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爹娘一听,这还得了?!
恰巧这几年,孙博勋好面子好惯了的人,在东京城难以忍受他人的白眼与奚落,住不下去,长久住在洛阳的别院里。他也没料到他儿子还能闹出什么大事来,毕竟陛下早已不把他们孙家看在眼里,不看在眼里,虽没好处落在身上,却也没坏处。
孙沣也是个混账,向来靠父亲与妹妹,如今父亲与妹妹均不管事,也无事可管,他倒是也把桌子一拍,居然要到惠郡王府讨公道去。
于氏比他有些心思,眼珠子一转,拉住他,道:“且慢。”
“且慢?!儿子都被打成这般了,还能如何慢?!”
“哼!赵叔华即便是惠郡王府的世子,也无理由这般打咱们清儿!太后娘娘如今虽不管事,到底是太后!我便是哭进宫里去,陛下也不能不管这事儿!只是,清儿方才说,他与乐安县主两情相悦……”
孙沣脑袋一转,立刻也明白过来,跟着便笑了起来。
孙沣带上人,竟抬了二十多抬的礼品,且还带上一对大雁,直接去了惠郡王府。
开口就道,替他们家大郎孙竹清求娶乐安县主赵叔安。
原本冬日里头大雁便难寻,这么一对养得极好的大雁便吸引足了众人的目光,这又是忠孝伯世子带人往惠郡王府去的!无数老百姓在惠郡王府外头挤着看热闹,孙沣更乐,更觉此行定能成,他心中痛快。
惠郡王府的管家开始还好言好语劝他们回去,孙沣丝毫不听,赵叔安几个年幼的弟弟再也忍不住,出来就打。混乱之中,大雁早就飞到了天中去,孙沣带着人与他们对打,边打边叫嚷着他们大郎与乐安县主两情相悦偏惠郡王痛打鸳鸯之类的话。惠郡王府的人恨极了,就连管家与门房处的人,也纷纷拿上棍棒一起打,场面一团乱。
孙沣自然不占上风,打到一半,他倒也不打了,转身便去宫中求太后做主。
赵克律哪里想到孙竹清这么不要脸面?连这样颠倒黑白的话都说得出口!
事发突然,赵琮也没来得及反应过来。
孙太后本就憋着一股气,听到孙沣这般说,到底是她的侄儿,这般打他,就是打她的脸面。
她张口便要给孙竹清与赵叔安赐婚。
正巧闻讯的赵琮走进来,听到这话,便道:“孙家大郎如何配得上乐安县主?”
这便是瞧不上她们孙家,孙太后心中一梗,硬撑一口气,反问:“如何配不上?”
赵琮心中冷笑,他这几日本就因依然找不到赵十一而烦闷,上元节那日的兴奋早已消失殆尽。他们完全是撞到了他的枪口上,他直接道:“孙竹清,何以配得上乐安县主?是身份配得上?还是才情配得上?抑或是相貌配得上?!此事莫要再提!”
当年染陶的事,虽遮掩下去,在场的人谁不知道?!装什么傻?
如今不得了,连赵家女儿都敢肖想了!
赵琮连着染陶的那份气一同气上了,他气极,好歹赵叔安是她妹妹的闺蜜,怎能容孙家胡搅蛮缠。
他板下脸,直接道:“太后,世子,不是朕说,孙竹清到底是什么品格,你们比朕还清楚。二十多岁的郎君了,成日里不干正事儿,不读书,不学习,也不求上进。东京城中那么多个衙内,再不济的,还知道帮家里管管铺子呢!他呢?!他当年到底做了些什么,旁人不知,你们还不知?他的话,你们也能信?!”
“陛下!”太后脸上无光。
“娘娘莫要与朕多说,世子这便回家去。明日,亲自去惠郡王府赔礼道歉!否则,朕派人去你们府上陪你们!当年,朕念在他已疯,才未罚他。这一回,你们当好自为之!”
