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信交给守卫,转身欲走。守卫正要去拦他,突然,随着一声爆炸,地面升起白色烟雾。等到雾散以后,那些人早就不见踪影了。守卫心中大骂他们,看到马车还停在那,将事此时上报给弈王,还有那封信。
信上只有四个字:如期奉还。
见到这四个字,弈王心头一跳,赶去军营大门口,见到马车中昏迷的人,正是东宁太子和南靖皇子,以及锦小公子三人。
天下哪有这样的劫匪,劫了人送还也就罢了,还这么高调送到军营门口,然后又在众目睽睽之下,全身而退了。这就是□□裸的挑衅,境州全体将士都恨得牙痒痒!!!
人找到以后,大兴派使臣去两国议和,希望能和平解决这次的事,但两国态度强势,非要向大兴讨个说法,经过三番五次的谈判,三国最后达成协议。大兴作为东道主,除了送回两国使臣外,为表歉意,赔偿黄金三百万两。
第47章 出征人选
三国议和之后,大兴终于腾出手来对付南定的叛党了。可是他们发现,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南定旧部就占据了南定原有的全部国土,并且叛军人数多达十万。这让他们感觉到了危机感,同时大兴庆幸,还好没有贸然和另外两国开战,说不定到时候白给他人做了嫁衣。
到时候,大兴与南靖、东宁劳民伤财,鱼死网破,最后南定坐享其成。
大兴的朝臣都无比庆幸,觉得议和果然是一个正确的决定,怎么能让南定那群叛党坐收渔翁之利。
早朝之上,各党派间为了出征的人选吵得不可开交,久争不下。太子监国,自然想提拔自己的亲信,二皇子顾修远也不是任人拿捏的人。
白哲看着温文尔雅的太子,以及谈笑风生的二皇子,嘴角掀起一个凉凉的弧度。待他们吵完了,白哲轻咳一声:“诸位,南定平乱在即,容不得这般耽搁,既然对太子和二皇子提出的人选都不满意,不妨再选一个。”
沈国公顺势说道:“依我之见,孟平侯殷泓涵就是个很不错的人选。”
大兴建国之初,将军权四分,帝王手握禁军十五万,弈王有西陵军十五万,孟平侯和傅阳侯各自拥有兵马十万。只是傅阳侯府陆家早在上一位侯爷在世时,便已将兵权交换帝王,带着全家在京城颐养天年。孟平侯的军队在羡州,老侯爷死后,殷泓涵一直在京城,今年才回到羡州接管兵权。
殷泓涵是个很适合的人选,这些人一直争来争去,为的无非是兵权。若是殷泓涵领军,必定会是孟平侯自己的荣成军,这样一来就没有兵权变动。
众人思来想去,觉得这是个不错的人选。
白哲适时的提醒:“孟平侯驻守羡州,边境的兵线不可贸然动用。”
沈国公看着这个年纪轻轻便位居百官之首的人,脸上不禁带了一些笑意:“不知白丞相可有举荐之人?”
这个时候明白人都会选择明哲保身,沈国公这样先发制人的问出来,分明是为了堵白哲的口,不给他举荐的机会。
奈何白哲不禁没有回避,反而顺着他的话说下去,“本相觉得慕小王爷很合适。”
对于这个人选,众人分歧颇多,争论声如潮水一般。
有人说:“慕小王爷做事随心随性,怎能胜任统帅一军的职务!”
立刻有人反驳:“慕小王爷是弈王嫡子自小在境州军营长大,做领军之人有何不可?”
“慕小王爷没有领兵打仗的经验。”
“殷侯爷也没有。”
“殷侯爷幼时是老侯爷亲自栽培的,通晓兵法,办事稳重。”
“你的意思是说,慕小王爷不稳重?你忘了,上次国节的事,是谁办的井井有条了!”
······
沈国公本来以为白哲会推举他手下的人,没想到还是慕景铄。他虽然在低头喝茶,但余光一直在盯着白哲注意他所有的举动,不过可惜,他什么都没看出来。只是直觉告诉他,这个才倾天下的人,也许不属于大兴。
白哲第三次开口:“太子殿下,陛下让你来监国,此时还是你来下决断比较好。”
顾秉德侧眸看向白哲,表面上慕景铄是中立的可是太子心里清楚,慕景铄是暗中辅佐自己的人,这件事在盛帝封他为太子的时候,就告诉他了。只是白哲的这个提议无疑实在帮他,只是他看不懂,白哲心里到底是什么想法。
同时,二皇子也在心里盘算着:若他执意用自己的人,大哥一定会反对到底,说必定会闹到父皇那里,父皇一直更重视大哥,若是此事由父皇出面,最后的人选怕是还会落到大哥的人头上。然而慕景铄虽然和我没什么深交,却也不是大哥那边的,弈王府世代忠君,不涉足挣位,相比于殷泓涵,慕景铄确实是更适合的人选。
此时,慕景铄浑然不知宫里的一群人正为他争论不休,他此时正坐在府中的凉亭里,看着顾承宇写来的信。每个月顾承宇到会写一封信,跟慕景铄报平安。信上说他现在过的很好,让慕景铄不要担心,还说这一路他看到了很多秀丽的美景,遇到了很多人。只是对此时他身处何方只字不提。慕景铄猜测他可能去了铭州,或是南定。他的身份,是他心中一直挥之不去的阴霾,他不想借别人之口来知道一切。
真相即便再鲜血淋漓,都要自己亲手揭开,有些伤害就算再痛也要面对,绝不给别人刺痛自己的机会。这就是慕景铄一直以来的原则,顾承宇也是一样的。
慕景铄合上信,嘴角微扬。
慕函上前,“主子,您每次看完三皇子的信,心情都会很好。”他觉得三皇子在信上一定写了很多有趣的事。
慕景铄笑笑不语,其实让他心情好的,不是信上的内容,而是朋友的平安消息。
“南定那边有什么消息吗?”若是顾承宇真的在南定,他现在处境大概不太妙。
慕函道:“具体情况不清楚,不过今天一早太子把朝中重臣都交到理政阁去了。”
慕景铄微微蹙眉,现在看来,只怕情况不太乐观。
慕函问:“主子,朝廷会怎么处置南定的事?”
