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18

佞骨青山(古代架空)——又生

时间:2018-05-29 18:19:22  作者:又生
  可叹,伴君如伴虎,官道沉浮若梦,待到常明呱呱坠地,常家家道中落,已经穷得没米下灶。常明寒窗苦读十载,落第三次,终被选为乡贡,入京赶考。
  鲤鱼跃龙门指日可待,却不料,临安会试,他又落了榜。那日,梅雨凄凄,白面书生独行于长乐街上,忽觉头顶笼上一片阴影,雨停了。
  仰头张望,赫然一座六角高阁。行人奚落道:“天下之大,什么路不能走,公子若得韩大人赏识,必平步青云。”常明淡淡一笑:“常某将来,非拆了这影阁不可。”
  苦学无用,还得求人。常明放下了手中书卷,背负古琴,扣动林府大门。是日,芙蓉池畔,青柳岸,林昀一笑,那双狭长凤眼里映着波光:“绿水清心,绝世名琴,你是何人,竟敢拿此琴与韩大人论真假?”
  常明先行揖礼,而后将素白衣袖一卷。只见他干净的小臂上,刻有两横一竖的骇人疮疤,与他那斯文模样毫不相称。林昀凝神望着那印记,素扇顿止。
  “天平早年,五王夺嫡,绿水清心由祖父带出东宫。”常明道,“祖父路遭影部伏击,死于总旗辰凌箭下,这架琴,便留在家父手中。”
  两横一竖,为士。林昀沉吟良久,叹了口气:“你是常家人?”常明点头,目光刚毅:“常某今生,愿在林府麾下,助大人圆清明之梦。”
  林昀失神一笑:“本官何苦?”常明:“林氏先祖,文治天下,受害于紫珺,落魄西境。及至令堂,回京为官,再度死于辰凌一杯毒酒。”
  夏风吹乱满池芙蓉,亭下蝉鸣聒噪。林昀淡淡道:“往事不必重提。”常明目光如炬:“十年前,大人劝皇上把影部交给了一个雨花妓子,为的就是有朝一日,梦圆清明。”
  世代风云,诡谲染血。常明入林府为幕僚,拜了两年客卿,终于在天凊八年高中状元,入仕为官。
  回过神时,二人正坐在初遇之湖畔,仍是荷月。常明一身学士青服,主持元旦诗会已有两年。
  “国家新政,四海归心,元旦诗会,请南方五国各派王公使节,共襄盛世……”林昀阅简章,身上丝绸衣袂随风轻动,流波似的。
  “皇上初立之时,为掌控朝野、外征敌国,重用影卫是情理中事。而今,天下大定,国恨已雪,君不信臣,以影监之,非待臣之道。”常明道,“元旦诗会,劝陛下废退影部,正是火候。”
  林昀笑了笑:“此事,不能急。你信不信,以韩大人之才学,莫说策论,就是诗词歌赋都能淹了你这学士。”
  常明了然,道:“无妨,先让翰林和书院把火烧起来,烧肥了地,大人再种草。”林昀收扇留琴,笑而不语,又作它乐。
  元旦诗会,国家盛典,年中开始筹备。皇帝为显爱民之心,大布求贤令于天下,世人称此门道为:小科举
  小科举拔的皆为异才,其中不乏德才兼备之清流,却也常见鸡鸣狗盗之歹徒。云梦国风开化,可见一斑。
  今年盛世如此,翰林院及礼部寻了一个良机,绕开影部,于御前进言,将求贤范围扩大至九界及南边五国,使闭潭变成活水。帝深以为然,准之。
  却不料,仅仅一月后,御史台上书弹劾翰林院掌院学士,影卫介入查案,在老学士的府中挖出了一只犯了皇室忌讳的赤炎金猊兽。
  是日,韩府青竹堂,数位儒生正论礼讲义,寻孔孟之道,其声斐然。韩水半依在玉榻上,隔着一卷竹帘,韬光养晦。
