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着数以百的农户、种植场, 每天蔬菜就是从密云这样的郊区被运输到京城的农贸市场之中。
食品的运输之路就像是心脏周围密密麻麻的血管, 保证着京城的正常运转。
此时赵安和赵父正在密云的种植基地里参观, 同时和基地主人交流。
为了建立稳定的食材供应链,赵父还是决定来到生产一线, 如果能够从源头开始建立供应链,成本又可以降低一大截。
但是真正看到密云的种植基地后, 无论是赵父还是赵安,都发现自己想的还是太简单了。
虽然赵父的农活生涯足有数十年, 但是赵父一直生活在南方的山林地带。
地形基础就决定了农业的类型,SC省多以小户农业为主。
赵父之前所建立的供销模式都是以此为基础,但是到了密云却发现这些基础不再适用。
地势平坦的平原,适合于农业的集中发展。
现在密云的种植基地已经成型。赵父想像以前一样,直接和小农户签订合同,然后来供应自家的餐饮店使用,不再具有可行性。
还是那个原因,现在赵安家餐饮消费端的规模还是太小, 真正的消耗量和种植基地的产量比起来根本不值一提。
“爸, 也算有收获了。”
两人刚从种植基地走出来,赵安安慰自己的父亲。
虽然没有直接建立长期的农产品供应合同,好歹也弄清楚了京城周边农产品的收购价格, 远比直接在市区内购买要便宜和新鲜的多。
只要不是普通家庭称斤轮两的购买,种植基地都愿意购买。而且密云这边的农产品也足够丰富,基本上能够满足赵安他们的需求。
赵父刚才已经粗略计算过,只要卷饼天下和叶氏秘卤在京城分店的数目能够达到三、四家,那就可以每天自行从密云这边进货。
哪怕算上货运费用,也能够压低不少成本。
“没什么,就是觉得和自己想的不大一样。”
虽说赵父来京城的首要目的是为了帮赵安和自己老婆处理分店的食材供应,但说赵父心中没有一点更大的想法那是不可能的。
自己妻子和儿子都能够在京城开设分店,他的想法自然也是复制自己在蓉城的经营模式,建立供应渠道。但今天的密云之行,发现京城附近的种植基地已经形成了比赵父还要系统的供应链,难免让赵父有些灰心。
“其实可以专门做高端的食材供应啊,或者专门分门别类的供应,或者是不同地区的特色农产品供应。”
农作物的种植是一件极具地理特色的事情,广袤河山、物华天宝可不是说着玩。同时也意味着严格受到地理的限制,淮南为橘,淮北为枳,便是这个道理。
在西方国家,因为土地性质的关系,土地集中的现象很明显。而在华夏,农产品市场一直没有真正的放开。只有真正国/家企业,才能超越地理的限制。
哪怕是二十年之后,基础农业产品依然排斥着资本的进入,比如稻米、玉米、小麦这些主食领域。
而这些才是那四家那被誉为掌握着世界粮食生意的“ABCD”四大粮商[1],真正能成为世界顶尖企业,并且无论世界经济形势如何,都岿然不动的原因。
很显然这样的发展路线根本不适合赵父,同样也不适合华夏任何个体商人。
但华夏的市场太大了,哪怕抛开这诸多限制,华夏的私有食品供应企业也逐渐寻找出独属于自己的市场之路。
而赵安刚才说的这一句就是对于后世一些成功商业模式的总结,比如提供实际各国特色食材的高端食材商店、以海鲜为卖点的生鲜店或者是某个城市乡村的当地特产等等。
这些特色模式依然建立起了一个农产品帝国,规模之庞大,举世瞩目。
当然像那种每天都要按摩、听音乐,售价高到299元/斤的野猪肉,或者是几个不知所谓的大师亲自卖茶这种事情,到底几分是真正食材品质的提升,几分在收割智商税,赵安也不好多做评论。
“哪有那么容易,等你爸再想想。”
赵父虽然能够感觉到这些年农产品市场的不断发展,但是他总觉差了点什么。
虽然在建立自己的生意上受挫,但是赵父到来之后,给予赵安的帮助显而易见。
在三家不同商店正式开业之前,赵父就已经帮赵安把所有的产品供应敲定。接下来就等着餐饮店开业后的日常运营。
这就不需要赵父继续待在京城了,毕竟蓉城还有很多事情需要赵父去做去。
在看过京城周围的种植基地模式后,赵父下定决心回蓉城推广这一模式。
虽然他没有办法承包更多的土地,但是他完全可以直接和农民签订协议,在提供一定资金、技术帮助的情况下,签订长期的收购合同。
之前下东村还是有大量的农民选择了改种果树,这件事后来甚至闹到了市政、府的农业部门。
因为某些原因,赵父最后并没有起诉违约的农户,而且损失不小。但有和政/府搭上线,政/府方面也有意推动这样直产直销的农业模式。
再加上荣兴食品王老板、农大教授等诸多关系,种植基地的推广并不是多大的问题。
至于之后的销售,则需要赵父自己去打开市场了。
就此事赵安已经和自己的父亲反复商量过数次,拟定了一个大致的方案出来。
就这样在1998年到来的前夕,赵父又风风火火地回了蓉城。决定在明年开春之前,把种植基地的事情,做个大概的框架出来。
看着突然空荡不少的租屋,赵安还有些不习惯。就在赵安准备把自己的枕头、被子从计嘉树屋子搬回自己屋子的时候,意外再次降临了。
“妈,你要来也提前说一声啊。”
赵安刚从火车站接到赵母,正把赵母的行礼往出租车上搬。
“我之前有给你爸说,你爸难道没给你说?”
