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18

重生之温曦(穿越重生)——浠浠

时间:2018-01-21 16:20:14  作者:浠浠

  醉香楼最负盛名的就是它特制的醉香鸡,十八道工序制作的鸡肉绵软嫩滑,汤汁鲜香诱人,温曦鲜少出门,醉香楼亦不曾来过,尽管对这招牌名菜有耳闻,今日却是第一次品尝。看着温曦在品尝美食时舒展的眉目,小小白白的牙齿细细啃食,李玄昭第一次觉出菜品的美味。似乎此刻的温曦比在温府时自在的多,忆起在温府的温曦,举止投足间似乎总多了层顾忌,相比之下,那个温翰就张扬跋扈的多。
  而自己,似乎未曾问过温曦的过往。
作者有话要说:  重读前面是发现有个Bug,在第五章温阑说“虽然过了乡试,但XXX。”其实温曦和温翰在此之前都没有参加过乡试,四月份的那次都是第一次参加。
还有就是,乡试都在秋天举行,又称秋闱,但为了剧情需要改到春天梨花开之季,大家不要被误导= = !
毕竟架空,哈哈^_^

  ☆、第十三章

  “温小曦,看见你这样子,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在考场里饿了九天呢。”安文江安静不过半刻又忍不住调侃道。听到安文江调侃的口吻,温曦有些羞惭,自己似乎失了仪态,还是在殿下面前,进食的动作滞了一下。“明天你去给林峰帮忙。”李玄昭一边给温曦夹菜,用筷子敲敲温曦的示意温曦安心吃,一边朝安文江冷冷道。
  闻罢,安文江就想抽自己一巴掌,自己怎么老管不住自己这张嘴!林峰这会还不知在川蜀的哪个深山老林里游荡呢,跟过去帮忙那不是要命吗?林峰苦拉下脸朝温曦道:“温小曦,哥这张嘴有时就是管不住,方才哥说的你都当放屁,吃个饭还讲究那么多那纯粹是找虐。放开了吃,要不够咱再加!”边说还边观察李玄昭的表情。
  “噗!”看着安文江这前后变脸的样子,温曦忍不住笑起来,强压下笑意后问安文江:“安大哥,林大哥到川蜀去做什么?”“确切来说是川蜀岷江,探访红水河的源头。”感觉到李玄昭身上的冷意淡了之后,安文江放心地回答温曦的问题。“岷江?路程好远!”温曦惊叹道:“走的是水路吧?这样至少剩一半的时间。”“可不是,前几天来信说是到了。若走陆路,十天半月的可走不完。”安文江夹起一块豆腐边吃边道。“去的时候逆流,回来的时候就好多了。但我听说红水河靠近岷山有一段河道特别险。”温曦不无担心。“放心吧,那家伙没那么蠢,那段路自然是弃舟上马了。”
  谈笑间,桌上的菜几近吃完,三人饱腹感满满。稍坐了会,饮用过茶水后三人就结账离开。此时天已经黑了,除却醉香楼和附近的几家酒楼外,所有店铺都已关门,街道上一片漆黑。一直在暗处的两名护卫现身,一人提着一把灯笼在前边照路。微风袭来,阵阵凉意袭来,路过其他酒楼时还听到学子嬉闹的声音,惊扰了池间的鸣虫,打碎了岸边垂柳的美梦。