赵琮说罢,拂袖而去,这家人,真是给脸不要脸!
他一走,孙太后连连喘气。
孙沣还要再说话,孙太后怒拍桌子:“给我滚!”
孙沣只好悻悻而归。
王姑姑赶紧抚着孙太后的心口,嘴中怒道:“陛下这也实在过分!”
孙太后冷笑:“他是皇帝,我们又能如何?!”
赵琮走回福宁殿,抬头便见吉利又在喂鸽子,想起又到了吉祥传信出去的日子,他看了吉利一眼,才走回正殿。
过了大概一刻钟,吉利进来,行了礼,便将小纸条递过去:“陛下,这是今儿的。”
赵琮打开看,果不其然,上头写的又是这十日来他做了些什么。
说来也奇怪,自五年前,这吉祥每隔十日便要往外传一回信。吉祥不知道,吉利每日都要清点鸽子数目,吉利更是知道鸽子常飞往的方向。头一回有鸽子要往宫外飞时,便被吉利给看到了,并用弹弓打了下来,抱上就来给赵琮看。
赵琮打开一看,还当吉祥终于露出马脚,往外告知他的行踪。他当时提防吉祥提防得很,以为终要逮着吉祥身后之人。而吉祥每隔十日便要往外传一回,五年来,每个月皆是如此,吉利也拦下了全部鸽子,他的书房内压了好几叠这样的小纸条。
可渐渐地,他也越来越摸不清吉祥的路数。
吉祥往外传的纸条上虽写有他每个十日里头的行踪,可除此之外,也就只有这些。用赵琮上辈子的话讲,上头记着的就是他赵琮的日常,几乎从未谈过朝政之事。只有几回,他被某几位大臣气得发怒时,上面倒都写上了,但是侧重点是他“发怒”,倒未提到因何事发怒。
有些时候,不解的赵琮,脑中也会不由晃过某个想法,毕竟他也不傻。这件事的逻辑太过不合常理,只有往荒诞了想去,事情似乎才是对的。
但他又会将这种荒诞的想法都从脑中甩去。他压根不敢往那个方向去想,若那般想,他曾经给出去的关心与爱护又算是什么?
如今,他早已不如当初提防吉祥,吉祥除开这个可疑的行为外,也的确得用,早与路远一同,已成为福禄的左右手,帮着管宫中事。
他将今日的纸条用镇纸压住,便挥手令吉利出去。
吉利出去后,他靠到椅子上,再拿起桌上的刀看。
那日在福禄手上看到这刀时,他真的是狂喜,只当赵十一很快便能找到。可找了五日,据闻侍卫将大街上的郎君都问遍了,也没找到一位十六岁的神似赵十一的郎君。
他不愿失望,却忍不住绝望。
他拿起刀,用刀柄抵住脑袋,不解,难道赵十一真的已经死透?可若是已死透,为何偏偏是上元节那日,这把刀又出现在他的面前?他死后都能穿越,他以为这是老天爷冥冥之中给他的暗示,暗示他赵十一将要找到了。
可是为何,就是没找到?!
他的小十一,本来就不该死才是。
赵琮不愿放弃,坚持这是老天爷给他的暗示,侍卫依然每日在外找赵十一。
赵世碂却愈加烦躁,刀没找着不说,洇墨日日都出去打探,说如今城中找他的人越来越多,他更不敢出去。城门处盘查的侍卫也加了一倍,他哪里还敢轻易行动。
惠郡王府与忠孝伯府这几日也有热闹好看,东京城里的动静更是大,老百姓们最爱看的便是这样的纷争。
而就在这日,又闹出了更大的动静。
孙沣被陛下训斥过,倒也老实去惠郡王府赔不是,赵克律被他气得心肝疼,不愿轻饶他,要他跪下赔礼道歉。
其实孙沣给一个郡王爷跪下本就不算什么事,偏偏他还以为他们家是从前,他脾气大,立即又闹了起来,继续叫嚷着孙竹清与赵叔安两情相悦的事,并且再也不改口,更令人出去胡乱宣扬。
赵叔安的名声彻底被他给毁了。
赵叔安如今还未完全清醒过来,要她知道外头如何传她,怕是要上吊自尽。她性子柔和,且是十分传统的大宋女娘,自然无法接受这样的事。
而赵宗宁近些日子一直在忍,忍到此时再也无法再忍,她带上公主府的侍卫,直接骑马至忠孝伯府门口。
侍卫长直接喝道:“叫孙竹清出来!”
