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18

农场具现进程报告(穿越重生)——眷介

时间:2018-04-15 09:33:57  作者:眷介
  听着卫城在那里一本正经地胡扯,封元在一边默默地抽了抽嘴角,又不得不在太子和太子妃两人震惊看过来时,露出一副镇定自若的神情,透出些脱尘仙风,来印证卫城所造的谎话。
  两人脸上的神情已经变得很古怪了,半是惊半是奇,其中还带些敬畏、与有荣焉、喜悦审慎等等情绪,实在是复杂不已。
  “既如此,我们定当严守这个秘密,不会往外透露一分!”卫稷严肃地作下承诺。
  得了这话,卫城也就不再想这件事了,将两人带出农场,安置在他睡的房间,接着又在卫稷的要求下,带着两人一起去看过了皇帝,接着便和封元起进了农场。
  已经到了这个时候了,他们也不便去麻烦观中的师傅们,只在农场里睡一晚也就是了。其他事情天亮后,再作打算。
  就是不知道观中的师傅们一晚上醒来发现多了三个人会有什么样的想法?
  第二日醒来,倒是没有人对突然多出来的人有什么奇怪的,毕竟观中事务也多。倒是皇帝对卫稷的到来有些惊讶,在得知老十七王爷的所作所为之后,沉默许久,悄悄叹了口气。
  用早斋之前,一位小师傅带着风尘仆仆,形容狼狈的卫翎来了房中,又是一番简言叙话,卫稷洗了手,伺候着皇帝吃完,一群人方才一起往着斋堂里去了。
  在这样的情境下,封元也不知道说些什么话才合适,而卫城也分外沉默,两人无声地跟在后头,便见卫翎与卫稷进了斋堂却并不去吃东西,反而是往着一位面色素妍的女客的方向去了。
  封元心知,这就是卫城的亲妈了。
  他一时有点尴尬,顿下了脚步,不知道自己该不该上前。再一转头,就见卫城也止住了脚步,并没有跟上来,甚至还落后他一步。卫城此时,情绪大约是比他还要复杂吧?封元想到卫稷告诉过
  封元退后了一步,手轻轻在他的手臂上拍了一下,见卫城再向前走了两步,也不再走了,自自己也跟着走了两步,站在旁边,不再多说什么。
  两人站在原地,眼见卫翎和卫稷走到女客面前,卫翎伸手抱了一下她,女客这才发现他们的到来,转过身又惊又喜地和两人叙起了话。在这途中,封元明显看到女客在转身时看到了卫城,眼中很是惊喜,但是不一会惊喜的情绪又很快淡了下去。
  在跟两人叙话的途中,女客的视线也几次飘到他们这里,但是却没有专门来跟卫城说话。卫稷与卫翎虽然也并不避讳提卫城的事情,却也不强求让卫城与她说话。
  这样说了一会儿,斋堂放了饭,一群人这才止住小声的交谈,专心用完饭,回了房间。这位曾经的皇后,与重病在床的终于在这么个小屋里见了面。
  卫城几人都不知道两人在屋里到底说了些什么,不知道两人是不是已经对过去的事情释怀。他们在屋外等了一会儿,就见她走了出来,转过身掩了掩房门,接着便转述了皇帝要求卫城几人进去的要求,自己先行离开了。
  几人进了房间,看到躺在床上的皇帝都一时间说不出来什么话,这个曾经执掌天下权柄的人,现在已经老了,所以,他似乎终于有了普通人的情绪——他哭过。
  他的发丝已经被整理好,衣服也被重新打理过,似乎是已经洁过面了,但是,他浑浊的眼中,可以看得出红意,他脸上的表情已经跟以前大不一样,真的仿佛只是一个老人了。
  见卫稷带着兄弟几个进来,在卫稷的帮助下坐了起来,皇帝抓住卫稷想收回去的手,落在了自己的床边,“我已经老了……”不等卫稷劝慰的话说出口,皇帝止住他想说的话,继续。
  “本来,禅位之事不应当如此轻乎,但是,朕这些年实感精力不足,时时困倦无法理事,加之此次之事,以后恐无心力,在这里便将这已经摇摇的皇位传于你吧,以后一干事宜,你便自做主,不必事事再来寻我意见。”
  话到此处,卫稷已经在跪在了床下,实实在在地磕了几个头,想制止皇帝再说下去,皇帝却看也不看他,只自顾说着自己的打算。
  “此次逢变,出逃慌张,未及带出玉玺,恐怕已经为你十七叔所用,如此一来,我们必处处受制,但朕少时私印是时时带在身上的,去给朕准备纸笔吧……”
  卫稷又磕了两个响头,见皇帝态度坚决,方才示意太子妃前去找小师傅要了纸来。太子妃去要了纸笔,恭敬地捧递到床边,卫翎帮着拿了小凳放到床边,皇帝撑着身体写完,搁下笔,又缓了许久,又才开口。
  “此三张,一为禅位旨意,你且好好保管,一会儿将此观中师傅都叫来,便作证人宣读旨意。一为征讨惠王的陈罪书,你等想法散出,想必勤王之事,可以与谋。最后一张,乃是我现下大约能够调动的全部人马,你便依此谋事吧。”
  将自己的打算交待清楚,皇帝又叹了口气,“朕在位三十余年,兢兢业业,夙兴夜寐,只为不负祖宗基业,原想壮大我卫国山河,却怎料到老时,竟然兄弟反目,置祖宗基业于此飘摇之境,置我卫国百姓于动荡之秋,实在于心有愧,心里委实难安。”
  话到此处,一行浊泪从这位江山之主的脸上划过,隐在脸上沟壑之中。
  卫稷见此方不再推拒,再一扣头,恭敬接下旨意。
  封元靠在卫城边上,只觉得他的手臂在这时猛地一抽。他不敢抬头去看卫城此时的表情,他怕自己会忍不住想抱他。最后,封元只是伸出手,轻轻搭在了卫城的臂肘上,缓缓摩挲两下,不再动作。
  “父皇——儿臣必不负父皇所托,定将使我卫国山河重归安稳!”
