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霜果果子本身是微酸的,不过因为表皮那一层带甜的红色霜糖, 将酸味中和, 酸酸甜甜的,吃之前江凡喜欢用井水镇一下,格外好吃。
“这层红霜, 像石蜜。”第一次吃到红霜果的关修谨说。
在大周,它最本土的糖是饴糖,也就是麦芽糖,然后便是蜂蜜。关修谨口中的石蜜,是蔗糖,将甘蔗榨成汁晒成糖浆,然后再熬煮成褐色糖块,坚硬如石。
前世江凡所在世界的历史国家中,蔗糖的出现是通过丝绸之路从印度传入国内,最开始都是褐色的、一块块的,后来印度制糖技术提升,糖块可提炼为淡黄色的沙糖。到明代,国人发明了红糖脱色技术,制造出了白糖,并将白糖制糖技术传回了印度。
大周在边关,也曾与别国建立互市市场,海上通道也一直是打开的状态,大周朝里蔗糖的出现,和江凡前世历史世界中一样,也是在此期间通过海上贸易从别国传入的。只不过因为前几年朝中夺嫡汹涌,互市市场关闭,只留下了海上通道,但因为大海的危机不可测,能不能活着回来都是靠运气,虽然少了一个交易市场,但敢于冒险出海的商人也没增加多少,那曾传入蔗糖技术的国家制糖技术有没有提升,至今还没人探寻得知。
大周这里的甘蔗只有一种,那就是茅蔗。茅蔗是已经驯化的野生甘蔗,绿皮,根茎细如拇指且汁少,但营养价值非常高。茅蔗产量非常低,对土壤要求也很高,而且容易受天气影响,风稍微大些,茅蔗大多会倾斜弯曲,不利于收割。
总之,茅蔗是一种不好种植,产糖量很低,但味道与食用营养价值都很不错的娇气植株。在蔗糖刚传入大周时,都是皇室或世家贵族才能享用的,如今虽能自产,但因产量低,物以稀为贵,所以能吃上蔗糖甚至啃上甘蔗的,最多再加个有钱人。普通老百姓,依然只能偶尔吃吃饴糖。
关外、海上各国,除了糖,对大周的丝绸、茶、陶瓷也都非常稀罕,互市市场关闭这几年,这几种货物只有少量通过海船交易了出去,这也致使大周国内很多人例如许多织女,因外面丝绸的需求量少,她们很多不得不“失业下岗”,重归田园。
当时之所以关闭互市市场,防的是在朝政不稳时时有异动的关外之民。如今朝政稳定,因关修谨身体的恢复,那些异动也暂时蛰伏下去,趁着这个时间,关修谨最先做的是与江凡合作种植碧雾丝,养强军战马,提大周军士战斗力。
江凡知道关修谨,他大概有个强国梦。事实上,江凡何尝不是。
达者兼济天下,江凡现在兜里大把的银子,每天大把的系统币入账,他也希望身边的朋友、村人甚至只要他路过之地,都能过上富足的生活。而江凡希望的就是,在重新给予了关外足够震慑力的情况之下,能重开互市市场,让各国商业与文化能重新交流流通,上位者做到耳听八方,跟上甚至超过整个世界的发展脚步。
于是之前,在江凡被关修谨问及为何不自己办绣坊时,他心中的那点并未对关修谨说起的想法在听到关修谨提及石蜜时就又冒了出来。
当时江凡就搓搓手,凑到关修谨身边,就将这个大胆的想法向关修谨提了出来。
“互市市场?”关修谨当时少见地笑了笑,“你倒是大胆。”
此乃朝中之事,江凡一个商人对着他这个监国王爷就大剌剌地问出来了,该说他年少无知呢还是颇有见地。
江凡是真不怕关修谨。关修谨这人一看就是那种看着严肃,其实不拘小节的人。
那天江凡最终还是没得到关修谨的明确答案,再想问,也得等关修谨回来之后了。