赵宗宁今日骑马,作一身儿郎装扮,一头长发束成发髻,头戴金冠,端的是风流倜傥。她骑马往门前一立,微抬下巴,眼露不屑。门房的人立刻便开始哆嗦了,回身跌跌撞撞往里头通报。
孙沣出来,给她行了礼,便想打发了她。他从未与赵宗宁正面交锋过,在他看来,一个女娘,又能厉害到什么地步?
赵宗宁冷笑:“叫孙竹清出来。”
“公主!大郎如今重伤在身,不能出来啊!”孙沣装相。
赵宗宁话也不多说,直接抽出长鞭,骑在马上,便往地上用力一甩。
孙沣惊吓过后,抬头看她。
赵宗宁一字一顿:“将那个渣滓带出来!”
孙沣回过神来,大声道:“公主好生无理,我们家大郎苦……”他以为赵宗宁是惠郡王府,为了名声还要忍一忍。赵宗宁却从不按人想法做事,她一挥手,打断他的废话:“给本公主堵了他的嘴!行!既不愿让孙竹清出来,澈夏,你带人进去,亲自将孙竹清押出来!”
澈夏今日也作儿郎打扮,应下便亲自进去拿人,侍卫则上前堵了孙沣的嘴。
孙竹清被带出来,就在忠孝伯府门口,被赵宗宁抽了一顿,抽得奄奄一息。
赵宗宁不阻百姓在一边看,还特地令侍卫去邀人看,她抽完,对大家道:“忠孝伯府孙竹清,心思龌龊,爱慕乐安县主,自知配不上,尽会使这些阴损招数!在场百姓皆有眼有脑,试问,一个郡王府的县主,何以看得上这种渣滓一般的人?!乐安县主连他是谁,都不知道!”
大家看看地上抽搐的孙竹清,再看看公主,公主作儿郎装扮也是无比俊俏,据闻乐安县主更貌美。
那么貌美又身份高贵的县主能看上这样的人?
百姓们赶紧一同摇头。
乐安县主怕是疯了才会看上这样的人吧!
谣言自是不攻而破。
赵宗宁此举立马便传遍了开封府的大街小巷,身在元家茶楼的赵世碂更是立即便已知晓。
他原本就暗暗担忧赵琮,虽知晓赵琮不如他想象中那般弱,从前离着千里,五年也过来了。但如今离得这样近,总是不觉便替赵琮烦恼。
且那把刀真成了刻在他心头的一把刀。
他到底坐下,写了纸条,并用飞鸽传往宫中。
若吉祥还活着,自能收到,也能为他解惑。
若吉祥已死,小小一只信鸽,也无人能察觉,吉利从来都是憨的。
孙竹清却差点没被赵宗宁抽死。
孙太后听闻此事,更觉她的脸面已被彻底抛开。
赵宗宁这般抽孙竹清,便是抽她的脸,抽他们孙家的脸啊!她做不成皇帝便也罢,她只做太后,可赵琮竟连后宫的权利也不给她。更是将她娘家贬成伯爵,她的父亲母亲如今都要避到洛阳去。
孙竹清是孙家这代唯一的嫡子,身下那处据说已毁,往后怕是连生育能力都无。他虽妾侍众多,家中倒记得嫡庶有别,严格把关,没让任一个妾侍怀上孩子。如今倒好,倒不如当初便让那些妾侍怀上!
