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不乐意中还有一个不便言说的理由。那就是他们这群读书人,最最看不起的,就是宁妃这般明明是男子,却以床笫之事获宠的佞臣!
凌彦自然感受到了他们敷衍之下的隐隐不屑,理由更是一想便知。他也不气不恼,只是在某次皇帝又傍晚晃到他宫里瞎聊时正色道:“臣有一事相求。”
“何事?”皇帝纳闷。
“臣请陛下休沐时去希望小学看看。”凌彦一本正经地说道,“孩子们若能一睹天颜,共沐天恩,想必会更加上进。”
皇帝弹了弹桌面,仍是不解。“有你在不就够了吗?”他表情一变,立刻就明白过来。“怎么,那些人敢顶撞你?”他的语气阴森森的,立马找回了一国之君的龙威。
“陛下息怒。”凌彦四个字就给这些盖棺定论。“臣不过是见陛下也惦记,索性去看看。再说陛下也许久没有出宫过了吧?”
皇帝默认。凌彦便继续说道:“久居宫中,不知外面的百姓生活如何,这对您自然也不好。”
皇帝终于点点头,“好吧,你这么说,朕是不得不去了。”
本来以凌彦的想法微服出宫,在希望小学露个头也就够了。但是皇帝却选择找个理由,光明正大地出宫。
理由也好找,就是视察,顺便题一块匾——少年强则国强。
凌彦万万没想到自己只是借鉴了一下一句名人名言,就被记下来流传千古成为罪证了。他一开始还试图劝一下皇帝,但皇帝表示莫名其妙:“你这句话说的这么好,朕看挂在这希望小学里正好!”
凌彦刚不过皇帝,只得认怂。
皇帝为了给凌彦撑场子,与他一同坐马车,牵着他的手走进希望小学。凌彦在无数次同床共枕后,对于牵手这一行为适应良好。牵手就牵手吧,好朋友牵牵手又有什么不得了的,反正也是牵给别人看的。
而那些任教的举人们,心情就比较复杂了。能够一睹天颜自然是求不得的荣幸。但是心里知道皇帝宠爱男妃,和亲眼见到这一幕的感觉,却是完全不同的。
他们敢鄙夷宁辰是以色侍君的佞臣,却不敢对皇帝产生任何不敬的念头。而不少人已经开始为自己从前在宁妃面前摆谱的行为暗自惶恐。
摆平这些做老师的,凌彦就开始放心地放手搞建设了。广播体操是首先解决的。皇帝很良心地在选地的时候给周围圈了个院子,其占地面积让所有学生做个操是绰绰有余的了。凌彦拿出当年编广场舞的架势,捏合自己从小到大做过的广播体操里还记得的动作,再添加想象,画出一套健身长拳。
他先手把手教会了先生,再教孩子们就更容易了。从此以后每天准时上下课,中午定时做操,成为了一道风景。
校服就更简单了,若干赞助商里自然有做绸缎布匹生意的,凌彦给他们大致描述了自己想要的款式,就让他们批量生产了。皇帝反正也不管,随他折腾。
图书角反而是最困难的一个,因为在古代书籍的珍贵性和有限性,使得轻而易举攒一书架图书变得不太可能。除了拿出了自己宫中的存货,包括买的书和手抄本外,凌彦又把魔爪伸向了朝中大臣——都是科举出身,谁家里还没几套四书五经?就算是充面子,谁还没有个书房?
皇帝一发话,大家再怎么委屈,也不情不愿地各自捐了书出来,经过咨询系统和许妃,凌彦筛选了一部分正经的书籍和游记放在图书角,另外则先存着,留待以后的学校。
凌彦又通过走许妃的门路,使得国子监也亲情赞助了一部分书籍。
忙完了希望小学那头,凌彦又在想充实国库的事。凌彦并没有急着增加希望小学的数目,而是先考虑赚钱,就是因为,归根结底只有国库有钱了,皇帝说话才有底气,想建多少建多少。
而充实国库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就是做生意。
凌彦能忽悠了皇帝建学校,就能忽悠他为了建学校去做生意。
第27章 安利希望小学
早在一开始从御书房借书的时候,凌彦就趁机看过地图。这个世界的丝绸之路似乎已经打通了,西域小国也都有标明。
之所以国库还是这种情况,完全是因为本朝一开始就对商业充满轻视。先帝在位时又连年征战没有条件派出商队。凌彦当然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一想到西域,欧洲的黄金珠宝,他眼睛都亮了。说不定阿拉伯商人还能把算术带过来呢?