  “如此便罢——你们出去吧!”
  一行人方才出了房间。
  ……
  扬光末年,新帝于磬州负云山秘密继位,与此同时,伪帝卫域于京都发出告天下书,言恭王有不臣之心,为争夺皇位丧失仁孝之心,害死父兄,皇室宗亲共择二皇子继承帝位,即日登基。
  同时传出的,还有对卫城的通缉令,上加盖帝印,发往各地。
  作者有话要说:
  估计还有一章就完了,然后会有现代番外,之后就正式完结了。
  新文《送个外卖而已》求收,最近存稿中……尽量日更,争取加更。
 
 
第60章 完结章
  承负元年元月二十日,恭王领军进京,围于京郊。
  在此之前,各路匪徒沿途扰民行军,汇于岚城,犄抵京师,扬清君侧卫正统之大旗,于岚城强征城中富商,扩充军备,援合京都。与此同时,京中戒严,闲杂人等不许随意上街走动,王侯贵爵奉召进宫,不得离开。皇子皇孙皆暗中被囚于宫中。
  卫稷自在负云山上继了皇位,老皇帝便不再许他前去床前侍疾,只命他一定要歼灭逆贼,拨乱反正。卫稷当晚于房中燃灯到天亮,第二日与卫城商量后便动身前去汇拢老皇帝年轻时的旧部。
  这些人,以前帮助老皇帝夺得了帝位,功竟后,一些人入了朝,而他们便是激流勇退,保得丰厚家底的人。其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人,私下里为老皇帝行使秘监百官的权利,是皇帝不使自己受制于朝堂的有力武器。到了此时,也是一个很让卫稷看重的人选。
  只是他们匆匆到了负云山中,身边也没有带任何人,老十七王爷在京中找不到他们,想必现在已经派了人出了京,来追他们了。
  所以,就是这些人中有知道京城出了什么事情的,现在便是想联系也联系不上人了!
  卫稷请了货郎往京中秘密联系自己的人,这才终于把自己的人给拉到了身边,就这也还不敢把明面上露过太多次脸的人给拉出来,以免让老十七王爷嗅到味,也咬了上来。
  这方面上,反倒是不如卫城来得方便。
  有了人手在身边,卫稷便动身前去联系人去了。太子妃到了此种情况,虽然是担心自己父亲的安危,却也明白,还是得以大局为重,便同太子商议了,只身留在了观中,照顾老皇帝。
  这所道观,虽是女观,却也不是完全没有男客,所幸,一般只会在特别的时间允许人在观中留宿,所以,人员往来,也还算是比较简单。
  再加上,卫翎来时带了人来,太子妃在这里也还有所照应,加上皇帝此时不便离开观中,卫翎又不便擅自离岗,太子最后这才同意。
  卫稷离开当日,卫城和封元便接到消息,他们此前运出的铁矿都已经全都被做成了,并着小五与袁毅一起往京中折返,卫城与封元便趁着无人注意,到后山中寻了一隐密处,把之前承诺卫稷的,他有办法弄到粮食从农场里弄了出来。
  再几日,接到消息,前去调兵的人并卫河,一并往京城来了。
  得了消息,封元的视线便一直没有怎么往卫城身边凑,就连吃饭喝水,也尽量地不着痕迹地不去让卫城经手——他怕卫城会给他下药,像小说故事里说的那样,面对危险的时候,其中一方会完全地忽略对方的意愿,不允许对方跟他一起去冒险。
  每次看到这样的情节,封元总是想,不知道那个慷慨赴死的英雄,如果没有能够活着回来,留下的那个能不能过上他以为——或者说他想像中的那种日子。
  亦或者说,这些人其实并没有想过,作为被留下来的一方,对方会过什么样的日子。
  封元不想去赌卫城是故事主角的可能,所以,即便这样的做法有些不信任卫城,他也还是用尽了全力去防范卫城一时脑抽,做出这种事情来。
  卫城一向感觉敏锐,封元不知道他是不是已经察觉出了他的举动,只是为了他对农场的信任,以及对他们两个以后可能有的生活的想象,他强迫自己不去在意这个问题,把全部精力全都放在了防范上面。
  实际上,卫城倒不是没有想过这件事,毕竟,这次去与以往不同。
  只是上次在了奉卫发生的事情,便已经够他后怕的。这次再去,面对的可是短兵相接,刀剑相向的局面,一旦交战起来,四面都是想要置他于死地,以立功勋的人,他便是有再大能耐,也不是长了三头六臂,多的是顾不来的时候。
  他便是理所应当的觉得,这次封元不应当去。
