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跃华已经构建起了一张庞大的供应网络,网络上每一个终点都是食材消费者,而这也代表着远远超乎常人想象的商机。
“小树,你怎么这么聪明呢?”
赵安忍不住揉了揉计嘉树的头,没想到计嘉树居然在经商方面还有天赋,这么好的创意居然是在不经意之间想出来的。
然后计嘉树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他正夹着一片羊肉在锅里涮,被赵安这一打扰筷子一松,羊肉就消失了,就如同石落大海,无处可寻。
好不容易烫好的羊肉,就这么消失了。你说计嘉树怎么可能开心,回过头恶狠狠地看了赵安一眼。
赵安这才注意到计嘉树的羊肉片被自己给弄没了,这对于计嘉树来说可是头等大事,赵安不敢怠慢,立刻夹起两片羊肉往锅里涮,准备戴罪立功。
第123章 合同(上)
周末李桦专门把计嘉树叫到自己的家中, 这已经不是计嘉树第一次来教授家了,除了熟悉的师母以外客厅沙发上还坐着一名身形消瘦的中年男子。
“嘉树, 来, 这位是音娱公司的负责人旦先生。”
李桦主动帮计嘉树引荐, 同时也向对方介绍计嘉树。
这个时候计嘉树已经明白自己老师叫自己来家中做客是为了什么了,他礼貌地向对方打招呼, 然后将自己手中带来的两个塑料口袋打开。
一个塑料口袋里装的是一些水果, 香蕉、红提、柿子。计嘉树驾轻就熟地把水果放在茶几上的果篮里。
然后另外一个口袋则还要大一些,但是旦先生隐隐约约能够看到里面全是些食材, 有肉、有鱼、有白菜、有西红柿等等。
“老师,我先把这些菜给师娘拿进去。”计嘉树提着口袋说道。
“放好就快出来,别在里面带着, 等会厨房都被你炸了。”李桦不放心地嘱咐到,而计嘉树则有些不好地摸了摸自己的鼻子。
看着两人的互动,旦先生确定这是二人真情实感的流露——李桦教授并不是在提醒计嘉树快点出来和他套关系,而是真的担心计嘉树在厨房里弄出麻烦。
再联想到刚才看到的水果和蔬菜,这就有意思了。
“李老, 这计嘉树真和你没点血缘关系?”
“怎么可能有, 我到希望我孩子能像他一样听话, 看看他现在一天到晚就在海城搞什么创业, 一代都不让我和他妈放心。”
李桦抱怨了几户,言辞中流露出对于计嘉树的喜欢一览无余。
“这孩子对你们也挺好的。”
旦先生没头没脑地说了一句,但是李桦却笑得十分开心。
有些行为见微知著,计嘉树带来的水果全部是时候冬天吃, 又营养的水果,而且都是简易包装,显然对于李桦夫妇的喜好十分了解。果盘这种东西虽然很普通,但计嘉树如此熟练地摆放水果,很明显不是第一次做这种事情了。
至于另外一个口袋也大致如此,全部是冬天温和、滋润的食物。
而且这两个口袋也很抢眼,上面印着“格选生鲜”四个大字。格选生鲜现在在京城也算是出了名的存在,绝对安全、健康的代表,虽然并不算最昂贵的食材,但绝对是最让人放心的食材。
计嘉树专门为李桦教授去格选生鲜购买食材,也真的很有心了。虽然还没有与计嘉树正是交流,但是旦先生对于计嘉树已经充满了好感。
李桦也晓得一脸骄傲,有着这么一个学生的确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情。
如果他们知道计嘉树算半个格选生鲜的股东不知道作何感想。
等计嘉树从厨房回来,李桦便让计嘉树坐在自己的身边。刚才李桦已经看出旦先生对计嘉树十分满意,此时也就不再寒暄,直接进入正题:
“嘉树,我想你也听过音娱公司的名字,在我们内地也算是不错的音乐公司了。这种大人物平时我也没法经常简单,今天难得叫他来家里吃个饭,但是能不能抓得住机会就看你自己了啊。”
旦先生在心中笑着骂了李桦一句老狐狸,这种以退为进的口气就是想让他多给几分人情面子。
什么叫做难得叫他来家里吃个饭,计嘉树之前创作的三首歌都给他看过了,今天完全是逼他来这里表态嘛。
不过旦则辉也是一个谨慎的人,他不可能因为李桦的一面之词就判断计嘉树的潜力到底有多大,哪怕从简历上来看,他对计嘉树也充满了兴趣。
“李老,听说你家里那台钢琴还不错,要不敢给我们听听吧。”
“哎呀,我年纪大了,手也不灵活了,让我学生弹给你听听吧。”y
于是三人来到了李桦的工作间。
