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元皱眉龇牙地忍过了一波突如其来的不适感,压住自己快要浪得飞起来的心思,克制着一点一点,以他来时的速度走了回去。
第56章 归京
有了农场的这个新能力,卫城的计划也就顺势变了。他和封元两人用这个方法回京去,他的下属则被派去联络他之前带的边军,从中抽调一部分人回来,其他人则分开去摸排商地所有守军的情况,看十七皇叔到底是怎么控制这些人的。
若是因利相合,则以利诱之;若是受制于力,就想办法去其枷锁。总之这些人要想尽办法把能调的兵力都给整合起来,将十七皇叔的后路全都斩断。
事实上,老十七王爷这次回京不仅带走了他秘密囤积的兵力,也调用了一部分守军作为他的护卫队,所以,留下的守军大约也并不完全得他信任。
除开商地以外的其他地方也得去调查,免得到时对方出其不意,把他们全都给捉个囫囵。
卫城能够让他的手下人去做这件事,完全得益于他这次出京是奉命缴匪,皇帝允了他抽调兵力的权利,除此以外,他在军中的盛名威势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除了这些事,小五也被安排了一个重要任务,他得去跟袁毅接头。此前袁毅在跟着卫城出京之后,便被卫城派去带着人运送他们从农场里弄出来的所有铁矿。这批铁矿,之前卫城也并没有那么需要它,毕竟他若是出征在外,朝中是不敢在军备上有有所欠缺的。
出于有备无患的心思,卫城还是让人把这批铁矿运送走,充作军用。而现在,他没有预料到的情况出现了,这一批矿石也该发挥他应有的作用了。
在卫城忙着安排这些事情的时候,封元也在想着要怎么安顿小孩儿,自从他听说了山寨里的情况之后,这几日几乎没怎么说过话,封元也没怎么看到他的人。可是每次看到时,封元想去安慰一下,说些什么的时候,小孩的神情又平淡得仿佛并不在意似的。
为这件事,他已经麻爪了好久了,这下他们要走,小孩要怎么办,也真是个问题。封元去征询了一下小孩儿自己的想法,看一下他自己有没有什么想去的地方。
听到他说他们要回京之后,小孩儿直直地看了他一会,平静地让封元将他留在之前跟他们一起落水的老汉家里。
这个老汉家里就住在海边,素来是以捕鱼为生,老两口有一个儿子,但是前些年走在了两位老人前头,这次遇到小孩儿,也是一腔父爱转移到了他的身上,这些日子一直对小孩多有照顾。
爷孙两个也是处出了很深的情感的。
本来,封元是考虑小孩儿或许想回到奉缘村里——毕竟,他在那里待了那么长时间,可是奉缘到底在奉卫境内,不是那么安全。封元还在想着要怎么跟小孩说明这个情况,却没有想到,他竟然没有想过要回去的。
也是,封元不由想到小孩之前跪着哭求他们救人时的场景。他……到底不知道那是个什么人了。小孩儿不想回到那里倒也是正常的。毕竟,那不是一个有着美好回忆的地方。
不过,既然小孩儿自己想留在渔村,封元也让人把他们送了回去,还为他们置办了不少东西,最后想到这老的老,小的小,到底不安全,还留下了一个人。这人,在之前的战斗中受了伤,走路有些问题,这次又伤到了手,已经没办法再拿起兵器参战了。并且他也是上孤儿,并无什么牵挂,自己愿意留在这里。
安排好一切,卫城和封元两人就秘密地进了农场,准备回京了。
两人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了王府当中,若不是卫城召了府中的暗卫和管家来问话,恐怕根本没人会发现他们回来了。
问完话后,他们算是对京城如今的情况有了很清楚的了解了。
在卫城和封元离京不久,顺着宏恩寺小偷的线,最后还是查到了二皇子府上。查到这个消息,负责的小官当时就吓得跪了,他之前为什么脑袋不清楚,为了在恭王爷面前挣个脸面,非得要这么积极地调查这件事?这下好了吧,查出了这么件要命的事!
在家腿软脚哆嗦地想了半天,这人最后还是提着自己的脑袋,把自己查到的东西告诉给了他们皇上。据说当日,御书房里砸了两只茶杯——皇上最爱的那一套,并一御笔。所说皇上还被气晕了过去。
这小官当日回去,提心吊胆的,等到领了圣旨把这案子给转到了皇帝面前,连忙告了病假,在家里休了不少时日。有人来打着探病的名义,想探听探听到底是出了什么事,这小官也根本不敢提一句,只一味地闭门谢客。
再两日,二皇子被降旨要求在府中静心养性,实则是被拘在府里闭门思过,至于什么时候能被放出来呢?没说,反正这以后就没有消息了。
就这么一遭之后,皇上便开始缠绵病榻,好好坏坏几回,身体就不大好了,请太医探了几次脉,只让人不要过于劳累,以将养为主。
之后,传出了各地匪患,皇上拖着病体,接着开朝,安排了人去缴匪。再以后,老十七王爷进了几回宫,这之后,这京中的氛围也就不太对头了。
更多的事,一般人虽然能嗅到不平静的气息,但是,却也明白不了这其中的更多详情。卫城手下的暗卫虽然已经可以说得上是能够无孔不入,却也还是有些消息是不能轻易去窥探的。所以,想了解更多消息,封地和卫城两人也就悄悄地去了太子府中。
这悄悄可是真悄悄,就连太子府里的门房都不知道他俩进门儿去了,所以,那些守在外边的人也就更加不可能得到消息了。
就连这太子府的主人,在看到这么两个从他书房屏风后边转出来的人,也是心下一惊。不知道这两人是怎么出现的。更重要的是,他们两人此前还在谈论说这两人恐怕是已经……不过,一回过神来,太子妃恭敬地问了礼,退了出去。
“小六,你怎么……”
“大哥,”卫城开口打断了这个话题,他暂时没有办法解释这个问题,所幸,他现在也可以不必解释。“……现在宫里情况如何了?”
