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18

重生之温曦(穿越重生)——浠浠

时间:2018-01-21 16:20:14  作者:浠浠

  拭净后,杜氏收起帕子,状似不经意道:“怎的在宜州待了许多时日?这些时日你宿在何处?”温曦闻言心下一惊,知终会遭此一问,暗下思忖一番,终是不愿扯谎于杜氏,缓缓措辞道:“孩儿这几日都宿在安大哥府上,同大皇子殿下一起。”
  杜氏惊诧看向温曦,痛心道:“娘亲不是曾叮嘱过你莫与他们相交,你怎的不将娘亲的话放在心上?” 温曦错过杜氏的视线,落在手边的茶盏上忐忑道:“孩儿时刻将娘亲的叮嘱置在心头,只是孩儿与殿下和安大哥之间的相交因心性相投而起,并未有何逾距之举。”
  “娘亲从未要求你在仕途上有何作为,若是你厌倦考科举,亦可寻一处清静淳朴的乡间做一名寻常夫子,娶个贤惠妻子,生几个孩儿,一生平安喜乐。可如今你却与大皇子等人相交,你让娘亲如何安心?”杜氏蹙眉看着温曦,自己孩子的性子自己最了解,温曦性至纯,不喜与人相争,那官场的弯弯道道稍不留神就会败官丧命其中,是万万不适合他的!
  闻及杜氏的言词,温曦低头默言。母亲对他今后生活的描述何尝是不他心中所想,只是自己一生平和顺遂了,可母亲呢?没有母家扶持、失了丈夫欢心的母亲又该如何在温府自处?思及此,温曦抬头看向杜氏道:“母亲,孩儿要参加秋后的会试,若是有幸过了会试,还要参加殿试。孩儿并非执着于功名,可只有功名才能护住母亲。”
  杜氏看着温曦眼里的坚定,叹气道:“到底是娘亲拖累了你。你外祖父早逝,又没有母家妻舅扶持,处境实在是比他人艰苦些。”温曦见杜氏眉头稍缓,继续道:“与殿下和安大哥的相交实在孩儿意料之外,孩儿亦并非存着从中谋利的心思。孩儿自幼习读圣贤书,并未有能交心的好友。与殿下和安大哥的相识相交是孩儿所不愿割舍的,娘亲莫担心孩儿有逾距之举,孩儿会把握好相处的尺度。况且他们忙于治理水患,除了到宜州当日孩儿跟随探察红水河外,其余几日孩儿都是独自流连书斋。”
  杜氏闻及静默,心下一叹:“娘亲自是信任你,只是你与大皇子和安文江的相识相交切勿道与你父亲和温翰他们,莫让有心人钻空子,徒惹许多是非。”温曦闻言放下心来,想来得到母亲的谅解今后便不会过多阻碍,而自己亦无需有过多顾虑。“母亲请放心,孩儿会多加顾忌自己的言行。”
  杜氏点点头,思及温曦今后的学业又出言道:“现如今距离会试尚有一段时日,在何处学业你可有考虑?”温曦小心翼翼观杜氏的神色道:“孩儿想去宜州书院继续学业。”杜氏看着温曦叹气道:“宜州书院确是上选,只是听闻这书院素来苛刻,每年只招收三十名学生,除却乡试成绩,还要有人作保引荐,他们的名帖实在难得。如今你的乡试成绩自是无碍,可若想得到他们的名帖,恐怕仍需求你父亲出面。”
  温曦心下斟酌一番,从怀中取出李玄昭给的名帖道:“娘亲莫担忧,宜州书院的名帖孩儿已有。”接过温曦递过来的名帖,杜氏惊诧道:“你这是从何处得来?”“安大哥昨日便知晓乡试结果,特此给我寻来的。”知晓杜氏的顾虑,温曦到底不敢提及李玄昭。杜氏摩挲名帖上的烫金字迹叹气道:“也罢,如此就不必操心你的入学事宜了。”温曦点头,将杜氏归还的名帖收放好,在杜氏这用过午膳后离去。
  往后连续几日皆是各种名目的宴席,谢师宴、族内宴席、家族祭祀、温府家宴,温曦无奈奔忙,往来于众人或真心或假意的称赞恭维中,如此奔忙了七日有余后终于沉寂,温曦松口气的同时去宜州书院继续学业的事宜亦该提上日程。
  

