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18

不臣之心(古代架空)——曲商

时间:2018-03-25 13:25:11  作者:曲商
  莫静和脸皮也是厚实,并不十分介意。
  “正巧路过,想来看看齐姑娘。”
  其实是想来看看胡沐延的,不知道胡大夫有没有抱得美人归。
  “那小蹄子?不是跟着与你同来的那人走了吗?夜黑风高,私奔的,也是丢足了我齐家的人了!”
  莫静和心里觉得好笑,胡沐延刚走的时候来了好几回信,信誓旦旦的说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后面倒是没了音信,估摸着提了几次亲都没成,才想出直接带走人家姑娘的法子。
  “哦?哦!那在下不打扰了。”
  他又去看了眼贵儿,贵儿长到他胸口了,在院子里练那时他教他的身法,练得已十分纯熟了。
  邻长问:“这次住多久?”
  莫静和道:“就要走的。”
  邻长赶忙把贵儿推到他跟前,让贵儿磕头。
  “让贵儿跟着你吧,他留在这能有什么出息?顶多跟我一样当个邻长,外头那样好,该让他去见识见识的。”
  算上这次,莫静和已受他磕了六个头了。
  “我……活不了多久了,您若放心得下,我给贵儿介绍一位先生,那人学识品行都是再好不过的了。”
  见邻长犹豫,又加了一句“在朝里当大官的。”
  邻长心动,凑近了些,低头问:“县令?县长?”
  “县令六百石,县长四百石,他两千石。”
  “那得是多大的官啊,你可不许骗我的。”
  莫静和笑:“那时蒙您收留,您对我是有恩的,我怎么会骗您?”
  “你跟他熟不熟?他那样的大人物,脾气应当不会太好吧,若是不肯,贵儿该怎么办啊?”
  莫静和想起那时自己陪木东初外头吃了个饭,正巧被他撞见,就被他说了一顿。
  “虽我不知皇上与你为何微服出宫,但做臣子的应功在朝堂,以旁门小道取悦君心,能得几时好,也到底不是我等朝臣应为,到时史家秉笔直书到底也落不得好。”
  这样想来,脾气确实算不得好的。
  “还行,从小一起长大,算是熟的。”
  邻长看了莫静和一眼,回屋替贵儿收拾行李去了。
  贵儿告别邻长的时候,哭着说:“父亲不要我了!父亲不要我了!”
  把邻长的心也给哭碎了,跟着一道哭,生怕自己一犹豫就后悔了,赶紧把人塞给莫静和。
  “快走快走!”
  莫静和对邻长做了一揖,带着贵儿走了。
  “方才听你说,你活不长了,是快死了吗?”
  贵儿坐在马车上吃莫静和给他的点心,酥酥软软的,中间还有馅,虽然不知道是什么,他从没吃过,不过很好吃,比父亲以前给他吃的点心都好吃。
  “嗯。”
  “你说的大官有你好看吗?”
  “嗯。”
  “学问身手都比你好?”
  莫静和认真的想了想。
  “学识比我好,身手……略差些,不过,你以后如果能跟他一样,身手好不好的已经无所谓了,身手好,一招一式,血流五步,他那样的,一句话一个眼神,天下缟素。”
  贵儿继续啃他的点心,他正在换牙,四颗门牙掉了两颗,吃东西不太方便,不过这个年纪容易饿,三顿正餐,两顿点心一样少不得,莫静和又递给他一块芙蓉酥。
  “他那么厉害为什么就跟你成朋友了?”
  莫静和笑:“朋友只在意趣相投,与厉不厉害有什么关系?”
  贵儿仔细想了想,又道:“我还是比较想跟着你,父亲说,你会调虎离山,声东击西,如果跟着你,以后能过好日子。”
  莫静和道:“这些那个大官都会,我心术不正,游手好闲,名声也不好,以后你若要做官,需要有人举荐,他们一问你师从何处?你若报了我的名字,仕途算是完了。但若跟着他,这名头可就不一样了,说不得他们是要争相举荐的,你还能挑挑哪个声誉好,哪个声望高,且你若是他的门生,以后受老师株连的机会小。”
  “什么是门生,什么是株连,为何跟着他受株连的机会就小?”
  莫静和自己也吃了块点心。
  “就比如你跟着我,我是你的老师,你是我的门生,我若抵不住诱惑图小利而犯国法,就会被抓起来,若是小罪,当然是我一个人受着,可若皇上觉得这罪太大,杀了我一个人都不能解气,他就会把我的九族都杀了,你虽不在我九族之列,但却算是我这一派,寻个别的由头杀了也不过寻常,你是臣子,皇权面前,只能乖乖去死。就算圣恩浩荡不杀你,你的政见想法都别想在朝堂上立足了,你的仕途也就算完了。”
  “那你为什么要图小利而犯国法?你明明知道会有性命之忧,会殃及九族,会连累我,你为什么还要这么做?”
