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19

不一样的食神[重生]——何枝

时间:2019-11-21 10:59:14  作者:何枝
  这不过这个消息并不是给赵安的,而是计父让赵安转达赵父赵母。
  之前春节的时候,计父送了自己一个朋友一瓶辣椒酱,不过因为年后的种种事情,一直到现在才主动联系计父。
  计父这位朋友原本是某国有食品企业的一名主任。在计划经济时代,食品企业可以说是整个国家最重要的命脉之一。
  但是随着过国有企业的改革与重组,中小型食品企业基本都失去了国有企业的身份,需要自谋生路。
  这名王主任也是一个有眼光、不服输的人。作为一个车间的主任,他并没有选择进入政府部门,而是借钱、贷款,购买下了原来工厂的生产设备,
  工厂原本就是做食品加工的,在计划经济时代做的是食盐、糖精加工。现在市场风云变化,他知道继续从事老本行没有任何的前途。
  他原本计划是从事肉类加工,但经过市场调研之后他发现有几家大型国有企业依然牢牢把控住肉源与销售渠道
  这个时候计父给他送的辣椒酱,让他看到了另外新的可能性。那就是一些国家认为不那么重要的食品领域,还藏着大量的商机。
  王主任很早就想要和辣椒酱的制作者见面,商量合作的事情。毕竟着辣椒酱是自己好朋友送给自己的,他不可能直接盗用别人的产品。
  一直忙到现在,工厂完全属于他,随时可以开工,他才通过计父联系上了赵安一家。
  赵安真正见到这位王主任的时候,是在蓉城一家高档的中餐厅中。连吃饭的理由都是两个小孩子的期末考试成绩不错,一起吃个饭。
  这就是华夏人的商业交流方式,不直接说商讨的内容,也不会在一个纯粹的商务场所交流,无数的生意都是在饭桌、酒桌或者茶桌上达成。
  “没想到两位就是叶氏秘卤的老板,之前经常在报纸上看到叶氏秘卤这个名字啊。”
  王主任就是典型的睁眼说瞎话,他早就了解过赵安一家的情况,知道叶氏秘卤的情况之后,心中对于合作方案有了新的构想。
  赵父赵母连忙表示了谦虚。一直到酒过三巡,双方都已经寒暄地差不多了,王主任才切入了正题。
  “上次老计送我一瓶辣椒酱,我可是一直念念不忘啊。”
  “你要喜欢的下次送你几瓶就是了。”
  赵父表现出了农村人的豪爽。
  “几瓶可不够,我周围尝过的朋友都想要,如果不是距离你们叶氏秘卤远的话,他们早就来买了。”
  “我们两正商量着把这辣椒酱做成产品,反正放的久。”
  赵母没怎么在意地说道。
  听到这里的时候,王主任脸色一凛,这夫妇二人已经有这个想法了?他今天来就为了鸡茸辣椒酱。
  这个想法正是这两天赵安侧面向父母提及。
  “肯德基可以制作番茄酱和辣椒包,我们要是也能将辣酱将制作成罐头卖就好了。”
  再加上这个两个月来,父母对于食品行业的了解,他们都认为制作辣椒酱罐头进行贩卖是可行的,就像水果罐头一样。
  之前听计父和自己父母的交流,赵安就已经猜到了这名王主任大概的目的。
  虽然很感谢计父的帮忙,但是在商业方面,赵安会尽可能想象各种糟糕可能。
  赵安可不想自家的辣椒酱冠上别人的名字,提前做好了准备。
  黄主任心中想了想,开口说道:“原来二位也有这样的想法,我是一名食品 工厂的主任,不知道有没有合作的可能。”
  接下来黄主任把所谓的合作可能详细解释了一番。
  他现在的工厂正好可以生产罐头,而且和蓉城的很多商场都有合作。
  赵父赵母可以将鸡茸辣椒酱交给他们制作和销售,他们也会以“叶氏鸡茸辣椒酱”这个品牌进行销售,然后到时候会分润部分的利益给赵父赵母。
  这已经是王主任看在计父面子以及叶氏秘卤本来有一定影响力上提出的方案,否则他更倾向于一次性买断生产配方。
  赵父赵母听了之后也有些心动,毕竟按照王主任的说法,他们基本上什么都不用做,就能有不菲的收入。
  不过所谓吃一堑长一智,他们两并没有立刻同意这个方案,而是对王主任说道:“让我们两思考一下吧。”
  王主任明显对这个答案不是满意,他觉得自己已经给出了相当有诚意的方案,而且他现在的工厂也的确需要一个很能尽快开工并且盈利的答案。
  “王主任,你就是在国有企业里待久了,什么事情都风风火火的,你让别人好好想一想。”
  计父突然开口说道,其中的偏袒不言而喻。
  王主任和计父也是老朋友,看来计父对于这家人是真的好啊。于是王主任很无奈地说道:
  “那你们可以快点做个决定,工厂能找一天开工那是最好的。明年有个食品展览,我还想着能参展呢。”
  赵母答应下来,毕竟叶氏秘卤更多是她在做决定。
  而一旁的赵安心中十分感谢计父,但是又不能表现出来,只能又给计嘉树夹了一筷子他喜欢吃的菜。
  他知道自己父母再怎么考虑估计也没多少新的想法,毕竟商业上的事情,他们这还是第一经历,没有任何的经验。
  赵安心中已经想好的大致的方案。
 
 
第55章 一年
  不过赵安几天前就已经投出一篇名为《食品品牌与加工》的稿件, 估计这两天就能刊登出来了。
  赵安心中感叹道:赵季安这个身份真好用。
  果然很快赵父赵母就看到了这篇报导,其中的一些意见和结论直接被采用。
  在赵安开学之前, 赵父赵母在计父的牵线下, 终于和王主任签订了合同。
  合同规定:
  红秀食品企业为荣兴食品厂提供“鸡茸辣椒酱”的生产配方以及技术指导。
  而荣兴食品厂则负责鸡茸辣椒酱的生产和销售。五年之内红秀食品企业不能与其他食品厂签订生产、销售合同。
  当然红秀食品企业拥有“鸡茸辣椒酱”的品牌以及利润分成权力。
  以及一些其他相关事项,比如红秀食品企业可以不定期抽检荣兴食品厂生产的辣椒酱,如果食材、卫生方面不符合相关规定,红秀食品公司有权解除合同等等。
  合同有限期为五年,五年之后重新签订。再同等合同条件下, 红秀食品企业应该优先选择荣兴食品加工厂。
  荣兴食品加工厂自然是黄主任自己的加工厂, 而红秀食品企业司则是赵安他们家成立的第一家企业。
  之前的事情就已经让赵父赵母有了想要成立食品企业的想法, 最近几个月他们对于企业也有了不少的了解。
  辣椒酱这件事让他们两人终于下定决心成立企业, 但是红秀食品企业的成立也是一个麻烦事。
  论各种类型企业的发展趋势和各种特征,股份有限责无疑是最好最优解。
  但94年《公司法》对于股份有限公司还有资本、验资诸多方面的限制。赵安他们家现在并没有那么多资金成立股份优先公司,最后选择了个人独资企业。
  也就是红秀食品企业。
  至于投资人则是赵母叶红秀,就连公司的名字也是从赵母的名字中摘出。
  就算是一人独自企业, 在城里的时候也因为赵母的农民身份被遭遇很多阻拦。最后还是王主任帮忙,让赵母从农村户口转为非农户口。
  一人独自企业的特点就是投资人只能有一个人,夫妻二人商量之后最后决定由赵母来担任投资人。
  他们已经商量好红秀食品企业以后主要负责的就是叶氏秘卤有关的事情, 而叶氏秘卤可以说是依靠赵母才顺利经营至今。
  赵父果断决定将公司命名为红秀。
  一开始赵母还是有些不好意思, 但赵父给她说了自己的一些想法之后,赵母便过度按答应下来。
  随着这段时间对于餐饮行业的了解, 赵父已经明白餐饮行业不仅仅是会制作美食就可以了。
  那些人们看不见的供应、运输,才是餐饮行业的基石与保障。
  现在已经与王主任签订了鸡茸辣椒酱的代理销售合同,虽然王主任他有稳定的辣椒与鸡胸肉货源, 但从经销商处进行购买。
  原材料从土地到工厂这个环节本来就有利可图,既然鸡胸肉也有了销路,那饲养白羽鸡也具有了可行性。
  当然让赵父做出这个决定的另外一个原因是现在蓉城回下东村也就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完全可以两边跑。
  赵父心中现在也有一颗火热的事业心,不仅仅是为了赚钱,同时也是为了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对于自己父母的这个决定,赵安自然是百分百据的支持。
  因为签订合同的缘故,赵父赵母也第一次与律师打交道。在律师的帮助下,赵母为叶氏秘卤的连锁也帮拟定了相关的商业合同。
  这一次赵母可没有再天真地想要为所有的连锁店烹制卤菜。
  其中有食品领域相关书籍的启发,同时也有荣兴食品加工厂和黄主任的功劳。
  在正式签订合约之前,赵父赵母去荣兴食品加工厂实地考察过。
  最大的收获就是如何将复杂的烹饪过程、食材比例进行量化和标准化。
  按照黄主任的话来说就是“在不考虑成本的情况下,别说辣椒酱可以进行批量生产,就连你们家的卤菜也可以。”
  只要完美的控制温度、食材、制作过程等等,基本上可以还原赵母卤菜九层以上的味道。