  ☆、第二十四章

  这日早膳,杜氏少有的在堂前与温曦他们一起用膳。她坐在温曦身旁,面前摆着她院落小厨房自制的清淡菜式。用完早膳吩咐侍仆将其撤下后,温阑坐在堂前右座,杜氏坐在左座,温曦坐在杜氏一侧的侧座,谢氏和温翰坐在温阑一侧的侧座。
  众人皆入座后,温阑开口道:“难得我们一家人齐聚,如今来共同商讨一下翰儿、曦儿的学业问题。”温阑饮了口茶水继续道:“昨日与族长商讨了书院的事宜,宜州书院是我们宜州最好的书院,自是不二选择。可宜州书院素来看重乡试成绩,榜上前十的方能做入门踏板,除此之外仍需有引荐的名帖,着实让人头疼。”
  谢氏闻言有些忧心地看着温阑,翰儿乡试排名十一,几日来这一名之差始终困扰着她,她手头上自是有些私房,可她一个妇道人家没有什么门路识得宜州书院的主事,即使有钱也无法寻来名帖。温阑一直以来就偏宠温翰,这几日亦在为宜州书院入学事宜奔忙,她晓得现今温阑手头已经有一份名帖,尽管直觉温阑把名帖给温翰的可能性更大些,又担心杜氏从中作梗。从方才看见杜氏一同入席那刻起谢氏便一直悬着心,不时隐晦地注视着杜氏的举止。
  杜氏冷眼看谢氏一人焦虑,须臾开口道:“老爷不必忧心曦儿入学宜州书院的事,我已为曦儿寻来一份名帖,择日即可前往入学。”谢氏等人闻言皆惊诧,温阑静默片刻正眼看向左侧的杜氏出言道:“如此甚好,既是如此我就不必担忧曦儿了。昨日托人寻来一份名贴,既然曦儿已有,那这份就给翰儿。”
  杜氏心下哂笑,冷然道:“好。”谢氏因温翰有名帖入学心中欢喜,可思及杜氏竟有方式途径为温曦寻来名帖,心下又愤愤然,一直以来因门第出身而生的妒意泛起,不自觉撕扯着手中的帕子,“姐姐好生厉害,竟寻来了名帖。若是妹妹没有记错,曦儿可是没有那些个侄儿舅舅的。”
  温曦闻言正要出言驳斥,便听杜氏应答道:“不及妹妹侄舅多,可若是想寻些能办事的亦是寻得到。”谢氏闻言一阵羞恼,本想引着众人疑心杜氏寻名帖的法子,却被杜氏倒打一耙,被明着讽刺自己娘家人时常为着些蝇头小事央自己求上温阑,又是这种仿佛与生俱来的优越感!当年因她一句话,自己便无名无分地住进西厢,这些年来一直是温氏族里的笑柄。生了温翰后,期盼着温翰能在仕途上有所作为一雪自己多年来的耻辱,却不料此次乡试名次竟落在温曦后头,实在是让人愤恨!
  “好了!如今翰儿和曦儿皆有入学的名帖,正是皆大欢喜的事,何必为了些小事伤和气!既然这事已经解决,那我去衙门,你们也散了吧。”当年杜氏母家在宜州的显赫温阑印象至深,并未质疑杜氏获取名帖的可能。当年的他,一面在仕途上依赖杜氏母家的资金支持,一面嫉恨杜氏母家,这矛盾的心态渐渐磨灭了他对杜氏的那点情感,会选择谢氏,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谢氏的出身能让他从中寻到些慰藉。言罢,温阑放下茶盏起身离去,温曦亦扶着杜氏回了杜氏的院落。