赵母也很诧异。
想起昨天晚上自己父亲临时打电话给自己,然后说了一句“你妈明天早上八点半到京城,你记着去接她”后,立刻把电话挂掉。赵安便知道,一定是自己父亲最近太忙,把这件事给忘了。
虽然赵安很想帮赵父说两句好话,但是现在不是自己父亲死,就是自己亡。赵安只能心怀愧疚地出卖自己父亲:
“我爸昨晚才给我说。”
仔细看了看赵安的表情,确定自己儿子不是在撒谎后,赵母露出一个微笑,说道:
“等我回蓉城,再和他算账。”
不自觉打了一个寒颤,赵安转移话题说道:
“妈,你到京城来做什么啊?”
“马上三个店铺就要开业了,你是准备放弃学习呢?还是想忙死别人小王呢?”
的确如赵母所言,临近开业,赵安都快要忙成陀螺了。每天都要检查最后的事项、培训员工、确定宣传方案……
现在赵安每天都是课后就往央音这边跑,和王泽刚一起忙到大半夜,然后在租房内休息,第二天一早又匆忙回学校上课。
他也不是没有想过让自己母亲来帮忙。但是赵母在蓉城的事情也不少,最近赵母在SC省内各个城市到处跑,“卷饼天下”、“叶氏秘卤”都进入了快速扩张的时期。
“妈,你能来实在太好了。”
“你啊,还是再招点人吧,别人小王都已经几个月没回蓉城了。”赵母用手指按了按赵安的眉心,一点都不让自己省心的孩子。
“知道了。”
这件事赵安也很头疼。能招聘到像王泽刚这样得力的下属,赵安都觉得自己是运气好。
还是那个问题,看着赵安的年龄大部分人就不愿意来应聘。让自己父母去帮忙招聘的话,一般员工还行,但是真正的高层管理岗位,还是要自己挑选。赵安脑海中突然有了个想法,但现在的当务之急是:
“妈,那我先送你去宾馆休息一会吧?”
“你什么意思,你爸就和你一起住,我一来让我去住宾馆?”
赵母在意的不是钱。虽然嘴上不说,但是几个月没有看到赵安,赵母心中还是很想念赵安。
于是赵安便直接带着赵母来到了自己和计嘉树“合租”的屋子里。
刚一开门,就看到计嘉树在厨房里煮面。
“阿姨你来了啊,我昨天听说你今天早上的火车到京城,我在给你煮面呢。我在北方学了一句话,叫做出门饺子回家面。你快点来尝尝。”
看到计嘉树,赵母直接把手中的全部行礼丢给赵安。然后走过去说道:
“小树,你也太辛苦了。来来来阿姨来做。”
赵安看着自己母亲和计嘉树在厨房里相亲相爱的场面,只能默默搬运行李。至于行礼的归宿,自然是原本属于赵安,但赵安根本没有居住过的房间。
等赵安从房间里出来的时候,赵母和计嘉树已经坐在桌子上吃面条了。
“这是你的面,小树给你做的,还不赶快谢谢别人。”
“谢谢小树。”
先是感恩之后,赵安才敢拿起筷子。刚刚吃下第一口,计嘉树就在一旁紧张地问道:
“怎么样?”
