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之路
第70章 升官发大财
五沙岭大战胜利的同时,京都风雨骤起。春闱刚刚结束,一位学子突然从永和酒楼后面的客房三层跳了下来,他身上带着一张用血书写的状纸,状告朝廷上某些官吏贩卖试题,营私舞弊,对寒门学子不公。
此事闹得沸沸扬扬,好多学子聚在衙门门口讨要说法,放榜时间一拖再拖,此次春闱貌似要黄。
庶三爷陪朋友吃饭,正好看到坐在窗边独自喝闷酒的赵元淞。庶三爷眸光闪了闪,走过去搭话道:“小公子如此饮酒,怕是会伤身吧。”
赵元淞抬起黑眸,里面带着微醺的朦胧,“你是谁?为何多管闲事?”
“在下只是路人,见小公子面善,才会过来劝上一劝。”
“才不要你管,你走开。”赵元淞嗔怒道,因醉酒之故,两颊染上绯红。庶三爷的朋友见到惊艳连连,纷纷过来打招呼,想与之结交。这群人没个正经,都特别会玩,有人劝酒,有人套话,很快便知赵元淞是因此次科考之事而烦闷。“以我之才能定能高中,却被那帮寒门之子破坏,此次春闱要是作废,再开科举就要等到秋闱,可这不是让我失信于王爷嘛!”
赵元淞真的醉了,身边还没有其他人,庶三爷叫来店伙计询问情况,店伙计说与赵元淞同来的华衣公子有事急着离开,这位小公子便自己坐在这里喝酒了。听店伙计描述,庶三爷猜那人很可能是平南王世子。
“王爷?什么王爷?”庶三爷听到赵元淞醉呓,惊奇他见的人难道不是世子而是平南王?
赵元淞嘻嘻一笑,还抛了个媚眼,“才不告诉你,那是我的王爷。”
庶三爷几个朋友见他有趣,对视一眼,起了歪心思,三言两句便劝动他跟他们走。庶三爷坠在后面,神色变了变,最后敛目停下脚步,说自己有事先回侯府了。朋友们笑他总听他姨娘的话最是没劲,庶三爷也不恼,笑笑转身离开。
他从前奉行冤有头债有主,不能连累到小辈。如今暗卫已认主,他手中权力骤减,在花姨娘的咒骂与施压下,他的想法有了松动。赵元淞能与藩王勾结,可见也不是什么好的,就算不要他的命,给他添些堵也算是罪有应得。最重要的是,赵元淞是长乐侯夫妇的心肝宝贝,他要是倒霉受辱,这对丧尽天良的父母定会伤心,想到此,庶三爷胸中郁气全解,尽量忽略良知在心底煎熬的苦痛。
长长嘘了一口气,庶三爷绕路向长乐侯府而去。
科举舞弊一案终是捅到朝堂之上,御史大夫李大人捧着状纸死谏,“天下之患,不患材之不众,患上之人不欲其众,不患士之不欲为,患上之人不使其为也。夫材之用,国之栋梁也,得之则安以荣,失之则亡以辱。”一叩头,又道:“夫工人之为业也,必先淬砺其器用,抡度其材干,然后致力寡而用功得矣。圣人之于国也,必先遴柬其贤能,练核其名实,然后任使逸而事以济矣。故取人之道,世之急务也,自古守文之君,孰不有意于是哉?”又一叩头,“所谓文吏者,不徒苟尚文辞而已,必也通古今,习礼法,天文人事。择实材者,才有邦家之大计,治人之要务,政教之利害,安边之计策。”再叩头:“臣请陛下彻查此事,还科举以清明,还北轩国之栋梁。”
李大人当着百官之面,字字说得铿锵有力,又是与东夷单于和亲在即之时,两大藩王与友好番邦群聚于京,出了这种大事,皇帝陛下为了面子更是要彻查下去,当下恩准了御史大夫参奏,命廷尉令与大理寺正立刻处理此事。然而,此案一查,竟揪出朝廷小半官员,从中谋利最多的官员直指蒋相一家。
皇帝陛下大怒,敕令督察府全面介入。恰在此时,九皇子与督察府密探的折子送达京都,皇帝陛下看到三皇子私开矿脉,圈地屯兵,截杀兄弟,抢夺赈灾粮银,拥兵自重,更是气得直接推翻了御案,命督察府不用再查,直接抓捕蒋相。他亲自带着一队宫中禁军,直奔蒋贵妃宫殿,将人打入天牢。