卫稷就此也就回过味来,小六没事当然是更好,至于其他的,之后再论也无不可。“十七王叔宿在了宫中,我已经有几日未曾见到父皇了,这些日子,已经过了开朝的时间,父皇却也仍然称病没有上朝。”
听到这个消息,封元倒是没有感到有多出乎意料,此前,卫城就已经把这个情况分析给他听了,据卫城的暗卫所说,京中这些日子没有上朝,但凡是能有些说话的权利的文臣武将,王侯贵戚,无不被困在了家中。
虽然府外没有人把住他们的府门,把他们关在府里,可一旦有人出了门,其他不说,只要是想要进宫或出京的,宫中没有人出得来,京外没人回得来。这么一来,大家也都知道到底是个什么情况了。
就这些日子,就是京中的纨绔子弟,都被家中长辈给拘在了家中,不许出门胡闹,让人借题发挥,就这么害了全家。
“京中所剩兵力不多,为数不多能领军的人都联系不上。我已经想办法让人出京了,只是,现在无法联系到宫中,恐怕要调兵也有难度。”
兄弟两个都不是废话多的人,一问一答间,就已经把京中和宫中的情况弄得清清楚楚了。封元坐在一边一边听,一边有点发愣。
现在吧,就是有这么一个情况,他们虽然是能不动声色地把皇宫里的主人给带出来,但是吧,就皇上出了宫也不是个事儿啊,这京城已经基本上被老十七王爷给控制住了,他们不仅得出宫,还得把人给带出京,才算是有转圜的余地。
可是吧,就这皇帝一个人,也成不什么事儿啊?他们还得把这京中有份量的,都得救出来吧?但是,这样一来,这工程量,好像就不小了呀。这哪里还能做到不动声色,悄无声息啊?如果要这样,他们之前商量的要把人救出来是不是就要再商量一下呀?
或者说,他们还是想办法把老十七王爷给解决了要更容易吧?想着想着,封元就有点儿愣神,所以说,他们之前到底是为什么非得要想着把人给救出来呢?
这么一想,封元就有点控制不住自己的想法了,一会儿回了王府,就净琢磨着这事儿,然后跟卫城说了两句,就真的一个冲动就冲着皇宫去了。
可是,在挨个儿开了好几个重兵把守的房间,都没找到人,再看了看还剩下的那么多的房间,封元懵了,接着他就维持着这么个情绪,自个回了王府里。
所以说,人这么放心住在皇宫里头,得是有原因的呀!可是,这样一个,他们要救皇帝出来,又怎么知道人皇帝就还一定被留在他自己个儿寝宫里呢?如果没在原来的地儿,他们要找人,不就跟他今天的情况一个样儿了?
第57章 出宫
不等封元和卫城商量到底要怎么办,一个出乎意料的客人悄悄到王府中来了。
因着这些日子京中紧绷的气氛,王府四周也都是眼睛在盯着,加之卫城秘密回了京,所以,王府里的下人们都被管家拘着,不许随意走动,就连王府里的门房都被管家给滤了好几遍,把自己的儿子给换了上去。
因此,在一大早被敲开了房门,看到他大儿子带来的人时,他也是猛地一惊,把瞌睡和被吵醒的怒气全都给吓得飞没了影儿。
来人共三人,都穿着一身太子府下人的服饰,一路上都是低着头,跟其他下人并没有什么两样。只到了管家开了门时,打头的人让了开去,露出身后的人,来人抬起头来,这才把管家吓得几乎当场便跪了下去。
这两人,一个是他们的太子爷,而另一个,则是本应卧病在床的当今圣上。管家敛了敛心神,也不敢多问什么,见两人示意他不要多礼引人注目,他也便挺了挺胸膛,强作自然,带着两人,往卫城的房间去了。
所幸卫城与封元昨晚并没有在农场里休息,才让管家敲门时不至没人应门。
不过,也正因为这样,封元爬起来穿衣服时有点着慌,卫城已经带着人到书房去了,可是,只听他们刚才的几句话,他也知道,来的人是卫城他爹以及太子两人。
如果来的单单是太子,倒也还好,毕竟太子早就已经知道他和卫城两人的关系,这下看到他们两人睡在一间房里,虽然会有点尴尬吧,但也没那么大不了。但是这会儿来的,可还有卫城他爹呢!刚才两人要进房间里来说话简直要把封元给吓死了好吗!
