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18

恶贯满盈重生男[直播](穿越重生)——摩卡滋味

时间:2018-03-30 10:43:58  作者:摩卡滋味
  “烟青又看中人家什么东西了?这般巴巴的让我去给赐福。”
  厉神使兼西北草原羌蛮一族所有部众的天神汗王,哼哼着问道。
  厉大人这串了不得的头衔,是吉玛怂恿着部族头人们给神使奉上的,当日听说北边的突厥蛮子打生打死,终于打出来个天可汗,羌人们本就不太看得起北蛮子,此时更是愤愤不平,凭什么这等肮脏野蛮的突厥人还能弄出个“天可汗”,我等有神使庇佑,近年越来越兴旺、“文明”的羌人却无统领草原的汗?!
  婶可忍,叔不可忍也!
  于是乎,大伙绞尽本就没几两的脑汁,终于给神使大人想出了一个比“天可汗”更威风,更牛X的称号,是为——天神汗王。
  在某一次丰收节的篝火祭祀会上,各部族矢公、萨满跳完祈神舞齐齐跪伏,率领羌人齐声大呼“天神汗王佑我羌人!”
  从此之后,这了不得的威风称号算是套在了厉神使的头上,既然都已是羌人的天神汗王了,那羌人的苦难您又怎么能视而不见?神使虽好,他是神的使者,“王”才是羌人自己的王。
  蛮胡虽粗蛮,却也有自己的小心思啊!
  自打这名号从草原上渐渐流传到汉地,平陆、狄丘、上郡等等西北民众不干了,明明厉大人是我汉人的官长,如何成了你胡蛮的汗王?就算是王,那也是“我王”,我等汗人之王!
  这几年来,虽然明面未称王,但在这西北地面上又有谁不知,大燕朝廷的架子不过是看着漂亮的纸糊灯笼,整个西北早就牢牢被捏在了一个人的手心里。他有几万所向披靡的黑甲军,他有呼风唤雨的无穷法力,他更有庇佑丰收,制造木牛流马种种神奇器械的神力。
  西北人悄悄将他称为“我王”,西北之王。
  百姓不知帝王为谁,今朝何夕,谁能让他们吃饱穿暖,安居乐业,那他便是人人心中之王,有无冠冕又能如何?
  汗王的神奇美名扬威西北蛮胡草原,更是随着无数商队的行程传播四方,连从波斯远到而来行商,走到西北界面上,也要来拜一拜真神的化身,亲吻我王的脚丫子,据说这样会给商队带来无尽的好运。
  此等无稽之言,自然就是大难不死、后福连串的居鲁士这波斯色目商人扯出来的淡。如今豪商居鲁士沿着北线走商,越过突厥草原,在极西之地代销狄丘的各种精美商品,赚得下巴都肥了几圈,早已不是当年奄奄一息、在雪灾里挣扎逃生的穷酸了。
  他行销的狄丘商品,其中最好赚的,莫过于当年当作马料被他带来大燕,却被厉大人惠眼识宝,几经改良种性而异化的甜菜根中,提炼出来的白糖。
  甘甜似蜜,洁白似雪。
  真神啊!原来您在那一年降下的大雪,是在预示着吾将以这雪白之物发大财啊!
  如今西北最有名的“三白”,白糖、白盐、白叠布,样样都是极好、极妙的东西,可惜除了白色的精盐产量有保证,其余两样都是产量太少,极少外供。若不是看在甜菜是他当年远自西域万里之外带来的,哪里还有他的份额?西北人自己食用还不够呢!
