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19

我在故宫装猫的日子[综](综同人)——洛娜215

时间:2019-11-10 14:24:35  作者:洛娜215
  农忙时候谁有空一路护送着鸭子走来走去,而且这一路上说不定就被哪个黄鼠狼给叼走了。
  还是鸡好,公鸡能打鸣,母鸡能下蛋,鸡子那更就是家庭的收入啊。
  可是如今,中山国更是办起了养鸡场,虽然养鸡厂的鸡蛋产出主要是供应军需,但是不免会对民间市场带来冲击。
  养鸡场的鸡蛋总会有采集不好打破的时候,如果这几日不是军营、学舍开蛋日,鸡子破了之后保存不了,这些鸡子就会被放到市场上头卖。
  破了的鸡蛋不耐放,但是如果买回去当天吃那也是没问题的。这种鸡子东西好,还便宜,一经推出立刻成为了会过日子的女郎们的心头好。
  现在几乎每天早上都有人候在那摊子前头,就等着抢蛋呢。
  如此一来,除了送礼要讲究体面的,自己吃的那可不宁可猫着这碎蛋呀。
  鸡蛋价格跌了之外,母鸡的价格也随之稍稍下落。
  其实工厂内的小母鸡还没到了自然淘汰的时候,但是市场就是这样,大批量囤积的货物哪怕短时间内不出手,也能影响到这个市场。
  好在这种影响还不剧烈,毕竟如今于中山国而言,鸡子和禽肉的供应量也就勉强能达到三四成左右。远远没达到人均一个蛋的程度,这个市场还非常宽广。
  而且现在人们吃鸡蛋的法子也就是白煮蛋,等他们像后世人将吃鸡蛋玩出花甚至能够搞出“全蛋宴”的时候,鸡蛋的需求量会更大。
  毕竟夏安然的另一个大杀器——酱油还没放出来。
  他相信在满足了生存最低水平之后大中华国人民对于食物的热枕程度。
  有了酱油,虎皮蛋、水蒸蛋、酱油蛋、茶叶蛋还远吗?
  但是小国王的想法大家不知道,故而现如今中山国人已经有意识地想要避开养鸡这个看着要亏本的市场,有条件养鸭的都去养了鸭,还有零散几户养了鹅。
  禽类数量的增长让小国王没少担心禽流感问题,他严令之下才控制住了增长数量,并且每一旬还会有畜官带着小吏上门检查禽类身体健康情况。当然也免不了和农人斗智斗勇。
  不过好在如今农民中刁民少,因为大汉的底层管理还是“连坐”和“互相监督”的制度,一人出事,会连累好些个邻居,若是什么大事还有人盯着,这不过就是几只鸡罢了,若真是得了疫病,可不是还得害了全村啊!故而没人肯帮忙。
  如此种种,使得在中山国农庄收获过磅之后,其数据成为了许多农户争相打听的目标。
  然后他们得到了一个近乎恐怖到让他们难以相信的数据。
  作者有话要说:
  小孩说的《声律启蒙》是清朝的,夏喵有改词,没办法,普及普通话,真爱你我他(喂?)不对,这时候官话好像是西安话……
  咳,不要在意细节。
  秦汉基本是奴隶制向封建制跨进的一步。
  其实严格来说我国的奴隶制度和别的国家的奴隶制度不太一样,即便是奴隶也不是完全没有生命保障,动辄斩杀的。
  像某某电视剧里头动不动把人灭掉砍掉那种……咳,其实还是很难实施的,因为人口就是力量,政府还是比较看重这一块,虽然政策偏向于其主,但也不是完全不过问。
  当然,奴隶之间转送的确存在,他们是没有“人权”的。
  到了秦汉,奴隶的主要来源是罪人的家属,或者是战俘,这点和以前逼人为奴有一定区别。
  但是随着农耕文明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存在——为了逃税。
  汉代的农耕税非常低廉,但是别的税并不低,单说人口税,这种税只要婴儿3岁就要缴纳,一直到14岁,然后15岁到56岁期间转为缴纳算赋,但是除了这些之外,别忘了还有兵役,每年浪费在兵役上的时间就有两个月左右,如果你不去就得缴纳费用免去兵役,再算上女孩的单身税。
  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家庭一直生娃,在孩子还没有赚钱能力的时候,他们除了养育成本外一直在为孩子交税。
  而且汉代的土地允许转卖,农人失去了土地后就成为了佃农,佃农的税负取决于农庄主。
  虽然国家给与的田税非常低,差不多只有三十分之一也就是百分之三左右(是历朝历代最低哒)但最后结果是富了农庄主。
  所以发展到了后来,农民们一旦遇到了困难,他们的第一选择就是自卖给富人家。
  当然按照大汉的规矩,奴隶的人头税是双倍的。不过这部分税额会有其主人替他们承担。
  作为代价,奴隶是没有工钱的,而且其子女都自动入奴籍。
  奴隶和雇佣工是不一样的,基本就在饿不死的边缘徘徊。没有别的生活质量。
  而且他们是没有自己的户口本的,奴隶的存在全部依托于其主人,他们是财产,就和一个茶杯一样登记在库房里面,并不单独立户,所以到了后期因为奴隶数量的庞大,对汉朝的人口调查也产生了影响。
  所以严格来说,卫母把卫青送给他爹是为了让他不要入奴,不入奴起码能有别的路走,入了奴想要消就没那么容易了(我猜可能是3岁以后正式决定户籍吧?因为要开始交税了)结果卫青逃回来了。
  她的想法是对的,卫青一辈子都因为出身被人在朝堂上diss,而霍去病则基本没有。
  别的不说,曹操后来位高权重不也被人指着鼻子骂你丫是太监之后吗?(话说据说曹操家是曹寿他们家之后,虽然不是他这一支,咳咳)
  牛有一个胃但是有四室(谢谢幽冥水母的指正),就是毛肚金钱肚百叶草肚,作者君都喜欢吃哒!!尤其是火锅用的草肚和毛肚(擦掉口水)
  所以相对来说牛的草料吸收能力能强。
  青储在现代要撒菌种,不撒也行,制作方法其实和泡菜一样,利用厌氧的乳酸菌~据说很香。
  我为什么知道这个………嗯………我也不知道,反正就哪里看到了,咳咳。
  养鸭子的成本比养鸡高许多,而且鸭子也不是每天都生蛋哒!
