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谢谢明知道是BE仍然在看的各位(虽然人向来很少),我决定小小地出卖一下结局中的一个部分。
有一句诗是这样写的:“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这句诗里藏着这篇小说中三个人的结局。(应该能够猜出来吧)
第21章 云雨巫山枉断肠
暂且不提萧啟大婚那日是如何地风光,如何地令人艳羡,各位看官先将时间调回前一年秦遥夜出走之时。
那时正是秋末冬初,也是萧敬离开京中去往东边的第三年。经过三年的慎重思考,秦遥夜还是决定违背婚约,真正做下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从前的她京中无人不知,可谁不是看在她是太师府的人的面子上,谁不是想着她是将来的肃王世子妃,不得不退让几步。如今,她想靠自己的能耐拥有一片立足之地。她情愿这世人因为她是秦遥夜而骂她,也不愿意这世人因为她是所谓的贵胄而敬她羡她。敬与羡到底是带着疏离的,是不含感情的。
可是,她又不想连累了萧家,只好借口去找张掾,以此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至于因此而惹出的麻烦,她完全没有放在心上。一来是这麻烦多半被引到了张掾那里,二来是她觉得太师府上下定然会把此事藏得紧紧的。她知道自己的这番作为显得太过自私,可是身为做不得自己的主的女子,若不自私,哪有成全自己人生的可能。
然而,事实证明她还是把世事想得太过简单了。此事确实给张掾带去了不小的麻烦,可也同样给她自己带去不少的麻烦。太师府没有想着要瞒住此事,甚至还派人故意将此事大肆宣扬出去,生怕天下人不知道她做了什么丑事。
一路上她都能感觉到有人在跟着自己,可是那些人她赶都赶不走。她知道,那是太师府派来的人。只是,既然太师府已经把她当作弃子那般处置了,为何还要这般护送,唯恐她出了什么意外呢?
她听着耳边呼呼的风声,浑身一个寒颤闪过,似乎越往东走风越大了。她不由得抱紧了自己,然后小心翼翼地掀开了马车的帘子。
帘外的景象令她吃了一惊,漫天遍野的青绿色像是没有尽头般延伸开去,远处一株苍翠的古树站在那里,有几人在树下喝茶下棋。这是她在京中未曾见过的,京中的都是小贩的叫卖声,蒸腾的水汽里藏着的热包子,一群群摩肩接踵的行人,还有令人眼花缭乱的小玩意儿。突然,她想念京中了。
她想念府上的小亭子,还有满湖的小金鱼,到了秋天就会变红的枫树,奶娘做的顶好吃的点心,母亲给她绣的小香包……好多好多的东西闪过她的眼前,闪过她的脑海。出门时的决然就这么被一阵子的悲伤打败了,她想叫停马车,然后叫车夫沿原路返回。
这想法还是不够吸引她,因为她在沉默过后还是选择了继续东去。东去不仅仅是为了见萧敬,还是为了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秦遥夜。既然非要如此,就必须从忘掉过去开始,从拥有自己的骄傲开始。
下定了决心后,她不再为突然的感伤而犹豫不决,而是享受着这种思念的味道。她意识到,这就是长大了。不再因为喜欢而念念不忘,不再因为喜欢而不忍离去,而是把那种情绪隐藏在骨子里,自己一个人慢慢地吮吸,然后默默地醉倒在里面。至于是否还要闹得众人皆知,那必然是不可能的了。
她再度掀开帘子,眼前的景象不再陌生,却还是透着新奇。她突然发声,向那赶车的车夫问道:“这里是哪儿了?”
车夫无聊地挥舞着手中的鞭子,懒懒地应道:“快到淮县了,你再睡会子,到了我叫你。”
秦遥夜没再出声。到了淮县就意味着离最东边不远了,而萧敬正在东边临海的越蒙山的山脚下。一种惊喜倏忽而来,随后却是莫名的平静。她有点不明白自己的选择是否是正确的了。
抱着手中简单的行李,她靠在车上,瞪着一双大大的眼睛,发起了呆来。三年了,萧敬是否还如当初那般将她视若珍宝呢?如果一切成了空,她又能去向何方呢?难道真要如萧敬当年所说的那般,把那匕首刺向他吗?
还不容她多想,后方隐隐传来一阵马蹄声。紧接着,一阵喊声就穿过了车厢,只听见那声音道:“秦遥夜,你给我出来!”
那声音透着一股子熟悉,可她怎么也想不起来那是何人的。但是她到底是不打算躲着的,便掀开帘子,从马车上跳了下来。风吹拂着她的发,一身简单的装束也掩盖不了她的贵气,眉眼一抬,就见后方一人怒瞪着她。
那人风尘仆仆地赶来,脸上有着风餐露宿后的痕迹,完全没了出身贵胄的骄傲。他的眼神里满含怒火,似乎要把她生吞了。他就那么静静地在马背上看着她,什么话也没再说。
秦遥夜有些看不分明,这模样,这眉眼,像极了萧敬。她不由得抬脚往那人身边走去,可不过四五步,她就又停住了,因为那人的神色不对,给她的感觉也不对。她知道,他不是萧敬,而是张掾。
“你来作甚?我可是不会同你回去的!”