  种种奇物吸引着各地的大小商队前来,更吸着草原深处各个部族的到来。
  各部族朝拜天神汗王之余,就用他们精心养育的牛羊、马匹,甚至是羊毛来换取神使大人的“宝贝”,赤禾堡边的草市早就不是一月两次,而是日日都开,人满为患。
  草市的主管烟青大管事便与后勤司诸员商议了一个多月,制订出一系列商贸政策,鼓励交易、减免税收,吸引各地的商人来此平安又实惠的赤禾市交易。
  这些条款一经递到厉汗王手中,看热闹的“友邦”惊诧莫名,上人们赞叹,这不就是当年倭国织田家布武天下之前,在领地埋头种地,出台的“乐市乐座”政策的变种么?鼓励自由贸易,加强领主对领内□□支配。啧啧啧!果然枭雄所见略同啊!再想想当年小厉子实行的屯田养军之策,与汉末枭雄曹阿瞒发家之路又何其相像。
  小厉子不走天下布武、逐鹿中原之路,老天爷都要看不过眼了。
  这几年他卧薪尝胆,埋头发展自己的势力,难得绝大多数的手下都没有背弃而奔,就连烟青,这个前世势利无比,弃主而投的家伙,今生在厉弦最艰难的时刻,也是坚定地站在他身后,作为狄丘的一员,披荆斩棘,竭尽全力保障后勤供应,为狄丘的人心稳固立下了汗马功劳。
  这一片生机勃勃、奋发向上的大好基业,不只是厉弦一个人的,更是坚定追随他的所有人的。
  将主基地移至赤禾一带,又在狄丘恢复生产,牢牢抓住西北大权之后,危机暂除,眼见着一番大好事业走上正轨,厉汗王的手下中,也不是没有杂音的。
  最大的问题,便集中在汗王不娶妻纳妾,更无所出之上。
  用上人们的话来说,整个利益集团需要有一个承继的中心,让他们放心将自己的利益捆绑在这架战车上,而不是万一主公有什么问题,集团瞬间四分五裂,所有的既得利益烟消云散。
  我王样样都好,爱民如子、心系百姓、生活简朴,更有法术,奈何寡人有疾,寡人好男色!
  谁不知仲衡仲将军——随着黑甲军的编制不断扩大,厉汗王早已将仲校官升作了仲将军——他是我王爱宠,更兼悍勇好妒,使得我王神堡之中,别说什么妙龄女娘,就连清俊小厮都不得留夜!
  有忠心事王,又忧心前途者,如柴某人,某日趁仲将军外出练兵,悄悄送了位娇娇处子到王的床上,道是也不求旁的,只望我王留下一丝半点血脉,也让大伙忠心有继,心头不惶。
  而后,柴某人被王踹了个大跟斗,责令带走女娘。更因其行事不密,后来此事被仲将军知晓,柴某人被足足追杀了一个月,追到了突厥边境,哭着喊着自告奋勇去北蛮为我王打探消息,争取将功赎罪,早日能回西北。
  除了厉弦自已,在所有手下的心目中,厉瑞虽姓厉,也有着厉家的血脉,但知情人都知道他的身份“不可言”,更是纠葛太多,利益交关,绝不能承继大业。
  好在我王年纪尚轻,一时半会儿也还不必太过担心此事。
  厉弦虽以雷霆手段将此等奇葩事打压下去,但人人心中皆知,若是王的步伐不停,这终究会是一个软肋,一根骨刺。
 
 
第149章 仙岭
  【……对不同的敌人, 或是潜在“敌人”, 我们要用不同的方式来征服。对于突厥蛮子这种吞噬“文明”的蝗虫, 只有用武力彻底将它打服、打残,拆分融合,用华夏的优势文明将“突厥”作为一个种族的概念给消灭掉。日后,你也可以整个什么汉语考级、汉姓恩赐什么的,几代之后, 再无“突厥”。】
  钟大仙整合了上人种田党们的各种争霸方略,给厉汗王上政治经济课, 培养他的大局观。
  【至于大燕, 他本身是你的故国, 如果仅以你的私仇为借口,在百姓尚未对他失望,而蛮胡逼迫的危急关头对大燕捅刀子, 即便你目前的手下能够无悔追随, 你也绝无可能赢得天下士族和百姓的归心。得位不正,必有后患。能以煌煌大道得之,切勿行阴私小径。周敦就是最好的反例……】
