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甲军和护卫队过后的民兵表演自然是拙劣许多,但看着平时熟识的乡邻伙计拎着刀枪竟也操练得似模似样,偶尔出个洋相,大伙哄笑之余,心中竟是热火火的起劲,哪个汉子还没把力气?拎起刀来,好好操练,也敢砍他娘的!
大人说得好:习军练兵卫家乡,朋友来了有好酒,蛮胡来了有刀枪!
为了这田地,为了身后的孩子和婆娘,为了狄丘这个大伙的家园,蛮子敢来掳掠,拼死也要杀了这帮禽兽!
世道虽乱,小民的日子还是要安生地过,大人说了,好好种粮,好好做事,就是为狄丘出力,就是为自己挣命,与其唉声叹气瑟瑟发抖,不如奋力一搏,壮大狄丘的力量,御敌于外。
元宵的烟火与热闹尚未散尽,狄丘的民众和官吏都已紧张地投入了新年的劳作与生产之中,天不佑人人自佑,紧跟大人披荆斩棘,总能闯出条活路来。
狄丘民众忙忙碌碌,连刚刚被厉大人从蛮胡手里换回来的奴隶们,也怯生生地开始学着劳作,在这里他们虽然无法享受到有户本的普通狄丘民众待遇,但这里的人,把他们当作“人”来看。
有活要干,挺累,但能吃饱,有衣穿,人们会称呼他们的名字,而不是叫他们“牲口”。
麻木的人开始有了一点点好奇心,敢偷偷地打量周围的人和环境,也许这里是个能活的地方?
对奴隶们的临时政策,是厉大人与直播间的上人参谋们仔细商议定出的。
名爵不轻授,待遇不轻予。
对于一个蓬勃向上的小组织内部,即便是非正式的“官职”也不能轻易给予,免得在组织一步步壮大之时,对于老资历的跟从者升无可升,赏无可赏。譬如小山沟里过家家自称皇帝的造反者,随便一个阿猫阿狗就是宰相、将军,简直就是笑话。
当然这种大不敬的诛心之言,万不可在外宣扬,但道理总是这个道理。
待遇也是一样,若是随便就让刚买来的奴隶,与跟着厉大人辛劳工作了一年多的狄丘户民同等待遇,只会让狄丘原本的民众渐渐心生怨怼,而那些未付出什么就得到如此待遇的奴隶,虽会一时感激涕零,怕也是“升米恩,斗米仇”的多。
只有自己辛苦付出挣来的,才会珍惜,牢牢守护。
因此,厉大人只是给了这些奴隶最基本的生存权力,想要自由,想要生活,想要更多……用自己的双手去挣,去换。
自诩为厉大人铁杆心腹的柴东城,自然不会与这般蝇营狗苟的升斗小民们一般,忙那些屁点大的庸事俗情,自打在捉“猪将军”一仗中他为大人立下汗马功劳之后,厉大人和颜悦色地好好夸奖了他一番,并成全剑衣娘子与之成了亲。
虽说狄丘又是雪又是灾的,忙碌紧张也没搅了柴东城甜甜蜜蜜的小日子。
厉大人领着仲校官和狄丘商队平平安安回来后,放了众人年假,尤其还给了他一份新婚贺仪——多放七天婚假。交颈鸳鸯,对镜画眉的日子虽是快活逍遥,但到狄丘以来忙碌惯了的夫妻两人,这一空下来,没过几日便都觉得浑身不自在。
剑衣有些羞涩地询问夫君,狄丘又来了好些冻伤病人,可否让她早些回归医护营,实是怕手下的女娘们忙不过来。
医护营是厉大人一手建起的重要部门,厉大人视之为腹心,柴东城既心疼爱妻,又敬畏大人,哪敢说半个不字?!剑衣给了夫君温柔一笑,脚步飞快地去医护营“上班”了,独留柴东城一人空守新房。
这新房是狄丘新建的四合宿舍大楼里家属区的其中一间,屋子虽不大,却也是有些“级别”和功劳才能住得上的,轮到柴东城他们夫妻俩,邻居们皆笑言这新居是厉大人补贴给剑衣队长的嫁妆,如今剑衣匆匆去上任,留下老柴伶仃一人,更让进进出出的邻居们传为笑谈。
柴东城虽是不把这些闲言放在心上,闲久了也有些烦闷——新居虽处处都好,就是格局太小了点,雀笼似的屋子一间隔一间,放屁大点声,隔壁都知道你家今日吃了甚!
