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江婷婷出面沟通,所有人都同意了这个提议。
本来在大家想来,补课是非常枯燥的,而且因为人多,多半只能去学校。现在得知要去乡下,虽然明知道去了那边还是要学习的,并没有两样,但毕竟还有新鲜感,会让人心生期待。
既然定下来了,他们也没有耽搁,秦敛给爷爷打了电话,第二天就租了一辆中巴车,把一行人拉到了村里。
爷爷住的这个村子,名叫后塘村。顾名思义,这村子前面有一个很大的塘子。因为水资源丰富,村子附近都是一片片稻田。只有远离水塘的山上,才开辟出旱地,种植了一些其他的作物。
这个季节,正是田地里作物长势最好,开始打穗结苞的时候,车子一路开上去,同学们辨认着沿途的农作物,见其中一些已经可以下锅了的样子,更是心下窃喜。
虽然这些东西,在城里也能买得到,但是自己采摘的乐趣,哪里是去市场挑选能比得上的?
爷爷家的屋子,在后塘村最前面,也就是靠近水塘的地方,远远地就能看见,是四合院的结构,修建得十分宽敞气派。
对于这栋与想象截然不同的屋子,大家都表现出了巨大的惊喜。
“我还以为现在村子里都是翻修的那种小洋楼了。”一个同学说。
来的路上他们看到了不少,有些甚至修了三层乃至四层。因为秦敛说过房间很多,他们下意识地以为秦家也是那种格局,三层楼十几个房间,确实够用了。
没想到,居然会是这种传统的中式砖瓦小院!
第七十二章 漫天星光
秦家的中式小院, 前依水塘, 有几级台阶延伸到水面上。塘中此时正开满了荷花, 一只大白鹅正兴致勃勃地在水中游动, 扬起修长的脖颈去啄旁边荷叶上的小虫子,让人油然想起小时候背过的古诗。
几只鸭子瑟瑟发抖地躲在角落里,并不敢跟鹅大王争夺水面的控制权。
院子靠近水塘的这一边种了一排果树,中间间植花草,欣欣向荣。院子里的地面,却是用青石板铺成, 被水洗得光亮洁净,看上去非常具有古韵。
屋子则修建得比一般的屋子更加高大, 从屋顶到地面, 估计有将近四米多高, 因此虽然是中式的院子,看起来气派却不输村子里其他的小洋楼。
屋后则是开辟出来的菜园子, 边缘种了一圈果树, 中间攀爬着密密麻麻的荆棘藤条,能够有效遏制想要投入的生物。但即便是这些荆棘,也开着漂亮的花朵,点缀着周围的环境。
随着这些细节一点点映入同学们眼中, 大家纷纷开口赞叹起来。
这套院子,可以说完全满足了他们对乡村生活的所有想象和向往。没有泥泞和脏乱,只有归园田居、大隐于山的优美意境。
大巴车才停下来,爷爷就从院子里走了出来, 站在门口迎接他们。
秦敛第一个跳下车,正要说话,忽然抽了抽鼻子,“这是做什么?这么香!”
“知道你们要来,我让人宰了一头猪,今天吃杀猪饭!时间倒是正好,你们先进去放好东西,休息一下,马上就能开席了。”爷爷心情很好地说完,又特意朝袁绦打了个招呼。
虽然他们一向都很懂得自娱自乐,住在这乡下也不会有多少寂寞的感觉,但能来这么多孩子,热热闹闹过上一个月,显然也让他很高兴。
再说,这还是袁绦第一次到家里来呢!
“我带你们过去。”奶奶本来正在廊下忙碌,此时也起身走了过来,一边领着众人往旁边走,一边介绍道,“你们的房间统一安排在了东厢,这边朝向好,那边窗外还种了一片月季花,能一直香到十月呢。”
房间一边的窗户对着天井,另一边却直接对着外面的大路,村里人经过时能直接透过窗户看进来。所以才额外辟出了一小块地方种花,既能拉开距离,也能遮掩视线。
东厢除了没有放床位的厅堂之外,一共有八个房间,大家两两一个房间,倒是正好。
而且房间之间彼此相连,“串门”也容易,更有住集体宿舍的感觉。
然而一进门,江婷婷就被厅堂里放着的一架楼梯给吸引了视线,忍不住问,“奶奶,那个楼梯是上楼的吗?楼上还有房间?”
“楼上不是房间,是阁楼。平常放一些不怎么用的杂物。”张奶奶不在意地道。
江婷婷却立刻激动起来,“阁楼!”
她转头看向秦敛,一双眼睛ikaika闪着光,写满了“我想住阁楼上”几个字。毕竟是初来乍到的客人,提这种非分的要求不合适,所以她没有直接说出来,而是打算曲线救国。
秦敛小时候,阁楼上可是她的乐园,有什么不高兴的事,往上面一躲,谁都找不到。
而且楼上用来对方杂物,其中却免不了混杂一些能入口的食物:干枣,核桃,瓜子,花生……其中有些还是留来做种子的,但往往等发现的时候,已经被她吃得差不多了。
所以此时被江婷婷一看,她就有些迟疑,“阁楼上不能住人吧?”
