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19

不一样的食神[重生]——何枝

时间:2019-11-21 10:59:14  作者:何枝
  然而两兄弟刚伸出手,就被赵爷爷给呵斥了,对于老一辈的人而言, 年夜饭可不仅仅是生者享受一年喜悦的日子, 同时也是对于先辈们的悼念。
  赵家祖上是土生土长的S省人, 所以保存了一些祭祖的传统。赵爷爷在饭桌上摆上碗筷和酒杯,然后斟满白酒, 开始念念有词祭请先祖。
  赵达和赵兴看着鸡鸭鱼肉就在自己眼前却不能动筷子,着实难熬。还好S省的祭祀文化并不像沿海那些省份一样礼节繁多, 几分钟后赵爷爷就把这些已经“食用”过的碗筷端了下去。
  赵奶奶看着自己的三个孙子, 生怕把他们三给饿着了, 立刻说到:“快上桌吧。”
  所有人都入座, 11个人让二老的客厅现得有些拥挤, 不过这种拥挤正是年夜所追求的温馨。
  可惜赵安小姑一家并不在, 她跟着丈夫回夫家了。
  桌上的成年人全部举起了酒杯, 包括大伯母、三伯母以及赵母也不例外。哪个农村妇女不是能顶起半边天的存在, 在喝酒方面同样如此。
  而赵安他们三则举起了雪碧,赵达赵兴对于这神奇的美味液体觊觎久矣,直到现在才被允许打开。
  碰杯之后,所有人的筷子都伸向了眼前美食。
  一整条红烧鲤鱼, 象征着年年有余。豆瓣的鲜香、鲤鱼的细嫩巧妙的融合在一起。
  面上撒满白糖的豆沙肉,晶莹剔透的三线肉将红豆沙包裹成花状态,中间放放着罐头樱桃作为点缀。周围则是为黄色的糯米,糯米此时泛着一层油光,人类身体对于油脂、糖类的向往从未停止过。
  切成块的凉拌鸡,此时已经浇上了辣椒佐料。佐料是赵母制作的,不同于卤菜的辣椒油,而是添加了姜茸、蒜末、花椒粉,新浇制的辣椒油让这些香料的味道能巧妙的融合再一切,麻辣的香气扑鼻而来。以及最后的葱花与辣椒红绿映衬,让凉拌鸡色香味俱全……
  这绝不是一顿多么豪华,完美的年夜饭,但是却让赵安感觉到舒适。
  爷爷奶奶家也没有电视,大人们就从六点一直聊天到晚上十二点,家长里短,永远不缺话题。
  直到十二点的时候,赵大伯来到院子里,点燃了一早就准备好的鞭炮。几乎是同一时间,整个小山村到处传来鞭炮声响。
  轰声震天,看着自己的亲人,赵安突然发现自己内心的焦虑又少了一分,一切都在朝着更好的未来发展不是吗?
  这一瞬间赵安突然有些好奇计嘉树此时在做什么,是不是一家人在看春节联欢晚会呢?还是已经上床睡觉呢?
