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19

不一样的食神[重生]——何枝

时间:2019-11-21 10:59:14  作者:何枝
  反倒是音乐老师主动让计嘉树帮他弹奏伴奏, 他则在一旁讲台上指挥同学们唱歌, 同时教导大家指挥的基本知识。
  也是直到这个时候, 班上的同学们才知道了计嘉树还会弹钢琴。
  班上的同学们对于钢琴特别感兴趣, 十分喜欢这种够演奏出美妙音乐, 而且看上去特别优雅的乐器。
  平时都是音乐老师在弹钢琴, 他们也不好意思缠着老师弹钢琴。
  但如果是计嘉树的话,他们就毫无顾虑了。平时计嘉树就是一个特别好相处的人,成绩也很好。哪怕有什么题都会做的赵安,他们还是更喜欢去询问计嘉树。
  万一计嘉树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他也会转身询问赵安。赵安则会耐心地给计嘉树解答。这样一来,他们就能旁听计嘉树专属版本的赵安解答了。
  虽然他们直接找赵安,赵安也不会拒绝给他们讲题,甚至讲解的内容也一模一样,没有任何的保留。
  但是一班所有人都确信,赵安在给计嘉树说话的时候,语气绝对是不一样的。具体哪里不一样,他们也说不清楚。
  从某种角度说,计嘉树人缘这么好与赵安的关系密不可分。
  所以此时知道计嘉树会弹钢琴后,所有人都开始“点歌”了。虽然只有音乐课前后的十来分钟,但是想点歌的同学可以说是络绎不绝。
  一开始只是课本上的歌曲,从小学到初中学过的歌曲,计嘉树全部私下练习过。只要同学们报出歌名,计嘉树就能直接弹奏。
  发现计嘉树的“特异功能”之后,同学们的热情更加高涨了。点歌的范围也不仅限于书本了,也有时下的流行歌曲。
  《涛声依旧》、《千万次地问》、《小芳》……都是时下最热门的歌曲。
  虽然计嘉树不一定学过,但是拥有绝对音感的他只要听过一遍,基本的主弦律就能听出来。至于其他的配乐、和弦,计嘉树完全可以自行添加。
  弹奏钢琴的时候,计嘉树还会一边哼唱,脸上全是认真与投入,是一种视觉与听觉的双重享受。
  看着计嘉树被同学们围着,赵安就在下面的椅子上看。
  他并没有去参与这件事情,经过上次的考级之后,赵安再一次对计嘉树说了自己不想让其他人知道他会弹钢琴的事情,所以计嘉树并没有向任何人提过。
  赵安仿佛在计嘉树身上看到了自己的曾经,因为钢琴而被人关注。不过赵安很快就否决了这个想法。
  因为计嘉树并不是为了吸引大家的主意,而弹钢琴。而是因为热爱钢琴以及原本身上那种天真吸引他人。
  计嘉树这样真好,赵安心想。
  赵安和计嘉树两个人的初中生活就这么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好想吃阿姨做的菜啊!”计嘉树一边吃着饭盒内的食物,一边和身边的赵安抱怨。
  几个男生一起坐在六中食堂中,此时已经十月下旬,天气已经开始转凉,大家坐在一起也不会觉得燥热。
  六中学校食堂就是最典型的大锅饭,简单处理过的大量食材,然后在大型铁锅中闷炒烧蒸。
  大量的食物堆积在一起难以分辨出什么时候已经烹制好,为了防止食物中毒,所有的食物必须要经过超长时间的烹制。导致食物最后的口感完全失去了本身的特点。
  至于味道之类的就更不用说了,尽可能简单的烹制手段、仅有酱醋盐味基本的调味品而且还没有办法精准控制。
  如果是一年前的计嘉树还能够接受食堂饭菜,但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已经被赵母喂养了一整年的计嘉树,咀嚼着口中怎么都没有办法咬断的肉丝,发出了哀嚎。
  赵安听着计嘉树的抱怨,突然想起一个事。
  赵安的表哥赵达从暑假来蓉城后,就一直住在赵安家中。
  近三个月下来,赵达对于自己手中的工作已经完全熟悉,而且手中也攒了不少钱。出于各种考虑,赵达选择了在北街附近租了一套房子,自己独自生活。
  赵达还专门买了一个三轮车,这样一来赵达只需要每天早上来赵安家来取卤菜就可以了。不用每天花费两个小时在来回的路程上。
  以赵安家与六中的距离,赵安完全可以每天回家出吃饭,只不过为了陪计嘉树而选择了在学校吃饭和午休。
  听到计嘉树开始怀念自己母亲的手艺,赵安心中有了想法,只不过这件事还得先和自己父母商量一下。
  “妈,最近很忙吗?”赵安一边帮赵母洗碗,一边开口问道。
  “不忙,现在生意越来越稳定了,还有你爸帮忙呢。”说起自己的生意,赵母满脸的开心。
  “下个周开始,我中午想回家吃饭可以吗?学校的菜太难吃了。”
  赵安计算过,就算自己和计嘉树在家中吃饭,也不会给赵母带来太大的额外负担。本来赵母就要做饭,自己和计嘉树中午回家吃饭,只是让赵母准备饭菜的时候增加一些分量而已。
  “那你让别人小树来我们家吃饭啊,你别一个人回来,不然谁陪着小树啊。你倒无所谓,小树肯定吃不惯你们食堂的大锅菜……”
  然后计母居然开始念叨计嘉树喜欢吃什么菜,然后开始制定计嘉树的专属食谱。
  此时赵安的脸上写满了问号,他原本想的是先给赵母说自己要回来吃饭的事情,然后再提一提计嘉树最近不习惯学校的饭菜,把计嘉树顺势带回家。
  结果谁知道自己的母亲帮他把后面的步骤全部帮他全部完成了,赵安立刻点点了点头,表示从下个周开始一定会把计嘉树带回家吃午饭。
  “赵安、计嘉树,一起吃午饭啊!”
