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就算方彧仍能和太子重新勾结起来,对于自己也威胁不大了。
想到这里,睿平心里虽仍有些不快,但至少稍稍轻松了一些。
随后他又遥想了一下,不知有一天元隆帝发现方彧其实这么能干,会不会后悔莫及呢?
要知道,拥有一个能干朝臣的风险可比一个拥有一个能干皇子的风险小多了。
但也许重来一遍,元隆帝还会这么选择吧。
因为真要方彧和太子有了什么,就算只是暗地里往来,那也算是太子的一个污点,他怎么肯轻易让太子沾上。
这些想法都只在电石火花之间,只看了方彧一眼之后,睿平就已经无声地起了身,迅速跟在了元隆帝的身后,朝着太子的寝宫而去。
不管这是不是出自方彧的意愿,他们都必须要跟上。
太子出了这样大的事,还正好被他们赶上了,不表示一下关心怎么行?
而方彧其实是想直接回去的,他纠结地看了眼自己手里捧着的首饰匣子,暗叹了一声,自己为什么没有随身包裹这样的金手指,就只好这么抱着个匣子,也跟了上去。
元隆帝对此没有任何表示,甚至没在意两人跟上没有,他心急如焚,在前面脚步须臾不停。
走了一程,他突然想起件事来,怒骂梁和通道:“为什么是你来了,不是其它什么人?朕是看中你办事老到,遇事沉稳,才特地把你指给太子的,怎么如今也没个轻重起来?这时候是你到朕面前卖乖讨好的时候吗?守着太子才是正经!”
“陛下放心,老奴是把之后的事情都吩咐妥当了才来的,定不会出什么岔子。”
梁和通忙解释:“不让那些小太监来,是怕他们人小没经过事儿,太过惊慌,说不清事情,平白惹陛下焦躁。也怕他们不知道事情紧急,只顾傻等着层层通传,平白耽误时间,这才亲自跑了这一趟。”
元隆帝这才罢了,不过仍然冷哼了一声:“如你所言这般便罢,不然朕定不饶你!”
很快到了太子宫殿,众人纷纷跪下迎接。
元隆帝视而不见,看也不看一眼地上齐齐如栽葱一样的宫人,三步两步走到太子床前坐下,怜惜地顺了顺太子地鬓发,拂上了他额上的红肿之处。
须臾大怒:“太子怎么还没醒,太医,太医呢!”
“启禀陛下。”
一个小太监哆嗦着跪爬几步,上前回道:“近日太妃缠绵病榻,刚才更是怄血不止,眼看着就要不好了,因此仁和宫里的人过来请,坐班的林太医正好就被请到了仁和宫里去,奴婢们脚跟脚扑了个空。之后奴婢合计着,圣上只怕马上就要到,要问起这个,便和陈书达商议了兵分两路,由他继续跑去太医院请太医,奴婢回来禀明情况。陈叔达跑得快,这会儿应该已经到太医院了,想必再过不久太医就能到。”
这样一番话,却没能让元隆帝的怒火消掉多少,反而更加旺盛了。
他站起身来,一脚心窝子踹翻了那个小太监:“蠢东西,说了这样一车话,句句都在为自己开脱,打量朕听不出来呢——既是太医被请到仁和宫里去了,为什么你们不去仁和宫请?是仁和宫近些,还是太医院近些!”
“奴……”
小太监忍痛翻身起来,砰砰砰磕头:“奴婢知罪。”
“知罪了还不快去!”
这么骂着,元隆帝又准备动脚踹。
方彧看着有些不忍,上前一步,回道:“父皇不必太过忧心,太子大哥并无大碍,因此并不急着要让太医过来。”
刚才他在元隆帝身后早觑见了,太子只是撞得有些不巧,闭住了一个比较关键的穴位,因此暂时昏迷了过去,根本算不上什么大事。
而且就算太子和太妃情况同样危急,这个小太监也实在没做错什么。
怎么也该有个先来后到吧?
何况还有一个孝道在头上压着呢,尽管不是嫡亲长辈,那也是实实在在有分位有年纪的老人。
再者这只不过是多跑几步路的事,何苦把事情做绝,非要抢太妃救命的太医?
这事儿他原本是不想插手的。
虽然他跟太子有旧,但只要太医一到,基本就能搞定,何苦去出这个风头?