  院落亭里,杜氏询问温曦:“宜州书院何时入学?”“约莫月底。”温曦回道。“并未剩多少时日,你抓紧些时日处理在砀山的事务,收拾好自己的用品。”温曦点头,思忖一番道:“母亲,往后孩儿不在砀山的时日,您照顾好自己,莫与西厢有过多纠葛。待孩儿有能力在外建府时,寻个由头接您过去,远离这些是非。”
  杜氏闻言一笑:“你当娘亲是这般沉不住气的?方才不过是谢氏主动挑事,若非如此我又何必与他们计较。”温曦点头,他自是知晓其中关键,只不过实在忧心杜氏在温府的处境。他这一去宜州入学,再过两三个月就要出发前往都里参加会试,无论会试是否能过,最早也要年前方能回来。自自己出生到今,尚未与母亲分隔过这般长久,自己不在砀山的这些时日,杜氏的境况委实让人担忧。
  杜氏看着温曦蹙起的眉头,伸手轻抚:“莫担忧你娘亲,你独自一人在外才是要好好照顾自己,莫受了委屈。”温曦细细感受额头处传来的温暖,轻声道:“曦儿会每隔五日给娘亲寄一封家书,娘亲回信时莫要嫌繁琐,多叙述些,若是发生了何事,千万莫要欺瞒曦儿。”“好。”杜氏微笑道。
  此去经年,今日额上那抹来自母亲指尖的温暖始终是温曦梦中追寻的白月光,每每思及“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诗词时,胸腔的酸涩总会充盈眼眶。从未想过蓦然回首间,母亲竟埋葬在荒凉的黄土之下,而作为儿子的自己竟然连看母亲的最后一面都来不及。世间种种,果然最怕不过“来不及”。
  温曦听从杜氏的建议一一处理好砀山的杂务,仔细收拾了行李后便与温翰一同出发前往宜州。船伐摇摆间荡起水花阵阵,水花落入水中漾着丝丝涟漪。温曦站在船头,看着随船渐行渐远的砀山码头,和码头上母亲清隽的身影,心湖似乎亦被谁人投下的石子漾起丝丝涟漪。儿行千里,不止母担忧儿,儿亦牵挂母亲,盼望母亲能福寿康全。
  约莫一个时辰便到宜州,上岸后温曦和温阑两人彼此间沉默着乘坐轿子来到宜州书院。宜州书院坐落在宜州近郊,榜山而建,高低错落的院落格局,分授课区和房舍区。要求每位入学的学子均要宿在房舍内,只有休课时方可自由出入书院。
  温曦将自己乡试的成绩凭证和名帖交给书院内的负责管事,待管事核实后方被允许进入杏坛,向夫子奉上准备好的束脩,恭敬地行了拜师礼后温曦照夫子的指示落座。观坛内学子,落座人数十有八九。温曦并不担心温翰的入学事宜,相信温阑和谢氏会替他打理好。果不其然,不过片刻温阑亦入门行礼。
  温曦低头专心看书,并不过多理会身外之事。坛外碧绿的柳条随风摇曳,绵绵的柳絮轻舞纷飞,繁梨春雨是最美好的读书时节,少年请珍惜美好韶华,莫辜负这醉人春光。
  