  只不过现在的生产技术决定了卤菜没有办法长期保存,毕竟卤菜不能采用高温巴氏消毒,封存手段也还不足够发达,最终的价格在市场上没有任何的竞争力。
  所以黄主任放弃了卤菜这个产品。
  但这种程序化的生产无疑是扩大叶氏秘卤经营的方式,赵母在工厂员工的帮助下,将叶氏秘卤的卤料进行了材料和制作流程的标准分析。
  于是红秀食品企业与荣兴食品加工厂又达成了一个协议,委托荣兴加工厂卤料。
  这样一来未来的连锁店就可以自行购买卤料和食材,然后自行卤制。
  当然赵母也有在合约中规定求连锁店必须购买叶氏秘卤出品的卤料,而且食材也必须从指定原材料供应商处进行购买。
  这就是叶氏秘卤未来的利润来源,极大降低了赵母的工作量,同时也保证了叶氏秘卤的品质。
  尽管已经把合同已经敲定好,但是赵母最近并没有忙着公布连锁店的消息,她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在荣兴食品加工厂上了,她有参与辣椒酱的制作、包装等诸多环节。
  最近忙地天昏地暗,赵母不得不招聘了她人生中的第一名员工,一名姓李的中年男子。
  每天负责帮忙运输、清洗食材,以及销售卤菜。总店、一店、二点卤菜的烹饪还是由赵母亲自负责烹饪。
  九月初的时候,赵父则已经开始回到下东村开始修建养鸡场了。他想在入冬天之前把饲养场给搭建好。
  除此之外,赵父开始到处寻找白羽鸡苗的销售商。
  在某次聊天过程之中,赵父向王主任提及了自己在寻找白羽鸡苗的事情。
  王主任直接说:“你去问问老计啊,他认识很多SC农大的教授。”
  王主任认为赵父和计父之间肯定关系莫逆,否则之前计父也不会帮他们牵线。
  赵父还没好意思对计父提起这个事情,计父就通过王主任了解到这件事。直接帮赵父引荐了SC农大的教授。
  SC省农业科学研究最优秀的便是农大,这名教授研究的方向正是家禽饲养。恰逢国家在推动农业现代化,白羽肉鸡便是其中的一个项目。
  在和赵父深入沟通之后,教授发现赵父他们家完全具有饲养的条件,而且连销售都不用愁了,特别开心。
  于是农大教授向赵父提出了合作协议,饲养他们指定的白羽鸡苗,并且严格按照规定喂养饲料、接种疫苗。
  这样的饲养饭方式会增加不少的成本,但这属于农大的科研项目之一,赵父饲养可以获得少量的科研补贴以及利率较低的农业贷款。
  更重要的是饲养过程中可以全程获得农大的技术指导。
  这才是赵父最关心的事情,本来喂养白羽鸡赵父最担心的就是缺乏经验,导致出现鸡瘟,血本无归。
  现在有农大科研团队的全程免费指导足够让赵父喜出望外,其他的补贴在赵父眼中反而没有那么重要。
  所以赵父爽快地与农大教授签订了合作协议,然后信心满满地投入了白羽鸡饲养大业中。
  这两个月来,赵父赵母的事业可以说是经历了大起大落。在叶氏秘卤蒸蒸日上的时候,因为决策失误而口碑下滑。
  然后鸡茸辣椒酱和白羽鸡又让赵父赵母看到了更远、更明亮的未来,赵父赵母知道这其中有百分之八十都因为计父的帮助。
  计父请客吃饭都好几顿了,更别说主动帮忙练习教授、律师之类的琐事。
  他们也知道计父平时工作特别忙,所以心中感动更盛,便想请了计嘉树一家吃饭,表示感谢。
  当然,两家人的邀请和应答方式都很特别,完全是通过赵安和计嘉树进行传话。
  第一天
  “小树,我爸妈说周末想请你爸妈吃个饭。你问问叔叔阿姨周末空有没有空啊?”
  第二天
  “安安,我爸妈说不用这么麻烦。吃饭什么的就算了。”
  第三天
  “小树,不行。我爸妈说一定要感谢你爸妈。”
  第四天
  “安安,我妈说了,如果要吃饭的话,那就别去外面吃了。不如自己在家里吃一点,外面厨子还没有阿姨做饭好吃呢。”
  第五天
  “小树,那星期天的中午,你带着叔叔阿姨到我们家吃饭,别忘了这件事。”
  第六天
  赵安和计嘉树安心地练了一天的琴,没有任何大人的打扰。
  第七天赵安家中
  四个大人在饭桌上寒暄,赵安和计嘉树就在一旁默默吃饭。
  “以后还是装个电话,老是让两个孩子传话也麻烦。”
  赵母和计母开始了摆龙门阵模式。
  计嘉树就先抢着开口说道:“不麻烦,不麻烦,一点都不麻烦。”
  计母一眼就把自己的儿子给看穿,说道:
  “赵安他们家有电话以后,你就可以随时给赵安打电话了,平时你们也好交流一些。”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