  放学后304的室友向二人发来了邀请。
  “今天我们回家吃饭,你们去吧。”
  说这话的时候计嘉树脸上的笑容已经藏不住了。
  不过他们的同学对于赵母的厨艺还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并没有多么嫉妒的情绪,只是出于对食堂菜的厌倦,说了多说两句。
  两人从书包中拿出了走读证,便直接出校门了。
  走读证这东西可不好办理,为了防止中午的时候学生们出校门去玩,所以中午的时候只有拥有走读证的学生可以出校门。
  刚刚结束了期中考试,赵安和计嘉树不出意外是班上的一二名。再加上家长的同意与两人本身的自律,班主任这才同意了二人的申请。
  “来来来,小树快换鞋来吃饭。”
  赵安打开门的一瞬间,赵母的声音便传了出来。计嘉树利索地换上鞋,就往厨房里跑,还一边大声地回应道:
  “阿姨,我来给你帮忙。”
  完全被两人忽视的赵安,选择了默默换上自己的拖鞋,然后开始帮忙摆放碗筷。听到厨房里不时传出的笑声,赵安突然有一种自己是多余的奇怪感觉。
  在美美地饱餐一顿之后,计嘉树又懂事地提出了帮忙洗碗,赵母还要去菜市场给赵父送午饭。
  赵母才舍不得让计嘉树干活,她立刻吩咐赵安:“赵安,快把碗给洗了,别让小树累着了。”
  面对自己母亲突如其来的吩咐,赵安只能选择用微笑来面对生活中的“艰难”与“挫折”。
  赵母拿着饭盒离开之后,计嘉树立刻来到灶台面前说道:“安安,我来帮你吧。”
  “不用了,马上就洗完了。”
  赵安把洗好的碗筷摆放归位,计嘉树已经准备出门回学校了。
  “别忙着回去,就在家里午休完再回学校了。”
  现在回学校的话,还要专门走一段路到校舍区,时间太紧张了,不如直接在自己家里休息。
  “好呀。”
  计嘉树直接往沙发走去,准备直接在沙发上休息。
  “睡什么沙发啊,去床上睡。”
  赵安拦住了计嘉树,继续解释:“我表哥已经没在我家住了,现在就我一个人睡。”
  之前计嘉树认为卧室里的床是赵安和他表哥一起在使用,床上还有赵达表哥的衣物,所以计嘉树从来不会去赵安的床上玩。此时听到赵安的话,计嘉树开心地跑向赵安的床,准备开始睡觉。
  赵父当初专门买了一张双人床方便赵安和赵达一起睡觉。所以此时两人躺在一起并不拥挤。
  赵母今天只准备了一床被子,此时已经是深秋,明显有些凉意。
  两人刚开始睡觉的时候,还是一人一个枕头,并列而睡。但是睡着之后,潜意识不断靠近温暖的彼此,最后计嘉树已经挤到了赵安的枕头上。
  赵母回来看着熟睡的二人,掩笑关上了房门。
 
 
第42章 扫荡
  人/民商场, 蓉城目前最大商场。
  一般国内出现了什么新鲜玩意儿,人/民商场肯定是最先上架的地方。
  食品区内摆放着类型的商品, 现在人们基本没有在商场内购买新鲜食材食物的习惯,大家更倾向于去农贸市场。
  所以商场食品区内贩卖的大多是可以存放时间较久的商品,比如密封好的烟熏食品、各种水果罐头、肉类加工食品以及冷冻肉类。
  相比商场的其他区域,这里并不受年轻人的喜欢,来往都是在家里掌勺的“大厨们”。在一群成年人中, 两个孩子的身影特别明显。
  一名脸上挂着与年龄不相称成熟的男孩, 走在食品货架面前, 不断拿起商品,然后认真商品背后的说明文字。而另外一名更加活泼的孩子正跟在前者的身后, 浑身上下都透露着好奇。
  不时询问前方的男孩手中的东西到到底是什么,男孩则耐心地解释着, 内容详细, 显然不是第一次来逛食品区域了。
  他们两人的存在与互动引来旁人的关注, 这都是谁家的孩子啊, 长得好看又懂事。
  这两人当然是赵安和计嘉树, 他们两结束了期末考试, 迎来了寒假。赵安想趁着这个机会来做个市场调研, 他知道这是个枯燥的事情, 原本想让计嘉树在家里好好休息。
  不过计嘉树还从来没逛过商场的食品区,强烈要求要跟着来。便有了此时的场面。
  赵安来食品区域主要是为了两个事情,首先就是想看看国内现在的食品生产、加工、运输行业到底到发展到哪一步了。
  随着社会现代化、城市化进城的加速,农业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必然会分离, 而且这种分离呈现空间、时间上特点。