孙家真要无后。
孙太后坐在昏暗的宝慈殿内,既气又哀。
王姑姑道:“公主实在太过分!往常不顾规矩,与朝臣一同上朝便也罢,如今竟做男儿打扮,这般打公爵之后!”
孙太后冷笑:“姑姑说笑,孙家早不是公爵之家。”
她知道青茗是替王姑姑顶罪,她也想处死王姑姑,可王姑姑抱着她的腿哭了一宿,向她忏悔。她又想到幼年时在宫中如何难过,王姑姑如何待她,到底没能下手杀了她。但即便如此,她对王姑姑也不如从前。可宝慈殿也不如从前,只有王姑姑还对她全心全意,她只能这般与王姑姑继续相处着。
“陛下心思极深,骗了咱们这些年,一旦上位,竟连一点情分也不顾!”
孙太后更是笑:“姑姑,你说什么笑呢?你当初要毒死他,他不恨你,不恨我,恨谁?!你都要毒死他了,他再不立起来,等着你再下手?你以为青茗出去顶罪,你我就没事儿了?”
“……娘娘。”
“你且少说几句吧!我留着你这条命也不过因宫中孤苦罢了。你再敢有这些胡乱心思,我定要杀了你!”
孙太后虽这般说,却也的确很气,赵家欺人太甚。她气着气着,倒也笑了起来,在王姑姑不解的眼神中,说道:“我孙家既要无后,大郎这般,日后怕是也无人敢嫁他。我这个姑姑,少不得要替他相一门亲事!”
“娘娘?”
“大郎既配不上乐安县主,反正是攀高枝,何不攀个最高的?!”
饶是王姑姑,也被惊着了。
“去!给我磨墨!我虽已式微,打个赏,赐个婚倒也是使得的!”
第88章 “去将吉祥捆起来!”
赵琮正在崇政殿处理政事, 开熹初年改元之后, 他改了官制,停了许多旧时多余且没必要的官职, 精简了官制结构。这五年来, 他还在逐步调整着。凡事只要存在, 便要变,停滞不前总是不行的。
上元节的三日休沐已过, 寻找小十一的事再重要, 他也总要上朝。
今日小朝会过后,他在崇政殿见几位宰相与重要官员。
上元节以来, 他的情绪也是大起大落, 且睡得不好, 面色很不好看,下头官员均很老实,说话也是轻声轻语。
五年后的此时,钱商倒依然是中书侍郎, 只是他这个宰相之名又名副其实了更多, 他不再是副相。如今, 他既为中书侍郎,更兼尚书省右仆射,已是真正的右相。不似当初孙太后听政时,无法贬斥钱商,却也不愿将权柄交于他之手,只让他做普通的中书侍郎。
而如今的左仆射兼门下侍郎, 依然是当初孙太后重用的杜誉。
赵琮原本想将黄疏从宜州召回,让他当这左相,偏偏黄疏此人当真怪得很!他不愿意回来!他非要留在宜州,赵琮又不能亲自去抓他回来,只好留他在宜州继续任知州。黄疏此人本事很大,任职期间,政绩显著,这种人才放到地方上,也是造福百姓。
因黄疏不愿回来,赵琮才重新看杜誉这个人。杜誉的确很有才干,赵琮初时留着观察一番,见他可堪重用,赵琮不是小气的人,到底将他留了下来。这让原本胆颤心惊的杜誉更为佩服他,立时对他死心塌地。
从前的右仆射,如今只是副相,却好歹降得不多,还算是勤勉。
开熹元年的恩科,状元是一位姓易名渔的扬州人士。赵琮原本还真想给萧棠开后门,让他当状元。可坦白说,萧棠此人综合能力极强,但摊开来,样样都不是最好的。
76/231 首页 上一页 74 75 76 77 78 7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