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18

南人(古代架空)——眠琴柳岸

时间:2018-12-17 09:52:59  作者:眠琴柳岸
 
  “不许动。”
 
  宋芷顿时僵成一根木头。
 
  孟桓满意了,这才俯下身,在宋芷的额上落下一个轻吻。
 
  柔和得像羽毛的触碰,却烫得吓人。
 
  属于孟桓的气息包裹着宋芷,属于孟桓的独特温度和触感贴在额上,宋芷不由自主地闭上眼。
 
  完了,宋芷想。
 
  等孟桓退开身形,宋芷不知从那里借来一股大力,一把推开孟桓,惊慌失措地冲了出去。
 
  孟桓也没拦他,回味似地摸了摸自己的唇,方才原想亲他的唇的……但怕真把人惹急了,因此只亲了额头。
 
  唉,真愁人。
 
  守在门口的齐诺很凌乱,他当然不知道屋里发生了什么,但宋芷这副活像被轻薄了的女子的模样,急匆匆地跑出去,叫齐诺战战兢兢,都不敢往屋里看,生怕看到什么不该看的东西。
 
  “齐诺!”孟桓叫道,“进来收拾一下。”
 
  齐诺:“?!”
 
  齐诺像只受惊的鹌鹑,挪了进来,眼睛都不敢四处看,孟桓看他的样子,有些奇怪:“叫你收拾几张纸,这么害怕做什么?”
 
  齐诺低着头,险些要被孟桓逼得哭出来,嗫嚅着说:“少爷,以后能提前提个醒儿么……小的实在是……”
 
  孟桓以往都喜欢女人,这倒是第一次对男人表现出兴趣。
 
  而且,关键是,这是在书房啊!他还在外面守着呢!
 
  孟桓:“这能怎么提醒?情之所至……”
 
  齐诺已经没脸听了:“少爷,后面的不用讲了。”
 
  孟桓睨了他一眼:“你想哪儿去了,什么都没发生。”
 
  齐诺:“我不信。”
 
  孟桓:“你没看他刚跑那么快?”
 
  齐诺:“……”
 
  好有道理。
 
  齐诺回想了一下宋芷刚刚的模样,觉得怎么看都不像是什么都没发生的模样。
 
  孟桓似乎知道他在想什么,道了句:“别问。”
 
  齐诺顿时扁了嘴,他真的失宠了。
 
  孟桓心中郁郁,没功夫跟他贫。
 
  齐诺一边收拾刚刚地上散落的纸卷,一边观察孟桓的神色,觉得自己窥到了什么不得了的事情,于是小心翼翼地建议:
 
  “少爷,便是不能以情动人,以少爷的身份,就算他不情愿,还能不从不成?”
 
  “闭嘴!”孟桓横了他一眼,挥了挥手,“滚吧。”
 
  翌日,诸王相吾答儿、行中书省右丞太卜、参知政事也罕的斤奉旨南征缅国。
 
  孟桓没去。
 
  因为孟桓从莲儿那儿得知,宋芷的腰伤了。
 
  齐诺听后很鄙夷,还说什么都没发生呢。
 
  孟桓百口莫辩,只好拿了自己平日用的跌打损伤的药酒,叫莲儿拿去给宋芷用。
 
  毕竟,宋芷现在可能不会收他给的东西。
 
  在宋芷养腰伤的时候,他听闻了另一个消息。
 
  漳州陈吊眼被杀了。
 
  陈吊眼曾与文天祥也有过交集,两人都以抗元兴宋为己任,从生到死,从没有一天停止过。
 
  如今文天祥在大都的监牢里苟延残喘,面对元廷重利招降亦岿然不动,只咬死了一句我是宋人。
 
  陈吊眼抗元至今亦有五六载,去岁世祖派了完者拔都和高兴去搅贼,不过几月便连破数寨,陈吊眼率义军浴血奋战,终是不敌,被追至千壁岭被俘,今年春在漳州被杀。
 
  宋芷知道,陈吊眼实际上还非常年轻,如今不过才三十出头,却做到了宋芷没能做到的事。
 
  战至最后一兵一卒,殉国而死。
 
  而他却委身在一个蒙古人的府里,吃穿用度全靠蒙古人,如此行径,与范文虎那样的降将又有何异?
 