  蝉鸣不绝,管家才走几步,闷得满脸是汗,却见韩水静如处子,浑身是冰寒之气。
  “大人,那老学士之子,堂下候半晌了,也不避让,怕是要害暑气。”管家垂眉道。韩水懒懒地拨了拨茶盖:“那就让他进来罢。”
  后生来时,青竹堂肃然无声,韩水笑了笑:“几位先生勿虑,论你们的礼,无妨。”后生挺直腰板,冷哼道:“狗官,还我父清白。”
  韩水:“汝父私藏国器,为长不尊,其心可诛。”后生:“信口雌黄!”韩水叹气:“公子可是晒晕了不成。”
  这时,前堂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管家传报,是老学士夫人亲临。夫人一袭墨锦,额间布着细密汗珠,却是谈吐得体,气质如兰。
  “韩大人,犬子尚小,不知事,多有得罪。”夫人行礼道,“妇愚钝,还请大人提点。”
  一旁,儒生论礼,音朗气清,似有飞瀑流淌于堂中。夫人斜眼一瞥,见那只赤炎金猊兽赫然摆放堂上。
  韩水道:“文人爱说话,也爱声名,奈何这二者,并非何时都能两全。”夫人双睫微颤:“请大人做主,成全家夫声名。”
  韩水亲自递上一盏茶,笑道:“夫人宽心,老学士一二句无心之谈,韩某不会计较。”
  夫人携子归去,次日,大理寺放人。老学士涕泪纵横,回府便往喉咙里灌三斗开水,烫坏嗓子,立誓在这破落世道里再不多言半句。
  后来这段,韩大人是在府中设宴作乐时听闻的,宾客尽是书院学子,笑满堂。
  一位青衫俏郎借酒戏言:“老学士多说两句话,倒也无妨,何必非要见天呢。”又一蓝衫笑道:“岂不知,见不见天,得要伞说了才算。”
  新政整饬国风,数年内不兴兵戈,迁府以来,韩水广募书香门客,立策论诗赋无数,严控朝野舆言,左右天下思潮。
  既然皇上喜欢听盛世,韩大人便顺水推舟,自以为无甚不妥。只是,就连这点嗜好,还被坊间误传为——养男宠。
  一笑置之:“男宠又如何,一个个挤破了头都要来韩某府上献技。”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爬,世间常情。及至后来,府上门客数十人,不假,却也真就添了那么七八个色侍。
  其中,多半是皇上御赐,其余是朝臣礼赠,唯有二人,来路稍坎坷。一个昔日在齐府为侍,倌名夕雾,本随昕阳公主一道前往南边封地,却因与宫里陪嫁丫鬟发生口角,被赶了回来。另一个是翠幽坪放鸢时作陪的艺倌秋半,口齿伶俐,才思敏捷,甚得雨花阁器重。
  各路人物挤在一处,韩府里,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韩大人公干而归,鞍前马后皆有伺候,再不觉得冷清。
  夏日一个夜,窗外蝉鸣聒噪,玉烛边扑腾两三青蛾,碎影。管家来时,韩水眉间一皱:“正落墨呢。”管家鞠躬:“大人,又来了一个。”
  这管家原先只是影阁杂役阿瑞,凡事缺一根筋,不识人。韩水用此人,无非图一个心安,想着日后栽培调/教,总能堪用。
  阿瑞擦着汗,憨厚无语。韩水:“黑天来访,心术不端,你就回,我不收门客。”阿瑞:“他不是来做门客的。”韩水笑了:“那还能来作甚,做男宠?”
  阿瑞眼里一亮:“他就是这么说的。”韩水一愣,飞了笔,墨点落满桌案:“他长什么模样?”