只因七月底,是小皇帝的生日,这是小皇帝登基以来的第三个生日,而这一次的万寿节,大周朝下的附属国与关外各国,也会遣来使庆贺。
稍微动点脑瓜子想想,便知道这是一次对小皇帝,对大周的试探。
在这么重要的时候,关修谨自然不能继续待在一个乡下地方,必须回去。
江凡忧心忡忡的,生怕关修谨这次回去会顺便成个亲,送关修谨走那天,一再叮嘱:“新婚贺礼我给你留着呢,你成亲一定要通知我啊,不然咱俩朋友都没得做。”
关修谨说:“且安心,日后成亲,我定亲口告知。”
江凡笑也不是哭也不是,他这真是,上赶着挨刀子啊。
关修谨走了,江凡头两天都提不起劲儿,张叔应该是看出江凡失落的情绪了,那几天变着法儿的给江凡做好吃的。对现在的江凡来说,何以解忧,唯有美食啊。恰好母虎带着虎崽回来一次,在江凡大吃特吃了几天,又痛痛快快撸了回毛后,在第一批成熟的红霜果都采摘结束后,江凡终于恢复正常了些。
这日傍晚,吃过晚饭也洗漱好的江凡坐在了廊檐下。家里有恒温树,更是定期给家里擦驱兽草的药水,宅子里温度适中,又没蚊虫,躺在熟悉的躺椅上,江凡理应很舒服才对,但他看着夏夜的漫天星子,目光在旁边那空空的位置上溜一圈,意兴阑珊地叹了口气。
“少爷,近来你为何总叹气呢?”张书墨实在忍不住,终于问出这个问题。
江凡就跟失了恋的可怜虫一样,幽幽道:“你还小,你不懂。”
张书墨确实不懂,见江凡不开心,只得讨好地把桌上的蜂蜜水推到江凡手边,“少爷,喝蜂蜜水吧。”
“都天黑了,喝甜的会长胖的。”江凡嘟嘟囔囔,不过听说吃甜的会让心情变好呢,所以他还是拿过杯子喝了一口,完了放下杯子,抿抿嘴巴,“红霜果味儿的。”
现在家里蜜源多了,大片大片的雪阳花就不说了,家里的蜜蜂采都采不过来,还有几种果子的花蜜,风雀花更有两个月的花期,还有三彩花,为了不浪费蜜源,这些地方都摆了不少的蜂箱,现在家里的蜂蜜罐子都摆了几百瓶。
最开始关修谨喝的蜂蜜水还是他掏钱买的,现在全都是江凡送的,江凡每天也是变着花样的喝,换成别人早得糖尿病了。
江凡双手扣在肚子上,指尖无聊地摆动了一会儿,然后打开了系统面板。
如果以后重开互市市场,糖、茶、丝绸与瓷器,瓷器江凡是不准备碰的,其他三样,他都要涉足。
糖简单,什么种植困难、产量低,在江凡这里都不是什么问题,只要有地,买来甘蔗苗子,招来工人就可。至于茶,江凡却不准备全部都种这个世界的本土茶叶。
若只种本土茶叶,那他手里又增加一个系统币的需求缺口,以后需求系统币的地方只会越来越多,虽然手里有几百亩的系统币来源了,却也不能坐吃山空。
他在系统提供的生命值植株页面转悠一圈,在等级分类的二级生命植株里,找到了一种名为“士饮草”的茶树。这种茶树看着有点像江凡见过的茶树的变异体,凡是可采摘饮用的嫩芽叶片,颜色都微微泛白,在一片绿中很是显眼。
江凡觉得有趣,世界上的生物为了延续生存,都是往不显眼里进化,生怕别人注意到自己,这茶树就是生怕别人注意不到它,非常贴心地把最重要的部分给区别出来,很有舍己为人的大爱思想啊。
江凡就选定了这么一种茶,作为二级生命植株,它需求二级养料,花的系统币多,但它回馈的生命值也比一级植株多很多,江凡还是稳赚不赔的。
选好了要种植的茶,之后需要的就是在附近乡村里寻找合适的山头,恰好火蜜果采摘结束,可以把藤蔓都拔除,把茶种撒下去把苗育出来,等到可以移栽的时候,天气应该也凉下来了,正适合工人们移栽劳作。