  他该以何颜面,去面对守城而死的爹爹,去面对死于蒙古人之手的娘亲和那些衷心的家仆,以及不惜受辱也要忍辱负重将他拉扯大的秀娘?
 
  他该以何颜面,去面对大宋战死的将士,以及流离失所的百姓?
 
  宋芷在屋子里闷了许多天,也没出门。
 
  莲儿不知道宋芷为何突然情绪低落了,尽心尽力地侍奉着,生怕哪里让宋芷不满意,可她越是这样,宋芷就越是难以忍受。
 
  在整个大元,汉人饱受欺凌与压迫,处处被当权者排挤。他宋子兰,凭什么心安理得地住在孟府,像个蒙古人一样享受着这一切?
 
  这天宋芷将莲儿赶出去,把自己一个人关在了屋里。
 
  孟桓来时,宋芷的门紧紧闭着。
 
  莲儿小声道:“先生这几日一直都这样,今儿个已经把自己关了大半天了。”
 
  孟桓皱了皱眉,宋子兰这是在跟他赌气?还是为了旁的什么事?
 
  孟桓清了清嗓子,敲门:“宋子兰,开门,出来。”
 
  没声儿。
 
  孟桓扬声道:“你若是不开门,我就踹门了。”
 
  依旧没声儿。
 
  孟桓皱眉,为了那天的事么?不至于吧……他可只亲了一下额头,没干旁的事。
 
  见里头的人一直没有反应,孟桓有些不耐烦了,招呼也没打一声,一抬脚,将门踹开了。
 
  宋芷立在书案前,背对着他们,踹门声也没能让他回个头。
 
  孟桓负手走进去,莲儿识趣地帮他掩上门,守在了门外。
 
  “子兰。”孟桓叫了一声。
 
  宋芷似乎在写字。
 
  孟桓叹了口气:“你便是跟我赌气,也犯不着这样。日后我不再强迫你了,这样行么?”
 
  宋芷过年时长胖的那几斤,最近不知怎么又瘦了下来,加之现在入了春,衣裳不如冬天厚,宋芷的身形看起来更单薄了。
 
  削肩与挺直纤瘦的腰,将宋芷整个人拉得格外修长,又格外倔强。
 
  孟桓走过去,一手揽住宋芷的腰身,轻轻在宋芷受伤的地方揉了揉,问:“还疼么?”
 
  宋芷写字的手倏然一顿。
 
  孟桓随意低下头去看。
 
  洋洋洒洒的一大篇。
 
  “余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广八尺,深可四寻……”
 
  最后几句是:
 
  “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
 
  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
 
  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
 
  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宋芷的笔尖顿在落款处,赫然写着:
 
  “宋子兰,于壬午年卯月戊申。”
 
  孟桓顿时变了脸色。
 
 
作者有话要说:
  注:⑴陈吊眼被杀的具体日期没查到,只知道是至元十九年(1282年)春被杀于漳州。
 
  ⑵宋芷写的这一大篇是《正气歌》,兰兰在向自己的偶像文天祥致敬,表示自己要向偶像学习。
 
  ⑶壬午年卯月戊申是1282年2月18,宋芷用干支纪年月日,不用这时候忽必烈的年号至元十九年,是表示他一心向宋,孟校尉看出来他的意思了,所以才变脸了。
  
 
 
 
 
 
第32章 羔裘十
  “你这是在写什么?”孟桓厉声道。
 
  孟桓对宋芷说话,已经许久没有过这样的疾言厉色了。
 
  《正气歌》孟桓是读过的,也颇为敬重文天祥,但他却不希望宋芷像文天祥一样,更不希望宋芷像那些迂腐文人一样,盲目地抱着自己所谓的爱国冰心。
 
  宋芷抬眸看了他一眼,道:“正气歌。”
 
  孟桓气结:“我当然知道是正气歌!”
 