  说着说着,眼泪便源源不断的往外流,收也收不住。
  莫静和向来胡说八道的,第一次碰上这种场面,顿时有些手足无措,将人抱住,轻拍他的背。
  “我就打个比方。”
  贵儿抽泣不止。
  “如果我不想做官,可以跟着你吗?”
  “也不行,我回去就去死了,你跟着我,是打算帮我守灵还是跟着我去死。”
  贵儿又开始哭:“说什么你会拖累我,你就是把我当拖油瓶,你要去做你的事情,觉得我累赘,所以才把我丢给那个大官的。”
  莫静和道:“你想跟着我,是觉得去的那个地方你只识得我。我带你去见的那个大官,他人很好,读过很多书,见过人多人,去过很多地方,他家还有很多好玩的机关,喜欢自己做□□,大将军左荣华军里连弩就是他参考古书的记载做出来的,他还会用八阵图,虽据他自己说还不得全部奥妙,但我曾看他摆弄了几块石头,就将几十名甲士困在其中,硬是走不出来。他做的木鸟能在天上飞而不掉下来,做的鱼能在水里游而不沉下去。”
  看到贵儿眼神中几乎有星星闪烁,莫静和心道:成了!
  当他坐在席少凉对坐,问他讨酒喝的时候,贵儿还沉迷其中,用无尽崇拜的眼神望着席少凉。
  新帝登基,席少凉忙得脚不沾地,哪有闲工夫带小孩,尤其是莫静和带来的小孩。
  “你不是很能吗?还会装死了!你能,你自己带啊。”
  莫静和见席少凉不给酒,自个满屋子的找。
  “我吓唬陛……先帝的,你硬是来凑热闹,还要怪我。”
  “你住手!还有没有一点世家公子的样子了!”
  “莫三公子死了,我就一平民老百姓,要个什么样子。”
  “别翻那里,那是变法的竹简,别给翻乱了……行行行,我给你去拿。”
  正起身,看到莫静和呆呆地站在那里,瞧着那些竹简,愣了许久。
  席少凉与他一块长大,别人不知道,他却是通透,谁年少不狂妄,谁不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莫静和有才干,有机会,但他却不能,他心中的变法,只在与老太爷闲聊中表达过一次,还是老太爷说出口的。
  木东初何尝不了解他,当年辅佐太子,有很多人选,莫静和未必就是最合适的,可先帝就让莫静和去了,却也是为了让他一酬心中的抱负吧,若不是后来出了那种事,现在是个什么局面还不可知呢。
  “这孩子怎么回事?”
  席少凉将酒递给他。
  “怎么是董府?”
  “我这只有这种酒。”
  莫静和便不再纠结。
  “我那时……不能同你讲。就是落了难,被他父亲救了,他父亲把他托付给了我,你说莫静和这名头,那些人表面恭顺,句句赞扬,可背地里谁不骂两句,我还听说有拿我训孩子的。‘你再不好好读书,以后就变莫静和那样了,空有一副好皮囊,整日里游手好闲,欺男霸女,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你要真成了那样,我亲手打死你,啊呀,真是越想越气,先打了再说’转身就去传家法的。据说他们把这顿打都记我头上呢,等他们长大了,正巧贵儿也要出仕了,他以后的日子怎么过?你就不一样了!”
  “打住。”
  席少凉怕他光喝酒伤了胃,又传了些点心来,莫静和自己拿了块,又递给了他身旁贵儿一块。
  “他这个眼神怎么回事?你是不是同他又讲了些奇怪的事情。”
  莫静和笑:“他怕生,不肯来,我这不是没办法嘛。”
 
 
第104章 第 104 章
  我叫陶执,字释然。
  陶大将军府的嫡长子。
  父亲说我们家世代簪缨,各个率厉文武,身先士卒,所向摧破,没有一个怂货。
  可是我就很怂,我怕血,从小就怕,看到血就晕,父亲为了让我练胆子,先是让我把池子里的鱼捞出来,我不肯,那鱼好好的活着,为什么要害它性命。父亲把我关了三天柴房。
  放出来又让我杀鸡,那鸡放我面前的时候,脖子的毛已经被拔完了,厨子看我害怕,踢了一脚,说是把胆踢破了,它没力气不会激烈反抗的,就是不杀了它,它也活不了多久了,早点杀了它,它能早点解脱,可它的脖子还在一下一下的前后晃动,虽然微弱……但它还是活的,刀划开脖子的那种触感,鲜血淌出来的那个画面,仿是能刮破耳膜的啼鸣,光是想就觉得手上一虚,那刀就滑了地上。我又被关了七天柴房。
  放出来,又牵来一头牛让我杀。我觉得父亲的想法有些奇怪,我鸡不敢杀关了七天柴房就敢杀牛了?不过又是多关几天柴房,这次是连刀都懒得去拿,自己回柴房去了。
  父亲命人把我抓回来,压在地上,要去请家法。
  “你今天不杀了它,我就在这里打死你,我陶家不需要你这样的废物!”