派商队!必须派出商队!
这个世界航海的条件还不充分,但是商队就容易了,马,人,足够的粮食和水,瓷器和丝绸,大不了再加几只骆驼。
然而令凌彦没想到的是,一直对他非常支持的皇帝这次听说他要派遣商队,却沉默了。
“陛下以为如何?”凌彦琢磨不出自己说错了什么,皇帝不是也一直忧心国库空虚吗?
“宁卿啊。”皇帝似乎是在斟酌词句,“你难道不知道,这圣旨一下,天下文人会怎么说朕吗?”
电光火石的刹那,凌彦懂了。
无非还是重农轻商那一套。商人尽管赋予,却被视作下等人,子孙不可参加科举。官员不得经商,更不用说皇帝。
他满脑子都是电视剧里皇帝满国跑,四处微服私访的画面,却忘了这个时代约定俗成的理念。
“是臣考虑不妥。”凌彦意识到自己错了,就大大方方认错。
皇帝的右手无意识摩挲着左手指关节,似乎在想该说点什么,没防备凌彦下一句更加坚定:“但臣以为,这种情况必须改变,派出商队,势在必行。”
【你没事就少说话!】
皇帝的表情很微妙,他皱着眉,像是不耐地要发火,嘴角却翘了一下,投来的是个意料之中的眼神。“说说,你想怎么做?”
“臣想去拜访许大人。”
朝中的文臣再怎么闹腾,毕竟是朝臣,皇帝也好管束。真正管不住的,是天下文人,悠悠众口。所以凌彦要去找一个能管住他们的人。
皇帝倏然松开右手,他先是放在桌上,蜷成一团,又意识到太过紧张,收回手摸了摸下巴。“朕知道,你与许妃交情不浅,但,你就这么信得过她?”
凌彦隐约觉得皇帝说自己的一个妃子和另一个妃子关系不浅什么的好像不太对劲,不过……
【凌老师看来已经坦然接受自己是一个妃子的现实了?】
太久没有被系统突然出声吓着了,凌彦又是一哆嗦,赶紧摸了摸胳膊上的鸡皮疙瘩。“臣相信,能培养出许妃这样一个女儿,许大人定非寻常儒生。”
皇帝注视了他一会,终于移开了如有实质的视线。凌彦瞬间呼出一口气。
“好吧,既然是替朕办事”
凌彦决定登门拜访,向国子监祭酒求救。许大人虽然曾经捐过书,但毕竟只是随着朝中的各位大人献一份力,未必有想和他扯上关系的意思。所以凌彦提前和许妃打好了招呼,谨慎地(从皇帝的内库中)挑选了礼物。
而事实也如凌彦所料,许大人与宁大人的态度截然相反,礼仪周到地将凌彦迎入家中,奉茶招待。
凌彦拿出礼物时,许大人完美的笑脸终于露出一丝破绽。
“这……这是……”许大人的眼睛微微瞪大,凌彦微笑,“大人好眼力,这的确是吴道子的真迹。”
——我父好画,尤其是吴带当风。
好在皇帝大人的内库里总算找出了一幅吴道子的人物画,画的还是孔子,这就更符合许大人的身份,无论是独自赏玩还是挂在家中做摆设都是极合适的。
“这画,这画从前朝起就收在皇宫里了。”许大人喃喃着,终于冷静下来,手指沿着茶杯边缘转了一圈。“看来宁妃娘娘所求不小啊。”
凌彦腼腆地笑了笑,“不会为难大人的。”
他早已提前打好腹稿。他今日登门拜访刻意穿了一件深色袍子,打扮成儒生模样,尽可能贴近许大人日常穿着,坐下时也极力挺直脊背。在许家的客厅里,这个许大人最熟悉的地方,这是第二步。
凌彦抬头与许大人对视,露出如出一辙的自信笑容,“我与令嫒在宫中时常一起聊天,她常常提到许大人的事。”
“哦?”
