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康嘲笑道:“一年多没来过了,还认识路吗?”
确实已经不记得路了的穆太太:“……”
穆康强调道:“我不接你。”
穆太太不满地说:“有你这么做儿子的吗?”
“有你这么做妈的吗?”穆康犀利指出,“跟儿子抢男人?”
穆太太妄图掩饰:“我没有。”
穆康一击即中:“那你和爸一起来。”
穆太太:“……”
她低声同儿子打起了商量:“我都和管太太约好要一起过来了。”
穆康不为所动:“爸知道吗?”
穆太太没作声。
“不知道是吗?”穆康说,“我打给他。”
“别打别打。”穆太太急了,嘟囔道,“这么小气,什么鬼德行。”
“跟你学的。”穆康冷冷道,“我们过来。”
穆太太只好说:“行吧。”
穆康:“你煮饭?”
“是。”穆太太叮嘱道,“就你们俩啊,别叫别人,烦。”
穆康利落地说:“明天就过来。”
穆太太:“林指喜欢吃什么?”
穆康:“随便,你做的他都喜欢。”
穆太太顿了顿,贼心不死地说:“其实我更喜欢你那儿的灶台。”
穆康被自家老妈如此不要脸的说辞震惊了。
穆太太不屈不挠:“做出来更好吃。”
“给你两个选择。”穆康严厉地说,“要么你和爸一起过来,要么我和阿衍过去。”
穆太太:“……”
穆康斩钉截铁道:“没得商量。”
“知道了。”穆太太叹了口气,退让道,“你俩明晚过来吧。”
_______________
注:
勃拉姆斯第1号钢琴三重奏:Johannes Brahms - The Piano Trio No. 1 in B major, Op. 8。德国作曲家约翰内斯·勃拉姆斯的一首三重奏室内乐作品,写给小提琴、大提琴和钢琴,初版完成于1854年,修改版完成于1889年,两个版本差异很大,现在大多用的是修改版。
可能有些小天使不理解,这里稍微解释下室内乐(Chamber Music)是什么:基本只要是由少数演奏者演奏、由一个乐器担任一个声部的古典音乐都可以称为室内乐(与之对比的交响乐是多个乐器担任一个声部),独奏不算。弦乐四重奏(两小提、一中提、一大提)、木管五重奏(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大管、圆号)、铜管五重奏(两小号、一圆号、一长号、一大号)等都算室内乐。室内乐乐器配置变通性很大,没有限制,作曲家想用啥乐器都可以。
第72章
林衍有些紧张,穆康车开到半路就发现了。
车载音响用蓝牙连着林衍的手机,他居然以“应景”为由,就着暮色播起了《诸神的黄昏》,从第三幕齐格弗里德之死开始,而后默然不语地望着窗外。
瓦格纳繁复的音乐动机将堵得一动不动的晚高峰渲染上格格不入的悲剧神话色彩,穆康听完葬礼进行曲就受不了了:“咱们普通市民的黄昏,用不着上升到这种高度吧?”
林衍转头看了穆康一眼,没出声。
“齐格弗里德把布伦希尔德忘了,布伦希尔德为齐格弗里德殉情了。”穆康目视着前方一望无际的车流,祭出杀手锏,“寓意不佳啊林指。”
林衍一听,立马伸手把音乐关了,亡羊补牢似的分辩道:“莱茵河水洗净了诅咒。”
“女武神陨落,爱替代了贪婪。”穆康趁着车没动,将人搂过来亲了一口,“我明白,是个好结局。”
两人相视而笑,穆康问道:“有什么好紧张的?”
林衍踌躇半晌,说:“真的不用买东西吗?”
穆康:“你是儿媳妇吗?”
林衍:“我……”
“你不是。”穆康自问自答道,“所以不用买。”
林衍灵机一动,工整地说:“我是男媳妇。”
穆康被逗乐了:“新学的词儿?”
“刚刚想出来的。”林衍目光灼灼看着穆康,“这么说对吗?”