  可惜没有电话,不然就能和计嘉树打电话了。赵安有些遗憾地想到。
  第二天,也就是大年初一。赵安的小姑赵小红就带着丈夫王怀德和女儿王婧莹回下东村了。
  初一就能赶回娘家,是因为王怀德本来就是从上东村走出来的大专生,而上东村与下东村中间仅仅隔着几座山而已。当初王怀德和赵小红就是因为这一层关系才认识了彼此。
  毕竟这年头能够从农村走出去的大专学生实属凤毛麟角,而城里人看不上农村来的二人,二人偶尔会在一起聊天或者是共同返乡,一来二去也就熟悉。后来还没等双方家长给二人相亲,他们两就先确定了关系。
  王婧莹便是他们两的女儿,同时也是赵安这一辈唯一的女孩,今年快要满六岁了,三个哥哥自然像呵护珍宝一样陪着自己的妹妹玩。
  看到这一幕的小姑赵小红心里有些复杂。她以前就是一家里唯一一个女孩,同样也是老幺,三个哥哥也是这样护着她,尤其是二哥赵跃进。
  那个时候她考上大专,但是读书的费用对于一个农村家庭来说并不容易。尤其是大哥刚生了小孩,三个又正在找对对象,实在拿不出钱来。如果不是二哥和二嫂毫无余力的帮助,她还真不一定能够去继续读书。
  所以在赵二哥为赵安进城读书而发愁的时候,赵小红毫不犹豫地帮忙让赵安进了十四附小读书。
  “小妹啊,我和你嫂子有事情要和你商量一下。”赵跃进把赵小红拉到了一旁的屋子,同时让赵母把赵安叫了过来。
  赵小红本来心里就有事情给自己二哥说,只不过一直在纠结和犹豫,没想到自己二哥反而先把她叫了出来。离开大厅的时候赵小红和王怀德交换了一个无奈的眼神。
  “安安,你自己和小姑说说你的想法吧。”
  赵父把赵安拉到赵小红面前,自己对于学习的事情不怎么了解,还是让赵安来说吧。这半年来赵安给赵父的感觉越来越成熟了。
  “小姑,我读完五年级就准备去考初中,我想跳级。”
  赵小红听到这句话,突然愣了一下,心想难道二哥知道自己想要说的事情了吗?
  原来十四附小和附属幼儿园突然改革了。附属小学马上要设立学前班,而附属幼儿园则取消了幼儿大班。
  王婧莹今年正好六岁,本来按照赵小红的预计,赵安读完小学之后,自己的女儿正好能够读小学。没想到现在学校有这样的变化,赵小红便准备和二哥一家商量一下。
  倒不是让赵安退学,而是让赵安从教师子女的身份转为普通的学生,而这就涉及到了书本费、 学杂费等一系列问题。
  如果是一两年前的赵小红家,她和丈夫都不会提及这件事情。而是会选择直接让王婧莹自费上小学。但是从去年开始,王怀德所在的机械厂效益就不断下降,最近几个月生产线开启的日子不足二分之一,王怀德的收入大幅度下降。
  在这种情况下,对于赵小红他们家而言再拿出一笔钱给王婧莹读书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赵小红便准备找自己二哥一家商量一下。
  赵安也知道这个情况,上辈子的他不想再在十四附小读书,便是在小姑赵小红的帮助下,去了另外一所小学读书。虽然赵父不肯接受自己妹妹帮赵安缴纳学费,但是赵小红还是会经常买些学习用品给赵安。
  这也是为什么赵安之前会认为自己小姑会同意自己跳级的原因之一。
  赵小红听到赵安说“跳级”这个话题的时候,第一反应是惊讶,然后再思考赵安的“跳级”是否可行。
  “安安,你怎么想着要跳级呢?”