  只是,这些日子,看到了封元的作为,他也便渐渐把自己想法压到了心中,只是心里压着思量,他却也仍然是不能放心让封元就跟他一起便去战场——
  尽管自他们从奉卫回来,封元便加紧了对自己的训练,就算他自认自己的要求便已经够严了,却也不得不承认,这段时间,封元自己比他要能下得下狠心。
  自他开始教导封元以来,封元虽然在骑射一道上因体格上的缺异,进步与成效并没有那么清楚,可是,现在的他,绝对可以把之前的他撂下几个。
  这么长时间下来,他现下又肯下工夫,进步不可谓是不大的。
  想着这些,卫城不知道自己是在说服自己还是在逃避什么。
  晚上吃过了晚饭,封元难得把卫城拉进了农场。卫城沉默无语,任由封元给他穿上了戎衣,披上了轻便的护甲,把一把与他惯用的剑相差无几的木剑按在了他的手中。
  卫城沉默着看着封元带着淡笑,为他自己也穿上了戎衣,上了护甲,接着拿出了一把木剑。这些木头,虽说只是木料,说起来,说不得要比卫城用的剑都要来得珍贵,能得这两件也实属不易。
  封元掂了掂自己手里的东西,他是卫城教出来的徒弟,学的,自然也是卫城惯用的剑。其实卫城倒是让他挑过自己能使得趁手的兵器来学,可是,对这些个兵器,他以前拿签字笔,顶多拿一把菜刀的手,一样都没觉着趁手。
  最后,他还是选了卫城使的剑。
  这样一场比斗,封元以前倒是想过,但是,在他的想象中,却不是在这么一个情况下。他还想着,比完之后,正式出了师,他一定要跟卫城好好算算帐,现在……
  一场下来,两人都已经是汗如雨下,封元与卫城都躺在农场的地上,卫城略微顺了自己的气息,沉默着等待封元的吐息也缓过来。
  卫城看了看笑得眼神明亮的样子,默默的把自己让了招的事给咽了下去,伸出手臂,搭着封元的肩,把他拉过来一些。
  封元靠在卫城肩上,轻轻撞了下他的头,“诶,去给弄点吃的呗?”
  卫城拍了拍他的头,应了一声,起了身。封元看着他的背影,咧开嘴又笑了一下,收了一收,又克制不住一样,嘿嘿地笑了起来。
  ……
  承负元年元月二十一日,故先帝末叔,寿亲王,年逾期颐近双庆,可称寿老,被伪帝架于城门,面恭王军,
  恭王率三军跪拜,寿亲王泣泪遥拜先帝,自戕于城墙底。
  三军恸哭,愤而欲破城而入。
  城门大开,又二十耄耋立于城门,三军皆止。恭王弃马而前,至墙底,净面整衣,亲殓寿王遗体。
  后恭王令三军退避三尺,三军扎营不敢动作。
  承负元年元月二十二日,帝归京,天降神异,口陈惠亲王罪诏,剥其爵,论其罪,声传万里,清晰可闻。
  承负元年元月二十四日,夜,京都庶民破伪帝禁令,围至城门,制城卫,耄耋亲为启门,迎帝进京。
  大军进城,直破宫门,反军方至。
  一战至明,血染宫门,帝披衣带血至大殿,会反贼卫擢。
  承负元年元月二十五日,反军弃甲。伪帝于宫中获救,受重伤,幸得太医及时救治,腿不良于行。
  承负元年一月一日,帝重登大宝,重开早朝。
  承负元年一月十日,国内匪患不止,帝发军征讨。
  承负元年一月中,玉琼犯边,恭王自请卫边,帝夜谈相劝,不意。无奈同意,便请酒相送。至离京时,出宫送出十里。
  ……
  封元坐在马上,打马上前几步,并在卫城边上。
  之前他觉得跟在卫城身边走,背后一堆人以一种他根本理解不了的目光盯着他看,这感觉怎么想怎么怪。所以他就一个人悠悠哒哒地一个人在后边跟着
  但是这会儿在后边看够了景儿,琢磨了一会儿事儿,他又觉得自己满肚子的事情想跟卫城叨会儿,没多想,也就驱马上前去了。
  卫城斜眼看了他一眼,也不先开口搭他的话——心里对他非得往后凑的事儿还气着呢。
  封元拐了他一下,“你说,卫河和他母亲真的一起去漠城去了吗?漠城什么样呢?听他说的那样,我还真想有机会去玩一玩。”
  卫城点了点头,“会有机会的。”,这次他们要比大部队先出发,大部队要留下来运粮草,他们得先到边境去领兵。
  说起来,卫国这种不算大的国家,在世界版图上看起来,是夹在几个国家中间的,完全可以说个个方向都得是边境。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