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18

男妃记事(古代架空)——九十九用书生

时间:2018-09-09 10:38:57  作者:九十九用书生
 
或者他该高兴一点,因为这要算是对他能力的肯定。
而且无论如何,这也要算是对他的成全。
睿平微微抿唇,低声但相当斩钉截铁对元隆帝说:“儿臣不孝,辜负父皇厚望,但儿臣如今得偿所愿,是绝对不会后悔的!”
 
之后方彧会是怎么一个反应呢?
睿平谢恩告退,袖着圣旨轻快地往回走,脑子里开始转起后续的事情来。
 
想要他欣然接受是不可能的了,公然抗旨则应该是不敢,他背后终究还有偌大一个侯府——至少还有一个老太太。
他那样一个纯孝的人,必然舍不得老人家受他牵连。
 
至于不堪受辱,自绝身亡……前世那个晋平侯的话也许会,现在这个却绝不会。
不知道为什么,睿平心下就是这么的笃定。
 
但无论如何也会不复先前的和睦了——如果他的那种没上没下,不知所谓叫做和睦的话。
最好他能躲着自己,退避三舍的那种,那就皆大欢喜。
如果他还有别的念头……
 
“八弟红光满面……”
刚一拐角,太子不知从哪里钻了出来,慢慢踱到了他的面前,酸溜溜地说:“想来是喜事将近,孤这个做兄长的,在这里先向你道声喜了。”
 
这般沉不住气,真是蠢啊。
但有人就是宁愿为他操碎了心,也不肯另选个合适的人呢。
睿平心中轻哂。
 
不过因为刚撬了太子的墙角,此刻他心中还是愉悦多过厌弃的。
因此他非常真心地朝太子拱了拱手:“多谢太子大哥,到时候还请太子大哥一定要过府喝杯喜酒。”
 
“怎么?”
太子轻佻地问:“光请孤喝酒,就不请孤一起闹闹洞房吗?”
 
“春宵一刻值千金……”
睿平笑笑:“太子大哥是娶过太子妃的人,一定懂得臣弟那时迫不及待的心情,臣弟还请放过。”
 
“我若定是不肯放过呢?”
太子凑到睿平耳边低低地问。
 
“民间有句俗语……”
睿平也凑到了他的耳边,同样低声道:“叫做‘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所以真要太子大哥不肯放过,臣弟也就只能豁出去了。”
 
太子一个激灵,不知为何,似在这句话里听到了森森的寒意。
再等回过神来,睿平已经大力地拍起了他的肩膀,含笑道:“开玩笑,开玩笑,还请太子大哥不要在意。”
 
在意又怎样?
太子抽了抽嘴角,是他挑衅在先,难道还能告到父皇那里去么?
 
睿平早又对他行了一礼,恭恭敬敬道:“天色已晚,臣弟就不在宫中多留了,臣弟告退。”
 
“……唔。”
太子忍了一忍,到底没能忍住不继续挑衅。
他慢吞吞道:“去吧,替孤给彧哥儿带声好,就说孤等他什么时候再为孤唱上一曲《天仙配》。”
 
 
作者有话要说:
嗯,太子认为自己是天,方方是仙
 
 
 
 
 
 
第10章 第9章
说完这句,太子自觉扳过一城,得意地去了。
睿平也是服气,元隆帝费尽心机为他做到了这个地步,却不见他有半点的珍惜——单这一句,就足以让元隆帝先前的努力全部化作梦幻泡影。
他还真没见过,有谁这么不遗余力扯自己后腿的。
 
不过他有所持,这么表现倒也正常。
横竖有人在他背后为他任劳任怨,为他出谋划策,为他挡风遮雨……所以跋扈任性怎么了,肆意妄为又怎么了,到最后总会有事变没事,该他的也一样都不会少。
如自己这样如履薄冰者,才需要小心谨慎,步步为营。
 
也亏得太子这样,否则他现在做什么也是枉然。
所以还请太子这样继续下去吧,千万千万不要幡然悔悟!
 