穆康:“你先亲我一下,我就告诉你。”
林衍毫不犹豫地解开安全带凑了过去,穆康笑着往另一边躲:“不能违反交规啊林指。”
林衍也笑了:“你别躲,我亲不到了。”
穆康:“哪儿能那么容易让你……”
话没说完就被堵住了。
林衍整个人半站了起来,倾身将穆康压在车门上,含住爱人的唇送上了一个湿热的吻。
诸神的黄昏巨人陨落,人间的黄昏车流凝滞,爱侣的黄昏情浓依旧。林衍轻吮穆康的嘴唇结束亲吻,坐回副驾驶座扣好安全带:“我猜‘男媳妇’用得很对。”
穆康意犹未尽地舔了舔嘴唇:“啊。”
林衍:“所以还是应该买点儿礼物。”
“真不用。”穆康说,“你本人就是礼物。”
林衍:“什么意思?”
“我妈特别爱你。”穆康自觉非常客观,“大概能够上我一成那么爱你了吧。”
林衍:“这不一样。”
“一样。”穆康肯定地说,“她比你还紧张。”
穆太太着实非常紧张。
她已经七年没见过真人版林衍了,往常只能通过视频一解对爱豆的相思之苦,这次沾了儿子的光,爱豆破格成了媳妇,管太太羡慕不已,电话里反复说了好几遍“你这叫近水楼台先得月”。
穆太太先是黯然神伤地想:考虑到那位“狗都嫌”的小心眼儿,别说“得月”了,能不能“近水”都不好说。
后又给自己加油鼓劲道:人反正是来了,机会总能创造出来,合张影应该还是没问题。
太后仔仔细细花了两小时打扮自己,光彩照人地出门买菜,半路遇到了遛完弯往家走的穆先生。
穆先生讶异地说:“买个菜要弄成这样吗?”
“待会儿要和林指合影。”穆太太颇有远见,“要上镜。”
穆先生委婉提醒道:“想和林指合影得先过儿子那关。”
穆太太底气十足:“我是他妈,哪儿有当妈的看儿子脸色。”
穆先生挽着夫人往超市走:“你虽然是他妈,但林衍也是他老婆……公。”
穆太太看了穆先生一眼:“你还没转过弯。”
“要点儿时间。”穆先生坦白地说,“活了这么久,一直以为媳妇特指女性。”
穆太太撇撇嘴:“迂腐。”
“不是迂腐,是担心他们。”穆先生说,“你不担心?”
穆太太没说话。
穆先生:“咱儿子的狗脾气,管小小那么喜欢他一样受不了。”
穆太太:“和林指在一起后好多了。”
“那是表象。”穆先生摇摇头,“他从小到大就那德行你又不是不知道,总不可能一下子变了个人。”
穆太太沉重地说:“是啊。”
“林衍不仅性别为男,还是国际知名的大指挥家,心气儿比管小小高了不止一点儿。”穆先生忧心忡忡地说,“万一哪天说不干了,再像管小小那样一脚把穆康踹了,咱儿子就真的要注孤生了。”
“所以还是得靠我。”穆太太声音渐渐高了起来,“凭借我女性……不是,婆婆的柔情和林指搞好关系,万一他想甩穆康,也得考虑到我的感受。”
穆先生乐了:“行行,那你一会儿可得好好表现。”
林衍跟在穆康身后进门时,委实没料到自己能这么受欢迎。
穆太太一看到他就跟猫见了耗子似的两眼放光,嘴里念叨着“林指来啦林指好久不见啊林指快来看我做饭”,以一种林衍极为熟悉的姿势转眼间把人拐去了厨房。
全程身姿娉婷、态度霸道,连说话的机会都没留给林衍。穆康还没来得及出手制止,就被穆先生截在了半路。
穆先生挡住穆康的视线,往儿子手里塞了杯水果茶,指指沙发:“坐。”
穆康:“有事?”
穆先生面容严肃:“有事。”
穆康只好坐下了。
中外通行的社交惯例,说正事前得先闲扯几句。穆先生随意问道:“问候过陆明庆了吗?”