  赵安再次把自己的理由说了一遍,同时告诉了赵小红自己的学习情况。赵小红已经从一些老师口中了解过赵安的成绩,所以她思考一会儿之后说到:“如果安安要读初中的话,我可以去找学校领导帮帮忙,继续就读十四中学,只不过可能就要缴纳学费了。”
  现在华夏还实行的是六年义务教育,中学开始便需要缴纳学费。赵小红已经开始对赵父说学费的相关事情。
  结果这个时候赵安小声对赵安说到:“小姑,我不准备读十四中。”
  “安安你说什么?二哥其他中学没有蓉城的城市户口是没有办法就读的,就让安安读十四中吧,我这里不麻烦。”
  赵小红对于赵安的话感觉到诧异,她以为这是二哥赵跃进不想麻烦她,才让赵安这么说。
  “蓉城的三、六、八中都入学考试,只要考得够好,不是城镇户口也可以就读,而且还可免除一切学习费用。”
  作为蓉城最好的中学,现在已经开始争抢优秀的生源了,同样也是给蓉城外地的优秀学生提供了一个机会。
  听到赵安的话,赵小红也明白了赵安的想法。不过她还是有些担心,作为一名老师,她知道这几所中学有多么难考,更别说赵安还想考取免费生的资格。
  赵小红还是说:“那这样,我先在十四中这边帮你联系联系,考其他中学的事情你就先别说出来,如果到时候考取成功的话,就去读。”
  赵安知道小姑口中的“联系联系”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他很想给小姑说自己有足够的把握,但是看着自己父母紧张的表情还是保持了沉默。
  之后赵小红和赵父赵母聊了一会儿,对于赵安的聪明表示了肯定,让赵父赵母十分开心。
  “婧莹,来妈妈抱。”一直没有看到妈妈的王婧莹吵着要妈妈,不顾父亲的阻拦跑了过来。
  看到侄女儿过来,赵母从怀中拿了一个红包递给王婧莹。在几番推脱之后,王婧莹还是收了下来。
  年纪还小的婧莹开心的拆开了红包,被赵小红一眼看见了其中的20元人民币。
  赵小红立刻开口说到:“嫂子,你给得太多了。你们两打工也不容易”
  按照现在农村的收入水平,一般也就给亲戚孩子包五元的红包。
  赵母自然不会把送出去的红包再收回来,而是给赵小红说:“如果不是你的帮忙,你哥和我也不会勇敢进城打工,更别说现在赚钱了。”
  接下来赵母边和赵小红聊起了自己的卤菜生意。听到自己二哥一家人这几个月的改变,赵小红也啧啧称奇,尤其是听到赵母一家现在收入的时候,更是流露出了羡慕的表情。毕竟现在自己丈夫王怀德的工资越来越少,而且听说不断有国有企业出现倒闭的情况。
  赵小红和王怀德内心都有些发愁。
 
 
第30章 书店
  自己的父亲最近很不开心, 赵安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点。
  赵安和父母一直在下东村待到初四便离开了,但是从老家回来之后赵父平时干活也没什么劲, 偶尔还会发呆,完全不像前几天那样兴致盎然。
  赵安反复思考自己父亲在下东村的时候发生了什么。
  二老的身体也还算健朗,赵安记忆中爷爷奶奶也没有遭遇过什么重大疾病。赵父几个兄弟姐妹之间也没有任何阋墙的事情,一直相互帮助,这几天赵父还轮流到大伯和三伯家里喝酒。
  除了喝酒、吃饭, 赵父还到地里去晃悠。可惜是冬天, 每到耕种的季节, 否则赵父都已经挽起袖子下地耕种了。
  再联想到赵父回蓉城之后,每天有力无处使。把卤菜推车从头到角清晰了好几遍, 仿佛如同新买来的一样;每天一大早就赵父就跑去农贸市场挑选食材,听母亲说赵父基本上要把所有菜摊看完再购买, 最近两天的食材不仅新鲜而且品相也相当完美……
  根据种种迹象, 赵安觉得自己父亲这是想干农活了。就像上辈子明明已经衣食无忧、住进别墅后, 赵父还是要在自己的院子里摆弄菜田一样。
  赵父从小干农活, 他最擅长的事情始终是农田里的一切, 泥土、作物、家禽、农具……
  后来为了生计而进城工作, 因为工地工作实在太消耗体力而没有时间去考虑这些事情。
  但是现在赵父的工作强度减轻了不少, 尤其是赵母熬制卤菜的时候, 基本不让赵父插手。赵父每天觉得自己的力气根本没有地方使。
  春节回到下东村之后,看到熟悉的农村生活,再次唤起了赵父的向往,所以赵父回到蓉城之后才会变得闷闷不乐。
  要想个办法让自己父亲找点事情做, 赵安最近都再思考这件事情。
  “赵安!赵安!赵安!赵安!赵安!”