睿平低头敛去目中的精光,大踏步地离开。
 
 
随后不多的几日很快过去,重阳之后的第二天,便是方彧脱孝的日子。
像是算好的一样,几是仪式刚过,睿平就捧着圣旨来了。
 
所以,不期而遇什么的,果然还是会有的!
方彧先开心了一下这个,随后又在心里为元隆帝点了个赞。
这个时候会有圣旨,无疑就是承爵的事,不用他上表,直接就把旨意颁下来什么的,简直太上道了。话说他正有些纠结这道本该怎么上呢,回帖的事他可以让方墨代笔,总不能上本还让方墨捉刀吧,所以这道旨意简直就是及时雨了!
 
唯一可惜的是,这种场合不太方便打招呼什么的。
方彧只好冲睿平挤了挤眼睛,示意他宣读完圣旨之后别急着离开,然后便老老实实地跪了下来。
 
只是听完了圣旨后,他却完全顾不得这个了——他呆在了当场。
 
事实上整个晋平侯府都呆住了,上上下下无一遗漏。
男妃什么的,简直骇人听闻,古往今来他们也没听说过!
一时间众人心中纷纷疑惑,莫非他们府里还有个名字跟方彧同音的大姑娘,比如叫方玉又或方钰什么的。
可圣旨当中又明明白白说是方公子……
 
“晋平侯,接旨了。”
最后还是睿平轻咳一声,提醒了他们。
 
方彧总算回过神来,但他心中仍然还是懵逼的。
 
哥们,莫驴我,这其实是迟到的愚人节玩笑吧?
玩大了哈,这可是古代,假传圣旨是要杀头的!
他有些混乱地拿眼神这么跟睿平说着。
 
睿平……当然看不懂。
但其中的不可置信他还是能解读出来的。
看着那双明亮的、瞪大了的眼珠子,他心中暗笑,不由分说把圣旨塞进了他的手里,再次提醒:“晋平侯,该谢恩了。”
 
我谢你奶奶个腿!
方彧在心里狠狠地骂。
 
他也只能在心里骂骂了,最后还是老老实实谢了。
 
“今天就不留你了,我这会儿也没心思跟你说什么,日后再会吧。”
像捏烫手山芋一样捏着那道圣旨,方彧沉着个脸送宋睿平离开,低声在他耳边这般说。
又照规矩偷偷在他手里塞了一个份量不轻的荷包。
 
睿平惊奇地收下了,抿了下唇,淡淡道:“再会。”
 
之后,方彧只一回到后宅就被老太太单独拎了过去。
“你是什么时候认识了静王殿下的?”
方老太太怒气冲冲地质问:“你都做了什么,怎么突然就有了这样一道旨意?你害整个晋平侯府都因为你蒙羞,你知不知道!”
 
“我没做过什么呀,也不认识什么静王殿下。”
方彧也是一头雾水,连连喊冤。
 
“你不认识静王殿下,为什么圣上会把你赐婚给他?”
老太太怒而拍桌,突然她想起来问:“你前几次出去,别就是跟静王殿下胡闹去了吧?”
 
“没有这回事!”
方彧坚决否认,倒算得着了机会,把自己连连被暗杀的事给回了一下。
一边回,他一边在心中叹息,特么都这个时候了,回了又还有什么用呢,马上都要成为静王妃了,那些人难道还敢继续对他下手不成?
 
这么一合计,似乎成为静王妃也不算什么坏事了。
刚只这么一想,他又连连在心中唾自己:啊呸呸呸,男子汉大丈夫,为了活命就贡献菊花什么的,这也太耻了——他再天真也不会认为自己这个王妃是去压人而不是被压的。
 
这么乱乱地想着,他没有半点隐瞒,一一把前因后果都说了个清楚,愧赧道:“孙儿因为的确是胡闹去了,所以一直没敢把这些事告诉老太太听。但要说跟静王结交,这是绝对没有的事!如今孙儿也像云里雾里一般,全闹不清这是怎么回事。”
 
老太太稍稍揉了揉额头,倒没有不信他。
真要方彧跟静王胡闹去了,每次怎么会那么狼狈地回来了呢,她也是一时气急了,才会胡乱怀疑。
 
“是我大意了。”
老太太叹息:“你父亲一直做得太好,我们府里一直风平浪静惯了,我就忽略了那起子小人的狼子野心。”
 
说着她搂过方彧来,摸摸了他的头:“还好一直有惊无险,否则将来到了地下,我都难见你父亲。”
 
方彧宽慰她说“心怀鬼蜮者,才会常常拿怀疑的眼光去看别人。老太太心如琉璃,自然想不到他们会有这么恶毒可怕。”
 