虽然李桦是一名声乐教师,但是他也相当喜欢钢琴。当初对计嘉树格外留意与计嘉树的钢琴履历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计嘉树也没有推脱,他直接弹奏了几首最近和赵安一起练习的钢琴曲。
李桦一边听一边点头,计嘉树这一点也很让他满意。这三年来计嘉树从来没有放松过对于钢琴的学习,而且从来不吃老本。
无论是学校的演出、专业课的考试还是偶尔到他家里的演奏,都是不一样的歌曲,可以看得出来计嘉树依然在古典音乐的海洋中不断吸取着养分。
“嘉树,这几首曲子是你才学的吧。我以前从来没听你演奏过。”
李桦刻意指出这一点,生怕旁边的旦则辉不识货。
旦则辉这个老江湖再次会议,但是他依然没有贸然开口。
钢琴在他这里只是一个加分项而已,他真正在意的只有两点,一是相貌,这一点在他看到计嘉树的一瞬间,就在心中给出了一个几近满分的成绩,但是他可不会说出来。
他,本质也是一名商人,是商人就要懂得压价。压价就不能主动说卖方的商品好。
于是旦则辉继续说道:
“之前,听李老说你有几首原创歌曲,不介意让我欣赏欣赏吧。”
计嘉树已经知道对方的目的,自然不会拒绝,于是依次演唱《邂逅》、《琴人》、《音乐恋人》三首歌曲。
如果说有人的喉咙被上帝祝福过,那计嘉树一定是其中之一。
具有男性的力量感、青春感与澎湃感,但是又拥有几分女性歌手拥有更多的细腻与温柔,让计嘉树能够把他的情感完完全全传递到听众耳朵之中。
更让旦则辉满意的是,计嘉树唱歌没有一丝一毫的匠气。
央音作为华夏最高的音乐学府,对于学生们的基本实力要求颇高。央音的每一名学生每天早上都必须进行晨练,发音、吊嗓等等,技巧方面的考试更是多如牛毛。
这样导致的后果就是央音的学生很喜欢炫耀自己的技巧有多么的高明。音域、气息都是可以量化的存在,但是感情绝对不是。
就比如《邂逅》这首歌,明明唱的是年轻人邂逅的青涩感情,如果一直用圆满、高昂的声音进行演唱,时不时再加个颤音、连音,你能够感受到属于年轻人的青涩吗?
技巧需要,基本功需要,但这一切都是为了歌曲的情感而服务。
这就是为什么有那么多实力顶尖的歌手,却很那引起听众的共鸣。
旦则辉从不担心计嘉树作为央音年级第一名的实力,他担心的就是计嘉树技巧由于而感情不足。
而计嘉树做得很好,在《邂逅》的时候基本收敛了自己所有的音乐技巧,而在《音乐恋人》这首有着一个音乐故事背景的歌曲中适当地表现了自己的情感。
可以说是收放自如。
现在旦则辉心中已经有了几分志在必得的想法,接下来就是谈判、交流的时间了。
第124章 合同(下)
“计嘉树同学, 我们来谈谈正事吧。”
旦则辉说这话的时候表情依然没有什么变化,但是计嘉树知道旦则辉对于自己的条件很满意。
因为赵安告诉过他, 在商场谈判的时候不能单纯从对方的反应来推测对方的心里价位, 有很多需要考虑的因素。
比如旦则辉这样一开始没有流露出任何兴趣, 表现冷漠,但是在看过后主动提起买卖的购买者, 那就证明他的购买意愿很强烈。
“嗯。请旦先生说吧。”
虽然娱乐圈离自己仿佛只有一步之遥, 计嘉树依然保持着冷静,他牢记赵安的话:
在和对方谈判的时候, 绝对不可以掉进对方的语言陷阱,也不要完全相信对方的说辞。
旦则辉一开始并没有和计嘉树说签约的事情,而是和计嘉树聊起了目前华夏的音乐市场以及音娱的地位。
99年前后, 华夏的歌曲市场依然由港城和湾省占据绝对的优势。
无论是港城歌坛的四大天王,还是湾省这几年涌现出的新锐歌手,可以说是华语音乐的风向标。
除此之外,与华夏接壤的南寒国的偶像组合也在快速地入侵着华夏的市场,团体、舞蹈、快歌、偶像, 各种概念席卷而至。
这是一个华夏大陆流行音乐刚刚开始发展年代, 同样也是个遍地都是机会的时代。
而音娱前身是华夏音乐出品集团, 一个国有公司的下属单位。这几年改制、分离后才进入了资本市场。
虽然目前音乐拿得出手的艺人不多, 但是大陆内地的音乐80%以上的唱片发行发行都会通过音娱公司。
申报、宣传、制作、发型,音娱手中有完整的产业链。
“所以只要你想在大陆以歌手的身份出道、进行活动,音娱现在将是你现在最好的选择。”
在旦则辉的口中,充满了对于音娱的自信, 毕竟他们拥有国家牌照,占据着渠道上的主动。
“那请问音娱公司现在有哪些艺人呢?”