  赵安从发呆之中回过神来,刚一抬头计嘉树就已经冲到了赵安的面前,然后把赵安紧紧抱住。
  “赵安,我好想你啊。”计嘉树直接的表达出自己的想念,一整周没有看到赵安了,这是他们认识以来分离最长的一段时间。
  听到计嘉树的话,赵安也有些不好意思。始终是成年人思维的话,已经不习惯这样赤/裸/裸的表达情感,哪怕这几天他也挺想计嘉树的。
  看着计嘉树因为奔跑而染上红晕的脸蛋,赵安突然在想,难怪总有人会用赤子二字来赞扬他人,真诚、直接的表达自己的情绪,难道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吗?
  “我也挺想你的,计小树。”
  某些所谓的“成熟”被抛开后,赵安也直接表达了自己的情绪。
  谁知道刚才还一脸雀跃、开心的计嘉树,突然害羞了,脸上的红晕更加明显了。
  计嘉树完全没有想到赵安居然会回应他的话,平时赵安在他眼中都是成熟稳重的模样,赵安突然说这么一句话,反而让他有些害羞。
  看到计嘉树可爱的反应,赵安心情大好。不过街上人来人往,始终不是一个谈话的地方,便对计嘉树说到:“我们进去吧。”
  害怕计嘉树走丢,赵安就主动拉起计嘉树的手走进了深厚的建筑——新华书店。
  新华书店是华夏国有企业隶属华夏出版集团设立的实体书店。从1937年成立以来,新华书店就一直出于入不敷出的状态。但是这样一家书店在90年代就基本上依旧覆盖了华夏的每一个城镇。
  而且新华书店从来不禁止客人在店内看书,新华书店可以说为无数青少年开启了书海的求索之旅。
  上次赵安和计嘉树作文比赛获得的奖品便是新华书店购书卡,而今天则是赵安回老家之前便和计嘉树约定好的日子,初五下午两天,一同来买书。
  赵安和计嘉树最先购买的自然是教辅资料。明明是学生最讨厌的书籍,但是赵安和计嘉树却挑选的很认真。
  赵安挑选了一本小学数学奥赛以及初一数学教辅。
  跳级对于赵安而言是务必一次成功的事,哪怕赵安觉得初一的数学十分简单,他依然要买一本教辅来回忆一下,下半学期的奥数考试同样如此。
  至于语文和英语,赵安还是很有信心的。尤其是英语,赵安当初为了能够和国际乐团的指挥自由交流,赵安花费了很多精力在上面。
  可惜的是现在初中入学考试还不考英语,要上初中后才有英语课程。
  看到赵安挑选的教辅,计嘉树第一时间便从书架上抽出两本和赵安一模一样的书。作为最好的朋友,他的想法便是和赵安买一样的书就好了。
  不过计嘉树最终还是被赵安劝阻了。因为赵安说了一个计嘉树无法拒绝的理由:“我们可以买不一样的教辅,到时候我们交换来看就好了。”
  想着可以和赵安互换教辅,计嘉树开心得不行,最后挑选了另外数学和语文资料。
  现在的书籍一本不超过十元,赵安和计嘉树拥有的书卡远超于这个金额,两人便在书店内的其他区域闲逛起来。
  书店内小孩最多的区域自然是漫画区域,80年代末第一批霓虹国漫画已经引进,同时国产的一些漫画也逐渐出现。
  每到节假日就有无数的小孩小孩来书店看漫画。计嘉树也有着同龄人的天真与好奇,跑过去看漫画。
  看见计嘉树被漫画书吸引,挪不开步子,赵安便和计嘉树约定二十分钟后在这里碰面,然后依次去今天自己早就计划的两个区域寻找自己的目标。
  赵安首先来到了食品书架前。现在可不像十年以后,华夏国人的吃货属性大觉醒。进入书店到处可以看到美食食谱,甚至还有所谓的美食专区。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