张掾连日来马不停蹄,只为赶上眼前这人,把她带回去,此时哪还会容她说出绝情的话来。他跳下马,一步步靠近秦遥夜,直到距离两三步的地方,他才停下来,道:“你我有婚约在身,我如何叫不得你回去?还是说,你不把太师府上上下下几百口人的性命放在眼里?”
秦遥夜顿时变了脸色,慌慌张张地问道:“你是什么意思?什么叫几百口人的性命?发生了什么事?”
张掾本就是骗她,想要她跟着自己回去,可见她这般担忧,又不忍心再撒谎,便道:“目下并无事,但难保将来今上不算账。”
秦遥夜自然轻松了不少,她本就不觉得太师府会出什么事,这下更加不担心了。张掾之前说那句话的用心她自然是猜到了几分,但是她断然不会再回京中了,她想主宰自己的命运,而不是被人主宰。
“既然如此,你便回去吧。我既已出来,哪还有回去的道理。”
张掾回京中后便知道萧敬在东边,如今她又执意不肯回京,他也明白了,便道:“你是去寻那萧敬,对吧?”
秦遥夜不欲隐瞒,点点头,笑道:“你只猜中了其中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你或许会觉得大逆不道。我秦遥夜,一介弱女子,我想要做一个能主宰自己人生的人,而不是事事从父,从夫,从子。”
张掾听罢,心中突地亮了,像一盏从未点燃的灯突然因着际遇亮了。他从来都知道她不是一般的女子,可从未想到,她居然有胆量、有魄力说出这种话来。就凭着这一点,他也能始终对她怀有情意。
“你想要拥有的,我未必不能满足你,你又何必舍近求远呢?”
秦遥夜摇头,转过身来,望着远处锁住了青山的薄雾,道:“越是远处,越可以肆无忌惮;越是近处,越得收敛脾性。你随军戍边三年,该比我还要明白这道理。”
张掾知道自己定是劝不回这人了,只好苦笑一声,轻轻说道:“遥夜,若有一日你想要回来,我张掾纵然为千军万马所阻挡,也会走向你。你要知道,你还有退路……”未尽的,是张掾心中的那句——“而我,除了你,全无退路。”
秦遥夜向来不知道张掾对自己怀有怎样的心思,这日一说开,她便觉得自己已欠了他好几分,这辈子怕是难以还清了。她未尝不被他的话语所打动,可是,她已选择了另一个方向,哪还有半路退却的道理。
“张掾,别把自己陷进泥沼里,我秦遥夜可不是什么好人,你没必要记挂着。天下大事,总归是你张家人的,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言罢,她回到了马车上,让那车夫快些走。车夫依旧懒懒地应了一声,马车的行进却比先前要快了。
张掾在后面看着那疾驰的马车,看着远处见不着尽头的一片灰蒙蒙的天空,看着那似轻烟一般的薄雾,两行热泪溢出了眼眶。若非喜欢,他当初不会求娶。若非喜欢,他何必捉弄她,让她去寻那劳什子奇人。若非喜欢,又怎会一去西塞三年,想让她心甘情愿嫁给自己。若非喜欢,如今又怎会明明可以带着人就走,却还是亲眼见着她离开。
他站在原地好久都未动弹,他怕这一转身,便是再不相逢,再不相知。不知过了多久,天际划过一只孤飞雁,叫声凄厉,迫得他抬起头来。他与那雁惺惺惜惺惺,他们都找不着归处,亦找不到俦侣。他终于低下头来转了个身,面色极不好地上了马,由着马慢悠悠地走着。
他知道,他今日放她走了,便是由着她和那萧敬有情人终成眷属了。至于他,不过是过客罢了。
另一边,走远了的秦遥夜竟也有了一丝不舍。比起萧敬几年前的许诺,张掾今日所言确实更能打动她。可是,她是个信守承诺的人,要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萧敬待她,正如她待萧敬,这其中哪能容得下另一个人。
想着想着,她便期待起了不久后与萧敬的相遇。她并没有告知萧敬她要来的事,可是好歹京中动静闹得这么大,他也该风闻一二了。她倒也不想怀疑萧敬,只是这事当真有点奇怪。说好要来迎她的人,如今好似冬眠的动物般没了声息,令她怎么也有些捉摸不定。
不过,她的这种念头很快就消散了,因为一天后她又一次听到了马蹄声。与前一次不同的是,这次的马蹄声是从马车前方不远处传来的。
她狠狠吞了几口口水,整个身子颤抖着,有点窃喜,有点不知所措,继而又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掀开了帘子。果然,帘外有一行人。为首的那个,沉稳而有气魄,一双如鹰眼般的眸子直直地朝她看过来,令她顿时红了面颊。
她小心翼翼地下了车,迈着不快不慢的步子走到马车前方,笑问道:“可是萧敬来了?”
那人亦是一笑,下了马,走到她面前,把她细细端详了好久,才道:“不是萧敬,还能是谁?”
秦遥夜低声笑了,半抬着眸子瞧了他一眼,道:“三年不见,我怕错认了你,你倒来怪我?”
