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够了,翠儿,回你的院子吧。”定国公夫人命令道。
“二伯母,他一男的又不能生养,您干吗如此维护他?更何况他给定国公府添了这么大的麻烦,如果皇上治下罪来,二哥哥就没命了!”
“够了,冯翠儿,回你的院子去!”定国公夫人真怒了,她给两名大丫头使眼色,“你们送冯小姐回客院,然后请冯公子去看着她。”
“是,夫人。”断云与含雨应诺,强行要带挂着“嫉恶如仇”脸的冯女侠离开。
“二伯母,明明是他害二哥哥的!”冯翠儿委屈哭诉,她听定国公夫人对她的称呼换了,才发现她老人家脸色不对,不敢再造次,就算能轻松挣开两大丫头的手,也不敢真动作。她边哭边道:“爹爹从小教导我们,不要给定国公府惹祸,定国公府处于风雨飘摇中,经不起风浪,要我们一定恪守本分,严于律己,来了京都更不能惹事。可是,您看看这小纨绔都干了什么?他刚进门没几日,就尾随二哥哥偷跑去边关。将军出征,家属留京是不成文的规定,他此举,不正是陷定国公府于不顾么?”
冯翠儿一心为了定国公府,一心为风敬德着想,对于定国公夫人的偏袒十分不满。“二伯母,救二伯父是他应该做的,如果不是他,二伯父不会遇到这种危险啊!”
“我说够了,还不带她走!”定国公夫人没再看冯翠儿,直接命令断云她们道。
“二伯母!”冯翠儿挣扎着,就是不离开,她一脸指责道:“其实您一点都不喜欢我,表面上拿我当女儿疼,其实心里一定看不起在边关长大的我吧?您太偏心了,我再粗俗也比这个生不出儿子的纨绔好!”
“你!够了,小安,动手。”定国公夫人被气的一屁股坐回椅子上。她是真喜欢女孩啊,冯翠儿一来,她极尽全力对她好,怜她没有母亲,为她准备好多漂亮衣服,漂亮首饰,还为她准备未来的嫁妆。为了让她过得好,她简直操碎了心。可到头来,这姑娘非但不听她的话,不领她的情,还埋怨她偏心。
作为家中唯二女性,定国公夫人哪里受过这种气。她彻底对冯翠儿失了耐心,当下也顾不得给她留名声,让当过兵的安哥拿下她。守门口的小伍本想过来帮忙,只见安哥快准狠点了她的穴,轻松将人制住,断云含雨这才能将人带走。
“娘。”赵元嵩倾身凑过来,抚上她的后背,红着眼睛道:“都怪我!”
定国公夫人摇头而叹,“这又怎么可能怪你。”
看够戏,万氏怯懦抬起头来:“母亲,您别生气。翠儿妹妹年龄小,一直生活在边关,性情刚直,有什么说什么,您别往心里去啊!那什么,没事的话,我也先回自己的院子了。”
“你给我站住!”定国公夫人厉目扫视万氏,说道:“别以为我不知道,是谁在翠儿面前搬弄是非,也别以为我不追究,某些人就可以拿我当傻子!”
万氏脸色白了白,讷讷问道:“母亲,这话……”
定国公夫人懒得与她多言,摆手让她出去,“回去吧。”
万氏咬咬唇,行礼离开。
待人走后,赵元嵩才再次开口问道:“娘,将军他们情况到底如何?”
事到如今,没有隐瞒必要,定国公夫人全盘托出,并将他们之前商量好的苦情对策告之于他。“嵩儿你别担心,快过年了,皇上多少也会留些薄面,不会真治了德儿死罪。”
赵元嵩静了静心神,摇头道:“皇上也许看在亲戚面子上还能留几分薄面,但是想瓜分定国公府兵权的朝臣们呢?他们不会落井下石么?打感情牌是下下策,我们必须体现出更多可用价值,才能长久立于不败之地。”
要不是亲眼见过赵元嵩生辰八字,定国公夫人绝对想不到,一个不满十五岁的孩子,能说出这种话。赵元嵩深入思考问题的能力让定国公夫人大感惊奇:“嵩儿?”