  厉弦闭眼凝神细听, 将重点记下来,偶尔提出几点自己不太懂的疑问。
  手下的摊子越铺越大, 脚下的路越走越坚实, 他心中却是越觉有些发虚。上人们有一句话说得真好——学识如圈,人在圈中越学得多、圈子越大,越是能感受到圈外世界之大, 与自己的无知。
  此生经历了种种惊涛骇浪,有亲人有爱人陪伴在身边,手中握着的权柄愈来愈显赫,他越发觉得前世懵懂无知活着的自己有多么的悲哀。
  【……除了直接战争,我们还可以运用经济手段、舆论手段,甚至是利用自然环境来打一场全方位的立体化战争,当然某些过于伤天和的生物、化学等方式,为了整个人类文明的存续,咱们还是不要启用了。】
  钟恪滔滔不绝地说了一个时辰,好好过了把“帝师”的瘾,期间直播室里各种吐槽不断,也有喜欢刷存在感的上人对钟大仙讲授的知识加以补充或是表示反对,各种言论与注释如洪流一般滚滚而过。
  厉弦边听课,边津津有味地看着这些上人们从不同角度出发的见解,受益匪浅。
  学识到用时方恨少,如今的厉汗王掌着西北一地百姓的福祉,随口一句话就有可能让百姓多几口饭食,不由得他不认真以待。
  钟大仙的进阶课程是在这一年开始上的,每周上两次,根据天下的局势或是厉弦平时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结合上人们讨论的各种理论上适合中古时代的做法,教授给他,也听听厉弦自己的想法,彼此教学相长。这一年来,钟恪自己都觉着,关于中古时代的历史和理论水平长进了不少,说不定当个专业领域的砖家都绰绰有余了。
  上完课,厉弦一边整理笔记,一边消化今日所学,心中又不由得牵挂起仙岭关的战况。
  仙岭关位于西北之北,大燕之西,若是将突厥、大燕、西北看作三个平等的势力,仙岭关的位置正位于三方交界处,十分微妙。
  本属西北边塞紧要关口的仙岭关,如今已落在了厉弦的手中。当日拿下此关却是不费半点功夫,老仲在关下骑马一声怒吼:“仇铁蛋,你他娘的还想不想吃饱饭,还想不想娶个大屁股婆姨啦?!”
  因为军饷军粮断绝多时,被兵变的兵卒围着闹腾了七八日,饿得半死不活的大燕守将仇欣,麻溜地带着同样饿得腰如细柳的手下们大开城关,抱上老仲的粗马腿就嚎:“嗷嗷嗷,老帅啊!你是不知道这些年俺们这穷酸日子过得,那突厥蛮子还三不五时来打秋风,真是苦哟~~~”
  一哭三连叹,仙岭关易手,换防黑甲军,城头上竖起了黑底银闪的神使汗王大旗。
  仇欣本是仲大将军的手下,当日仲大将军蒙冤,他手下的嫡系军将也是贬的贬、流的流,圆滑晓事能打点的,一如仇铁蛋这种,也被无情地丢到偏僻危险、与蛮子接壤的关口,且当是废物利用了。
  待得突厥发狂、陈国兵败一出又一出的好戏上演,大燕上下战战兢兢,这等危险的关卡哪里还有人敢来接替?总算粮饷还未断绝。等到后来西北崛起,像仙岭关这种又危险,又地近西北的三岔口,竟是连粮饷都不怎么接济得上了。
  兵无饷还能靠着打秋风什么的偏门生发,偶尔捞一把,可这没粮就要了卿卿性命了!
  当兵吃粮,天经地义。没粮吃还想让人卖命?!尤其这他娘的仙岭关,一边是血腥遍地的突厥蛮子屠杀,让人心惊肉跳,夜不能寐;一边却是西北连年粮食丰收,连头驴子都吃上了精豆饼的料子,比他们仙岭关的兵卒都吃得好。
  这日子还怎么过?!
  闹饷兵变无可避免,大伙都是知根知底的,知道再闹,将军也就嚎出一句话:“你们特娘的就算把我烤了吃,看能填几个簸箕大的肚子?!”
  可是闹还得闹,不闹大伙怎么他娘地统一意见,一起伙地打开城关,“迫不得已”地投了西北王呢?!