闲久了,就等闲见不到大人,见不到大人,他这心腹未免就名不符实,为了牢牢扒住大人的大金腿,柴东城觉得这婚假还是少休为妙,早早去领个重要差事,才是晋身之阶。
厉大人也正在筹谋新年的打算,狄丘一地太小,芝麻点大的地方,在恶虎群狼之侧,还不够人一口吞的,唯今之计就是埋头默默扩张,上人参谋们说得好,“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
咳咳!“王”什么的,他这“忠臣良将”自然不会去称,但前两者果然是乱世积攒力量的妙策!
广积粮,他已在狄丘兴修水利,推广农械,又努力繁殖培育农畜,广种导异的良种;高筑墙么,随着工艺的进步,技术的熟练,狄丘的水泥产量渐渐快速增长,围着狄丘边界沿线的望哨堡垒已修了大半。下一步是继续筑路修堡,争取在几年之内将狄丘这个大本营修成个铁甲的大乌龟,就算是万一敌不过蛮胡或其他敌人,让人逼到门口来,也能让他们狗咬乌龟下不了嘴,崩上几颗牙!
经过厉大人与手下们持续不断地坑蒙拐骗,救的救,买的买,如今狄丘人手已是渐渐丰足,倒是地盘显得有些小了,掣肘发展大业。
厉弦将眼光转向了两处,一么,自然是送上门来的朱嵩朱将军。
朱嵩堂堂的将军奉旨驻守并州上郡,这么点菜兵如何能够?吃了厉大人“药丸”的朱将军至今还留在狄丘“休闲”,一直也抽不出空来好好安排,如今就一并处理,好好与其“交流”一番,狄丘方面也将慷慨地派出郑青郑赤等经过仲校官严训的中级军官,去帮朱将军好好整整虎威军,保家卫国,守护民众。
二来么……
“互市?”柴东城愕然道。
“不错,互市。”
厉大人点点头,这互市自汉武以来便有,前汉还在边境关口设关市,由朝廷派员监督与当时的乌桓、鲜卑、匈奴等蛮族交易牲口、皮毛、粮食之类。只是后来汉末朝政驰废,群雄并起,蛮族也如走马灯般一茬换一茬,官设的关市渐渐就荒废了。
到得本朝太祖建大燕,对于北国大陈甚是防范,对于西北与北方的各个蛮族更是既畏且防,根本不曾再兴设什么关市。
柴东城虽是个半调子文人,他游历甚广,又爱听些野史趣事,这一节倒也知晓。
“大人,这个朝廷似乎未曾有先例啊?”
柴东城犹豫了片刻,还是提出了自己的异议,一味顺着上官,不能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可不能让上官见识到自己的能力。
“朝廷也从未颁旨禁止过。”厉大人呲牙一笑,嘿嘿一声道:“我们也不是设什么关市,只不过格和勒的牛羊、盐碱换铁炉煤饼生意还要好好做下去,说不得为了不饿出蛮胡的劫掠凶性,还得做一做粮食生意。与其让他们抢,不如让他们买,这买什么,怎么买,规矩自然要好好定一定。”
“咝——”
柴东城倒吸一口凉气,自家这位大人敢与豺狼做买卖,当真是胆大包天!只是为何他听了这等胆大妄为的言语,心头反而一阵热血澎湃呢?!