  孟桓从宋芷手上夺过笔,伸手便要抢那张纸,却被宋芷拦住了。
 
  “放开。”宋芷说。
 
  “子兰!”孟桓凝眉沉声道,“你知道你在做什么吗?”
 
  宋芷没理他,扒开孟桓的手,低下头吹干墨迹,细细将纸卷了,收了起来,才道:“我当然知道。”
 
  “那你又知不知道这张纸若被有心人看到,足以要了你的命?”孟桓气道,“连张右丞也保不了你!”
 
  宋芷淡淡说:“那便别保了。”
 
  孟桓一滞,攥住宋芷的手,逼视着他的眼睛,问道:“发生了什么?”
 
  宋芷挣也挣不脱,索性不挣了。
 
  孟桓回想了一下最近发生的事,突然明白过来:“是因为漳州陈吊眼被杀了?”
 
  孟桓猜得是极准的。
 
  “少爷,”宋芷尽量以平和的语气说,“因为什么并不重要,您若是想为你们的陛下尽忠,现在就可以杀了我,又或者将我上交朝廷。”
 
  “……总不过一个死字,又有什么好怕的。”
 
  孟桓盯着宋芷面无表情的脸,觉得自己快被气昏了头了,合着这人就这么不在意,将他对他的一片真心拿去喂狗了?
 
  孟桓咬牙:“你不怕,我怕。”
 
  “你怕什么?”
 
  “我怕你死。”孟桓说。
 
  宋芷一愣,心中一阵震动,抬了眸看向孟桓,孟桓的目光深沉而炙热,又含着沉痛与悲切,宋芷心中一酸,觉得胸中涌着一股热流,酸酸胀胀的。
 
  他偏过头不看孟桓,低声道:“少爷……”
 
  “子兰。”孟桓没等他话说出口便打断了他。
 
  “嗯?”
 
  “去年你骂我们什么蛮夷,我只当你是气话,可你若真是这么想,随时会有杀身之祸,你这是用你的性命在博一个爱国的美名……”
 
  “孟校尉,”宋芷打断他,“我这样做,不是在博什么美名,你若是这样想,还是请少说几句罢。”
 
  “即便你意不在博美名,你事实上得到的也只是如此罢了。”
 
  孟桓说:“而且多数人还会认为你是个叛贼。”
 
  宋芷抬头看向孟桓:“这些与我何干?”
 
  孟桓说:“与你无关,那与秀娘呢?你以为你牵扯的只是你一个人的性命?”
 
  宋芷没说话,甩开了孟桓的手:“那也与孟校尉无关。”
 
  “怎么与我无关?”孟桓反问,“这幅字若从我府上被搜出去,我能逃脱干系?”
 
  “那请孟校尉主动把我交上去……”
 
  “宋子兰!”孟桓怒道,“如果我想把你交上去,我还会在这儿跟你废话么?”
 
  宋芷被他堵得没话说,别开脸,一副非暴力不合作的模样。
 
  孟桓拿他没办法,只好好言相劝:“你就算不顾惜你自己的性命,不顾惜我对你的心,也该顾惜张右丞将你救回来的一片苦心,顾惜秀娘独自将你养大的艰辛,顾惜你宋家,如今只得你一个人了。”
 
  孟桓说的话正是宋芷这些年委曲求全的最大理由。 
 
  其实宋芷一早就知道,陈吊眼的死是必然的,他不过一个人,有几个同伙,煽动了几万起义军,面对整个元廷,根本不堪一击。当年大宋朝廷数十万军队,不照样败在了元军手里么?
 
  这是大宋气数已尽。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