  “何时放榜?”李玄昭问道。“四月中旬吧。”温曦看着李玄昭的侧脸问道:“殿下现在是暂居宜州吗?”“是。”李玄昭应道。“嘻嘻,不才,殿下现正居住在鄙人府邸。”安文江一手背至身后,一手在身前摇扇道。“哦。”温曦看向漆黑的前方苦恼,殿下在宜州,那自己要怎样才能去宜州呢?
  如果直接说与父亲,他定是乐意至极,但先前自己部分隐瞒的话述就会遭到质疑,而且到时父亲定会要求自己对李玄昭表顺从亲近之意,而温曦并不愿这般。母亲必定极力反对,先前的叮嘱还隐隐萦绕耳边。到底如何才能找到两全其美的法子,在父母亲都不曾察觉的情况下到宜州,为李玄昭治理水患出一份力呢?
  正苦恼着,抬眼处已是温府府邸。“进去吧。”李玄昭示意温府侧门。温曦看了看李玄昭,欲言又止,最后还是点点头:“好。殿下和安大哥行夜路时要当心。”“嗯。”李玄昭点点头,安文江笑道:“这就不用温小曦操心啦,行夜路对于我来说可是家常便饭。”温曦朝两人笑笑,转身轻敲侧门,不多久,温曦的侍仆打开门,因为事前先打发侍仆的时候叮嘱过他记得守门。
  待侧门关闭后,李玄昭和安文江转身离去,行了大约百步远处,护卫牵着两匹马在一旁恭候,飞身上马,几人疾驰在黑夜中。
  “父亲、母亲都歇下了吗?”温曦问身旁的侍仆。“大人还在书房,夫人已经歇下了。”侍仆停顿了一下又开口道:“奴才回来时按照公子的吩咐告知大人和夫人,大人说今日是乡试结束之日,众学子和夫子定有宴饮酒会,公子晚归也无妨。温翰公子至今都尚未回来。”温曦点点头,继而行至温阑书房前,侍仆上前扣门。“进来。”里面传来温阑低沉的声音。
  温曦推门而入,立在温阑的案桌前请安:“父亲,孩儿回来了。”“嗯。聚会散了?温翰呢?”温阑并未抬头,依旧借着烛火看桌上的文案。“孩儿并未与兄长一处,并不知晓。”温曦低眉作答,心若擂鼓。“莫不是又与他人瞎玩闹去了?罢了,时辰不早了,你也去歇息吧。”昏黄烛光下,温曦看不清温阑的表情,应答过后转身离去,回到自己的院落整顿歇息自是不提。
  在温曦离去后,温翰从书房的暗角处走出来,对温阑笑道:“如此,父亲可信了?”温阑看向门口目光阴沉:“当初倒是错信了他,还道他性子寡言沉静不会编谎,如今倒是小瞧了他。方才可都看见了?真是大皇子和安文江送他回来的?”“千真万确,他身边的侍仆亲口所说。我今日出考场时就看见他和大皇子、安文江一同离去,他和大皇子、安文江的关系绝非泛泛之交。”温翰坚定道。
  “父亲,温曦不理会您的嘱咐,私下多次谋划与大皇子的相遇,现如今看来与大皇子私交甚笃已成事实。他定是打算搭上大皇子这条船,然后带着他的娘远离我们温家,我们可不能让温曦一人这般快活。”温翰看着温阑恶狠狠道。“他倒是打的如意算盘。”温阑冷笑道,“他既是想搭上大皇子,那我便如他所愿。只要他娘还在温府,料想他也不会轻举妄动,届时就只能听从我们的安排。”听到温阑的话温翰心道,到底姜还是老的辣。转而点头赞道:“父亲英明。”父子两人对视一眼,应对之策已在胸中生成,不言而喻。
  

