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总张了张嘴,完全不知道该怎么接下去。
他说不用担心,可不用担心什么?他不知道。
只是觉得易秘书,那样子是在担心吧。而他又不想易秘书担心,就说点什么叫他安心。
不为什么,就是想这么做而已。
想做就做了,所以别问了,他也不知道。
啊,有了!
不就是老板对下属应有的关心么,多合理的事情。
“许总?”易秘书有点心虚,走神没听清什么的,失误失误。
“嗯,易秘书。”许总暗自镇定,却差点被微抖的尾音出卖,只是两人心思各异都没注意,“刚刚在想什么?”
易秘书眨眨眼,略微想了想,说:“我觉得这里的氛围有些奇怪。怎么说呢,我一直跟着许总,这些年大大小小的也算见识过不少,只是这样的场面……还真是第一次。”
他说着说着,声音也渐渐轻了下去。他低垂着头,似乎是在掩藏忧虑的情绪。
许总看他如此低沉,心里又是一阵不舒服,一点点聚起英挺的剑眉,可又忽的舒展。
因为,易秘书对他笑了。
易秘书倏地抬起脑袋,皓齿笑唇,眼中的灿烂透过那层玻璃熠熠生辉。
“奇怪就奇怪吧。虽然不明白原因,但有我在,许总只管放心。”
“毕竟,再怎么说,我也是个五年前的散打冠军啊!”
-12
事实证明,这晚宴确实只是个普通宴会。
切,徒有虚表。
易秘书从看似神秘的小包厢里出来,对富丽堂皇的城堡花园偷偷地一撇嘴后,便跟着许总开始觥筹交错的重头戏。
如果说许总是天生面瘫脸,那在多年的耳濡目染之下,易秘书就是后天正经脸。私下里另当别论,但工作时候的易秘书是绝对的一丝不苟。
此时的宴会场上,这两位相当出众且出色的男人,一路与人握手碰杯交谈。
举手投足之间,尽是左右逢源。
偶有几个外国友人,许总与易秘书也都能应对如流、谈笑风生,丝毫不减风采。
在场的多是常年浸淫在这种场合的,对许总与易秘书两人的能力与默契也都见怪不怪。尽管如此,每每看到,也不得不感慨一句:
许总真是了不起,找到这么一位了不得的秘书。
这话易秘书偶然听到过,他只同意一半:许总确实了不起,但他被找到时,可担不起“了不得”三个字。
这一结束与德国商的交谈,易秘书就禁不住悄悄吁了口气,可累死他了。
许总余光里注意到了,但不做他想,只捡自己想到了的讲:“看来易秘书的德语又进步了,刚才的交谈比上个月要流畅很多。”
“谢谢许总夸奖。”有端酒的侍从路过,易秘书便顺手替许总换了空杯,“不过也只是稍微流畅了点而已,要想真正做到熟练,恐怕还得再练上一段时间。”
许总:“慢慢来,不用急。”
易秘书半开玩笑地说:“不行啊,再不快点学,我的脑子就跟不上了。”
易秘书活了三十年,前小半辈子佩服自己母亲,也想在后大半辈子里,不遗余力地把母亲当成最闪耀的星星。
哪知一朝当了许总的秘书,就轻而易举地被彻底折服,把心底所有的赞叹与钦佩全部双手奉上。
对着许总的履历,易秘书能毫不夸张地讲,许总真的是一个很优秀很完美的天才。
单拿语言天赋来说吧。除去母语,许总还精通九国语言,最近又正在学习阿拉伯语,想必过不了多久就能攻克。
但许总从来没有刻意炫耀甚至公开过,这些都是易秘书自己发现了解或者私下问来的。可就算是面对易秘书的提问,许总也是一脸的风轻云淡,仿佛在说不值一提的小事。
说到底,易秘书如今的成就,许总也是功不可没。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没有许总的以身作则,他怎么可能去练大舌头俄语。
“唉,还是不够啊。”易秘书有点小沮丧,“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像许总一样,做什么都得心应手。”