这个时候赵母瞥了赵安一眼,其中意味不言而喻。
赵安立刻说道:
“很好,很不错,很有灵感。”
至于到底味道如何,这世上恐怕只有寥寥几人有幸得知了。反正在未来的岁月里,赵安主动承担下了家庭煮夫这一角色。
与此同时,赵安和计嘉树同床而眠的日子,又得延长下去了。
第96章 西双分店
下课铃声响起, 赵安把课桌上的《宏观经济学》收入书包中,寝室的几个人立刻走了过来, 把赵安为在中央。
“小八,明天怎么过啊?一起出去玩啊。”
郭凯对赵安挤眉弄眼, 他就是个闲不下的人。明天正好又逢新年三天假期, 郭凯早就想组织寝室的人一起出去玩。
“我明天有事, 没时间。”
面对寝室的邀约,赵安只能表示歉意。这段时间几个室友约了他好几次, 他都因为分店的事情拒绝了,此时双手合十向室友们道歉。
好汉不吃眼前亏, 他要是不服软,他都猜不到自己这些不靠谱的室友会怎么“处理”他。
明天就是“卷饼天下”和“一棵树”西双分店开业的日子, 赵安无论如何都没有办法脱身。
然而郭凯可不吃这一套,他已经被看上去成熟稳重的赵安骗过无数次了,继续唠唠叙叙地抱怨:
“你一天到晚在瞎忙些什么,以前只是周末看不见你,现在连周一至周五也看不见你。”
一旁的寝室老大也余永元开口说道:
“小八,你最近的情况我们很担心。每天除了上课,完全看不见你的人,晚上连寝室都不回。老三是怕你有什么心事, 所以才说大家一起出去玩玩。”
寝室其他人也点头劝说赵安, 这让赵安更愧疚了,他也没想到自己最近的忙碌会让大家这么担心。
赵安一开始也不是没有想过,给寝室大家说一说他最近到底在忙些什么。但是该怎么说呢?赵安犹豫了片刻说道:
“我最近在忙开店的事情, 很多事情我都要处理,所以没有时间回寝室。”
“得了吧,小八,你就别骗我们了。我们是担心你出什么意外,你编谎话也编个真实点的啊。”
不只是郭凯,其余几人也一脸的不相信。
赵安无力辩解,他就知道会是这个解决,谁会相信一个十六岁的大一新生在忙着开店的事情呢?但是让他随便编造个理由,他又不愿意。
并不是因为怕麻烦,只是不想敷衍关心自己的室友而已。
“今天你不说实话,你就别想走了。”
余永元一声令下,郭凯、江天华、解文成几人便立刻扑上来,准备擒住赵安。还好赵安有所准备,冲出重围,拿着书包就往外跑。
1998年1月1日。
元旦这一概念在华夏也越来越流行,虽然不像春节那样阖家欢乐,但是人们都很愿意出门逛街,或是购物、或是就餐。
作为京城如今最繁华的商圈,西双更是人头涌动。与此同时西双也迎来了两家新的店铺,“卷饼天下”和“一棵树”。
两家店铺临街而立,从装修上,就能一眼看出是不同类型的店铺。而但是来往路人都知道这两家店十有八九都是同一个老板。
因为两家店铺门口都有各自的宣传玩偶,憨态可掬的人偶不仅仅在自家店铺门口表演,还主动走到街道中央进行表演。
两个体型可爱的玩偶相互互动,有时挽手转圈似乎关系颇好,有时“打架斗殴”,甚至直接当街斗舞。
尤其是跳舞的时候,更是吸引了路人驻足观看。两个身材比例接近四比一的人偶,一会民族舞、一会儿踢踏舞。无论多么正经的舞蹈,在人偶身上都显得特别搞笑。
中间还专门设计了两个人偶为了争宠,而大打出手的桥段,这由赵安根据卓别林大师经典默剧的桥段进行改变。喜剧效果可想而知,很快便将观众们逗得捧腹大笑。
围观者无不捧腹大笑,面对这样的笑声人偶似乎有些难过,于是坐在地上还是用胖嘟嘟的拳头揉自己的双眼。唯有孩子走上前哄哄人偶,它们才愿意站起来继续表演。
然而这样的桥段只会让观众笑得更大声。
这样的人偶趣味表演还是路人们第一次看到,于是里三层外三层,将步行街道中央围了个水泄不通。
这两个人偶的工作人员,都是赵安专门聘请的舞者。为了今天的宣传效果,赵安提起那已经联系他们,并且亲自给他们排练了好几天,要知道两人每天的工资都是好几百元。
暂时充当会计的王泽刚,每每给他们发放工资的时候,都很心疼。但看到此时的表演效果,王泽刚也不得不说一句价有所值。
每表演一段时间,人偶便会休息一会。趁着这个时候店铺员工便会在一旁发放传单,他们身上穿着与各自吉祥物颜色统一的制服,十分醒目。
观看了堪称创意无双的表演,路人们也愿意接过宣传单,并且花上几分钟了解宣传单上的内容。
无论是卷饼天下还是一棵树的开业优惠活动都十分丰富,很明显这是一贯 “低价招揽客流”的宣传方案。
64/152 首页 上一页 62 63 64 65 66 6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