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18

一路凡尘(近代现代)——一叶苇

时间:2018-02-07 09:42:01  作者:一叶苇
  云健打电话说不让接,他对温州已经很熟悉了,自己坐机场大巴就行。
  柳侠几个人觉得过意不去,毛建勇又给他们留了两辆车,闲着也是闲着,张福生、詹伟和云健已经十一年没见面,早一个小时也让他们激动。
  柳侠他们离开后,柳凌、柳岸、陈震北到一楼中餐厅吃早餐,柳凌和陈震北的东西已经收拾好了,他们吃完早餐就退房。
  柳岸问他们打算去哪儿玩,怎么去,陈震北和柳凌说先去买点户外用品再说,反正就是玩,走哪儿算哪儿,没准他们今天就在商场里转一天呢。
  事实跟他们说的确实差不多。
  陌生的城市,陌生的人,没有异样的眼神时时在暗中窥视,不必担心一个对视的眼神都成为罪证,即便从来没有过在大庭广众之下表露爱情的想法,两个人也十分享受这种鱼入大海的感觉。
  在商场买好户外远足用品,两个人又像所有初到一个陌生城市的游人一般,沿着街道慢慢地走,东张西望地寻找着这个城市与众不同的地方。
  逛到一个小学校门口,两个人身边忽然停下一辆出租车,一个抱着孩子的中年女子从车上下来。
  柳凌和陈震北对视了一眼,然后柳凌扶住副驾驶的门,说出了一个乡镇的名字。
  中年司机又十分具有温州特色的普通话说:“到那里差不多要一百公里,还有一半是山路,我回程可能还要跑空,至少四百块钱才可以。”
  柳凌说:“二百。”
  司机摇头。
  柳凌准备关门。
  司机:“三百五,不行就算了。”
  柳凌:“三百,行就走不行我们再找车。”
  司机一摆头:“上车吧。”
  两个人一左一右上了后排座。
  陈震北在司机看不到的地方伸出个大拇指:厉害。
  柳凌说荣泽话:“差远了,要是幺儿跟柳岸,估计二百就妥了。”
  傍晚七点半,柳岸接到柳凌的电话,信号不太好,老断,不过柳岸最后还是听明白了,柳凌和陈震北在一个名字很奇怪的村子里一户姓徐的老乡家住下了,这户人家的孩子都在市区打工,家里只有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太太。
  柳岸说:“我今儿没事查了地图,怎么不记得风景区有你们说的那个乡?”
  柳凌说:“这儿不是风景区,就是正常的村子,只不过在山里,人很少,村子下面有一条河,我们站在院子里顺着河看,跟风景画似的。”
  柳岸问:“江南小镇烟雨图那种画?”
  柳凌说:“没有烟雨,现在是渔舟唱晚。”
  柳岸说:“远看像画,近看都是牛粪和鸡屎,对吧?”
  陈震北:“柳岸你看我们能一起出来玩,嫉妒,所以故意是吧?”
  柳岸:“没有,我是羡慕,我想起我们家柳二狗和柳小猪了。”
  陈震北心塞了一下下,紧跟着就想开了:“现在跟我炫耀这有用吗?你现在不跟我一样回不去柳家岭?”
  柳岸静了三秒钟:“我和我小叔从小一起长大的,从、小、一、起。”
  …………
  陈震北抑郁了,抑郁得好像跟案板上的那条鱼有仇一样,闷着声将它开膛破肚,还想再补几刀。
  柳凌坐在他对面,用一根细竹签挑着虾线,昏黄的灯光下,他嘴角的笑容淡的几乎看不出来:“阿婆说了清蒸最好吃,你是想吃生鱼片?”