凌彦仍是笑着,手指在茶碗边缘打转。“她说大人是个书痴、画痴,古有王右军书成换鹅,今有许大人筹千鹅买画。”
“哈哈哈哈,宁卿这是抬举老夫了。”尽管明知凌彦的用意,许大人还是被逗笑了,称呼也变了。两人都瞬间轻松了很多。凌彦就挂着轻松的笑容,切换到了说正事环节:“我知道最近许多大人都为设立皇商一事议论纷纷。许大人是怎么看的?”
许大人并不轻易上钩,“宁卿觉得呢?”
“不错,这的确拔高了商人的地位,有辱士人尊严。”凌彦长叹一声,“甚至会吸引一部分农人转向经商,以致荒废了田地……”
“您觉得会吗?”他话头一转,又一挑眉,“田地不管到了谁的手里,都还是田地。我们缺的,从来不是种地的人。”
“是钱。”许大人终于开口了。
有了许大人这两个字,凌彦心中就宛如得了保证一般骤然轻松。他仍然是那样不急不慢的语速,和风细雨的嗓音。“我也深知,大人们的想法,也是有道理的,毕竟祖宗成法改变艰难,必然有万般阻力——”
“但是什么时候改革是没有阻力的呢?陛下甚至没有涉及抬高商人的地位,仅仅是允许他们以‘皇商’的名号,就引来如此多的非议。想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学习外族的衣饰,孝文帝改汉姓——那可是世世代代的姓氏啊!他们所作所为,阻力必然更大,然而值不值得,历史却告诉了我们答案。”
“好了,我知道宁卿要说什么了,”许大人叹了口气。凌彦注意到他手指的动作停止了,立刻中断了自己的发言,听他说话。
“宁卿,我知道陛下派你来的用意,可是,就算是变革,也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前次修建蒙馆,我知百官心中都有郁气,操之过急,反而不美,何况不是每个人都相信,商人的作用那么大。”许大人的声音轻而和缓,字字令人难以反驳。
凌彦也不打算反驳。
“许大人,我也是心中矛盾重重,顾虑十足,才来找您讨教的。”凌彦愁眉苦脸,“从商鞅变法,历朝历代,大多是如此,但司马迁则认为农、工、商、虞都是人民的衣食之源,上则富国,下则富家,不应有轻重之分。桑弘羊也指出富国也要靠发展官营工商业,而不是单靠农业。圣人说法姑且矛盾,我们寻常人,又怎知自己所作所为是对的呢?”
凌彦见许大人果然微不可查地点头,露出深有同感的表情。
“可是您知道国库现在如何么?”许大人沉默,于是凌彦发出了从进入许家以来最铿锵有力,气势十足的一句话:“长此以往,民不聊生,食不果腹!”
许大人骤然抬头,脸上怒火熊熊。
“大人别以为我是危言耸听。”凌彦始终与他对视,不肯先移开视线。“以您的年纪,应该记得先帝在位时境况如何,我实话实说,若不是当今陛下勤政,运气还算不错,几次天灾不大,又没有人祸,就不会是眼下的局面!”
“陛下是仁慈明君……”
这一次许大人的话还没说完就被凌彦打断了,“明君又如何?前朝是如何亡的,如今已经没人记得了吗?先是战乱耗尽国库,然后就有人中饱私囊,天灾绵延,救灾银两被私吞,立刻就有流民起/义!内忧外患,大厦将倾!眼下形势尚可,可您说说,万一又有宵小侵犯,战乱赶上天灾,陛下又能如何!”
这样大逆不道的假设让许大人的脸变得煞白。“抬举商人……就有解决办法么?”许大人的目光飘向远方,捏紧了杯子的手指微微颤抖。
达到目标后,凌彦的声调顿时降了下来。“并非单纯抬举商人,眼下就有一条路,可以充实国库。您大约知晓博望侯凿空西域,开辟的丝绸之路吧?”
20/50 首页 上一页 18 19 20 21 22 2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