  阿瑞:“人虽破落,倒还挺拔,眼睛明亮,鼻梁高挺……大人?”话还未尽,韩水撞开阿瑞,披着夜蝉纱就飘了出去。
  漫漫回廊,竹灯盏盏,过步庭院,蛙跳虫舞。月色下,布衣男子迎着夏风,潇洒一笑。
  “草民齐林,奉大人之命,特来府上杂役,今日到任。”
  作者有话要说:
  陪着韩水治病。
 
 
第48章 韩府
  是夜,月朗,齐林肩扛锄头,手提铺盖,潇洒地往府里一站,笑盈盈对韩大人道:“大人,东院不错,齐某将就下榻便是。”
  一时间鸡飞狗跳,韩水愣在原地,半句话吐不出来。阿瑞瞪圆了眼:“齐将军?”齐林:“正是在下!”韩水纠正:“不是将军,是杂役。”
  呈奏之时,韩大人就是这么说的:劳其苦工以思过,监其行踪以防患。女帝欣然准奏。
  是以,成也如斯,败也如斯,齐林拎起铺盖,迈开腿便往旁边走,正要去推屋门。
  阿瑞连忙跟着解释道:“齐将军,东院住不得,你得住后园。”齐林:“什么园子?”阿瑞:“不是园子,是后园下房。”
  夜风轻抚,衣袂飘飞,韩水从容系好领口丝带,戏谑一笑。齐林把锄头扔了,仰天长叹:“虎落平阳,被犬欺。”
  韩府人多,所以齐林刻意择时,夜半才来。不料,刚安顿完行头,府中上百号人,全都在传:下房来了个杂役,正是齐将军。
  齐将军混世的本事,从那俩黑乌鸦的行径便可见一斑。韩水担心底下的人再次被其收买,特别令阿瑞调了个心腹,监其行踪。
  “这间本来就小,住四人尚且嫌挤,怎么还来?”齐林语气霸道,一把推开那手抱竹席的伙计,“从哪儿来回哪儿去。”
  韩水跟着也走了进来:“他是阿瑞的亲弟,叫阿祥。”其余几个杂役纷纷起身行礼,阿祥弯腰相迎:“韩大人。”
  竹榻上铺盖四床,木柜中用品几件,屋内一应陈设,中规中矩,不显张扬也不至于寒酸。
  韩水对阿瑞使了个眼色。阿瑞呆问:“大人有何吩咐?”韩水叹气:“你们几个先出去一会儿。”
  仲夏苦夜短,敞轩透蝉鸣。齐林吹口哨,转身替阿祥铺竹席,动作潇洒。韩水一声招呼没打,上前去扯齐林胸前衣襟。
  要在数年前,经过这通撩拨,干柴烈火早就烧起来了。可明明在榻前,齐林却一动不动,似青山。韩水未语,纯粹地扯开眼前人的衣襟,翻查探看。
  那片小麦色胸膛上,仍戳着三个尚未愈合的血洞。甚至,伤口周边已经发炎化脓。
  韩水抬眸:“为什么?”齐林:“奉大人之命,不敢迟缓。”韩水在榻上坐下,气息难平:“为什么宁可反复弄烂伤口,也不愿告诉我实情?”
  实情未从口中言出,却从松垮的衣襟中落下。韩水眉间一皱,拾起了那卷绢画。画作之上,母女相偎,女子一袭水蓝留仙裙,树下抱小丫。
  有家不能归,血亲不能见,人间惨剧。韩水长叹,双睫凝露。齐林解释道:“来此之前,我得先去南边安顿好她们,又恐你不容,这才……”
  韩水:“我是那种人么?”齐林一笑:“你什么人?不就是个妓。”话锋如刃,割过心口。韩水没忍住,猛地咳嗽起来。
  刹那间,血溅绢画。
  “我……抱歉……”韩水顾不上唇角腥气,匆忙用衣袖拭画。齐林:“连句戏言都辨不出来么。”语罢,连人带画,拥入怀中。
  别离沧海事,重逢月如初。韩水闭上眼,揪住齐林的白布衣,凄笑如泣。齐林捋着他的后背,释然笑道:“为这点小事劳心作甚。”
  韩水:“你先委屈一段时间,好么?”齐林:“早就说过,我绝不负你。”韩水小心翼翼:“那你……还要反?”