  ☆、第二十五章

  这日休课,温曦着便装带着侍仆前往安府。此时距离入学已过去七日有余,而距离他最后一次见李玄昭已过去将近半月。不知道重点河道整治的如何?林大哥想来该是回宜州了,上回说具体的整治法子等林大哥回来一同商议,不知道他们可否商讨出处理的方法?温曦一边思索一边从近郊前往宜州城区。
  此刻方至辰时,仲夏时节的朝阳总是比春日来的早,空旷辽远的穹顶东方是橘红色的朝霞,温暖的阳光驱散清晨的凝露,萋萋芳草沐浴在初阳下,空气清新淡雅。温曦和侍仆随进城的行人一同前行,往来行人或挑着扁担,扁担里装着新鲜果蔬亟待售卖;或乘坐轿子马车,从别处来宜州或做买卖或游玩;也有三两学子同他一般休课进城寻亲访友。
  过宜州城门进入城内,温曦带侍仆直接前往安府。温曦不清楚李玄昭和安文江的行程,特特起了个早,想赶在他们前往重点河段前到达安府,与他们一同前往。温曦拐过街口,正要往安府所在的街道走去时,忽闻前方马蹄声,抬头望去正是李玄昭等人踏马前行。温曦一喜,唤道:“殿下!安大哥!”
  行在正前方的是李玄昭,闻言拉紧缰绳喝停步景,低头看着马下的温曦。“殿下,你们可是要前往重点河段?我可否一同前往?”温曦微笑仰头看着马上的少年。“温小曦,怎得你每次的出现都这般出人意料?”安文江随后而至,呼停绝影后笑道。“今日休课,想来拜访殿下和安大哥,却不知你们何时离去,只能起早进城想碰个巧,好在赶上了。”
  李玄昭看着沐浴在初阳下稚气笑颜的少年,这段时日因牵挂而生的烦闷尽数散去。“上来。”李玄昭朝温曦伸出手,温曦笑着将右手置于那人手掌中,须臾间温曦已坐在李玄昭身前。温曦低头嘱咐侍仆无需跟随,可自行前去安府等候。待温曦安排完毕,李玄昭示意温曦坐好,脚下一蹬步景便听令踏步前行。
  前往红水河重点河段的方向与他进城的方向相反,路上行人不及温曦来时,不过三三两两,少了层顾虑,步景的速度也就快了许多。温曦迎着风感受初夏清晨丝丝的凉意,鼻间萦绕着李玄昭身上隐约的檀香,多日来因着诸多烦心事宜困扰的心绪渐渐得到平缓。
  “殿下,林大哥可回宜州了?”温曦侧头看向李玄昭。“六七日前已至。”李玄昭淡淡道。“倒是与我入学的时日相近。”温曦笑道。“是。”前方右侧有一低垂的枝干,李玄昭压低两人的身体,堪堪躲过那枝条。待两人直起身体后,温曦问道:“殿下知晓宜州书院入学的时日?”方问罢,温曦便羞赧自己这没头没脑的问话,先不说宜州书院在宜州的名声,稍有些心思的人即可轻易知晓,更别说自己这名帖还是李玄昭寻来的,他又如何不知晓。
  李玄昭看着身前那人微红的耳尖,微笑道:“自是知晓。”言罢,瞧着那人的耳尖似乎更红了。“嗯。”温曦低头喏喏地作应答。片刻后,温曦缓过心绪道:“先前殿下给的名帖,温曦只用了一张。”“剩余的那张你就收好罢。”李玄昭淡然道。对于李玄昭来说,他只要知道温曦能在宜州书院入学即可,另一张是否排上用途他并不在意。
  他知晓温曦入学的时日,亦晓得温曦平安到达宜州书院的经过,温曦想追寻的,他愿意尽自己的能力用这般不着痕迹的方式助其实现,他比谁都了解少年看似软糯的外表下那颗坚守自我的心。在静寂无人的时刻他也曾询问过自己,为何唯独对少年这般在意,这般倾注自己罕有的热情执着。静心思索,约莫除了那恰恰合着自己心意的容颜外,更多的是这少有的自我坚守,仿若遗世独立般的魏晋风骨。
  温曦闻言点头,静默不再叨扰李玄昭。约莫过了两刻时辰,温曦三人到达重点河段区域。区域附近搭建了许多帐篷,帐篷周围有许多清理河道的工具,新丁有序往来于河道和帐篷之间,部分新丁已在河道内清理作业。温曦三人下马,随后步景、绝影便被人牵至阴凉处喂粮草。温曦随着李玄昭和安文江进入正中的一顶帐篷,此时帐篷内正候着数位谋士,看见李玄昭步入皆行礼恭候。
  李玄昭并未走向帐篷内的主座,而是走向摆在帐篷正中的方桌,桌上放置着河道的绘图。温曦本意在众人间寻个空子看图,却被李玄昭带着走到方桌的右侧正对绘图,在他旁边站着的便是林峰,安文江则站在李玄昭的左侧。
  “方才商讨到何处?”李玄昭出言道。“回禀殿下,尔等方才正商议着如何将从这片山地凿来的沙石安置到河道中。”其中一名谋士道。李玄昭看着绘图静默不语,当初李玄昭提及利用山地的沙石做护堤的材料,现如今防洪堤坝已沿着河段围了起来,可如何做到所谓的因势利导,让农田受灾的水患成为灌溉的利器却着实让人费解。众谋士按着李玄昭的提议寻思了些日子,却始终寻不出处理的好法子,面对这静默的李玄昭,一时间众人皆敛息不敢轻易出言。
  “殿下看这处。”一旁静默的林峰指着绘图上的山地位置出言道:“这山地向西处凸伸,导致此处的红水河水流偏西且湍急,造成下游西涝东旱。微臣这几日仔细观察这处,寻思出了一个法子,或可将其化弊为利。”林峰言罢,从袖中另取出一张图纸,图纸所绘是重点河段的简易手绘图,少了周围地形干扰,更显简洁明了。李玄昭看着简易图纸的绘线,示意林峰继续。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