不日,三皇子被押送回京,皇帝以赈灾不利为由,让他闭门思过。太常寺联合大理寺审理科举营私舞弊案,蒋相暗中贩卖考题营私舞弊之罪属实,蒋贵妃畏罪自戕,其他子孙与蒋正隆的罪名共四十多条,贪赃枉法、私闯军器库、偷到军器图纸、欺压百姓、□□,官不经商,谋害武阳赵氏一族等等,长长的罪诏卷轴写了二尺余。蒋家一夜倾覆,百十余口锒铛入狱。
科举营私舞弊一案牵连甚广,京都大街上除了五城兵马司的人在巡逻,还多了禁军官兵与蒙面的督察府人缉拿嫌犯。庶三爷走在萧条的平安大街上,看到零星几个匆匆而过行人,暗叹这朝堂上风起云涌,同样也会在一朝一夕之间要了人命。
缓步走进欢悦楼,楼里的客人较往日少了五成,庶三爷站在二楼楼梯口,随意瞧了一眼大堂内情景,正在这时,酷似铃铛的姑娘正好从二楼下来,与庶三爷碰个正着,姑娘先是一愣,很快恢复镇定,还用帕子掩唇对着庶三爷柔柔一笑。
庶三爷微眯眼眸,在姑娘通过他身边时,轻轻说道:“赵二小姐马上就要嫁入平南王府了。”
姑娘脚步一顿,没有任何回应,与平常一样下了楼。
庶三爷想到突然被抓到好多把柄的蒋正隆,又回头看了看那酷似铃铛的姑娘,无声笑了。
等赵元嵩他们回到京都,蒋派之事已经尘埃落定,三皇子最后圈禁终生,蒋相与其嫡系子孙被判斩立决,其他人发配边疆,男子充军,女子为奴为婢。
赵元嵩听说此事,与李远行一起到牢中探望蒋正奇,“正奇,需要不需要我帮你向九皇子求个情?”
蒋正奇身穿囚服,头发乱遭,将脸卡在两栏杆间,看向他们:“算了,充军就充军吧,在京都总被兄弟们打压,也许到了军中,我还能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呢。对了,元嵩啊,如果可以,你能让我与我阿娘流放到一处么?虽然会有外祖家照看,但我还是想离她近些。”
“行,没问题。”赵元嵩塞给他一个包裹,“拿着吧,路上好好照顾自己。”
蒋正奇接过来,打开一看,惊喜道:“清平白,还是元嵩对我好啊!”说完,他迫不及待地拔开酒瓶灌了一口,一口酒下去,爽得他闭上眼睛,也掩藏住眼角的湿润。朋友交了这么多,最后来看他的只有李远行与赵元嵩,尤其是赵元嵩,他们蒋家与定国公府早就对立,他也渐渐与他疏远,真没想到赵元嵩还会来看他。
“知道你好这口,行了,我这就进宫见九皇子,请他帮忙安排你和你阿娘。”
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其实不然,而是经历的事多了,不管穷人家还是富人家的孩子都会长大。“谢谢,元嵩。”蒋正奇深深看了他一眼,像是想将他的音容笑貌全都刻在心中。
九皇子赈灾取得显著成果,抓到犯了错的三皇子更是大功一件。皇上各种封赏下来,九皇子已变成第三位有实权的皇子。风敬德借此官复原职不说,赵元嵩也成了一名五品的太仆寺官员,实际上是挂名领俸禄的闲官。
一个月后,先是九皇子封王大婚,再是泰和公主与东夷单于慕容图的和亲,京都又恢复了往日热闹。然而,长乐侯府内却是一片愁云惨淡之色。一个月前,府上失踪多年的三少爷终于回了家,侯爷与侯夫人并没有欢天喜地,反而更加水火不容起来。别说下人仆从,就连嚣张惯了的赵二小姐也不再随便出院子,史管家更是待在前院不出。
长乐侯家事变成一团乱,他真不明白问题到底出在哪。他对妻子尊敬有加,二十多年下来,从没纳过妾,只有几个通房。近来妻子总是没事找事,不可理喻,他才纳妾给她个警示。然而适得其反,妻子闹得更凶,还说他对不起他们曾经的誓言。他不明白,妾也只比通房多了个名分,她不高兴他如此,只要恢复往日态度,对他服个软,那些妾不照样可以卖掉么?