眼下他却有些看不过去了,这才挺身而出。
说完那句话,方彧也没等元隆帝有所表示,迅雷不及掩耳地又走到了床前,俯下上半身,一手仍托着匣子,另一只手却伸了出来,在太子闭住了的那个穴位上轻轻揉了那么一揉。
随即,太子低低呻#吟出声,显是已经转醒。
这么一来,元隆帝自然就顾不上方彧了。
顾不得计较方彧的僭越,同样也顾不得感谢方彧的出手,元隆帝此刻眼里再没有旁人!
他急切地握住了太子的手,连声问他:“睿安你醒了?睿安你现在觉得怎么样?有没有哪里觉得不好?”
“咳……”
太子借着咳嗽,偷瞟了一眼忙忙退回原位的方彧一眼,这才回答:“多谢父皇关爱,儿臣已经没事了。”
“真的已经没事了?”
元隆帝关切地追问:“不只是头,有没有其它哪些地方觉得不对的……比如有没有感觉到四肢没有力气、懒怠起身之类的?还有,会不会感到恶心想吐,没有胃口?”
之后一直是等到太医过来确诊了的确没事,他才算真正定下了心。
又宽慰了太子几句,帮他掖好被子,让他好好养着。
而这般春风一样的态度,在面对宁王时,几是立刻,就不见了踪影。
不止是声音,连带投向宁王的视线都冷极了,说是数九寒冬也不为过,元隆帝冷冷道:“睿泰,你太让朕失望了!”
作者有话要说:
随身包裹这玩意儿,没有的时候总想有
有了还嫌不够大……
第13章 第12章
虽然太子没事,元隆帝也没想过就此轻轻放过宁王。
更准确地说是,好容易确定了太子没事,元隆帝终于有心思开始跟宁王算账了。
这一点宁王睿泰自己也是知到的,他自知无法幸免,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
但事到临头,他还是被元隆的态度给冻到了,愣了一愣才想起来回:“父皇,容儿臣解释!”
“朕不想听你的辩解!”
元隆帝不耐地喝止了他:“朕只问你,于私,睿安是兄,你是弟,你需得做到谦恭谨顺,这你知不知道?于公,太子是君,你是臣,你更加需要恭谨顺从,这你又知不知道?到底是谁给你的权利还有胆子,竟敢这般加害于太子!”
“儿臣并没有加害太子的意思!”
睿泰忙喊冤:“儿臣只是气不忿,太子他……他……”
“太子他怎么了?”
元隆帝的视线更加冰冷了,睿泰不由自主瑟缩了一下,莫名觉得,真要自己说出了真相,只怕才会万劫不复。
再回想起来,元隆帝这一句一句,哪是不明真相,根本就是不准他说出真相!
太子是怎么样一个人,他身为父亲,还是颇为看重太子的父亲,难道能不了解?
他们这些做兄弟的,若不是气急了,又有哪个敢当真当面对太子动手?
所以对元隆帝来说,真相是什么并不重要,或者说他明知道真相是什么,唯一在意的也只是他对太子的不敬。
意识到这个,睿泰一时心如死灰。
“太子他……太子他……”
睿泰嗫嚅了几回,最终还是没敢说出来,只能颓然道:“儿臣并没有加害太子的意思,只是一时失手,推得重了些。”
“敢对太子动手,就已经是不敬,不管轻重,都不可轻饶!”
元隆帝冷声道:“我看你也配不得这个宁字,自今日起,就别做什么宁王了,改封宁思吧——且自闭于府中,静思己过,什么时候反思透了,再来见我!”
“父皇慈厚!”
睿泰悲怆地伏地叩谢:“儿臣谢父皇宽宥。”
只区区一推,亲王就变成了郡王,这样的惩罚不可谓不重了。
兄弟十几个,除去还未长成的,如今就只他这么一个不是亲王,之后还有何脸面跟其它兄弟来往?
不过这已经是自己退让的结果,他还真不得不谢。
原本以为这就是了结,谁知元隆帝又冷哼了一声:“你该感激的是太子,幸好他无事,又没有追究,否则朕定斩不饶!”
“是!”
睿泰心中一凛,知道元隆帝这并不是在恐吓于他,而就是真相。
还有可能这是一种警告。
想想如果自己一意要告太子的状,惹恼了太子,更惹恼了元隆帝,只怕也是这个结果,睿泰不由不寒而栗,他只得诚惶诚恐地又拜了拜太子:“臣弟谢过太子大哥不究之恩。”
“去吧!”