  ☆、第十四章

  次日清晨,温曦准备出门到书斋寻些农田水利的书籍时,在大堂看到温阑正在训斥温翰不仅晚归还带着满身脂粉味回府,听到温曦告知出门的缘由,摆摆手让温曦自行离去,温曦转身经过温翰身旁时,感受到温翰投到自己身上那意味不明的目光,尽管疑惑,但温曦还是径直离去,不愿参入西厢的是非。
  如此过了十日有余,这十日间温曦日日流连在砀山的各大书斋。今日依旧如此。在去往书斋的途中,径过砀山码头时发现码头上聚着许多人,一群人围着几名官差打扮的人在询问,那几名官差则高声作答,隐约间温曦似乎听到“拦堤坝”、“防洪”、“水患”等字眼。禁不住好奇,温曦走上前询问一名站在圈外的汉子。那汉子跟他解释说这是汛期将至,宜州太守派人来征召围建堤坝的苦力。
  “这征召每年都有,说是自愿其实都是强制,除了有功名在身的能免除之外,家中凡是有多名壮劳动力的,要求必须出一名去修建堤坝。你说这正直春耕时节,谁家愿意出人呢?而且工作苦累不说,还没有工钱。只是今年貌似从都里来了个大官,不仅不强制征人,还发文书说凡是参与修建堤坝的,官府提供伙食,修好后每人一两银子!乖乖,这可相当于我们一年的一人的收成了。”
  那汉子正高兴地向温曦解释着,突然斜眼发现先前还围做一团的人已经散开,并争先恐后排队应召修堤坝。汉子赶忙结束和温曦的交谈,奔向排队的众人挤入队伍中,排队的壮丁们挤挤攘攘,但脸上都是一副欣喜期待的神情。温曦微笑地看向眼前这一幕,想来这是李玄昭或安文江的主意,倒是为官府赢得一片好名声。自己也该努力了,对水利一窍不通的自己还需要多找些书籍来看才能也为水患治理出一份力呢。
  从码头往东到上梨街,砀山最大的书斋——“品墨轩”就在上梨街右侧。入斋后温曦在掌柜的指引下找到了一些相关的书籍,只是书的内容较为浅显,质量低劣,不过作为初级入门倒是可以。温曦拿着书到书斋二楼要了个茶位边品茶边阅读,不知不觉间到了晚饭的时辰。温曦捧着书到楼下付书费后匆匆离去,可算赶在温府饭点前到达。
  先行回到房中放置好书籍,之后再前往大堂。进入大堂时温曦发现堂内还另坐着三位官差,细看时发现竟是今晨在砀山码头主持征丁的几人!温阑向刚进门的温曦点了一下头,对其中一位官差说:“这便是我的小儿子温曦,明天就由他和你们一起将新征的壮丁运送至宜州。”闻言,温曦内心一番惊喜,正愁找不到上宜州的机会,现如今父亲这番安排自己就不用再找借口了。
  思及这,温曦压下内心的欣喜,对官差说:“请问官差大哥,现如今已有多少新丁报名了?”“已有两百一十三名。”一名官差答道。两百一十三名,宜州有四县十二乡,因常年水患总人口不及万人,砀山多山地丘陵,居民人口是宜州四县中最少的,不过两千。以此为基数,四县的全部新丁人数再加上各县乡衙役约为千人。只是按往年惯例受患县乡多达三县八乡,想来这千人新丁定是不足,到时怕是还要临时征集。
  “温曦,今晚你收拾一下,明日卯时一道上宜州。”温阑道。“是,父亲。”温曦点头。用了晚饭,温曦照例到杜氏院里请安。“听杜鹃说你父亲派你明天和官差一道运送新丁至宜州?”在杜氏院落的亭子里,杜氏让杜鹃端上一碟梨花糕,这是她今日闲着无事在厨娘的指导下试做的。
  每年梨花之际,明顺斋就会推出梨花糕,温曦总喜欢买来吃。后来温曦入住广阳宫后,李玄昭每年都会派人至砀山取最新鲜的梨花现场制成梨花糕,密封送往广阳宫。只是每次都是借安文江之手,温曦便一直误认为是安文江念及宜州,每年都让人送些宜州特产至明都,而自己的这点小嗜好,不过占了安文江的便宜。殊不知每年安文江接到这差事时各种的无奈,总是匆匆交付匆匆离去,因为他担心自己待的时间长了就会控制不住说出事实,毕竟这种心里有话却不能说的感受太让人难受了。
  “是,总计两百一十三名新丁,加上我们约莫两百二十人左右,官差们估算了一下需要五条大船方能一次性载完。”温曦拿起一枚梨花糕轻咬了一口,口内充盈着一股新鲜清淡的梨花香,糕体绵软,入口即化,温曦朝母亲赞叹一笑,眉眼弯弯,手不自觉地又拿起一枚来吃。杜氏笑着给温曦擦擦粘在嘴角的糕沫,叮嘱道:“那你要多加小心,船上人多,莫要与人打闹落水。”
  温曦无奈一笑:“母亲,您当我还是孩童呢,怎会在船上打闹?”杜氏也浅浅一笑,温曦性子随自己,不喜挑事端争一时之气,但船上人多往来不经意间总易发生意外,她也就忍不住叮嘱了。“可有说何时归来?”“这到没说,看宜州太守那边的安排。”温曦今天问温阑是温阑就是这么回答的,模棱两可的答案倒随了温曦的心思。
  “明儿要早起,你也早些回房歇下吧。方用了晚饭,就不要吃太多糕点,小心涨了胃。”说罢,杜氏让杜鹃收起还剩几块的梨花糕,温曦看着糕点被收走,眼巴巴的模样让杜氏笑弯了眉角起来:“蒸屉里还有些,待会让杜鹃一起打包好带到路上吃。但是,今晚可不能偷吃。”“好。”听到能打包,温曦眼睛一亮,起身朝杜氏行礼:“母亲也早些歇息罢,孩儿先回房了。”“嗯,去吧。”杜氏摆手,温曦转身回房,略微收拾了一下就熄灯歇下。
  