“娘,您听我说,我有一计,可保将军无事。但我还小,可能会有妄想,我对朝堂之人并不十分了解,还需要您给把控把控。”
“好,你说。”定国公夫人眼眸闪亮,她倒要听听这孩子的真知灼见。
第47章 家有贤内助
万氏回到自己院子,只留陪嫁心腹丫头,遣退其他下人。她阴沉着脸,形如茶壶,一手插腰,一手指向靠墙翘头长案。上面摆放着定国公夫人去年送她的生日礼物,一座象征拥有万子千孙福气的藤萝玉葡萄摆件。她指桑骂槐道:“老东西,胆敢吓唬我,别以为你比我高贵多少?说我搬弄是非,你哪只眼睛看见了?哼,明明你都没眼睛,不分好赖,将顽石当美玉!”
“就是,这次是老太太过份了。自二房的小纨绔进门,没少惹祸,老太太训都不训一句。说他救大帅受了伤,对定国公府有恩,呵呵,可他也连累了大公子,连累了整个定国公府啊!”心腹丫头噘着嘴为小姐抱不平。
“是啊,老虔婆还不是仗着他爹是长乐侯,出自武阳赵氏,嫌我出身‘小门小户’,我那爹又在这时下了大狱。都是势力眼儿,还装清高!”
“还真是,自从老爷出事,奴婢发现府里人对待咱们主仆的态度都变了,今日,明明是冯小姐不知礼,鲁莽顶撞老太太,她却迁怒小姐您。”心腹丫头嘟囔道:“小姐,正豪少爷说的对,这么多人想对付定国公府,说不定哪天这府的天就塌了。老太太握着中馈不放,儿子又不是您亲生,您说您又能图什么呢?定国公府是皇上眼中钉,迟早出事,当初小姐您真应该听老爷的话,干嘛非要嫁给大公子这鳏夫呢?”
万正豪是万氏弟弟,前几日上门向姐姐姐夫求助,想救万博野出大牢,被风敬威拒绝后,怀恨在心,当场不顾颜面开口大骂,最后愤愤离开。
小丫头与万正豪有一腿,这时不免为情郎说些好话。
万氏撇嘴,当初年少慕艾,谁不想嫁个大英雄!风家人有一副好颜色,风家男人只娶一妻从不纳妾,而且定国公府人口少,不用费心去维护人际。最重要的是,风敬威贵为公子,将来承一等国公爵,到时候她可就是一品诰命了。就算他是鳏夫,他有儿子,他会随时死在战场,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她能嫁给他,便是几世也修不来的福气。
然而,嫁入定国公府她才知道,定国公属意二子风敬德承爵,风敬威也无异议,这可把她气坏了。如今事过境迁,定国公府也真如父兄所言,成为最不安稳之地。她已嫁了人,没有后悔药可吃,愤怒道:“别跟我说这些,听我爹的也没好。他攀附上蒋氏,不照样下了大狱!”
“不一样啊小姐,如果您今日嫁的人是蒋氏大公子,除了有位丞相祖父,可还有位贵妃亲姑姑呢,那样的话,还有谁敢恐吓您?”