略顿了顿,他又怀疑道:“他们毫无疑问是冲着爵位来的,所以这件事有没有可能也出自他们的手笔呢?既然弄不死我,让我绝后也是一样——成了静王妃,想也知道,我此生是再也不可能有后的,这晋平侯的爵位想要继续保留下去,我势必得在旁支当中过继一个子侄过来当作嗣子,他们也算间接达成了目的。”
 
“应该不至于。”
老太太想了想,谨慎道:“那起子小人虽然心思恶毒,但还不至于手眼通天到这个地步。真要他们能有这个本事,上达天听,甚至左右陛下发出这样一道圣旨,晋平侯这个爵位在他们眼里大约也算不上什么了。”
 
“会不会是某种比较迂回的法子?”
方彧沉吟了一会儿,想起了一个可能:“不是直接上达天听,左右陛下,而是某个人正好认识某个人,这个某个人又认识陛下身边的某个人,最后陛下身边的这个人影响了陛下,其中具体通过几道也说不定,总之就这么曲曲折折的最后达成了目的——皇帝也有三个穷亲戚,这中间的弯弯绕绕我们实难预料,说不准哪个就机缘巧合认识了大人物呢,就算是我,明明一天朝也没有上过,不还是认识了太子。”
 
“你认识太子?”
老太太心中一凛,惊声问道:“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就是景和寺上香那次啊。”
方彧不解地眨了眨眼睛:“这有什么不对吗?”
 
“太子怎么突然会去景和寺?”
老太太惊疑不定,命令方彧:“你细细告诉过程我知道,一个字也不要差!”
 
“听说是为元后念经。”
方彧如实将整个过程说了一遍。
 
老太太脸色越听越冷,顾不得懊恼自己那时候为什么非要去上香,沉声问道:“所以你后来又去找他了?”
 
“怎么会,孙儿躲他还来不及。”
方彧忙将自己撇清,又迟疑道:“不过太子后来主动找了我一次,我实在推脱不掉,就去了。”
 
“这一次你们做什么了?”
老太太紧张地追问。
 
“也没做什么呀,只是游了回亭湖,聊了点民间小吃、艺术之类的东西。”
方彧疑惑道:“问题应该不在太子身上吧,勉强我们也算是相谈甚欢,看起来太子也是个和气的人。”
 
“我知道了。”
老太太疲惫地抹了把脸。
有了这些,她已经能大致把元隆帝的目的,连带心路历程都猜了个透彻明白,此刻心中唯剩下一片愤懑。
 
元隆帝怕太子误入歧途,这她能理解,可彧哥儿何其无辜,整个晋平侯府何其无辜!
明明是太子招惹在先,自始至终也只有太子动了意,她家彧哥儿至今还茫然不知呢。
还有静王殿下,只怕也是个受害者,十有八#九是太能干了,这才被忌惮了。
 
若是静王殿下能……
刚只这么想了,老太太心中又颓然失语,都这样了,她还能指望静王殿下怎么样呢?
真要有那一天,于彧哥儿、于他们方家也无半分的好处。
就这么下去,彧哥儿或许还能坐稳静王妃这个位置,一旦静王称帝,无论如何也会立个能生皇子的皇后的,那时候彧哥儿这个原本的正妃又该如何自处?
诺大的后宫也难有他容身之处!
 
最重要的是,元隆帝会这么做,摆明了就是不给静王半分争位的机会!
 
“彧哥儿。”
老太太怜惜地抚了抚方彧的脸颊:“事已至此,你便和静王殿下好好过日子吧。对静王殿下好些,万不可恼了他,夫……夫和顺方是正理,这也是你能做出的最大的反击。”
 
“老太太……”
方彧急了:“真就没法子可想了吗?”
他说这么多,事无巨细一样都没遗漏,不是为了认命,是指着老太太给他想个法子把这事拒了啊!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老太伤心地说:“这明旨都颁了,哪还有回旋的余地。”
 
略顿了顿,她又对方彧说:“你和静王殿下两个,日后若要过继子嗣的话,就只从宗室那边过继吧,你是他明媒正娶的正妃,他的子孙就是你的子孙,日后的香火祭祀总少不了你。方家这边就算了,晋平侯这个爵位再不必往下传,就止在你这一代好了……这样也许,陛下能对你好一点。”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