“大兴刚刚与两国和谈,只怕这次对南定会采取强硬的手段。”所谓强硬的手段,就是武力镇压。
其实大兴会出兵,并不让人意外。毕竟,在实质上南定和东宁、南靖是不同的,也许曾经他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可是现在他是大兴的国土。对于大兴而言,这等同于叛乱,绝不可能姑息。
慕函道:“如果出征,会派谁去?”
“不一定,朝中武将不多,能领兵的更少了。”
慕函想了想,伸手一个个算了算:“咱们王爷,殷侯爷,傅阳侯,宁国公府大公子,护国将军······”
慕景铄笑着摇摇头:“不能这么算。”
哪有这么简单,这里面牵扯的东西太多了。他父王和殷泓涵镇守边关是绝对不能动用的;傅阳侯早就卸甲归田,而他儿子也是从文并非习武;至于宁国公他是太子这边的,而护国将军是二皇子的舅舅。这件事也不算是什么秘密,毓妃本来是寒门之后,入宫以后,她的亲族本来是不能入朝为官的,可是护国将军是毓妃的师兄,所以,护国将军就算是二皇子的半个舅舅了。
慕函突然说道;“对了,还有一个,主子你也可以领兵。在境州的时候,您不是也曾领兵突袭敌营。”
慕景铄一怔,心想:那是在境州,在咱们自己的地盘上,现在可是在京城,而且,他现在扮演的可是一个吃喝玩乐,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试想一下,哪有人会让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人上战场领兵呢。
可是,凡事总有意外。圣旨已经拟好,出征之人正是慕景铄,兵马是当初傅阳侯的那十万风林军。
第48章 为你破例
进入五月,天气开始闷热,大家能在家里待着,就绝不出门。傍晚时,夜风清凉,正是出门散步的好时候。慕小王爷正在京城的主干路上散步,每次他散步都能散到丞相府,这次也不例外。他来倒也没什么,可是慕小王爷选的进门方式有点特殊,每逢晚上来他都不走正门,偏偏要翻墙进来。试问哪家主人喜欢翻墙而入的客人。
这次慕景铄翻墙进入之后,没走几步就看到就见到一棵数十年的古树,树下一抹白色身影。他坐在树下,黑发如玉,精致的五官,他的侧脸异常俊美。与生俱来高贵淡雅的气质,这般完美的人简直是神的眷顾。一条长长的柳枝垂落在他颈肩,仿佛听到他的脚步声,白哲轻轻抬起头。
慕景铄走近才发现树下还有一张小石桌,桌上摆着酒菜,这样正式的场面,让慕景铄有点惊讶,毕竟以前他来白哲这,最多就是喝杯茶,吃吃点心,像这样有酒有菜还是第一次。想来是前几天的那道圣旨,他似乎明白了这顿饭的意义。
慕景铄在对面的石凳上坐下,笑道:“此处晚风习习,绿茵遍地,在这用膳当真是一种享受。”
白哲抬手为他斟了一杯酒,说道:“你明日出征,我在此祝你一路平安。”
慕景铄举杯,玩笑道:“等我回来时,阿哲再在此处为我接风可好?”
白哲拿起面前的酒杯,慕景铄见了,按住他的手拦下他,“阿哲送行什不一定非要喝酒,你不必勉强。”
白哲垂眸看着面前的那只手,笑了笑:“我的确不太喜欢喝酒,但是今天我想为你破一次例。”
慕景铄一怔,放下手,“阿哲若是想喝,我必定相陪。”
一杯饮尽,慕景铄看着桌上的菜,食欲大动:“阿哲,你真是太懂我了,知道我没吃晚膳,专门备好了酒菜等我。这菜不错,阿哲快尝尝!”边尝边点评,“你府上的厨子可比我府上的强多了,我晚膳都没吃。”
弈王府的厨子集体泪流满面,大喊:天地良心,不知道是谁今天晚膳夸那道糖醋桂花鱼好吃来着!!!