他对儿子信任有加,六年前因儿子的口无遮拦,他下令将他送走,秘密杀了府内二十多个知情或有可能知情的人。为免皇上听到什么流言降罪,他认下赵元嵩,随时可以用他顶罪。然而,一切风平浪静后,他招儿子回京,儿子却执意住在外面参加科举,科举因蒋派的营私舞弊暂停,儿子却仿佛受到什么天大打击。他不明白,春闱取消不是还有秋闱么?他赵守义的儿子从小聪颖,怎么受不住这点打击?
现在最省心的就是他二女儿了,自从平南王府下过聘,二女儿便老老实实待在家里备嫁。长乐侯决定趁京都喜事连连,提前女儿亲事,给家里冲冲喜。
建平十三年,五月二十八,长乐侯府门前鞭炮声声,赵二小姐被喜娘背上花轿远嫁南方。赵元嵩这次接到邀请,跟在脸色苍白、目光呆滞的赵元淞身后,将“姐姐”送出了家门。
赵元嵩暗中打量这位失踪多年的“兄长”,他病态中多了几分阴郁,垂眸转身时还有一种别样风情。赵元嵩眯了眯眼,总觉得这人定是在烟花之地待久了,举手投足间竟带了女气。一个大男人,不唱青衣,不演花旦,时不时来这么一下,让人看了恶心得真想一脚踹过去。
“你别得意!”兴许是感觉到赵元嵩厌恶眼神,赵元淞猛然回头凶狠道:“你夺走的,我会一一抢回来。”
几个意思?赵元嵩挑眉,像看神经病一样看他。
第71章 升官发大财
赵元嵩也没空理会赵元淞无端的挑衅,回到定国公府还有一堆事等着他。唉,问题出在万氏身上,她私下挪用中馈,害府内出现大量亏空,定国公夫人一气之下将全府事务全交给他这个男妻来管,并声称自己没有女儿缘。
这事的起因是从冯延亭将冯翠儿找回来开始,冯翠儿毁了自己名声,还以此为要挟非要嫁给风敬德,又是把定国公夫人一阵好气。冯延亭为有这样不知羞的妹妹感到丢脸,强压着妹妹给定国公夫妇磕头请罪,并想带着妹妹自请出府另寻住处。
定国公考虑到定国公夫人心情与鸿胪寺卿家的脸面,便点头同意了。京都不比边关,流言不仅传得快,也比较持久。为冯延亭的仕途考量,把冯翠儿直接送回鸡山关更好,但这话也不能由他这个当伯父的提。
冯延亭兄妹要搬家了,万氏掌中馈却拿不出银子,定国公夫人叫人来询问,她竟找出诸多原因,最不能让定国公夫人受不了的是她把府里亏空全都赖到赵元嵩身上,还说去年年终时,风敬德出征所用骡马来自富商唐家,而非太仆寺驿属,租用骡马费用明明只需二两银一匹,赵元嵩却花了十八两一匹的价格。
定国公夫人寒着脸将茶碗直接砸到她脚边,“住口吧你,你是想我儿死在外面不成!从太仆寺租用大批骡马需要多少审批不说,如有人想从中作梗也是轻而易举的事。多亏有嵩儿,他只用三日调齐骡马供府里使用,待战事结束,还是他自掏腰包赔偿给唐家的。”
万氏脸色白了白,仍强辩道:“怎么可能,他赵元嵩又不是嫡子,长乐侯府怎么会给他那么多的陪嫁!”见定国公夫人脸色更黑,她忙装娇弱改口道:“婆母恕罪,儿媳并不知还有这事,儿媳接手中馈时,账目便没有对上,儿媳还以为……”
被冯翠儿一气,定国公夫人始终没缓过劲儿来,渐渐将府中事务放手给万氏管理,万氏觉得定国公夫人放了权是不会很快收回去的,便将周转钱放给别人,坐收分红利子,再将得到的好处给弟弟救父亲出狱用。她万万没想到冯延亭兄妹想单过,也没想到定国公想为他们购买宅院。