  他自知这话幼稚,偏偏问出了口。齐林星眸一弯:“良民,不反,齐某在这儿,先陪你把咳疾治好。”
  说完这话,未到半月,齐林便后悔不已了。原来,府中陪着韩大人的侍从门客,数不胜数。他这杂役,说白,乃是伺候下人的下人。
  哪位公子园里要植一颗菩提,哪位儒生房中要搬几车书卷,上至院落五进,下至沟渠残井,什么活计全都要做。唯一不做的,便是陪韩大人。韩大人,天上之日,高不可攀,从不为一个杂役折贬身价。
  清晨,齐林挑着两桶热水,过道庭院,目送韩大人一身富贵云丝,乘坐车辇昂扬而去。
  傍晚,齐林举着一把镰刀,劈柴砍樵,盼阿祥从前堂里奔来,告之一句:“韩大人正堂用膳,快烧火。”
  仰天长叹,此般境遇,乃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不能嫌寒掺。直到齐林发现,韩大人不仅养门客,还养色侍。而且就连色侍,皆单人单院,有仆从伺候,比他这江山功臣娇奢百倍。
  世态炎凉,人心不古!
  夏雨磅礴,夏风苍劲,一夜里,耽风院的歇山房顶上被刮走几片琉璃瓦,漏了风雨。筱风公子着急,四处呼救。
  下房里,杂役们猜石子赌铜钱正乐呵,好端端被管家阿瑞叫了去,抢修房顶。天上尚还闪着雷电,雨势极大,无人敢踩竹梯。
  齐林打了个呵欠:“公子上别屋将就将就,等天晴便是。”此话在理,旁的几人点头默认,阿瑞却不敢劝。
  筱风公子,御赐良人,宫里尚且跋扈几分,哪里受得了和别人挤一屋子的委屈。公子道:“齐将军不给修,那我自己修。”这下好了,人家早知道,这是昔时替云梦打下千里江山的大英雄齐林。
  齐林坐在廊下:“公子愣着作甚,还不去修?”筱风咬咬牙,蓑衣都不披,踩着步履就往雨幕里淌。
  齐林叹了口气:“且慢且慢,齐某给你修便是。”祸易闯,责难当,他不想给韩大人添乱。
  闪电如鞭,雨如刷,湿滑的琉璃斜顶,落脚便要溜三寸。齐林从未做过瓦匠活,凡一举一动都得请教底下伙计。加之夜黑,视物不清,血肉之躯怎能不怕。
  筱风公子晾着鞋袜,笑吟吟对小厮道:“还是个上过战场的将军呢,瞧那贪生怕死的模样。”
  磨蹭近半个时辰,终于大功告成,齐林呲溜一声滑下竹梯,长吁口气。他身上的衣裳已经全湿,额角尚滴水。
  众人议论纷纷,各自散去,北边却来了一位温雅白衫。齐林眯了眯眼:“这位公子的房顶可是也漏了风雨?”
  白衫面容清秀,挥袖一揖:“齐将军,在下南老昔日弟子席仑,还请小舍叙话。”齐林拍拍尘土,细看,手上还蹭破了皮。
  “齐将军英雄,沦落至此,是天妒英才。”席仑见之,热泪盈眶,衣袖颤抖,“仑有诗篇数卷,胆敢请教将军。”
  瑜兰院,二人依礼而坐。齐林道:“诗篇呢?”席仑道:“元旦诗会,朝廷将请各国王公共赴临安,乃云梦百年不遇之盛事。”齐林想了想,是这么回事。
  近段,入城之民流络绎不绝,自五湖四海而来。城内新修驿馆数十座,街道、楼阁、市集、民居多有翻新整顿,呈现一副崭新气象。
  见齐林不语,席仑去屋外巡探三番,回来时蹑手蹑脚地合起了各处门窗。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