穆康喝了口茶:“前几天打过电话。”
“他这个返聘总监最近当得不太顺心。”穆先生说,“和张玉声闹掰了。”
穆康:“是吗?”
穆先生:“玉声琴行这一年名声不好,国交连赞助都不想要了。”
穆康:“给钱都不要?”
“有两个事儿,说起来都和你有点儿关系。”穆先生说,“一个是去年年初你的曲子被抄袭,圈里人都知道是他搞的鬼,当时陆明庆就不是很满意了。”
穆康不经意道:“哦。”
“然后年底L团来巡演,也是陆明庆帮张玉声牵的线,结果你也知道。”穆先生指了指厨房方向,“多亏了林衍才没闹到退票。”
穆康的表情这才专注了一点,笑着“嗯”了一声。
穆先生见火候差不多了,话锋一转:“你很有能耐啊,一带就带回来这么一尊大佛。”
穆康得意道:“嗯哼。”
穆先生:“都不问问我们能不能接受。”
穆康一怔:“他你们还不能接受?”
“业务水平很能接受。”穆先生说,“其他的就不好说了。”
穆康皱眉道:“什么其他的?”
穆先生:“比如说……性别男。”
穆康:“……你还在乎这个?”
“不为别的。”穆先生采用迂回战术,别有用心地说,“主要担心你俩以后吵架闹出人命。”
穆康:“……”
穆先生经验十足:“我和你妈每次吵架都是后期靠体力取胜的。”
穆康颇为无语,一口把水果茶喝完了。
穆先生:“你俩看起来半斤八两谁也降服不了谁……”
“靠。”穆康听不下去了,“不用谁降服谁,他很爱我。”
“那是你们正处于热恋期。”穆先生说,“还没吵过架吧?”
穆康淡定道:“吵过。”
穆先生:“没打起来?”
“你不了解他。”穆康懒得再听老爸无聊的脑洞,把空茶杯往桌上一放站了起来,“我俩吵架也不拼体力。”
他微笑着往厨房方向看了一眼,声音柔和了不少:“我都听他的。”
从没听过儿子用这种语气说话的穆先生愣住了。
另一头,厨房里一场名为“婆婆的柔情”的婆媳对话也进行得如火如荼。穆太太一边切菜一边热情地说:“林指,今天做一个新菜。”
林衍捧场地问:“是什么?”
穆太太:“照烧鲤鱼。”
“穆康也做过类似的。”林衍说,“不过他用的是三文鱼。”
穆太太:“他是怎么做的?”
“我不知道。”一提起心上人林衍话就多了起来,“他会好多三文鱼的做法,可以蒸、煎、炒,还可以煲饭,每一种都很好吃。”
很少做三文鱼的穆太太:“……”
“他还发明了一个游戏,让我猜菜名,我老猜不对。”林衍漂亮的眼睛在厨房温暖的灯光下溢出水般光彩,“他会做很多菜,还能推陈出新。”
穆太太干巴巴地问:“他经常煮饭吗?”
林衍:“是。”
穆太太:“他不是不爱做饭吗?”
“他说做两个人的饭方便。”林衍顿了顿,小心地朝穆太太确认道,“您觉得是吗?”
穆太太半信半疑地想:是虽然是,但不像穆康能做的事。
林衍的神情不似作伪,穆太太不好直接提出质疑,只能敷衍地点了点头,暂且把疑惑放到一边。
她静气凝神,正打算继续朝林衍释放“婆婆的柔情”,客厅那边忽然传来了穆康的喊声:“阿衍!”
林衍跟条训练有素的猎犬似的眼睛一亮,对穆太太微微鞠躬说了句“失陪”,毫不犹豫地转身快步走了。
穆太太:“……”
穆康蹲在阳台旁,把林衍拉到身边:“你看,这几盆是我种的。”
穆先生和穆太太家的阳台上摆满了大大小小的花盆,植株各个长势喜人,几朵小花瑟瑟发抖地混在大小不一的绿叶间,颇有些孤芳自赏的意味。
林衍:“这些是什么?叶子这么长?”
