论是买还是卖,这些前言和预告都是直接跳过,这会儿权微以一个旁观者的立场欣赏杨桢侃侃而谈,心里唯一也莫名其妙的感觉,竟然是专业。
专业是一个含金量很高的评价,要拥有别人不会的技术、达到别人够不到的高度、享受别人信赖的权威等等,似乎和乱象群生的中介行业以及入职不到1年的古代人杨桢搭不上边,但权微就是觉得专业,即使现在还不够,以后也会磨砺出这种光环的。
因为专业说白了,可能就是一种安全感。
杨桢身上就有这种感觉。
首先他形象不赖,其次吸收东西快,并且愿意了解更多,最后就是说话很含蓄,难得伤到人,这里杨桢就刻意避开了某些中伤性的用词,比如将“剽窃”说成了“复制”,“通过不当手段”改成了“机缘巧合”。
不说别人的坏话在攒人品这件事上,绝对有意想不到的奇效,因为一旦人管住了嘴,气质和亲和度便会突飞猛进。
当然这条规律并不绝对严谨,因为权微一样也管得住嘴,可他的路数是生人勿近,所以人和人之间的区别还是挺大的。
安隅这个公司的员工守则里没有“不能诋毁其他中介”这一条,但杨桢之前在龙头老大和兴家待过,平时对这一点十分注意。
事实上杨桢不止在对话上注意,在对话框里也一样保持着统一的作风,在对话的间隙里他会留一眼给微信,因为半米之外的权微在跟他飞……微信传书。
权微:我对象果然是个做大事的人,视金钱如粪土,送上门的独家协议都不要。
杨桢:错,我视金钱为目标,就是你在旁边,我不敢不说实话。
权微得意:是不是怕在我面前坑了人,我会对你有意见?
杨桢:是,特别怕。
权微不信:你个骗子,也就只会骗骗我了。
杨桢忍着笑:只有骗你才不会伤感情。
权微:谁说不伤感情?
杨桢:我说的。
权微:光脸就这么大.jpg
杨桢差点笑出声,只好退出微信开始管理表情,将注意力转回到客户身上。
杨女士的理解能力满分,概括能力也出类拔萃,她点了下头,求证道:“意思就是你们的平台上,假设有1000个人可能会买我的房子,你们能保证有900个人看到乐松园,但其他公司那里不管有多少个人,8000也好10000也罢,他们都看不到我的房子,即使看到了找我买了,你们根本没经手买卖,也要收中介费,是吗?”
那叫违约金,这条款虽然有点不要脸,但在独家房源的推送上,也不能说公司没出力气。
杨桢喜欢跟这种一点就透的人交流,他笑了笑:“对,就是这个意思。因为市场每一刻都在变化,其实谁也没有办法保证,合适的买家是会先出现在900之中,还是10000里面。”
中介自己都说不确定,那卖家就更不用猜来猜去了,杨女士说:“那你觉得,我应该怎么办呢?”
这是对方的救命钱,杨桢沉默了几分钟,开始说自己的思路:“其实房子只要值这个价,都会比较好脱手,目前的市场还是偏向有价无市,乐松园的房子虽然比周边略贵一点,但下手的买家我觉得应该不少,这一个月以来的涨幅把很多人逼得都失去了底线。”
“您要是愿意的话,我建议您先把房子挂在我们公司,设个时间限制,比如1个星期,期间我会尽力帮您推荐,并且在定金的比例上要求买家多付一点,这是不用等流程的快钱,有需要可以先应个急。然后您回去也有时间考虑,1周以后要是还没脱手,那么是签独家还是一房多方挂,这样您觉得可以吗?”
杨女士包里是揣着房本来的,但被杨桢这么一说,心里又觉得独家好像也就那样,这小伙子给她的印象不错,不吹不黑也不急迫,能觉出诚信来,杨女士点了点头:“那就按你的说的做,我需要干什么?”