  陈震北放下刀:“我是想把他当成柳岸给拍了。”
  柳凌看了他一眼,但笑不语。
  徐家阿婆掀开油亮的木锅盖,说了句什么。
  具体没听懂,但意思柳凌和陈震北都懂,就是让他们看看粥煮的怎么样了。
  阿婆说纯正方言,柳凌和陈震北得连猜带蒙才知道什么意思,但她能听懂普通话。
  两个人经出租车司机指点,来到这个深山中的小村,本来打算野营露宿的,可他们经过一户人家门口,看到一片竹子,陈震北忽然想到那年小萱让他摸的那条小蛇,觉得在这种地方露营不太安全。
  柳凌的印象里,南方确实蛇比较多,于是两个人就决定找户人家住,那位司机跟他们说,近几年风景区的农户办农家旅店的很多,这边不是景区,村里人虽然没机会办旅店,但也都接受了这种观念,家里房子宽裕的话,肯定有人愿意临时出租。
  两个人见到人就问,问到第三个人,那人把他领到了村边的徐阿婆家。
  年过七十的老太太,因为孩子们都在外面打工,观念还挺开放,听明白柳凌和陈震北的意思,她就领着两个人去看了西厢房南头的房间,阿婆说,那是她孙女出嫁前的房间,好几年没住人了,如果他们不嫌不好就住。
  这个村子还保留着原始古朴的状态,石铺小路,石头简单垒砌的院墙,黑瓦白墙的房子,远看很漂亮,房子内部却很简陋。
  徐阿婆家孙女的房间就一张带蚊帐的床、一个柜子、一张桌子,还有几张竹子的小凳子,不过看起来阿婆经常打扫,房间还挺干净。。
  柳凌和陈震北都觉得蛮好,于是问阿婆价格,并表示希望能包一日三餐——他们打算就在这个小村子里度过五天。
  阿婆说自己不懂这个,让他们看着给。
  两个人说一天二百,阿婆觉得好像有点贵了,说她找村子里其他人问问去,陈震北说不用,他们希望吃好点,比如,多点海鲜。
  阿婆出去了一会儿,就提着一条鱼和一袋子活虾回来了,然后开始动手做饭。
  柳凌和陈震北的意思,是他们自己借用阿婆的厨房,阿婆给他们提供食材,他们自己做,阿婆显然理解错了,觉得自己收了钱,就该给客人做饭。
  正好两个人用这里的土灶都不大在行,就顺水推舟了,只是陈震北跟阿婆交待,把白米粥煮烂点,黏糊点,柳凌胃不好。
  阿婆这会儿是觉得粥差不多了,让他们看看行不行。
  陈震北离灶台近,过去用勺子搅了搅:“再煮十分钟吧。”
  阿婆点头,把锅盖重新盖上。
  柳凌的虾线正好挑完,他站起来,问阿婆下一步怎么办。
  阿婆示意陈震北过去看着粥,自己过来拿过装满了虾的盆子。
  陈震北扭头对柳凌说:“炒菜味儿大,你出去转转吧。”
  柳凌想了一下才说:“行,我去把咱们的包整理一下。”
  过了大约三分钟,陈震北正掀开锅盖舀了一勺子粥观察,忽然眼前白光一闪,同时听到“咔嚓”一声。
  他扭头,就看到柳凌举着相机,在门外冲他笑:“做饭的样子这么帅,拍一张留念。”
  阿婆做的鱼是清蒸,虾是白灼,都是最简单的做法,但慢慢吃,很美味。
  只是,柳凌光吃虾。
  柳家岭没有鱼,柳凌在当兵之前从没吃过鱼,所以对鱼刺有心理负担,在能够选择的情况下,他能不吃鱼就不吃鱼。
  阿婆不肯和他们一桌吃饭,自己盛了粥和一盘炒黄瓜去院子里吃了,可柳凌还是不肯让陈震北给自己挑鱼刺,他担心万一给阿婆看见,会怀疑他们的关系。
  陈震北把一大块鱼肚子上的肉挑干净刺,站起来装作添粥,看阿婆站在大门口往外看,马上转回来,把那块鱼转到柳凌脸前。
  柳凌无奈:“咱们各自吃自己喜欢的就行啦。”
  陈震北喝粥:“鱼肉是最好消化的,营养还丰富,你得学着吃鱼。”
  柳凌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以前没吃鱼,不也好好的。”
  陈震北说:“所以你这么瘦啊。”
  柳凌怕他再给自己挑刺,干脆自己夹了一块鱼肉,慢慢挑:“柳岸在美国吃了四年鱼,不也那么瘦?”
  陈震北想起柳岸那句话就堵心:“那家伙是因为心眼儿太多了,所有营养都用来供应他那些心眼了,所以没工夫长肉。”
  柳凌把挑完了刺的肉转到陈震北面前:“你多吃点鱼肉,听人说,鱼的什么营养对头发好。”
  陈家没有少白头的遗传,陈震北现在却有了很多白发,而比他大好几岁的陈忆西现在还青丝如墨。
  吃完饭,两个人沿着崎岖不平的石头小路散步,村里的年轻人都去城里打工了,老人们晚上外出多有不便,都在家里看电视,路上几乎没有人。
  虽然身后有点点灯光,眼前宽阔的河水也发出哗哗的声音,这里的夜感觉上却和柳家岭一样安静。
  两个人没有说话,就沿着河堤静静地走,走到没有路了,无声地返回。
  他们觉得自己只走了一会儿,回到家发现,徐阿婆已经关了电视,准备要睡了,可操心明天的早餐,特意站在大门口,等着问他们早餐吃什么。
  柳凌说:“就您平时吃的那些。”
  陈震北加了一句:“粥一定要是淡的,不要做咸粥。”
  阿婆答应着回屋去了。
  两个人也回到自己的房间,因为窗帘只是一块很薄的碎花洋布,他们没有开灯。
  一米五的床,胳膊都不能舒展平伸。
  陈震北的胳膊和柳凌完全重叠,两双手手心相对,脸贴在柳凌心脏的位置,听了好半天,他说:“如果能永远这样多好。”
  ——
  第二天早上,徐家阿婆起的早,她以为两个客人昨天走那么远的路来到他们村,今天肯定要睡个懒觉,她不知道她刚出大门,陈震北和柳凌就从厢房出来了。
  小村通电,但没有自来水和天然气,村里人全都和柳家岭一样,用土灶烧柴做饭。
  徐阿婆家的土灶和柳家以前的灶相似,一个大灶台上两个灶眼,只是柳家的灶台高大宽阔,外脸和平面是用砖和石头砌的,徐阿婆家的比较小,外观是白瓷片。
  粥煮起来比较费时间,柳凌决定不等阿婆回来了,他们自己先煮上。
  陈震北对着土灶跃跃欲试,想生火。
  两个人从柴房抱来几根干树枝和一抱稻草,柳凌把火机递给陈震北:“点吧。”
  陈震北想了想,把两根干树枝塞进灶洞里,然后拿了一把稻草,打火机引着稻草,赶紧扔进灶洞。
  稻草着完了……完了。
  柳凌微笑:“再来一次?”