  ☆、第十五章

  次日卯时,温曦带着一名侍仆跟随那几位官差一起在码头集合,将众人都安排好后开船出发。从砀山到宜州的水路需要行船约一个时辰,四月的清晨微凉,尤其是昨夜还下了场雨,如今尽管风停雨住,天依旧灰蒙蒙一片。温曦坐在船舱内,扯了扯身上的衣物,看着舱沿上随流水摇摆的灯笼,意识有些模糊,身子不自觉靠着舱壁小睡。
  朦胧间不知过了多久,听到船夫的吆喝,身旁的侍仆将温曦唤醒说是到岸了。睁开朦胧的双眼,亮澄澄的阳光映入眼帘,走到甲板上发现此时天已大亮,日光从东面的云层中透出来,暖暖地照在身上。温曦舒展了一下身体,随众人下船,看到此时正在码头等候的宜州师爷。见到温曦师爷上前施礼笑道:“温公子,一路辛苦了。”
  温曦回礼:“不辛苦,师爷多虑。这是新丁的户籍信息,砀山统计招收了两百一十三名新丁,您过目一下。”宜州师爷双手接过,将第一页上的总计信息仔细看过一遍,又略微地翻看了几页新丁的个人详情后将新丁簿合上,笑着对温曦道:“多亏温大人的鼎力支持砀山才征的这许多新丁,具体情况还待温公子稍后告知与太守。”温曦点头微笑。
  宜州师爷转而向众新丁大声宣话:“大家一路行船辛苦了,太守已经在校练场准备好丰盛的早饭,大家随我前往。”众人齐声应好。师爷转而对温曦道:“温公子等人请随我至太守府。”温曦点点头。于是众人分成两路,温曦和官差随师爷前往太守府,新丁随太守衙役前往校练场,想来待安置好新丁后就要立马投入修建堤坝防洪的工作中。
  方才来的时候光顾着在船舱内休息,没能及时观察河岸两旁的工程进展,温曦在跟随师爷前往太守府的途中禁不住问起。师爷回答道:“距离宜州百里处的红水河段是治理防范的重点,只是殿下和太守目前尚未想出合理的解决办法,只能先顺着河段的两岸修建堤坝。从各乡县征来的新丁主要投入到重点河段的治理。其他受波及的乡县则由当地县令另外号召乡人围建堤坝。”温曦点点头,轻重有序,堤坝易建,但耐不住洪水的激流冲刷,抓紧时间想对策治理重点河段才是紧要。
  正思索间众人到了太守府府邸,想着上次随温阑前来给范太守祝寿,如今对这地倒不感陌生。踏脚进入会客厅,会客厅内的人听到传报后抬头,温曦一抬眼便看到坐在主位上的李玄昭,对上李玄昭的视线,温曦仿佛看到那双眼里闪过一道光。“温公子,一路辛苦了。”范柯起身寒暄道。温曦先朝李玄昭行礼:“温曦拜见殿下。”后对范柯行礼道:“学生拜见范太守。”范柯笑着摆摆手,虚扶着温曦看向一侧的李玄昭。“不必多礼。”李玄昭淡淡的声音传来,仿若今晨偶尔落在梨树新叶上的雨滴,淡雅清新。
  温曦笑着应声起身,坐到了安文江的边上。“温小曦,怎么是你过来?”安文江禁不住问。“是父亲叫我过来的。”温曦边答边不自觉看向主座,此时范太守已回座和李玄昭继续攀谈。“我还以为温阑会叫温翰过来。”“我也不清楚父亲的想法。安大哥,殿下和太守在谈什么呢?”温曦回头看向安文江。“现如今,宜州四县十二乡的新丁都已征集完毕,殿下他们正在商量相关的安排事宜。”安文江小饮了一口茶水道。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