  边关的小卒子,当兵多年,多半无牵无挂,就算中原有什么亲人,皇帝老子也未必会找上这等小卒子的麻烦。至于仇将军,早年还有个婆娘,给他生了个儿子,后来婆娘病死,儿子就跟着他来边塞当兵吃皇粮,在亲爹身边好歹饿不死,真正是上阵父子兵。
  如今也好,光棍两条到西北去,听说那米脂的婆姨聪慧能干,又好生养,说不得父子俩这一去西北就能娶上好婆姨了。没见仲老将军这把年纪还老当益壮、满面春情么?!
  仙岭关自打落入黑甲军手中,西北大地北面的边塞算是稳了大半,至于西边的草原,早已是神使大人盘中的菜,信徒遍地,哪里还需要边什么塞?
  当然防人之心不可无,“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总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狄丘特制的水泥哨堡,这两年仍是一个接一个,慢慢地向草原深处一线推进,哨堡到处,方圆十里便是汉人可安家之处。林泉管事听从厉汗王的吩咐,在哨堡选址之时,特地选些便于水利的地方,哪怕不能种水稻麦子,种牧草,种黄豆也是条生发的好路子。
  原种的菽豆经过厉弦这几年的导异改良,变得种粒圆满,所含的蛋白质和油脂极高,不管是用来榨油还是制豆腐、豆浆等制品,皆有好收益,甚至连那榨油剩的渣,都能做成豆饼当作喂牲口的精料。而那些牧草良种,种了几年,又是换场喂畜,又是割草做青储,喂得牛羊滚圆膘肥,早已作为狄丘的一大特色闻名遐迩于世。
  上人们说,汉人的基因里就镌刻了“种地”二字,哪怕是到了近代,华夏民族的人去到远方他乡异国,见到块空泥地都忍不住要栽上畦菜,种上几棵葱蒜,连在星际时代,殖民“种地”的幼稚游戏都大有人玩。
  如今有着军方的保护,若大片草原都能让汉人慢慢耕种,愿意跟着军方前哨来草原开垦的大有人在。
  我王说了,格和勒以西,边哨堡垒之旁允许耕种范围内的土地,汉人在其上耕种,十税二;有户本的,十税一!要不是厉神使传下神喻,说甚么要保护草原“生态”,不能在不宜种植的地方开垦,以免甚水土流失,开荒的汉人们当真是连觉都可以不睡,红着眼睛要把这属于自已的,粮税低得令人发指的土地开垦出来!
  仙岭关以西,轰轰烈烈的大垦殖开始了。
  对于因汉人“西进”而被“缩减”了牧场的羌人,厉汗王给出了相当丰厚的补偿。
  一是在冬季以低廉的价格供应青储饲料,让牛羊牲口得以安然过冬;二是平价收购牛羊和羊毛——近日狄丘已成功研制出了羊毛毡和毛线的制法,并且帮助牧民们从大半时间游牧的牲畜养殖方式,转为半固定的牧场和圈饲,不但利于牛羊育肥,更让羌人的生活水平大有提高。
  有着后世粮仓地理图的上人们,给厉汗王画出一片精细的水利农垦舆图,又画上等高线和气候色标,标记适宜种植的农作物,不过两年间,只见牛羊难见几人的格和勒草原,已变作了塞上的江南。
  这般让人目瞪口呆的变化,不但羌人和汉人们喜出望外,也引来了突厥人的觊觎,金秋粮熟,棉花吐絮,突厥人便开始在仙岭关外蠢蠢欲动,想是又欲与往年一般,冲入汉地来打草谷。
  只是如今,仙岭关中有仲将军这凶神坐镇,不教胡马度险关!
  虽知自家夯货的本事,更信任他一手调教出来的黑甲军之力,但分开月余,厉汗王在孤枕难眠之余,也不免时时牵肠挂肚,记挂前线战局,更担心自家男人是否吃饱穿暖,有无受伤。
  有人牵挂真是他娘的“甜蜜的负担”啊!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