  我被从柴房带出来的时候,就有懂事的丫头去请祖母了,祖母赶来正好听到这句,敲了敲手里的拐杖。
  “你今天要是敢打死他,我就敢打死你!”
  就是这趟幸免于难,还是会有下次的。祖母救了我,我却有些绝望。
  为什么我要生在陶家?为什么生在陶家就要有胆子杀鱼、杀鸡、杀牛,甚至杀人,让他们好好的活着不好吗?
  祖母说:“这孩子天性如此,改不了的,让他读书吧,武将家出个读书人也是美谈啊。”
  父亲捶胸顿足一番,终究是答应了。
  “你要读书也行,不要学那些文人,整日里悲春伤秋的,能生生的酸掉牙,他们就是日子过得□□逸了,让他们上回战场,保管再说不出那些话来。我给你寻个先生,教你兵法,以后上战场,虽不能上阵杀敌,会排兵布阵也是好的。”
  想想又觉得恼怒。
  “你是我陶家的嫡长子,以后要撑起整个陶家,甚至整个南火国的,你说说你这幅德行,若是不能上阵杀敌,顶多就能做个军师,我陶家要军师有什么用?”
  祖母歪着嘴笑。
  “卧龙先生还是军师呢!他会上阵杀敌?不是照样撑起了整个蜀国?儿孙自有儿孙福,你急什么?”
  父亲想了小半月,觉得排兵布阵整个南火国还要属覃兰最能耐,可这人如今在给三皇子教书,本是没什么大不了的,三皇子是皇后的第二子,皇后又是父亲的妹妹,无论父亲出面还是让皇后去请一下,请动他来教书应是没问题的。只如今宦官专权,皇上又生性多疑,本就对陶家有所顾忌,因为此事猜疑我们利用覃兰好每日互通有无,或是有些别的想法,宦官又趁机添油加醋一番,到时怕是就要有麻烦咯。可除了覃兰,父亲一个都看不上……
  父亲硬着头皮去请了皇上的圣旨,想问问皇上的这几位皇子缺不缺伴读,又把我拿不上台面的事跟皇上说了一通,正要开口说覃兰的事情,被皇上打断了。
  皇上倒也没多想,答了句:“缺的,四皇子不太平,读书以来伴读都换了三了,这两日又在闹腾,倒不是他不喜欢人家伴读,而是他太能惹事,人家伴读不肯跟他,陶卿的公子要是这秉性的,朕倒觉得陪四皇子读书很合适。就不知陶卿舍不舍得了?”
  父亲如何敢不舍……
  我就这么莫名其妙的上赶着去给皇子作伴读了。
  父亲堂上高坐,看样子是憋着一肚子火气。
  看到自己儿子那副怂样反而像釜底抽了薪,一点脾气发不出来了。
  “伴读……以后便是清白的也说不清了。”
  父亲这句“清白”让我似乎明白了什么。
  默默地低下头,皇后的长子已被立为太子,陶家根基深厚,太子登基几乎没有意外,可父亲走了一趟,皇上把我给了四皇子,莫名其妙的我这个陶家的嫡长子就和四皇子扯上了这样一层关系。
  “我明日进宫直接推了就是,前面几位都能推,为什么我们不能?”
  父亲轻叹一口气:“别人都能,唯我们家不能!”
  我不明白他的意思,好在我也不用明白,父亲什么都没有交代,第二日就把我打包去了宫里。
  四皇子和我一般大,生得很漂亮,一双桃花眼,喉间有颗小小的血痣,笑起来眉眼弯弯,看着几分邪魅,几分野性,一开口说话却又显得狷介。
  “以后有劳关照了。”
  我么……生中人之姿,具常人之智,怀庸人之心,自也只想享俗人之事。
  陪皇子读书对我来说并非美差,尤其是这位四皇子确实闹腾,没一日安生,但跟着他心里却莫名觉得安宁,也不知是因为不用再去杀牛了,还是别的什么。
  “听说你父亲又要去打仗了,我们混了军里一起去长长见识。”
  我摇头。
  “去吧,我们先跟了过去,到时你再去见你的父亲,就留在他营帐里别出来,主帅的营帐众人把守,当不会有危险的,再说还有我,我武艺已有小成,护你周全该当没有问题的。”
  我还是摇头,哪有这么容易的,军里都是造了名册的,要是这么容易便能混进去,敌军奸细可比我们能混得多。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