第85章
这年代, 土地多的人家日子总是要好过些的。土地就是农村人的立身之本, 手里有地才不慌。丽山村一户人家基本是七、八亩的土地,就连以前土地最少的赵三家,去年他家没在村里买到地,也跑到外村买了两亩地种着。
有些地方, 就拿丽山村前面的浮水村来说, 他们村的土地就要多很多, 村里人家基本达到了每户十亩的土地数量, 在江凡以前那个世界的特殊时期,已经快要达到富农的标准了。
丽山村现在种粮食的土地已经在减少,所以这次江凡种甘蔗, 不打算种在丽山村。浮水村的人口要比丽山村多出十八户,土地也多出将近三百亩,是附近最好不过的合作对象了。
而之前, 浮水村也是来丽山村做短工人数最多的村子,他们村好些妇女还在江凡的养蚕房和织染坊里工作,每次桑叶的采摘,他们村的人数也来得最多。
之前那跟摘花小孩狗子搭话, 说希望江凡也到他们村种地的短工,就是浮水村的人。
这天, 因丽山村暂时没有活计而闲在村里的几个人, 聚集在村中心的大树底下乘凉聊天,忽听一阵马蹄声从村口而来,众人看去, 便见一辆略微眼熟的马车缓缓而来,最后停在村长家门前,赶车的车夫帘子一掀,从里面走出两个年轻男子。
“张管事?”
“江少爷?!”
这些人因为常往丽山村跑,很多人在干活的时候都曾见过张书墨与江凡,所以两人一下车,便被认出来。
几人忙跑过去,态度恭敬地向二人问好。
因江凡外在的表现总是非常随和,所以这些人对他恭敬,却不畏惧,就听有人好奇地问他:“江少爷,您来咱村找村长啊,有啥事吗?”
江凡笑着道:“应是好事。”
几个人一听就激动了,他们每次带着一身疲累从丽山村回来,不知羡慕过多少回曾经比他们村还穷如今却走了大运的丽山村,希望江凡能到他们村租地种地的浮水村人,不止一个。
于是不等江凡亲去敲门,就有人迫不及待地帮忙了,边敲边激动地大喊:“村长、村长!丽山村的江少爷过来了,快开门。”
浮水村的村长叫霍宏达,年纪和高村长差不多,他早就听到动静了,于是门才被敲响,就自里面打开了。
“贵客上门,有失远迎啊。”霍宏达当然知道江凡,他家的儿子儿媳还有未出嫁的女儿运气好,都在丽山村里找了长期稳定的活计干呢,现在他家收入稳定,眼看着日子就要红火起来了,对江凡也很感激。
江凡客气回礼,然后被霍宏达迎进屋内,那几个村民也厚着脸皮跟了进来,霍宏达驱赶一阵,江凡见这几个人磨磨蹭蹭地往门口移动,不由笑道:“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他们早晚都要知道的,想留就留下来一起听听吧。”
霍宏达这才作罢,几步快走给江凡搬椅子,吆喝着在屋里做针线的老伴赶紧端糖水。
待一阵忙乱后,所有人落座。江凡从不磨叽,开始说正事。
“……每户租地五亩,租金一年一两五钱银子,管理、收割需要的人手优先从浮水村里招,并且我希望能在浮水村买上一块地,建立将来榨汁炼蔗糖需要的工坊,除了特定工种,其他人手自然也是浮水村人优先。”
在原始农耕、看天吃饭的时代,没有除草农药、没有各种肥料,粮食的亩产是非常少的,上等田地亩产两百斤都是很好的了。但大多数时候,普遍在一百多斤徘徊,更别说还有中等、劣等田地在拖后腿。丽城这边,作物错开季节种植,普遍种植两季,去除交税所用以及来年留种,每年一亩挣回来的银钱也就差不多江凡给出的这个价钱。但种地的农民还要在此价钱的基础上,再减去所有人力的花费,最后留在手里的钱,一亩还不一定能有这么多,所以比起辛辛苦苦一年也才挣这么点银子,当然还是舒舒服服的最好。