  而且鸭子体质没有鸡那么好(因为挑食?)它们对水质要求很严格哒。
  然而………
  农民们:哎,都是农家说的………
 
 
第54章 大汉华章(52) 
  翻倍, 居然是翻倍!
  这怎么可能!
  ——这是农人们的第一个念头,
  此可是用了良种?种子可能采买?
  ——这是第二个念头。
  而事实上,夏安然也在苦恼这个问题。
  此次农产近乎翻倍之事其实在分蘖之初他就大概有数了。
  稻谷的最终收成取决于分蘖, 对于水稻来说,每一个分蘖都是全新的一株, 多一株分蘖就等于多了一株稻穗, 而此次水稻的分蘖数量比之以往多了一倍,再加上天公作美, 稻谷灌浆期养分充足没有引起意外的减产, 如此产量只能说是正常水准。
  这一点, 其实庄子上的老农们也都看出来了。比之外人的不可思议,农庄上的诸人都极为镇定。
  庄子上稻谷的采收之所以比起寻常的农田要慢了几日,是因为夏安然在等着一片田产量最丰的一株出现。
  这其实是一冒险之举, 因为西汉的稻谷没有经过完全驯化。
  植物的本能会促使他们在最合适的时候将种子抛掷出去,五谷最早便是杂草,这一点他们自然也不例外。现代的稻谷即便熟透也不会爆裂落地, 但是西汉的稻米这一点还很弱。
  对于农人来说,把握这个时间, 恰恰在稻谷裂壳之前又在其成熟可以食用之后将之收获, 便是一个技术了。
  加上还有天气原因,如果在稻谷恰恰成熟的时候遇到阴雨连绵, 那么等农人收获的时候就会有许多稻谷零落在田地里头。
  为此,庄子内的农人们不少都捏了一把汗,哪怕小国王明言这片田就是做实验用的,只要采集到了数据就不算亏, 但是他这一番话说得农人们更是呈痛心疾首之态。
  幸好最后最好的那几株最早成熟,农人们收集了它们掉落的种子后连夜将剩下的几亩地全数收割, 但即便如此,还是有不少稻穗掉落在了田地里面,这些都成了庄子上禽类们的美餐。
  “如果不是阿兄在等你们!我们可以收到更多的!”刘彘背着众人悄悄地教育被放在锦盒里头的几根稻穗,“你们明年一定要好好长,阿兄说要用你们做稻谷的爸爸和妈妈,养出产量更多的米。”
  夏安然沿途采买的各类种子在秋季给了他回报,中山国内的物产因此丰富了许多,这些被证实可以适应中山国气候的蔬菜瓜果都被列入了采购种子的推广名单。
  而从一个种子商人那儿买来的「因为不知道是什么种子所以特别便宜」的小礼包中,居然种出了苜蓿草。这可把他高兴坏了,当下小心呵护不假他人之手,就生怕这一株独苗苗不能成功结子。
  然而他还没开心几天,就有农人意外经过时候随意一句「这不是秧草吗?」就把小国王的兴头全数打下。
  “秧草?”这个名词夏安然并未听过,他指了指苜蓿,“老丈见过这菜?”
  “是哩。”老把式冲着小国王行了个礼,“村里头老多的,一长一大片,开黄花,这东西春天嫩芽可以吃,南边过来的,那边说是叫金花菜,”
  夏安然缓缓地吸了口气,他平了平心里头的一片呐喊,然后拍了拍衣服上的泥土,起身后问道:“这东西可好种?”