  赵安一直在想如何把自家的卤菜以及未来更多的产品制作成可以储存和运输的加工品。
  赵安关注点主要在于食品背后的产品信息,主要是生产地点、保存期。可以看见现在的各类加工食品都主要来源于S省内,最多也就周围几个临近省份。
  哪怕是后世一些很出名的全国型食品企业都还没有出现货架上,香肠、牛奶、罐头都是如此。
  很明显现在信息和物流的传输速度还是太慢,一些优秀企业还没有发挥虹吸效应,各地各种食品行业林立。
  经过大量的观察之后,赵安看见有好几家不同食品加工厂就在蓉城附近,赵安默默地把他们的名字给记住,之后有可能有需要。
  看完加工食品后,赵安走向了一旁的冷冻柜。这已经不是赵安第一次来冷冻柜了,甚至赵父也来过。
  家禽的主要生产地是在农村,同样宰杀一般也会遵从就近原则。但是肉类更多是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中被消费。从八十年开始,华夏的冷藏食品产业链就已经出现,只不过发展速度一直比较缓慢。
  因为肉类冷链包括冷藏加工、冷藏储存、冷藏运输、冷藏销售四个重要环节,每一个环节的成本不菲。再加上国内不同地区的肉类收购价格差别并不大,导致了现阶段冷藏肉类的价格并不比生鲜肉类便宜。
  现在赵母每天要负责两个摊子的卤菜,光是猪蹄的消耗就不少。赵父也试图去猪肉屠宰场直接购买猪蹄,但是屠宰场都是整猪出售。所以赵父每天不得不去多个肉摊采买。
  当然赵父也来过商场看过冷藏肉,不过看到这个价格就直接放弃了。
  但是赵安一直关注着商场,因为他知道如果卤菜生意再进一步的扩张,就必须要有大量、稳定的肉源才行。
  赵安沿着几个冷藏柜寻找新品,他已经一个多月没有来这个商场了,希望能够有什么意外的收获。
  白羽鸡爪  2.5元/斤
  竟然还真的有惊喜,赵安一看到这个价格就知道这些鸡爪就是他等待的食材。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华夏的外贸也在不断发展,此时的外贸可以说是遍地是黄金,只要能够找到有足够用利润的市场,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基本上可以轻松办理进出口贸易许可证。
  这是一个疯狂的年代,人们为了钱什么都敢卖、什么都敢买。
  有人会从国外进口各种“洋垃圾”,其中以垃圾乐器,垃圾服装,垃圾电子产品等最普遍,商贩们用洋垃圾来忽悠国内的消费者。不仅赚内消费者的钱,而且因为进口这些在国外的垃圾,还能得到一笔国外的垃圾处理费。
  也有人会向国外偷渡各种自源比如煤炭、稀有矿石甚至国家古董,完全不考虑国家的利益。
  诚然这是一个混乱的进出口时代,但无疑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当时国内还相当匮乏的食品行业压力。
  这个时候以灯塔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已经实现了农业的现代化、自动化以及高科技化。农产品的生产效率远远高出了华夏。
  不过以现在的货币汇率而言,再加上各种运输、销售成本,直接进口肉类产品,肉类的售价还是比国内高一些。所以现阶段还是以进口大豆、玉米等粮食为主。
  这就是华夏食品进口的诞生与发展。
  但丝毫不要低估了商人们对于商机的探寻能力。
  在贸易过程之中,有人发现了不同国家之间的饮食习惯差别。还是以灯塔国为例,商人们发现灯塔国是没有吃鸡爪的习惯,就连猪蹄也是经济特别困难的贫民们才会选择的食材。
  这两种食品,在灯塔国内的售价相当低廉,尤其是前者更是接近为零。
  于是便有进口商以低廉的价格购买这些肉类,然后运输回国内销售。
  而这就是赵安面前冷冻鸡爪的来历,这个低于市场的价格,再加上“白羽”两个字,赵安已经基本确信这就是进口冷冻鸡爪。毕竟现在白羽鸡的养殖还是以西方国家为主。
  不过为了保险起见,赵安还是需要再看看详细信息。鸡爪装在一个塑料袋中,而产品信息却写在外面的纸箱子上。
  产地:美国
  运输商:临海城长荣进出口贸易公司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