不说卫城和他爹的关系好不好,人家到底是他爹。而且,这个爹还不高兴卫城喜欢男人,更重要的是,这个爹,他还是个皇帝。
还没等封元想好他现在要不要过去呢,卫城就已经又回来了,只不过,这次,他爹和他哥都没再过来了。封元松了一口气,坐在桌边,倒了两杯茶,一杯给了卫城,另一杯自己一仰脖子就灌了下去。
“怎么了,你爹怎么会出宫来了?怎么回事啊?”见卫城手里捏着杯子,慢慢地在那儿啄饮,封元有些着急,连连发问。
见他急切的模样,卫城有些好好笑,只是这时情况紧急,他也无意逗趣,笑了一会儿,也就不再多耽搁,把情况都向封元说明了。
听完卫城说的话,封元也不由得咂舌不已。所以说这皇室中的人,是不能以常理判断呀!这老十七王爷不仅是要从自己兄长手里把皇位给夺过来,同时也是深谙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的道理嘛。
“可是,十七王爷为什么现在突然着急要把你爹……那啥了呀?有什么情况了吗?”是有皇上的救兵来了,老十七王爷想着再不动手就晚了,还是老十七王爷的大事快要成了,不再需要挟持皇上做人质了?
没错,皇上之所以拖着自己的病体连夜就出了宫,就是因为他的十七弟已经等不及要害死他了。而他之所以能捡回一条命来,还得多亏他以前难得无意间发了一回善心。
那还是他刚登基不久的事了。那时候,他正春风得意,十七弟也还没有离开京城,十七弟为了与他较劲,拿一名他自己的下属做阀子,名义上是要惩处这下属,实际是为了做给他看,顺便给他自己出气。
他本来是没打算拦的,毕竟,看到他十七弟气成那个模样,却也拿他没什么办法,只得自己憋着劲儿拿他自己手底下的人撒气,对方越是气大,脾气越大,他就越高兴。而一个下属的生命当然也是不让他看在眼里的——莫说这还不是他的下属。
只是他当时年少,更是得意的时候,高兴完了还不知怎么的,一时兴起,阻了他十七弟撒气,把那人给救了下来。虽然不知道后来回去过后人有没有受到责罚吧,但无论如何,也算是他做的一件好事了。
有谁能想到,这件‘好事’还会有带给他福报的时候。这一次若不是那人冒险来向他通风报信,等到他十七弟专门为他熬的药进了他的嘴里,便是他再还有后路,也是无济于事了。
知道这件事之后,他顾不得自己病弱的身体,发作了一回‘病’,把守着他的人都给支了开去,软着腿从自己寝宫里通向太子府的秘道跑了出去。这时候,他不得不庆幸,他这个十七弟之前顾着面子,还没有迫不及待地把他从寝宫里赶出去,自己鸠占鹊巢。
如若不然,他便是插着翅膀也难出宫了!
当然,这些事卫城封元,甚至太子都是不知道的,他们只知道老十七王爷要向皇上发难,结果皇上提前知道了,从密道里跑了出来。
老十七王爷为何突然发难,皇帝被困在深宫中,暂时不知道原因,卫城却只需要结合他收到的消息,来猜一猜便能了解个大概了。
他的下属去调了他之前带的边军,可是边境中,这些事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况且他所带连军还是常年与玉琼交战,但有动作,或许军中其他无关人还不知道,玉琼边军便已经知道了。
这次,尽管卫城嘱托过要秘密行动,可是到底不是小动作,虽然后来他们的人又想办法迷惑他人,但拖的时间也不长,调的兵还没有走出多远,玉琼便已经得知了情况。
所以,这些时日,玉琼边军便有些蠢蠢欲动。想必十七叔也是得知了这个情况,这才想赶快动手的。
卫城猜的这些,跟实际情况实在相差不大。老十七王爷本来得知自己在奉缘安排的人失了手,而卫城也不知道怎么的,竟然没有被奉缘安排的人引到他在奉州老窝另一个陷阱里去,就已经够他忧虑的了。
谁知,卫城逃脱后竟然也很快得知了京中宫中的情势,根本没有回京,也就没有给他安排的机会。
若只是这样也就算了,接着他就又得到急报,卫城在边军调了人,这才逼得他不得不提前动手。
若是等到卫城回来,跟皇帝一碰面,他逼宫篡位这事也就算是扬了出去了。可若是他提前动手,把皇帝了结了,他有一千种办法让皇帝的死变得合情合理,而他也就可以继位了——虽说不是那么合情理,可是他若是要成事,便不能一心只顾着名声,等到他真正坐上了这个位子,再不合情理的事,他也有很多的方法去让他变得合情理。
37/40 首页 上一页 35 36 37 38 39 4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