也可见,江凡给的租金,是带着诚意的。
大家都是常年在地里苦生活的,合作的好处只要稍一掰算便知道,且少了五亩地的操劳,还能换来一份工作,对他们来说,这是好上加好。
江凡提出来的合作,霍宏达当场就应了下来,当然他只是村长,还是要征求村民的意见,江凡给了对方三天时间和村民沟通,待意见一致了再给他回复。
霍宏达连声答应,将江凡二人送出门,等马车走远,立即就差人去通知村里人商讨。
浮水村对江凡提出来的合作都是十分欢迎并期盼的,不过总有那么一两家,想着是江凡需要土地,想再提价格,立即被霍宏达和一些村民骂得狗血淋头,那赵三家的教训,只要在丽山村干过活计的人谁不知道,真当就你村里有地?
于是江凡没等到三天后,第二天霍宏达就亲自来了,如此,江凡便与他签订了契约。
甘蔗是多年生植株,收割时只收割甘蔗的茎,将根仍留在土壤内,这是宿根,等到来年,宿根会重新分枝生茎,它的收获次数一般为三次,三次收获结束后就可以挖去宿根,重新种植。
所以这甘蔗地的租用,最少也要租三年,江凡也只先租了三年。
地的问题解决了,之后就是甘蔗苗的采买了。
甘蔗是会开花结穗的,只不过对温度要求比较苛刻,因此甘蔗的种植,基本都是从甘蔗茎上直接砍下来的,选用甘蔗叶子那一段,保证发芽部位的完整,砍成一小节一小节的埋进土壤。
现在快八月份,八月到九月是种甘蔗的时间,秋收忙碌后,正好腾出时间来种甘蔗,期间也有足够的时间将甘蔗苗收集完毕。
甘蔗的事情暂告一段路,就该买山准备种茶了,江凡把目光放到了曾去过两次的王家村。
王家村的土地比丽山村还要少些,人也才三十几户,村子里的土地被河流圈起来,像一个小岛,但是王家村背面有座很大的山,大小合适,海拔也合适,用来种茶也最合适。
买山这个,江凡就交给张书墨办了,他趁着身边没人,独自赶着马车去镇上晃了一圈,跟萧老板谈了甘蔗苗的生意和大周本土的茶树苗,回来后,马车里就已堆了一车士饮茶的茶树种子。
进村里后,江凡直接把马车驾到西山脚下,把种子暂时放进仓库。火蜜果的藤蔓已经拔除完毕,这两天都请了村人在翻土,翻得也差不多了,明天正好把茶树种子种进去。
丽山村里的人也都知道江凡在前面浮水村要种甘蔗的事,却还不知道他还要种茶,不过江凡现在种得东西多了,所以村里人知道后,也只感叹下江凡的大魄力后,然后继续埋头干活。
在茶种陆续被播种下去不久后,王家村的那座山也买下来了。王家村是王姓族村,那座山是当年他们祖辈从官府手里买下来的,后来辗转荒废,多年来族里人一直说找买家卖掉,起先是族里的老人舍不得卖,毕竟是祖业,后来是找不到合适的人买,毕竟总面积已经八百亩快要到九百亩,也是一笔不小的银子。
这么大一座山,以后基本种的是二级生命植株,二级养料两百系统币一袋,也是三个月一投,这么算下来,江凡每个月用在茶山上的系统币,最少也要五万。
不过江凡手里有粮一点都不慌,以后这座茶山给他赚回来的系统币,一天岂止五万。
55/86 首页 上一页 53 54 55 56 57 5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