“上面都堆着东西呢,就算腾出地方来,也摆不下那么多床,只能打地铺。再说上面没有开窗,光线暗得很。”张奶奶笑着将阁楼的不方便之处细数了一遍,但见大家都没有退却的意思,反倒越发期待的样子,便话锋一转,“你们要是想住,也不是不行,得自己收拾。”
“我们自己收拾!”几个男生立刻出声道。
“行,那先把东西放下,洗了手来吃饭吧。吃饱了,也好干活。”张奶奶依旧是笑眯眯的。
要让这些孩子安安分分在这里住上一个月,不惹事,就要让他们对这个地方有归属感。而给他们找点事做,就是其中一个比较不那么明显的方式。开始干活之后,就不太会把自己当成客人来看待了。
杀猪饭吃得非常过瘾。乡下人做菜瓷实,肉切得又厚又大片,难得的是做出来也不柴,鲜味十足,肉香浓郁。唯一的问题是,已经习惯了城市里精粮细作方式的同学们,基本上都吃不了几片就觉得腻了,只能将筷子转向同样混入了油香和肉香的配菜。
吃过饭,她们就开始清理阁楼了。
阁楼上没有分房间,看起来非常宽敞,不过因为屋顶是铺瓦片的斜顶,所以真正能让人站起来走动的区域也不算宽。而现在,这里堆满了杂物,只留下了中间一条狭窄的过道。
鼻尖是淡淡的灰尘味,证明这里已经很久没有人上来过了。
“开始吧,先把东西都搬下去,腾出空间来。”秦敛站出来指挥道。
这一收拾,就是一整天的时间。直到太阳快落山了,他们才终于忙完,阁楼上被清理一新,搬下来的东西也整理出来,各自有了归处。不过天气本来就热,大家都出了一身臭汗,沾了一身灰尘,在张奶奶的安排下排着队去洗澡,然后准备吃晚饭。
相较于白天的那一顿,晚饭就清淡多了,几乎全是素菜凉菜,另外还炖了一锅黄豆猪蹄汤。
吃完饭,趁着天色还亮着,赵子轩带着男同学们,给阁楼上拉了电灯,又将褥子和棉被都送上去交给女生们铺好,未来一个月的住处就算是彻底完工了。
正中的厅堂是直通屋顶的,抬起头甚至能够看到横梁和桁条。这样正好将阁楼分成了两部分,男左女右,也省了生事。
这一天又是坐车又是忙碌,而且除了自己的手机之外,也没别的可玩儿。所以天黑下来之后,大家就陆陆续续打起了呵欠,被奶奶赶着去睡了。
但真的在阁楼上躺下来,大家反而有些睡不着了,自然而然开始夜谈。
“我小时候就特别想住在这样的阁楼上,感觉自己像是童话里住在城堡里的公主,或者古代那种住在绣楼上的大家闺秀。”一个女生笑着说。
虽然大家都知道,身处其中的话,城堡里的公主或者绣楼上的大家闺秀,生活是绝对比不上她们的,自由度和幸福感更是远远不能及。但因为那是故事里的东西,而且距离自己的生活已经足够远,所以就令人不免向往。
可惜城市里的房子都是一层层叠上去的,既没有阁楼,也没有尖顶。
这句话就像是一个开关,彻底打开了话题。大家纷纷说起小时候自己的各种幻想,比如披着床单假装自己是古装剧里衣袂飘飘的仙子什么的……
这种话题平时想起来总觉得非常羞耻,提都不会提。而且大家的关系只是同学,也没有亲密到能够交流这种小秘密的程度。
然而这个夜晚,大家在一个相对陌生的地方,并排躺在阁楼上,这种全新的体验,催生出了交谈的欲望。而且,听着其他人自曝其短,便也觉得自己心中的秘密不算难以启齿了,甚至还能够找到更多共鸣。
“对了,给你们看个好玩的。”听着大家的话,秦敛也忽然想起一件事来。
她从床铺里钻出来,小心地绕过其他人,走到最里面山墙的位置,在墙上捣鼓了一会儿,居然打开了一扇窗户——这么说也不确切,应该说是她给墙开了个洞才对。
星月的光芒透过这个不算小的洞洒落进来,秦敛笑着回头说,“这个是阁楼上的换气孔,平时看不出来,要特地打开才行。”
大家纷纷爬起来,走到窗边,从这里往外看。
“这里的星星和月亮好亮啊!”不知是谁感慨了一句。
晴朗的夏夜里,仰望天空时,总会被浩瀚星海所吸引。但是这种感受,在城市里明显淡了很多。因为城市里的灯火太过璀璨,往往会盖过星月的光芒,很多人甚至根本不会抬头去看夜空中的星星。
安静了一会儿,又有人问,“对了,现在是夏天,应该能看到牵牛织女吧?你们能找出来吗?”