“话不能这样说,唉,你不懂。算了算了,不生气了,咱们去平安大街上的银楼逛逛吧。”万氏比丫头看得明白。蒋大公子不仅妻妾成群,在外面也是风流成性。蒋氏是个大世家,人口众多,旁支驳杂,利益关系、人际关系错综复杂,一个不小心都不知自己是怎么死的。丞相府就真的好么?权贵圈不过是看着外表光鲜罢了。
听到可以外出,心腹丫头眼睛一亮,笑嘻嘻应道:“好的小姐。”
---
自宫中传出皇帝陛下召风敬德觐见后,崇明殿暖阁外站了一溜大臣,俨然是聚齐了半个朝廷。
两位站殿将军也跟进殿内,负责维持秩序。
不管文武,他们三人一群两人一伙,静静倾听暖阁内传出的声音。神情紧张的风敬威身边,围着御史大夫李大人、鸿胪寺卿许笙、宗正寺张大人、卫尉令、长乐侯,还有因哭得太丑被赶出暖阁的廷尉令。
砰得一声,随着茶盏碎裂声,皇帝陛下在咆哮:“风敬德,说话,朕要你自己说。”暖阁内气氛十分紧张,听得外面文武大臣们精神紧绷。
“臣李向耀,有本启奏。”御史大夫觉得是自己出马的时辰了,立于暖阁门口扬声喊道。
守在门外负责递折子的小太监:“……。”说好的崇明殿内不许喧哗呀,有事写成折子交给他们传进去。
“进来。”皇上有令,无人敢拦,小太监默默收回想要阻拦的手,改成为李大人打帘。
“臣启陛下,长缨将军渎职,该杀!”
“什么?”原本挂着“真拿你这言官没办法”脸的皇帝陛下一愣,忍不住想掏掏自己耳朵,“李爱卿,你再说一遍。”
御史大夫是位耿直汉子,没事参这个谏那个。他以国法为利器,从江山社稷出发,总能怼得某些人羞惭败退。虽说他有时让他这皇帝很下不来台,但正因有他时刻鞭挞,北轩才能稳固发展。
以皇帝陛下对李大人的了解,觉得他肯定会替风敬德求情。毕竟风敬德从小到大所立功勋无数,是北轩年轻武将中的翘楚,失了他,对北轩有害无利。可当李大人一张口,竟是要治风敬德的罪……
李大人躬身而立,摆出正义脸:“臣觉得蒋丞相所参长缨将军之罪成立,无诏擅自离关,就是渎职,他回京后只想着救他的妻子,没有第一时间向皇上您来请罪。臣还要参他目无君主,大逆不道,应立即斩首示众,以示皇权威严!”
皇帝陛下:“……。”雾草,搞什么呀!朕让你进来是想找个台阶就坡下驴,免了风敬德死罪,不是让你出来火上浇油的啊喂!早知道,他就不暗示李公公找诸大臣过来凑热闹了,这简直是拖后腿的节奏啊。
皇帝陛下一脸懵逼,深深体验了一把拿错剧本的痛。
蒋祯听完李大人说词,心中大乐,他也以为李大人会为风敬德求情。却没想到这位见谁怼谁的杠头,今日竟会站在自己这方。不过想想也是,这位杠头最重法度,做错了就是做错了。他看向跪在地上从始至终不发一言的风敬德,喝道:“风敬德,你还不认罪么?”两大派系与中立派李向耀都参风敬德有罪,定国公那个护犊子的老不羞又不在京都,蒋丞相坚信风敬德今日是逃不掉一死了。
风敬德态度淡然,双掌叠放,额头触之,恭敬跪伏于地。“皇上,臣有罪。”
“朕要的不是这句!”皇帝陛下拍案而起,觉得有点玩脱了,他烦躁得在御书案后负手踱步。眼神时不时扫向垂着头的风敬德,心里气得不成,平日看这小子挺精明的一个人啊,怎么今日变成榆木脑袋了?他之前说的多清楚,朕要听当面解释,只要解释了,就有回转啊!
尚书令古大人听出皇帝陛下有反悔之意,抖着白胡子愤然道:“皇上爱民如子,知人善用,对小辈也是宠爱非常。自从您宣风敬德进殿,他没一点辩解之意,也没有求您原谅的态度,可见他的确犯了这些罪,辩无可辩。不过,就算无可辩,也应回应皇上问话吧。他如此沉默以对,简直是目无君上,目无长辈啊!皇上宽仁,但对这种目无君上者,绝不能姑息!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三者偏亡,焉无安人。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这三礼中并未惠及妻,风敬德以带妻回京求医为由,擅离边关,于礼不通,于礼不容。臣请陛下,严惩风敬德!”