慕景铄怕白哲空腹喝酒伤身体,一个劲的给他夹菜,从不饮酒的人若是突然大醉一场,只怕时候会头痛几天。
白哲吃的不多,将慕景铄夹的菜吃完后,就没再动筷子,他拿起放在一旁的石凳上的剑,递给慕景铄。慕景铄接过,细细端详一番,剑鞘和剑柄都是银白色的,细节处精雕细琢,上面刻有蔷薇的图腾。他握住剑柄,在拔出剑时,感觉到一丝微弱的阻力,光芒乍现,剑身轻便,亮如白雪。他随手挽了几个剑花,剑身发出轻微的嗡鸣声。
慕景铄道:“真是一把好剑!”
白哲道:“送你了。”
慕景铄收剑回鞘,递还于他,“这剑对你而言必定十分重要,我不能收。”从这剑的保存上,看得出白哲很重视它,能引起白哲的重视,绝对不仅是这剑本身的价值,还有剑的意义。
白哲道:“此剑名叫司命,很手腕上的凤灵是一体的。”
司命是天下间数一数二的名剑,是一位铸剑师历时十年心血铸就而成的,传说这把剑不详,当初剑铸成时,那位铸剑师就死于此剑之下,这剑凶悍嗜血,无人能驾驭。所以此剑还未出世,便已被尘封。后来一位侠士辗转之下得到这把剑,踏遍大江南北,寻找克制这剑的办法,后来在机缘巧合之下,发觉雪山冰蚕可以压制见的血气,于是便用冰蚕的丝,制作了这枚护腕,取名凤灵,护腕与剑一体,防止此剑反噬主人。可是这剑傲气的很,并不是谁拿到护腕,就能成为他的主人。唯有本事能凌驾于它之上,才能令它甘心出鞘。
白哲轻轻晃动酒杯,“这剑十分有灵性,在他的上一位主子去世后,多年未曾出鞘,如今你能将它拔出剑鞘,说明你和它有缘。”
白哲这样说,慕景铄不好拒绝就收下了。
酒过三巡后,白哲喝的微醺,他一手撑着头,眸光变得悠远,他淡淡的开口:“景铄,不论未来发生什么事,我希望你不要转身就走,你心里所有的疑惑,我都会给你答案,但是请你给我时间。”
慕景铄不明白白哲这番话的意思,还没来得及问,就看到白哲倾身靠过来,见他眼神迷离,没有往日的清冷,慕景铄意识到:白哲醉了。
伸手去扶他,白哲突然低下头,冰凉的唇贴上他的,慕景铄突然瞪大了眼睛,看着眼前近在咫尺,那张俊美无双的容颜,一时间忘了反应。
这点酒白哲能醉,慕景铄却是十分清醒的,他能清楚的感觉到,白哲的舌尖扫过他的唇瓣,引起一阵颤栗。白哲微微退开一点,趁他呼气的时候,再次低头吻住,同时顺着他的齿间,探入他口中。白哲闭着眼,吻的格外认真温柔。
慕景铄和世家公子混迹京城各种玩乐场所,他见过无数美丽的女子,或是俊秀的小倌。从没有什么人能带给他这种震撼,也许正因为这个人是白哲,那个他压抑在心里,却一直蠢蠢欲动心思,一瞬间破土而出,深深植根在他心里。
这个吻来的太突然,慕景铄反应过来,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退开白哲,也不是更缠绵的吻下去,而是努力将白哲此刻的样子记住,深深印在脑海里。
白哲抬起头,本就耀眼的眸子此刻璨如星辰。
慕景铄不自觉说了一句,“阿哲,你吻技不错。”说完,他自己瞬间脸红了,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白哲低声笑了起来,低沉的声音带着三分邪气:“那你要不要再试试?”
慕景铄在心里反省自己:他喝醉了,慕景铄你又没喝醉,你跟着发什么疯!!!!
试倒是没试成,慕景铄在那吹了半个时辰的冷风,确定自己平静了以后,才送白哲回卧房去。
慕景铄站在床头看了良久,方才吹灭蜡烛转身离去。
在他离开之后,床上原本熟睡的人,缓缓睁开眼,眼底一片清明,哪有半份醉意。
第49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第二天一早,十万大军在城外集结。誓师台上,慕景铄一身银色战凯,红色的披风在风中猎猎作响。太子协百官在此为众将士送行,太子郑重的将十万风林军的兵符交于慕景铄,他接过兵符当众将士高高举起,十万将士齐呼:“保家卫国,风林不败,愿誓死追随将军!”
慕景铄下了誓师台,翻身上马,侧目看向站在太子身边的白哲,平淡的移开目光,只是放在身侧的手紧紧的握了握腰间的剑,头也不回的下令全军出发。
在慕景铄踏上南征道路的当天夜里,夜风格外清凉,月黑风高,这样平静的夜晚往往杀机四伏。数道黑影从夜空划过,闪身消失在茫茫的夜色中。
22/36 首页 上一页 20 21 22 23 24 2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