萧敬也不恼她有了脾气,直接拉过她的手,道:“跟我来,我带你去见见海!”
秦遥夜自然由着他,同他上了一匹马,往那传说中有山有海的地方去了。她觉得,自己的决定并没有错,端看萧敬今日的态度,她便知道,这人待自己从无二心。
到了越蒙山山脚下,她随着萧敬进了一座宅院。那里面住着萧敬口中说的祖父和萧家的一位老人,她想去拜会一番,萧敬却道:“他二人向来喜静,咱们就别去打扰了,等会咱们还要去看海。见他们的事,往后再说。”
秦遥夜初来乍到,自然也不知道此话的真假,只以为萧敬是迫不及待地想要同她在一处。可是在往后的岁月中她才明白,她的到来并不是那么受人欢迎。
作者有话要说:
这几日病了,估计会更得有点慢。
第22章 离人怎堪杨柳枝
回到目下的汝阴侯府,此时已是深夜时分,一众看热闹的人都散去了,些微闪烁的灯火也摇摇晃晃地灭了。府中人等皆打着呵欠,捶着腰身往住处归去了。汝阴侯世子,如今的宣威将军的大婚之夜也就这样临近尾声了。
夜里一个人影闯进了沉香苑顾容的卧房内,那身影像暗夜里爬行的蛇,时刻不忘吐出蛇信子。只见那身影走到顾容面前,道:“你就甘心这样?他可会像对我那样来对你!”原来,这人却是清和。
顾容抬眼望了她一下,冷笑一声,不屑道:“纵然如此,我也不会落得你这般,我信他!”
清和见挑拨无果,便有些气愤,一双眼睛瞪得大大的,从鼻尖呼出的气息也变得闷闷的、重重的。她在原地走了几步,又退回去,继而直直地看着顾容,道:“你不想他回到这里吗?”
顾容怎么不想,不过他知道,那个人纵使对他还有情,也是不会再回到这里的了。沉香苑就是一个被废弃的院子,从里到外都是故旧的气息,与其用来怀念,萧啟大概更愿意这一切从未存在过。他已在朝为官,虽说身不由己,可多多少少都是他自己选择的。他顾容,不过是一个在萧啟生命里惊起了一阵风浪的小人物,如何也牵累不了性命。两相权衡之下,孰重孰轻,萧啟自然有自己的计较。
“走了的人,便是走了,你还望他回来做什么。”
清和自然听出了顾容话里的怨气,脸上一喜,道:“我有个法子,可以让他回来,你可愿意听听?”
顾容心上嗤笑一声,脸上却是不显,好奇道:“哦?什么法子?”
清和见他上钩,便道:“明晚咱们在这沉香苑里放一把火,火势大了,他能不来吗?”
顾容眼神一凛,看着清和的目光也变得严肃起来。他知道,这个人心里在打的坏主意,绝对不是为了让萧啟回到这沉香苑。可是,他又很想试一试,他还想知道对于萧啟而言自己到底算个什么。那个口口声声说要同他到老的萧啟,又去了哪里。
“你想试,便试吧。他若能来,我自是要好好感谢你一番的。他若不能来,我便从此死了心。”
清和心上十分得意,可又不敢在外显露出来,只是扭曲了脸庞,释放出了十足的冷意。她轻悄悄地转身离去,一如来时那般透着诡异的气息。
而在内院某处灯火暗淡的地方,一个鬼鬼祟祟的黑影躬着身子走到了萧夫人的卧房前。他先是轻叩房门,三下过后,门里传来萧夫人的一声咳嗽,他便直接推开了门,进去了。
萧夫人点着一盏不甚明亮的油灯,室内整个儿笼罩在茶色中,而身着海棠红轻纱的萧夫人便成了这屋子里最为显眼的存在。来人被这眼前的美景惊得呼吸欲停,眼神也变得直勾勾的了。
萧夫人见来人许久未走向自己,便往那处走了几步,轻声道:“怎么,不敢了?”
来人哪有不敢,他一把抱住萧夫人,深深地吸进一口气,面上变得十分享受,既而才道:“哪有不敢,不过是被你迷住了,忘了走过来。”
萧夫人自然会回抱住他,一双眼睛脉脉情深,带了几分笑意,几分韵味和几分勾引。眼前人是她此生最为念念不忘的人,她只恨不得把他吞进肚子里去。
“今晚,就算是咱俩的洞房花烛夜。萧钰,我唐云卿今生都只做你的人。”
原来,来人竟然是萧敬的父亲萧钰,与萧夫人还是名义上的叔嫂关系。那么,他今夜缘何到此呢?此事得从三年多前说起。
那晚正是乞巧节,萧夫人左右无事,萧钦也有事在外,她便唤了身边人去准备马车,径自出门去了。自嫁进汝阴侯府,萧夫人向来是被萧钦迁就着,忍让着的。岂料如今二人生分至此,见了面也难说上几句话,这日的有事大抵也是借口。她心中纵然有不平之意,却也奈何不了他,只好独自一人出门,权当散心。
16/35 首页 上一页 14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