“风敬威,好好管管你媳妇儿!”定国公看老妻又被气得狠了,一摆手,让大儿子将人带走。“行了,行了,不气了,不就是两万两嘛,我记得蓟水郡前不久送来了体己。”
“将军,那钱能用么?那钱都是留给天罡军的啊!”定国公夫人不满他这种态度。蓟水郡送来的体己,八成在定国公手中,这笔钱是十万天罡军的后路,怎么可以随便动用。
“好,好,不动那笔钱,让嵩儿给咱们想办法,听说他在濮阳郡发现药薯,这东西特别好养活,又能当粮食又能当药用。”定国公劝哄道。
就这样,赵元嵩被家里这两位钦点,受命接手府内中馈,管理定国公旗下所有产业。他手中的粮庄、布庄又增加不少,为了利益最大化,他对很多庄子进行改革。
金刚宝衣在京销售量差不多已饱和,他便请九皇子牵线,将制衣法卖给太子,太子背景强大,幕僚众多,还能找到更厉害的绣师,让工艺精益求精,销售扩展到其他国家,还怕赚不到钱?
赵元嵩还免费送上金刚藤制药法,做金刚宝衣的辅料制成药丸,同样可以拿来忽悠番邦人。藤球火弹已在外面亮相,赵元嵩更是拿来做了顺水人情。
太子殿下终于将小纨绔看在眼里,赞许九皇子的眼睛偶尔也能慧眼识珠。赵元嵩有意交好,四皇子外公,如今的武将之首,辅国大将军便没多加为难风敬德。
当太子殿下的人赶制出一批藤球火弹,跑到郊外无人区试验时,那火弹威力没差点惊掉匠人与幕僚的下巴。“快,快去请太子殿下。”
当太子殿下抽空赶来,看到半空炸出的火焰后,饶是有九皇子提前告之,还是惊得他半天没说出话来。
跟来凑热闹的九皇子笑道:“太子哥哥,臣弟没骗你吧?元嵩脑袋可聪明了,他还说将这火弹的导火-索留长些,再用抛流星的方法,投掷会更远。”
太子殿下眉目间展开笑意,很快又收住,侧头看向九皇子问道:“天罡军中是否也有这类军器了?”
九皇子:“……应该有吧。可是太子哥哥,天罡军部分褪甲还耕,保留下来的,不过六万人,就算他们掌握制造火弹的方法,又能怎么样?他们一直待在鸡山关镇守匈奴人,不可能对京都有威胁的。”
太子殿下轻轻点头,貌似已经被说服了。九皇子笑哈哈,指了指弓箭又指了指火弹,“太子哥哥,臣弟给您露一手吧。”
被允许,九皇子叫来几名侍卫,弯弓搭箭与自己打配合,向远处目标物上空射出一箭。随着火弹爆炸,桐油洒下,火花散落,目标物下的土地也瞬间燃烧起来。紧跟着普通箭羽也纷纷落下,目标物被戳成千疮百孔。
“太子哥哥,你看这招厉害不厉害?赵元嵩就是用这招击退那群马匪,再配上斥候用的响箭,惊了匈奴人的马,杀那群匈奴人措手不及的。”面对自己紧抱的大腿,九皇子毫无城府的炫耀道。
太子殿下目光盯着燃烧着的目标物,随口夸赞道:“不错。”在他们离开前,他不着痕迹给幕僚使了个眼色,让他可以批量生产了。
时光荏苒,又到一年收获季,各地边关守军接到一批秘密运送来的军器。
49/65 首页 上一页 47 48 49 50 51 5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