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丰丰大吃一惊:“他没、没怎么你吧?”
喻冬:“没有。他说来找朋友玩的。”
喻冬想跟宋丰丰说那位开着黑色小奔驰的年轻人的事情,但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他居然觉得有些不好意思,怕自己一提起来,宋丰丰又会想到别的地方去。龙哥和那青年的关系……喻冬确实很好奇,可若是宋丰丰也跟着一起好奇,他总感到隐隐的尴尬。
宋丰丰把龙哥呃名片收好,没还给喻冬。喻冬突然有了新主意:“我们买手机吧。”
宋丰丰被他拽着往外走:“手机?”
“如果我俩都有手机,这次就不会这么麻烦了。”喻冬高高兴兴地说,“你爸不是让你买手机吗?这边的比较便宜,买完你正好回酒店洗澡吃饭,我赶车回家。”
两人打了一辆车,直接到了市中心的手机卖场。
喻冬先前在张敬家里看《大众软件》的时候已经默默记下不少新型号的信息。卖场里满是人,诺基亚一款针对年轻人市场的手机这个月才刚刚推出,到处都是它的广告。
“能拍照,音乐手机,滑盖的,我觉得挺好看。”喻冬说,“而且诺基亚的手机质量特别好,摔不坏,适合你。”
宋丰丰仔细看参数,这个不过巴掌大小的滑盖手机功能齐全,而且非常耐用:“理论待机时间223小时?那不是充电一次能用一周?”
他有些心动了。
“你买吗?”
“买啊。”喻冬点头,“我连卡都带来了。”
宋英雄跟宋丰丰提了好几次,让他尽快买手机。卫星电话现在已经覆盖南海,他迫不及待地要成为一个尽职尽责的、随时可以打电话回家询问儿子学习成绩并且骂他几句的好父亲。
宋丰丰在喻冬的鼓励下,很快刷卡买下了手机。两人买的都是同一款,诺基亚5300,能拍照的音乐手机,一个略有重量的小砖块。
“你说要送我什么礼物?”他突然想起喻冬开赛前说的话。
“给你买手机的参考意见,这还不算礼物?”喻冬说。
宋丰丰:“……好吧。”
喻冬不高兴了:“你们嫌我老送礼物,现在我不送了你又不高兴。”
宋丰丰:“你悄悄送啊,我不让张敬知道。”
喻冬盯着他看了一会儿,咧嘴笑了。宋丰丰发觉喻冬这一天有些古怪,整个人像是被一种什么情绪鼓舞了似的,和以往有些不同。
“那我走了啊。”喻冬说,“你明晚回是吧?”
“嗯,随队一起回。明天还有一个什么采访,要上电视。”宋丰丰难得害羞了,“应该不会拍我吧。”
“肯定会拍你的啊。”喻冬在公车站旁的小吃摊里买了点零食,边吃边说,“你和队长都要拍。”
宋丰丰看他吃东西,后知后觉似的反应过来:“喻冬,你今天都吃了什么?”
但车已经来了。喻冬没有回答他,很快跳上车,隔着车窗冲他挥手,说了再见。
宋丰丰回到酒店之后,还剩一点儿时间。他飞快洗了澡,把自己打理清爽,和队员们一起坐小巴去吃饭了。他在车上一点点地想今天喻冬的行程,最后终于确定:这人根本没吃饭。
到了饭店,等领导讲了话,开了席,他说要去洗手间,借机溜了出来。
打算给喻冬打电话,却发现自己手机还没办sim卡。等到柜台处借到了座机,又想起其实喻冬也还没有办卡,他根本联系不上他。
宋丰丰在柜台呆站片刻,又垂头丧气回了包厢。
想到喻冬就这样饿着肚子苦兮兮地回家,看着面前的一桌子鸡鸭鱼肉,他胃口全无。
喻冬抵达车站时差点没赶上车,但是那趟车晚点了一个小时,他阴差阳错,得以慢吞吞吃了个好饭。
吃了一份叉烧白切鸡拼盘烧腊饭之后,他在火车站里头闲逛,又啃了一个煮玉米和一块鸡排。
坐在候车室里等车,听到隔壁一对小夫妻说候车室门口的小卖部里卖的烤肠和茶叶蛋好吃,他又跑去买。
实在吃不下了,把自己充分喂饱的喻冬等到了姗姗来迟的列车。
这趟夜间的列车上没有什么人,喻冬自己占据了一个小空间。吃饱了之后人容易犯困,他把额头贴在冰凉的车窗上,看着外头飞快掠过的树与房子。
天色越来越暗了,渐渐只有远处的灯是清晰的。列车在铁轨上飞驰而过,有时候经过某些陌生的铁道口,喻冬看到有小孩子停在路边,仰头看着经过的火车。
这揣着兴奋和狂喜的一天过去了。他在安静的车厢里,慢慢感到了落寞。
太匆忙了,他怀着遗憾心想,自己甚至没有好好看看宋丰丰。
才不过刚刚分开,喻冬已经开始想他了。
他随着车身的摇晃,额头在车窗上轻轻地一撞一撞,不疼,就是因为过分无聊。
玩了一会儿,喻冬的脸渐渐发热,最后猛地坐直了。
他捂着自己温度升高的脸,被自己的想法吓了狠狠的一跳——他为什么要想宋丰丰?