他说的是真心话,也是真的垂头丧气。
许总的脸上看不出表情,只是偏头看了易秘书一眼,然后抬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你会的。”
闻言,易秘书一怔。
“你会的”——简简单单的三个字,被裹上名为安抚的糖纸,盛满足够信任的分量,再透过肩上陌生的温度送到他面前。
它们像一束烟花,绽放在他的心房,绚烂又心安。后来冷却的烟雾缭绕,像极了久远的记忆,挥散不去又渐渐清晰。
-13
易棠确实是一个很优秀的秘书,但优秀不意味着适合。
在得到许是瞻首肯,也是在成为许是瞻上任后的首席秘书之前,他与易棠有过近一年的磨合期。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天,二十四小时。那段时间,除了回家睡觉,他们几乎跟连体婴儿一样地黏在一起。
所以朴实点来说,他们已经认识八九年了。
不过,现实没那么黏糊。
那时候,他们俩——讲究美学的易棠和有自我原则的许是瞻——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是年轻气盛的毛头小子,一句相看两生厌都是轻的。
那时候,许是瞻只是隐姓埋名、默默在底层摸爬滚打的部门经理,易棠则是刚入社会、容易对质疑感到不服气的小秘书。
有一回,分公司与英国商家合作,双方都用外文邮件进行沟通。
而当易棠第一次把邮件内容翻译好,并递交上去时,许是瞻接过了却说:“邮件也给我。”
许是瞻没有看一眼手里的翻译文件,直接向易棠伸手要了对方发过来的邮件原稿。这意味着什么?
对当时的易棠来说,这就意味着,许是瞻不相信他的翻译能力,更甚者,他是在质疑他的水平。
这样的心情,在那一年的磨合期里,易棠是第一次却不是唯一一次体会。
可真要易棠描述那时的心情,他也是真的记不清了。他只能记得那些场景,像旁观者一样地回忆那些话那些动作,却再也不可能有真切的感情和体会了。
所以,易棠只能很直白地讲述,当许是瞻说完那句话时,他自己在原地怔愣了一会儿。
他那会儿还形于色,反应过来后就像怀疑自己耳朵听错了一样,眼睛一点点睁大,嘴巴张张合合地想要拒绝、想要反驳。
可最后他压下了不服气,妥协道:“……好的,您稍等。”老老实实地去拿了原邮件。
等许是瞻仔细地审阅了原邮件,又粗略扫了几眼易棠的翻译件后,他直视易棠说:“你以后不用做翻译工作,直接给我看原件就好。”
许是瞻说这句话,或者说大多数话时都是不带任何感情,语气语调甚至语速都很平淡。他就像个机器人,只汇报结果,字正腔圆却没有抑扬顿挫,平淡又冷淡。
可这对易棠无疑是一个重击,他根本来不及思考,立刻反问道:“这怎么行,这样您的工作量不就大了吗?”
后来易棠再回想,就觉得自己当时实在太唐突太冲动了。尽管他只是迫切地想证明自己,但如果许是瞻再严格一点,或者他面对的不是许是瞻,那他今天也许已经不在许氏工作了。
可没有如果,他确实唐突冲动了,但他面对的是许是瞻,给了他第二次机会的许是瞻。
“恕我直言,如果你的翻译水平一直是这样的话。”当下的许是瞻也是真的生气了,虽然表情和语气都没变化,但字里行间的针对也是能琢磨出一二的,”那或许直接看原件,才是我更有效率,更不容易出错的选择。”
最后一句话的杀伤力有多重。
重到听完话后的易棠不再有任何反抗,一把拿走许是瞻递过来的令他备受打击的文件,连最后的礼仪也不顾,恍惚又仓皇地夺门而出。
从办公室出来后的那一整天,易棠都是在煎熬中度过。
彼时,易棠才从校园的象牙塔里出来,青涩又自信。他还不像如今这般老练稳重,懂得丢弃一些不必要的情绪。