一片沉默。银河的位置倒是很容易看出来,但想在银河两侧寻找两颗并不算明显的星星,显然是个高难度的工作。几个女孩挤在窗口,比划了半天也不得要领,最终只能将这个疑问带到了梦里。
梦里,应该会有满天星光吧?
虽然夜谈让睡觉的时间推迟了一些,但也还是比平常入睡的时间早,所以第二天,她们同样早早醒了过来。江婷婷一看时间,简直不敢相信,“居然还不到六点?而我居然醒了?”
讲道理,在学校里上课的时候,她也没有这么积极自觉过啊!
亏她还怕在别人家里睡过头太丢脸,偷偷定了七点钟的闹钟。
感觉就像平白偷来了好几个小时的时间似的,一时都不知道该做点儿什么了。
好在袁绦一句话,又让大家回到了现实,“醒了就都起来吧。打电话把男生也叫起来,我们出去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找个地方上早读课。至于心里的各种感慨,先留一下,待会儿可以写成作文,记事也行,写景也可。”
“你是魔鬼吗?”江婷婷立刻哀嚎出声,觉得脑海里一直活跃的各种念头,被她一句话全部扑灭了。
第七十三章 凉面
早读课最终还是在村子后面的空地上和谐友爱地展开了。
虽然同学们很想抗议, 但考虑到他们到这里来的目的毕竟不是度假, 袁绦身为负责人, 这么安排完全没有问题, 便也不得不接受。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来都来了……
这也让秦敛发现了到乡下来的另一个好处。这要是在学校里的话,有些人可能上几天课就不想来了。可是现在都住过来了,就算他们不想上课,也不可能独自提前离开。
而且这村子不大,周围又都是田地和山林, 一派乡野风光,没有太多可娱乐的项目, 极为有效地遏制了他们开小差的可能。
但是想着想着, 秦敛陡然发现不对劲的地方:她建议袁绦到这里来, 只是因为天气太热,而这里又是主场。之所以带上这么多拖油瓶, 主要还是考虑到自家的娃不能随便丢下, 结果这么一安排,住处直接变成了集体宿舍,她连晚上那点跟袁绦独处的时间都没有了!
昨天晚上光顾着新鲜了,她居然完全没想到。这会儿回过神来, 不由暗暗后悔。
并且在心里的小本本上,给第一个提议住阁楼的江婷婷记上了一大笔。
同学们的怨念并没有持续太久。
从山上下来,吃早餐时,袁绦见几个同学在挠露在外面的胳膊和小腿, 就默默放下碗,进屋拎出了一袋子的驱蚊产品,从驱蚊喷雾到驱蚊贴再到蚊香手环,应有尽有。
于是大家刚刚才冒头的怨念,又瞬间消泯了,跟袁绦道了谢,就各自选了自己比较喜欢的产品用上,顿时感觉安全感都增加了不少。
这里毕竟跟学校不一样,新鲜感还是很足的。至于学习强度,是他们一直以来非常适应的,只不过几天假期,让大家都变得懒散,需要一点时间重新将注意力集中起来而已。等到适应之后,很快就如鱼得水了。
甚至在学习之余,还能抽空体验一下乡村生活的乐趣。
这个季节,地里、山里,能吃的东西太多了。休息时间,袁绦或是让大家到地里去帮忙,或是组织他们跟着村民进山采蘑菇摘野果,感觉可比城里大多数娱乐设施好玩多了。
晚上大家通常选择坐在天井里纳凉,听爷爷讲他过去的辉煌战绩。
虽然也才过去三四十年,但那些事距离这一代年轻人,已经非常久远了。而那个年代,像秦爷爷这样敢于出去闯荡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就浑浑噩噩地被时代的浪潮推着走,讲不出这样波澜壮阔的故事。
而这些故事,不但让大家对于这几十年来国家的发展脉络清楚了很多,还极大地丰富了大家的作文素材。
“这要是高考也这么搞,阅卷老师会不会觉得是作弊,或者提前押题?”秦敛旁观袁绦批改这些作文的时候,忍不住吐槽道。十几个同学,至少一半在作文里引用了爷爷的故事,而且内容大同小异。
“高考还有命题作文呢。”袁绦沉稳地道,“老师们的见识远比这更多,应该不会在意。而且大家现在只是接触的素材不够多,等以后了解得多了,就会按照自己的偏好进行选择,这种引用同一则材料的情况会大幅减少。”
不过在袁绦看来,再多的变化其实都只是细枝末节,框架是大同小异的。而她要做的,是帮助大家把这个框架搭起来。阅卷老师或许会觉得这些文章千篇一律,但并不影响他们按照标准给分。
需要严正申明的是,后塘村是有wifi的,爷爷奶奶非常跟得上时代,对这些新东西并不排斥,甚至玩儿得比一部分年轻人还溜。这也是大家对他们倍感亲切,迅速就适应了这个地方的原因之一。
但等真的熟悉之后,年轻人们拿着手机的时间反而不多了。
47/59 首页 上一页 45 46 47 48 49 5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