元隆帝喝道:“还不回去静思己过,还只管在这里做什么!”
睿泰忙瑟瑟退下:“儿臣告退。”
这一回去,就不止是思过的事了,府里大多东西都要调整,院子大概还要封起来两个,原本符合亲王的陈设、规模,一应都要调整到郡王级别的,否则就是逾制,一旦被谁报了上去,大概立刻又是好一顿排揎,王爵变公爵也不是没可能的。
当然这只是睿泰的事,与睿平和方彧无关。
敌人的敌人就是盟友,以后他们未必没有合作的机会,但至少眼下他们还不能妄动。
睿平眼看事了,太子也没什么大事,也顺势告退说:“儿臣和文澜也该回去了。”
“嗯,回吧。”
元隆帝点头。
等到睿平和方彧都退到门口、准备转身了,元隆帝又突然想起来说:“这几日朕就不勉强你了,过几日你还是回来做事吧。这朝中事多,你四哥出了这么一档子事,立刻又撂下一摊子,朕盼着,你能帮你太子大哥分担一些。”
这对睿平来说,自然正中下怀。
但他仍是犹豫了一下,才缓缓应承了下来:“儿臣愿为父皇分忧。”
为父皇分忧和为太子分担,这其中自是有区别的。
元隆帝皱了下眉,倒也没说什么。
虽说他今天已经借着睿泰的事敲打了一番,暗示了他太子的重要性,让他服从太子。但这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总得太子自己做出几件漂亮的事来,让他心服口服才行。
若太子实在做不出来,那就只能多敲打几次了,总要让他明白未来到底是谁做主才行。
眼下却是不妨,终归他还健在,可以慢慢筹划。
睿平也是料到了元隆帝会这么想,才没忙着一步到位,立刻就开始向太子投诚的。
他所谋甚大,一步一步都得细致到位才行,万不能有所缺漏。
在此之前他心中都只得元隆帝一人的,此后就算要慢慢软化,慢慢升华,以至于做到想元隆帝之所想,为元隆帝所欲为,也还要个过程,万不能操之过急。
否则不就是演戏吗,从复生以来他就一直在演戏,演什么不是演?
只是效忠太子而已,并不比掩下自己对元隆帝的恨更难。
因此看来,这一世元隆帝是打算把自己培养为太子的臂膀了,那么被选为磨刀石的又会是谁?
眼下太子的不堪还不算太明显,用以激励太子奋进的磨刀石暂时还不必出现,但总有一天是要用到的。
无论如何不可能会是睿泰。
经此一事,睿泰已经算是被彻底打压下去了,他只盼着,睿泰别被吓破了胆才好。
能力方面,睿泰还是有一些的,若是能为他所用,未尝不是一股助力。
而且他是知道的,睿泰和太子的仇简直可以说是不共戴天——自古以来,夺妻之恨,杀父之仇,总是无法调解的,是以睿泰怎么也不可能站到太子那边去,自己也就有了争取的余地。
而之所以睿平会知道具体缘由,那是因为,同样的事上辈子也发生过,甚至经过都差不多,只是时间上略有差别,比现在要晚上不少。
还有当时自己并没有成亲,因此也没有方彧出手,直到太医来了,太子才又醒过来。
之后睿泰的下场倒还一模一样,也因为这件事,睿泰彻底沉寂了下来——元隆帝是说什么也不会让跟太子有这么大仇怨的人有翻身机会的。
为着这个,之前睿平还曾考虑过,是不是要帮睿泰脱此一劫,跟他一起干。
只是前世他只隐约知道有这么一件事,既不知是何时何地发生的,又不知具体是怎么发生的,就算有心阻止他也无处着手,这才罢了,只打算什么时候暗地里提醒他一句小心太子而已,怎料到这一世竟提前到了这个时候,实在让他措手不及。
可为什么这件事会提前这么久呢?
想起昨天洞房里太子的眼神,睿平不由有些将信将疑,问题难道仍旧出在方彧的身上?
也就是说,太子的目标原本应该是方彧的,只是不能得手,不得已才转成了别人。又正好因为自己的亲事,宁王妃是一定会来的,睿泰只顾着兄弟相聚也未必能照顾得到她,不知怎的,就被太子得了机会……
真是……祸水啊!
睿平暗瞥了一眼方彧,微微皱眉。
9/22 首页 上一页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