计嘉树一脸天真地问道,而听到这个问题的旦则辉明显有些尴尬,然后进行解释。
“音娱也刚成立不久,现在主要的业务还是唱片市场,艺人方面的工作刚刚展开而已。”
“也就是说音娱现在对于艺人发展方面根本没有任何的基础是吧。”
“还是有一些基础的,我们和各大杂志、电视台都有很好的工作交流,还有……”
旦则辉脸上的笑容有些僵硬。
虽然对方说得都是实话,但是自己听了就是想打人。这是旦则辉此时唯一的感受。
如果换个人来说这些话,旦则辉会觉得对方是在故意挑刺。但是看了看计嘉树的脸,他又打消了这个念头。
长着这么一张单纯、善良的脸,计嘉树应该是个很简单的人吧。
一旁的李桦教授从一开始就没有说话,这次他只是做个介绍人,如果开口的话难免会帮计嘉树说几句好话。
这样一来旦则辉看在他的面子上,肯定会让渡出一部分利益。
欠旦则辉人情债都是小事,最重要的是李桦可不认为自己能够比计嘉树争取到更多的利益。
计嘉树这小子,长着一张极具欺骗性的脸罢了,就没看到他和谁争论的时候输过。而且计嘉树有自己的想法,李桦决定自己还是不要插手。
至于计嘉树这些谈判技巧,计嘉树自认为都是跟着赵安学的。经常看着赵安和其他商人交流、谈判,自然也有所长进。
然而对于这样的“控诉”,赵安坚决不承认。正常双方在交流的时候的确会指出对方的不足,以期获得一个更低的价格。
大家都是你来我往,互相挑刺,不会给对方留任何情面,所谓商场如战场,便是如此。
但你计嘉树指出别人的不足,别人还会以为你是好心好意。你怎么好意思说是我交给你的?
对此赵安的唯一评价便是:所有的天然萌切开都是自然黑。
旦则辉也知道不能一直让计嘉树掌握谈话的主动权,于是他换了一个话题说道:
“我们公司现在对于音乐市场已经有了足够深入的研究了,现在市场主要可以分为两类偶像,一类是实力派,主要通过大量的音乐作品来开阔市场,另一类则主要是偶像派,拥有比较良好的外形,这对于聚集粉丝很有用。
我们会根据我们艺人的特点来展开宣传活动,制定专属于每个合约艺人的发展路线。”
旦则辉原本的想法是把计嘉树带入一个完全不熟悉的领域,让对方因为不自信而逐渐交出谈话的主导地位。
“但我觉得我的实力和外形都还蛮不错的。外表方面我就不多说了,至于歌曲创作方面,我也有自信不会输给别人。”
说这话的时候,计嘉树一脸的坦然。然而对面的旦则辉则感觉有些胃疼,虽然计嘉树说的是实话,但是我们华夏人的传统美德呢?你就不能谦虚一点吗?
他也承认计嘉树各方面的条件的确很出众,否则他也不会亲自来李桦教授的家中做客,以他的级别还不需要亲自来签约一个新人。
“你的确很优秀,但是像你这样优秀的人每年都有,想要在乐坛创出一片天地,你还是需要公司的力量。我们音娱绝对是内地最有实力的娱乐公司,你可以好好考虑一下。”
计嘉树也不会继续和对方死缠硬打,过犹不及,他也不想一开始就给对方留下一个得寸进尺的印象。
两人谈论了一些关于计嘉树未来的发展规划,旦则辉并没有直接提供合同,他不想对于这份合约表现得太积极,以及很多事情都需要事先讨论。
“旦先生,我有一个问题需要事先问一问。”
“请说。”
“如果我和音娱签约的话,什么时候能出专辑呢?”
这是计嘉树一直渴望的事情,赵安在十八岁的时候创办了属于自己的公司,所以他也希望自己十八岁那一天能够发行自己的音乐专辑,才能够与对方并肩。
很多歌手在于经纪公司交流的时候都会提出这个问题,毕竟发专辑是每一个乐坛新人的梦想。旦则辉也很有经验:
“发专辑不是那么简单的一件事情,我们公司也需要考虑市场反应。所以我们一般会先让歌手演唱一些单曲,然后参加各种曝光活动,等有一定的人气之后再考虑出专辑的事情。”
“这个过程大概需要多久呢?”
“一般情况下一年左右。”
这还是考虑到计嘉树的实力以及有一定人气基础才给出的答案。
“这个时间太久了,我想在十八岁的时候发行我的专辑。”
十八岁?旦则辉听到这三个字望了李桦一眼,这是什么情况,李桦不是告诉自己计嘉树是一名大三的学生吗?
84/152 首页 上一页 82 83 84 85 86 8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