  陈震北捋袖子:“不可能,不就是点个火么,怎么会点不着?”
  他又往灶洞里加了一根干树枝,拿过一把稻草,再点,扔进灶洞……
  很快,稻草又着完了,干树枝安然无恙。
  柳凌叉腰,盯着灶洞研究,半分钟后:“我知道了,这次肯定一次成功。”
  柳凌看着他把干树枝拉出来,把稻草先放进去,再把干树枝放稻草上边,然后,把打火机伸进灶洞……
  没法点,火焰是向上的,稻草在下面,点不着。
  陈震北蹲下身,摸着下巴对着灶洞研究,研究了一分钟,站起来把打火机抛给柳凌:“今天你先来吧,要不稀饭熬不黏糊了。”
  柳凌无声地笑了起来,神色有点赧然,抓了把稻草准备点。
  陈震北楞了一下,也无声地笑了,他扭头看了看大门方向,没有人,转身抱住了柳凌,把唇轻轻贴在他的唇上:“今天谁来?”
  柳凌手里拿着东西,不能回抱他,偏头用了吻了他一下:“随你喜欢。”
  徐家阿婆回来,闻到米粥的香味,进来又看到土灶里轻轻燎着的火焰,惊讶地问:“&*……%¥&?”
  柳凌说:“我家也是山里的,也用这种灶,不过,我们不用稻草引火,用麦秸。”
  阿婆叽里呱啦地夸柳凌,意思是这么俊的娃还这么勤快能干,可是好少见哦。
  陈震北听得耳朵馋,中午,让柳凌和阿婆教着他试了三次,终于把灶洞里的柴禾点着了。
  ——
  陈震北、柳凌和徐家阿婆一起愉快地吃午饭的时候,柳侠在毛建勇的老家,正一头大汗地对着手机话筒编瞎话:“那个,伯,俺五哥,俺五哥他……,那,温州不是老热嘛,我今儿不是来毛建勇他老家了嘛,他老家也是农村,没空……有空调是有空调,就是,就是人老多,我怕俺五哥来,跟俺几个也没话说,我就,我就没叫俺五哥一起来。
  昂?俺五哥不接电话?不会吧?他是不是去……不在服务区?不,不可能啊……”
 
 
第554章 露陷儿(修改bug)
  上窑北坡,柳钰的面包车里。
  柳长青的脊背一下挺直了:“幺儿,温州那边又是海又是山哩,不安全,你快打电话试试,看能不能联系上您五哥,打完跟我说一下。”
  “哦哦哦,我知了伯,我这就打。”
  合上电话,柳侠先吐了口气,对于五哥的安全,他并不担心,昨天晚上柳岸已经跟他说了,陈震北和柳凌去了一个深山里的小村子,信号很差,昨天柳凌和柳岸通电话时,是跑到一个小山坡的顶部,才勉强有了点信号。
  不过,他还是得想办法跟柳凌联系,他知道真实情况,所以不着急,可柳长青隔着几千里着急啊。
  他试了试柳凌的电话,果然是不在服务区,打陈震北的也一样,柳侠嘟囔了一句“这是钻哪个山旮旯里了”,继续给柳岸打。
  柳岸正在笔记本上写文件,听完情况让柳侠不要着急,他自己再试着给柳凌打打,结果还是不行。
  柳岸和柳侠商量:“我知道五叔跟震北叔去的那个乡叫啥,要不,我过去找他们?”
  过去找得大半天,不找的话可能得四五天,四五天没消息,得把家里人吓成什么样?
  柳侠急得乱转圈:“再想想再想想,看还有别的办法没。”一百多公里,让柳岸一个人去,柳侠不乐意,并且大半天柳凌都不回电话,他也没办法跟柳长青解释啊。
  柳岸说:“要不这样小叔,你给俺大爷爷回电话吧,就说你联系不上五叔,就往宾馆服务台打了个电话,服务台说清早你将出去,俺五叔也背着包出去了,他还跟服务台要了景区的宣传册,毛伯伯跟你说,那几个著名的景点都在山里,那儿跟柳家岭一样,没信号,你先稳住俺大爷爷,别叫他老操心。”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