  “好种,殿下莫要看这一株,只要不管它等明年结了果,这附近一片到了秋日都能冒出来。拔都拔不干净。”
  “那你们……”小国王感觉自己的内心在颤抖,“是怎么处理它的?”
  “处理?也不用怎么处理啊,就让小崽子拔了之后喂猪呗,猪喜欢这个,实在处理不了的翻地之后就把它往里头一埋,这东西好长,但是茎嫩,埋到土里头很快就烂了。”
  那可不是。
  夏安然嘴角抽了抽。苜宿草在江浙沪的水稻的产区都是当做绿肥来使用,冬春种苜宿草,春天收获一波“草头”,然后等嫩的都摘完了就一翻地把苜蓿埋进去,到时候犁几遍地那就是纯天然的绿肥啊。
  当然,做绿肥之前还是极佳的畜类草料。
  他还以为要张骞走了之后才能带回来……咦,这么一说,张骞现在就在中山国啊!
  ……好像冥冥中感觉到了什么很微妙的事情。
  夏安然赶紧让人带上了几个农人绕着他种植乱七八糟植物的地方认了一圈,有些植物还真的是常见的,也有几样是村人没见过的。
  没见过的那些夏安然也不急,他准备等到明年再看看情况,有些作物土上部分他是不认识的,但有可能就是根茎可食用类的。
  如果能有红薯地瓜来就好了……或者玉米也行啊。
  但是夏安然也就是想想而已,毕竟这几样东西的种子他都是见过的。而且这些都生长在距离欧亚大陆最为遥远的南美洲,按照如今的航海技术是不可能被带过来的。
  不过这次也有一个让他意料之外的产物——紫云英。
  和苜蓿草一样都是绿肥植物,也能当做牧草使用,当然它主要作用还是蜜源植物。
  紫云英的花期很长,开花的时候,这一片每天都能有蜜蜂过来采蜜。夏安然已经让人去采买种子了,这东西好养得很,到时候可以试着种在河岸边上,绿肥可不都能肥田嘛。说不定肥着肥着就能将盐碱地给肥下去啦!
  夏安然在心里头盘算着小九九,他将种植记录通过蜡印做成了几本小册子,然后“快递”给了几个哥哥。
  作为贴心的弟弟,除了找麻烦时候想到哥哥们之外,他也是很乖巧的,有好事也会告诉哥哥哒!
  然而,欢欢喜喜的小国王却得到了一个意外的反馈。
  他的三哥,在这一年的秋日,这个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薨逝了。
  景帝的儿子女儿数量并不少,成功养大的也不少。说来也奇怪,他本人病怏怏的,但是孩子们个个都活蹦乱跳,几乎没有夭折的。
  作为一个父亲,他在收到这一消息之后无疑是心痛至极的。
  临江王是他的三儿,也是他最疼爱的栗姬给他生的幼子。
  之前也的确传来了些儿子身体不好的消息,然而景帝自己的身体也不太好,加上政务繁忙,一时之间他也无暇多管,让人赐下良药宽慰几句便也罢了。
  春季他为了分封太子,免了皇子们的朝谒,本想着秋日时候大家能够聚聚,明年南宫就要出嫁,今年可能是最后一个家人都在的秋天了。
  谁知命运弄人,他竟是就如此错过了儿子的最后一面。
  而作为帝王,他第一时间派人稳住了临江国的内政。
  临江王去的时候他还年轻,还没有留下子嗣,封国自然被废,临江国改国为郡,丞相为郡守,其余的郡国臣子一一对应入位,如果没有可以对应之位的便将其召回长安。
  一系列动作他做得极其娴熟,因为去年他刚刚进行过这一番举措,不过那时候他废的是他叔伯辈的侯国。
  现在,却是他儿子的。
  等所有事情都处理完了,刘启挥了挥手让所有人都下去,他一个人坐在宣室之内。
  这里是未央宫的后殿,是帝王的寝宫,也是秘密空间,非他召,无人可入。
  帝王合衣躺在了床上,他的视线落在了天花板上。
  那上头是匠人绘制的精美图案,线条优雅极其精美,但是现在那些线条在帝王眼中甚至都不能连成一片。
  他的儿子……
  他的三儿……就这么……没有了?
  因为一场急病。
  而在明年,他还要送走他的二公主。
  刘启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他现在什么都不想想,就想要一个人安静一下。
  他不想要去想失去了临江王这个同母兄弟帮扶的太子会如何,也不想要去想临江王过世会给朝廷带来怎样的动荡。
  他五指抓紧又分开,闭目间好似看到了孩儿们还在长安时候的样子。他们小的时候他也还是太子,没有那么多的政务,他可以在院子里头晒着太阳看着书,听着儿子女儿们的嬉闹声,偶尔有被哥哥姐姐欺负的小娃还会跑来求他的庇护。
  他的妻子、妾侍们也都在边上笑盈盈地看着。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