宋丰丰从二楼天台上大声招呼自己。宋丰丰在玉河桥上骑车,车头挂着早餐。宋丰丰踩着自己的滑板,在路上歪歪扭扭地走,然后栽到了别人家的院子里。
喻冬按着自己的脸颊,紧紧闭上了眼睛。
他为什么要到省城来?为什么毫不犹豫?为什么要拼命赶车?为什么即便站在场外听完全程也仍旧这样兴奋?
为什么这样跑过来,就是为了见一眼比赛中的宋丰丰?
为什么在离开之后,又立刻开始想念他?
喻冬觉得太可怕了。他被自己心里那团熊熊烧灼的火,烫得脸颊发红,眼圈也发红,几乎要哭出来了。
那个恐怖的、让他畏惧的答案,已经从深处浮出来,薄薄地藏在水面下,他一伸手就能碰到。
吴曈和郑随波在黑暗处的吻,龙哥与他那位西装革履的“好朋友”,宋丰丰悄悄在耳边跟他说的话……男人和男人……
摇晃的烛光里,有人躺在他身边。火光勾勒出他手臂的肌肉线条,映亮他的眉眼。宋丰丰抱着他,保护他,在灌进来的风和雨里用毯子挡着他,抚摸他的脸,问他是否受伤。
喻冬脑子里一团乱。
他低哑地呻吟,咚地把额头撞在车窗上。
脸上的温度降下来了。他在车窗上看到了一个脸色苍白,紧紧张张的自己。
夜里宋丰丰给周兰家打了个电话。
他先跟周兰说了喜讯,然后说想找喻冬聊天。周兰片刻后回来,告诉他喻冬已经睡着了。
周日傍晚,宋丰丰回到了市里。他在省城给周兰买了东西,还给喻冬带了两本新的漫画。他上楼去敲喻冬的门,喻冬没开,隔着门告诉他自己还在搞计划书,谁都不想见。
宋丰丰很郁闷,回家之后闲着没事,打电话把张敬骂了一顿。
周一上学,他仍旧一早去买了早餐给喻冬,喻冬却已经出发了。
宋丰丰这才觉得不对劲:喻冬从来没有撇下过自己,一个人上学的。
他奋力猛蹬,最后终于在铁道口附近追上了喻冬。
“我帮你骂过张敬了。”宋丰丰邀功似的说,“他答应我以后不会再找你干活。”
喻冬见了他,先是趴在车头,然后又转过头,盯着铁轨的尽头,就是不看他一眼。
宋丰丰急了:“你怎么了?”
喻冬任由他摇晃自己车头,就是不动。
他要深呼吸,让自己脸色稍稍变得正常一些。
“你脸红什么?”宋丰丰扭头去看他。
“……太晒了。”喻冬回答。
宋丰丰毫不怀疑,喻冬说过不会对他说谎的。
“要不你干脆退了那个协会吧。”铁道口收闸了,两人往前骑去,“哦不对,人数不够协会就取消了是吧?”
“最少四个人,现在还差一个。”
宋丰丰拍拍胸膛:“那我加入吧。以后我罩你,你不用参加活动。给张敬多一点机会和女神相处。”
两人一路说着没边没际的话,在海边的道路上前进。朝阳从东方升起,照亮了所有人的脸,常青的灌木和乔木还在一茬茬地开花,凤凰木与羊蹄甲的花瓣落了满地,随着风不断扬起。
喻冬有时候转头看一眼宋丰丰,之前的惶恐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消失了。
惶恐也没用。他心里清楚。
只要宋丰丰不知道就行,他可以一直把这点儿不好讲的心意牢牢藏着。
两人到了学校,在车棚里看到满脸惊恐的张敬和学委。
“你不是吧?”宋丰丰很惊讶,“要威胁学委?就为了个期中考?”
“谁怕期中考啊!”张敬大叫。
宋丰丰:“我怕。我爸可能会揍死我。”
他看向喻冬:“喻冬要救我啊。”
张敬扯着学委大吼:“先听我讲!期中考之后是什么事情你们忘了吗!”