“为了更好地促进羌胡与我狄丘的平等交易,别让这些狼崽子生出贪婪之心,我等自然要设市设防,建出一座属于汉人‘穆都斯’的神堡,我虔诚的信徒们不但不会阻止,还会尽力帮助我们。在这‘草市’初建之时,仲校官会领兵与我去那里督建。”
厉大人说着笑了起来,白牙闪闪,眉目慈悲中透着一丝凶悍之光,果然一派蛮胡神使风范。
柴东城脑袋一阵晕眩,他也是此时才听得大人说起此次草原之行的内情,原来,原来……这一帮子蛮胡是这么被自家的大人给忽悠傻的。
“我给你两个选择,一是去上郡,继续监督朱嵩,把那边的情况报于我;二是去格和勒与折枝关的边境,慢慢探查草原各部的消息,我要知道哪些是该彻底除掉的,哪些是可以拉拢收服的。”
厉弦轻轻点点柴东城的脑袋,低声道:“无论选那个,你都要拉起一帮人,为我探知所有的秘密,我将这机构称为‘舆情司’,它将是暗夜中的利刃,我最信任的腹心。”
“……我去格和勒。”柴东城忍着亢奋的颤抖,毫不犹疑地答道。
厉弦嘴角慢慢弯起,笑道:“果然是我选的聪明人。”
第132章 舍得
去格和勒设市倒也不是厉弦一时兴起, 心血来潮之举。
初来狄丘落地未稳, 厉弦也忙于各项事务, 脱不开身来好好规划狄丘的未来,待到这一年多筚路蓝缕、拳打脚踢地艰难开创出小小的局面,居安思危,便时时想着要将摊子铺得大些,能有几个点以犄角之态守望相助, 格和勒的交易正好给他一个机会顺势而为。
上郡在大燕治内,只能暗暗蚕食, 并州这许多官员、将领盘根错节地依附在大燕这张巨大的蛛网之上, 蛛网虽不密集, 传达信息又慢,却是用了上百年的时间编织而成,角角落落说不定都有皇帝的眼线, 动作大了说不得让周敦小肚鸡肠暗记在心, 到时秋后算账就难捱了。
格和勒不同,折枝关以西、西北塞外,说到底都是王化不到之处, 蛮夷之地。弄上两个“简易寨子”,真正的天高皇帝远, 除了厉神使这等“狂人”, 哪个大燕子民吃了狮心豹子胆,敢去蛮胡的地盘撒野?!更不用说去查探那里的究竟了。
开拓通商点自然是烟青大管事为主力,营建穆都斯神使的驻邸, 则是由林泉管事带着他的一帮营建司熟练工人,去大燕与格和勒边境上,营建一所望哨式堡垒结合简易草市的奇葩建筑。这玩意是几位上人呕心沥血精心设计的,据说参考了N个中古游戏的建筑样式,虽则形制古怪,但确实功能极多,而且极为实用——反正在蛮夷之地,也没人追究什么逾制之罪。
有一位上人甚至翻出了当年古地球欧洲的棱堡设计,那杀气腾腾的威武之形看得厉大人口水直流,要不是建材难得,建造成本和工艺实在太高,几瓢凉水浇得厉大人清醒了些,说不得羌蛮草原上得冒出一座欧式城堡来。
先期与羌蛮各部族的沟通必然是需要厉神使上场的,没有神使坐镇,说不定哪个蛮胡头脑一热撒野,弄出什么流血冲突就不太好收拾了。是以,在突厥袭陈的阴云之下,刚过了元宵,厉大人就让相关人等抓紧筹备,大队人马准备出发去格和勒建“草市”。
忙完这摊事,他还得赶回狄丘,主持麦收与春耕——这是第一年冬麦种植,不由得他不小心以待,日后做得顺了,便可交给石屏他们去做。
事情一堆堆地涌来,厉大人忙得团团转,深恨夹袋无人,琢磨着能去哪里拐些顺手好用的人来……
作为先驱部队的一员,柴东城穿着普通毫不起眼,灰头土脸地混在人群之中,大人说了,一个成功的舆情司人员最重要的就是面目模糊,让人见过即忘,英朗如他想做到这点虽然有些难度,但事在人为么!脸上弄点灰,穿上伙计的破旧麻衣,神情呆楞些,立时泯然众人矣。
他有意走过大人身前,打了声招呼厉弦才回过神来,笑骂一声,这小子倒也是个歪才。厉弦拉过这位新出炉的舆情司司长,为他细细分说了前次接触过的几个部族,并再三叮嘱,万事小心,一定以人身安全为前提,切不可贪功——若是白白送了小命,得好生麻烦地重设“同频器”认定不说,还得让剑衣伤心断肠。
有了上辈子那场噩梦,厉弦实是不想再看见剑衣一脸绝望的模样。
“大人如此关爱,吾定尽心尽责,不负重托!”