杨桢:“您需要跟我们签个委托卖房的协议,这个现在就可以,不过也不急,看您什么时候方便。然后就是您得抽个时间,让我带摄影的同事去一趟您家里,我们要拍5张左右房子的照片,测一下房子的尺寸数据,以及看一下您的房本。”
“那就照相的时候再签吧,你用手机给我打个电话,”杨女士从包里找出时间,焦头烂额到连找出杨桢的名片对着存号码的时间都没有,“我存一下你号码。”
杨桢对着她给的名片给她拨了个号,边动作边交代:“我建议您再去办一个手机号,房子挂出去了之后,可能会有很多电话打到您的手机上,会比较吵。有事的时候您就把新号静音或关机,房子的事处理完了就可以销掉,方便的话我加一下您的微信,我也尽量少给您打电话,没有紧急的事就走留言。”
杨女士要照顾病人,对清净环境的要求更高,闻言受教地表示记住了,并且对杨桢的周到表示了感谢。
杨桢将她送出快餐店以后,过了会才折回来,权微买了一杯牛奶和一份蝴蝶虾,各给杨桢留了一半,杨桢坐下来,先拒绝了喂到嘴巴边上了蝴蝶虾,接着自己动手地喝了口奶,天干物燥、空调烘烤,说了半天他也渴了。
至于杨女士,进来的时候杨桢问她喝不喝点什么,她显然没那个闲情逸致,摆着手开门见山地咨询了起来。
其实到快餐店来请客户喝东西有点没诚意,但杨桢目前的经济也就是这水平,不签单之前他就只有底薪,目前一周带看不下于10次,咖啡馆显然不适合他,所以认清自己比有格调重要。
杨桢放下打包的纸杯:“我一会儿回店里了,你呢?”
权微将没奉献出去的虾扔进了嘴里:“我回家看房子,刚卖了一套,看有没有物美价廉的,赶紧补个仓。”
炒房的工作就是买入换出,一刻都停不下来,杨桢不算意外:“你要什么样的房子,我给你留意一下。”
权微边嚼边在对面沉思:“你说我是继续买小户型呢,还是往大的上面投?”
杨桢一针见血地说:“看钱吧,有钱投大的,没钱就投小的。”
权微瞬间顿悟:“那就还是小的了,面积小点儿无所谓,好地段里的、年代新一点的、便宜一点的。”
杨桢:“知道了,那我走了?”
权微:“再坐5分钟。”
又赖了会儿,权微将杨桢送到店门口,自己开车回家了。
杨桢往店里走的时候,正巧小冯搬着纸箱子在往外走,小冯脸上带着些讥讽,不过不是针对杨桢,快要碰面的时候他对杨桢笑了笑,神色间依稀才有了点属于年轻人的朝气。
其实很多人进入这行的时候,都是涉世未深、老实巴交的毕业党,只是后来被社会和经历推向了不同的方向。
小冯骗购是板上钉钉的事实,中介公司的购房合同、提交给银行的贷款申请等都是白纸黑字的证据,公司在买卖双方之间斡旋,力求协商解决,不上法庭。当事人则被扣掉薪酬和奖金,片刻不耽误地被公司辞退了。
中介是一个流动和替补性都很高的行业,第二天店里就来了个新人,年纪不大,才22,因为年底比较忙,他被抓去培训了2天,就赶鸭子上架的上了岗。
然后上岗的第一天,带他的前辈就撂了挑子,气得跟店长唾沫横飞地抱怨:“这尊神仙我带不动!店长你让别人来带他。”
店长看了眼缩在后面的新人,满头雾水地问情况:“怎么了嘛?这小孩不是挺乖的吗?”
同事一提就气个倒仰:“是挺乖的!我就出门接了个电话,回来他就跟客户聊上了,那租客让他去跟房东讲下价,结果你猜他说什么?他说……”
同事憋着嗓子鹦鹉学舌:“那个,姐,要不,你自己去跟房东讲吧,我……我不好意思,我新来的。”
以往有客户质疑中介没卵用的时候,他都能找到说辞,即使不能说服对方,至少也能出一口恶气,这次却是真不知道该怎么反驳了,直接被自己人从根本上捅穿了!
91/111 首页 上一页 89 90 91 92 93 9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