喻冬突然想起来了:“校运会。”
张敬满脸绝望:“是啊!”
他指着学委。
“这家伙刚跟我说,他们班干部上周商量校运会的事情,有人问男子5000米有谁能跑,这家伙把我说了出去!”
学委:“你确实参加过。”
张敬:“那是4000米!”
他想了想,连忙补充:“而且我没跑完。”
想到当初的惨状,他揪着学委衣领摇晃不已:“陈垚啊陈垚,你害死我了……”
“男子5000米和女子4000米每个班都只能报一个人,而且参赛之前要一起进行针对性训练,你知道吧?”学委推了推眼镜。
张敬:“不想知道。你快帮我把报名撤了,不然不要怪我辣手无情……”
“我们班女子4000米是关初阳。”
张敬:“……哦?”
他立刻松了手,顺便帮学委抚平了被自己捏皱的衣领。
第27章
市三中的校运会上有不少特色比赛项目,除了教师们必须出场参与的各类竞技比赛之外,男子5000米和女子4000米长跑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项目。
因为跑道在校外。
这两项比赛实际名为“男子/女子定向长跑”,是市三中根据定向越野运动的相关规则重新设计的一个比赛项目。参赛选手会带着指南针和地图出发,并且要在确定的6个地点中寻找到相应的信物,绕一圈后返回起点。
每一年的定向长跑都有一段赛道会设置在海边,有的学生非常喜欢这一段,有的人则异常厌恶这一段:在这个热带城市里,11月也仍旧热得厉害。
针对性训练的地点就在操场上,张敬得到通知之后,一下课就立刻约上关初阳过去了。
关初阳一路上还在问他生物标本协会活动的事情,张敬拍着胸脯:“喻冬都写好了!我看过了,特别棒。”
关初阳:“一会儿给我也瞧瞧啊。”
张敬告诉他协会即将迎来关键的第四位成员宋丰丰,关初阳原本愁眉不展,一听这消息立刻高兴起来了。
根据学校的规定 ,学生只要向学校提出申请并经过审批,就可以成了社团。但学生社团只有超过4人,才能跟学校申请活动经费。如果没有活动经费,社团在一学期内无法举办活动,下学期的审核里,就会被取消社团资格。
宋丰丰加入之后,关初阳的生物标本协会就可以正式向学校申请经费了。
“如果活动计划写得好,一学期大概能申请下来一千块。”关初阳说,“名额有限啊……”
她又再次愁眉苦脸。
两人抵达集合场地之后不久,老师宣布开始讲解比赛规则和进行训练。
张敬:“人没来齐呀。”
老师:“齐了,就你们九个人。”
张敬:“……高一年级都不止九个班!”
老师:“这个比赛是自愿报名参加的,不强制要求。你报名的时候不知道吗?”
张敬:“……”
学委真的是害死他了。
关初阳倒是跃跃欲试,听得很认真。她曾经参加过夏令营的定向运动,兴趣很浓厚。老师讲解结束之后给每个人发了一张赛程单,上面列出了一些注意事项。张敬一边看,一边跟关初阳搭话:“高一就我们两个人参加,我俩要互相扶持了。”
关初阳:“嗯。”
张敬忍不住又多嘴:“关初阳,你不觉得我们两个很有缘分吗?你喜欢标本,我正好也喜欢。你报名参加定向长跑,我也正好报名参加。”
关初阳想了想:“是吗?”
张敬厚着脸皮:“是滴。互相扶持,啊,扶持。”
第一天的3000米训练跑结束了,老师和其余七个人站在终点线等待张敬和关初阳。
张敬跑得很累了,但还在勉强支撑。
我以前还跑不了3000米呢——他这样安慰自己。
关初阳已经跑完了,看到他还在跑道上磨蹭,于是走过来和他一起往前去。
张敬郁闷坏了。才刚说了“互相扶持”,可谁也没扶持上谁。
好不容易走到终点,他趴在跑道上大喘气。老师过来问他要不要取消报名,他可以帮忙。
“张敬同学,你勇气可嘉,但是要考虑实际情况。”老师很诚恳,“比赛时间是上午十点,比现在还要热,你行吗?”
张敬:“我不行……但我会努力的!”
老师:“不要这么唯心。”
他把张敬的名字划掉了,让张敬到一边的树荫下歇着,不要摊在跑道上,阻拦田径队训练。
关初阳坐在他身边等他缓过气,慢悠悠开口:“你是不是平时不锻炼?”
25/76 首页 上一页 23 24 25 26 27 2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