暖阁外的风敬威越听越不好,本想冲进去,被两位站殿将军拦下,其他大人也低声劝慰他不要冲动。风敬德无诏回京是事实,他们无法否认,就算他有救妻理由,可在皇权至上的时代,他的理由又算得了什么?如果风敬威再冲动冲进暖阁,便是冲撞了皇上,说不定皇上一怒之下,还会连累风敬德罪加一等。
风敬威为自己此时的无能感到羞愧,他红着眼睛,恨恨得咬着牙。突然,他想到一个人,眼睛一亮,转头与和定国公府关系不错的几位大人道:“请诸位叔伯帮我拖延一二,我去请昌誉王过来。”定国公府也算半个皇亲国戚,他祖母可是圣懿娴致大长公主,昌誉王的妹妹,按辈分,风家三兄弟得叫昌誉王一声舅爷爷。
“好,好,快去。”卫尉令道:“如有昌誉老王爷劝谏,还真有可能保下长缨。”
鸿胪寺卿许笙附和:“对对,老王爷一来,定能保下长缨将军。”
廷尉令不将别人的怒瞪当回事,冷哼:“请谁来也没用,风敬德犯的是死罪,谁也救不了他!”
长乐侯一直坠在人群之后沉默不语。
屋内人多少也听到了暖阁外骚动,蒋丞相心知昌誉老王爷最会倚老卖老胡搅蛮缠,如果风家人真把这位请过来,碍于皇族现存的大长辈,别说他们做臣子的,就连皇上也不好再说什么。蒋祯双眉一拧,刚想出列,却被御史大夫抢了先。
李向耀上前一步激愤道:“皇上,不要再犹豫了,正如古大人所言,长缨将军该杀!”
尚书令古大人忙点头,看向御史大夫的目光,竟多了几分往日没有的和善。
皇帝陛下一脸怒容,他最讨厌别人逼他做决定,明明他才是皇帝。他本以为李向耀还有几点可取之处,没成想这人就是来给他添堵的。不气不气,风家大小子还算机智,知道去请七王叔过来,现在只要他能拖着时间就好。
李向耀见皇上不接话,接着道:“皇上,天地君亲师,主次分明,此乃纲常,怎可违背?别说他妻子算是守长阳关的功臣,也别提他妻子舍身救定国公多有孝心,皇上乃是天下之主,地位高于一切,什么百姓啊,什么孝道,那都算个屁!”
皇帝陛下被李大人的粗鄙话弄得一愣。这话乍一听,像是在支持尚书令,可仔细琢磨下来,好像有些不对味儿。
尚书令古大人也在琢磨,李向耀此人一向对事不对人,从来不会落井下石,今日怎么有点反常?
蒋丞相反应过来他在说反话,开口想拦,却没御史大夫这言官嘴快。
只见李向耀挺了挺腰板,唾沫横飞地继续胡扯:“仁义礼智信,救百姓出水火,舍身救父,这些大仁大义又算得了什么呢?只有知礼、懂礼才可□□,才可定国呀!”之后他又阐述其他学派根本无法与礼仪学说匹敌,如果想要推行礼教,让它变成真正治国良策,还需要廷尉令与其下司法部门的协作。反正他越说越偏,最后把暖阁外各家学派大人们给激怒了。几位大人联合觐见,皇上刚许进,一个个如离弦的箭一样冲了进来,争先恐后地大骂李向耀与古大人沆瀣一气,有意打压其他学派。
风敬德抬眼看了看御史大夫,这位腆着一张“敢跟我理论,看我不怼死你!”的脸,对着其他大人喷吐沫,从始至终都没给他一个眼神。
33/65 首页 上一页 31 32 33 34 35 3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