易棠有的,只是信念和干劲。他想当一个很成功很成功的秘书,像他的妈妈辅佐爸爸那样。
他以母亲为目标,工作前完美地打好基础,进去公司后,干劲十足地想要做好每一份工作。
易棠以为自己已经有了足够的实力,能够完美地胜任心目中的工作。却没想到,现实告诉他,他的理想还是理想。
那份情绪太复杂了,混杂着太多太多的不甘、不服、难过、挫败、颓废……他还是太脆弱,不似日后坚强,以致差点失去信心。
好在,易棠不想丢脸地认输,重新振作起来,下定决心要苦修英语。
更要的,还是要感谢许是瞻及时出现,阻止了易棠的熬灯苦读。
-14
事情发生在邮件事件后的第五天晚上。
那时候两人在分公司,虽然时有加班,但还没有到连续加班的程度。
可自从易棠受打击后,就跟在学校泡图书馆似的,泡在了公司里头。
每次许是瞻都下班了,易棠那里开着小灯;早上许是瞻来上班了,易棠那里还开小灯。反反复复几天下来,许是瞻再不好奇,也不得不关注一下自己的秘书到底在干什么。
那天,许是瞻加了会班才走。他记得当时是深秋,他出去的时候大灯已经全关了。天又暗得快,外面黑黢黢的,只能看到易棠那张办公桌还亮着幽幽的白光。
这次许是瞻没有直接走,特地绕过去,走到易棠那张办公桌旁。
他原本是准备突袭敲桌子的,结果一看到趴在桌子上睡着了的易棠,就不由自主地收回手指,连呼吸声都刻意放轻了些。
在许是瞻纠结要不要把人叫醒的时候,也许是天助也,他清楚地看到被易棠拿来当枕头垫的翻译书。
接着真相大白,易棠因为邮件一事正在恶补英语。
许是瞻的脑子在一瞬间的空白后,才想起来那天他说的重话。紧接着他就有些无奈和莫名的心虚。
他当时说的都是真话,易棠确实不需要翻译,他也确实直接看原文比较放心。
但许是瞻也忘了肯定易棠的翻译能力,忘了告诉易棠,对他来说,英语就像母语一样熟练。他不要易棠进行翻译工作,一是不想浪费时间,二是别人的翻译可能会影响他的理解。
可如今看来,易棠似乎为此深受困扰。
黑暗里,刺眼又温柔的白光笼罩着那一方狭小的天地。
许是瞻眼底的深海倒映出起伏微弱的背影,涌上来的情绪牵动了嘴角,大概是他平生第一次感到哭笑不得,和一个人的可爱之处。
后来,许是瞻还是把人叫醒了。
“你之前翻译得很好,也没有任何问题,只是不符合我的标准,或者说个人习惯比较对。”那是自易棠当许是瞻的秘书起,许是瞻说得最长的一句话,却也不是最后一句。
“如果你想减轻我的工作量,并且证明自己的话,那你可能需要改掉自己的习惯,按照我的思维方式来做事。”
说着,许是瞻就突然变出一份A4纸来,放在易棠的办公桌上,“这是我的翻译版本,你可以对照看看。”
易棠被叫醒后就迷瞪着眼,昏昏迷迷地听人说了一堆。说来也奇怪,不知道为什么,他明明意识到了是许是瞻在和他说话,却仍旧打不起精神。
最后还自暴自弃地想,许是瞻在给他变魔术么,竟然变出了一打纸?
而许是瞻也不计较易棠的那点迷糊,还在走之前,耐心说了句他原本觉得是废话的话,“我先走了,你也早点回去吧。”
再多的,易棠回忆起来,也只是反省出他当时打不起精神的原因。
肯定是因为那天,在四下的昏暗里,许是瞻难得不像个毫无人气的工作机器,格外生出的关怀完全不复平常的果断,也一并摧毁了他脆弱的防线。
他一直以为照亮黑夜的是灯光,后来想,那应该是许是瞻的温柔。
-15
许是瞻也许真的会魔术。
那晚的几张A4,似乎就是两人之间的隔阂和矛盾。当许是瞻把它们光明正大地拿出来,放上台面后,易棠也不再执着自己的工作,而是开始慢慢了解对方。
毕竟,哪有一开始就能成为好搭档的。
3/19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