“吊兰,很容易养。”穆康转头喊了声,“爸,要剪叶子了。”
67 /74 首页 上一页 65 66 67 68 69 70 下一页 尾页
追声与循途(近代现代)——庸责己 追声与循途(近代现代)——庸责己(2) 追声与循途(近代现代)——庸责己(3) 追声与循途(近代现代)——庸责己(4) 追声与循途(近代现代)——庸责己(5) 追声与循途(近代现代)——庸责己(6) 追声与循途(近代现代)——庸责己(7) 追声与循途(近代现代)——庸责己(8) 追声与循途(近代现代)——庸责己(9) 追声与循途(近代现代)——庸责己(10) 追声与循途(近代现代)——庸责己(11) 追声与循途(近代现代)——庸责己(12) 追声与循途(近代现代)——庸责己(13) 追声与循途(近代现代)——庸责己(14) 追声与循途(近代现代)——庸责己(15) 追声与循途(近代现代)——庸责己(16) 追声与循途(近代现代)——庸责己(17) 追声与循途(近代现代)——庸责己(18) 追声与循途(近代现代)——庸责己(19) 追声与循途(近代现代)——庸责己(20) 追声与循途(近代现代)——庸责己(21) 追声与循途(近代现代)——庸责己(22) 追声与循途(近代现代)——庸责己(23) 追声与循途(近代现代)——庸责己(24) 追声与循途(近代现代)——庸责己(25) 追声与循途(近代现代)——庸责己(26) 追声与循途(近代现代)——庸责己(27) 追声与循途(近代现代)——庸责己(28) 追声与循途(近代现代)——庸责己(29) 追声与循途(近代现代)——庸责己(30) 追声与循途(近代现代)——庸责己(31) 追声与循途(近代现代)——庸责己(32) 追声与循途(近代现代)——庸责己(33) 追声与循途(近代现代)——庸责己(34) 追声与循途(近代现代)——庸责己(35) 追声与循途(近代现代)——庸责己(36) 追声与循途(近代现代)——庸责己(37) 追声与循途(近代现代)——庸责己(38) 追声与循途(近代现代)——庸责己(39) 追声与循途(近代现代)——庸责己(40) 追声与循途(近代现代)——庸责己(41) 追声与循途(近代现代)——庸责己(42) 追声与循途(近代现代)——庸责己(43) 追声与循途(近代现代)——庸责己(44) 追声与循途(近代现代)——庸责己(45) 追声与循途(近代现代)——庸责己(46) 追声与循途(近代现代)——庸责己(47) 追声与循途(近代现代)——庸责己(48) 追声与循途(近代现代)——庸责己(49) 追声与循途(近代现代)——庸责己(50) 追声与循途(近代现代)——庸责己(51) 追声与循途(近代现代)——庸责己(52) 追声与循途(近代现代)——庸责己(53) 追声与循途(近代现代)——庸责己(54) 追声与循途(近代现代)——庸责己(55) 追声与循途(近代现代)——庸责己(56) 追声与循途(近代现代)——庸责己(57) 追声与循途(近代现代)——庸责己(58) 追声与循途(近代现代)——庸责己(59) 追声与循途(近代现代)——庸责己(60) 追声与循途(近代现代)——庸责己(61) 追声与循途(近代现代)——庸责己(62) 追声与循途(近代现代)——庸责己(63) 追声与循途(近代现代)——庸责己(64) 追声与循途(近代现代)——庸责己(65) 追声与循途(近代现代)——庸责己(66) 追声与循途(近代现代)——庸责己(67) 追声与循途(近代现代)——庸责己(68) 追声与循途(近代现代)——庸责己(69) 追声与循途(近代现代)——庸责己(70) 追声与循途(近代现代)——庸责己(71) 追声与循途(近代现代)——庸责己(72) 追声与循途(近代现代)——庸责己(73) 追声与循途(近代现代)——庸责己(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