柴东城激动不已,眼冒泪花,七分是做给上官看,倒也有三分真情意。
“行了,好自为之,切莫大意。”
厉弦白了一眼,挥手将他赶开,拿起思庐递来的家信,甚是稀奇地拆了开来,边对仲衡笑道:“我这孤魂野鬼居然也有‘家信’,当真是日头从西边出了。”
仲衡顺手拿了颗初熟的山果塞进阿弦那张“臭嘴”里。
两人同心同德,共结鸳盟,早就生死相依,即便是厉相冷情冷心,不将这儿子放在心上,阿弦又如何能自说自家是孤魂野鬼?!
看阿弦酸得眉头结成团,却还咝咝吸溜着舍不得吐掉果子,仲衡轻轻一笑,为他拭去不小心挂下来的口水,把驴子和少年团的伙伴们好容易找来献给厉大人的山果,细细又拣了拣,挑出几颗色泽稍红润些的,悄悄递过去。
“少吃些,免得胃口开了,反倒胃里作酸。”
厉大人虽有好胃口,偶尔却有反酸的小毛病,偏又爱吃酸甜果子,要不是仲管家把持了分配果子的大权,难保他不会把自己给吃得直吐酸水。
“仲老二,你何时这等婆婆妈妈了?”
厉弦一时失言,将“孤魂野鬼”的大实话和着酸果吞下肚去,斜睨一眼人高马大却作妇人态的夯货,夹手抢过了他挑出的几颗好果。
仲衡气笑了,附耳恭敬地言道:“大人,您且好生养养力气,晚上末将必让您见识吾之男儿伟力!”
“呸!休得狂言。”厉弦听着这无耻之徒大言不惭的话语,心中也有些热火,微微一硬,生生按捺下火头,随手将那封家书展开,“咦?是我那继母的信,生平头一次啊!”
他低声哂然,快速阅毕,嘿嘿笑了起来。
“何事如此开怀?”仲校官如今被大人调教久了,也知凑趣顺言。
“阿茂要来了,这小子竟然会来这鸟不拉屎的穷乡僻壤,当真稀奇。”厉弦弹弹信纸,忍不住地笑。
闵五这小子很是有趣,做人只得一个“透”字——看得透,活得透。
他阿姐未曾嫁入相府前,他便安生过着自家的小日子,一朝得了富贵也不猖狂,与自家相投得趣,便凑在一处,常言“你的便是我的,我的不就是你的,兄弟们何必计较太多?”
只是他与厉大少同行同游,自是入的多,出的少,金玉琳琅,银钱不愁,可该他出手时,这小子也绝不小气吝啬,脱得只剩底裤也要花得潇洒。
如今这小子要来西北,倒也是件乐事。
厉弦掰着手指一算,似乎有些不对啊?!
信是他去格和勒时收到的,因他人在草原,这信又是无甚存在感的闵夫人所书,虽是京城来信,思庐也没差人追着送去。到得他回来狄丘,这事那事一忙,容易才抽出空来看这信,已是这些天过去了。
90/110 首页 上一页 88 89 90 91 92 9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