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19

不一样的食神[重生]——何枝

时间:2019-11-21 10:59:14  作者:何枝
  李桦教授很不好意思地轻轻咳嗽了几声,他自己都忘了这件事了,主要是平时和计嘉树相处的过程之中,计嘉树表现的远比同龄人还成熟。
  于是李桦便把计嘉树年龄的事情说了出来,而旦则辉的眼神也越来越明亮。
  并不是出道年龄越小越好,但是计嘉树这种特殊情况,如果能在十八岁的时候发型属于自己的专辑,本身就可以作为一个宣传点。
  于是旦则辉说道:
  “如果你和音娱签订合同的话,我可以保证你在2000年发型你的专辑。想要在十八岁生日之前发行可能性不大。音乐专辑的制作周期本来就比较长,包括前期的曲目准备、录音、宣传、发行,流程很多。
  强行压缩制作周期的话,可能会导致专辑曲目质量较低,而且公司的成本也会达到一个夸张数字。我可以负责的告诉你,除非是有人自己出钱,委托我们制作发行,然后他们自负盈亏,音娱公司才有可能会制作周期不到半年的专辑。”
  旦则辉看得出来计嘉树很想在十八岁之前发行专辑,但是他深知这件的成本有多高,又不愿意放弃计嘉树这么优秀的苗子,于是花费了很多精力和时间向计嘉树解释其中的缘由。
  有些事情必须要在和计嘉树签约之前达成一致,否则签约之后再因为这些事情而发生争执,对于双方来说都是浪费时间。
  当然旦则辉愿意这么做也有一部分原是因为李桦,毕竟李桦在流行音乐圈的影响力可不小。
  计嘉树认真听着旦则辉的解释,同时心中默默盘算。
  一张专辑大概要十首歌左右,他现在已经完成的作品有三首,还有四、五首已经初具雏形的歌曲,这么算来需要从头到尾创作的歌曲大概也就三首左右。
  考虑了下自己最近的状态,计嘉树觉得这件事情并不算特别的困难。
  而且他们寝室拥有创作能力的人可不少,大可以求他们帮忙。实在不行,他也还有最后的杀手锏赵安。
  曲目的问题解决之后,便是录音、拍摄的问题,在央音三年对于这些事情计嘉树都有一定的了解,难度也不是特别的大。
  至于专辑印刷、宣传、发行这些事情都交由音娱处理,以音娱在这方面的经验,肯定没有什么问题。
  那最后一个问题就是钱了,计嘉树开口问道:
  “如果一张专辑内容自己准备的情况下,交由音娱制作的话,大概要多少钱呢?”
  “每首歌曲录制加后期的制作费用大概在一万元左右,MV的话大概二十到三十万元。加上光盘和宣传费用的话,一共一百万左右吧。”
  专辑制作和发行都是音娱对外公开的业务,明码标价,随时可以咨询。
  当然旦则辉告诉计嘉树的是对外价格,并没有说成本价。他想让计嘉树知道制作一张音乐专辑成本有多高,从而暂时打消发行专辑这个念头。
  然后听了旦则辉的话,计嘉树算了算自己银行卡上的钱,长松了一口气,小声地说道:
  “那还挺便宜。”
  就在旦则辉和李桦都一脸茫然,怀疑自己听错的时候,计嘉树继续开口了,说道:
  “旦先生,我有一个小小的建议,能和你交流一下吗?”
 
 
第125章 会议
  “千禧年”正在悄然接近之中, 华夏百姓对于即将到来的2000年新年抱有一种很矛盾的情绪。
  首先便是兴奋,这些年华夏百姓都切身感受到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变迁。起码曾经困扰着华夏数千年的粮食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 绝大部分的人不用担心会饿死这个问题了。
  人们对于食物的需求从吃饱, 逐渐向美味、格调、安全发展, 吃货之国这个称谓也逐渐名副其实。
  与此同时,人们也开始追去精神的享受。比如音乐、电视、电视剧……2000年前后, 是华夏乐坛、影坛集中爆发的一段时期, 有大量的作品产生。
  并不是说它一定比20年后好,而是指过去几十年积累的创作欲望, 几千年的文化底蕴,在物质基础得到保证后,迎来了一个井喷式的创作时期。
  人们都在想千禧年之后, 华夏的未来是不是更加灿烂。
  当然在这种期待之中,也有一些谣言四期。毕竟“千禧年”这个概念来自于宗教,而宗教之中的千禧年是上帝复活的日子。
  各种末日论层出不穷,就连科学领域也难以幸免。当初赵安影响最深刻的一个谣言便是——千年虫。
  说计算机的编码系统不能直接进入到2000年,所以当时间到达2000年的时候, 全世界的计算机都会失控。
  而世界各国的核弹都由计算机控制很有可能会出现世界灭亡的危机, 除此之外金融市场、信息系统也会全部崩溃。
  这个传闻当年可是糊弄了不少人, 各种辟谣都没有用。
  总而言之, 1999年年末绝对是历史上格外有趣的一段时间。
  然而再有趣也和赵安与计嘉树无关,从十一月开始,两个人就忙个不停。
  计嘉树已经和音娱公司签约,计嘉树有把经纪合同提前给赵安过目。
  在李桦教授的帮助下, 计嘉树的合同相当宽松,并没有限制计嘉树在五年之内需要创造多少作品,人生自由更是毫无限制。
  为了这件事情,计嘉树还带着父母专门去拜访过李桦教授,以示感谢。
  计父计母专程来京城的另外一个原因便是与音娱签订合同,依然没有成年的计嘉树,与音娱签订合同必须要有监护人的出面,所以最终合同的时候赵安并没有在场。
  不过赵安相信计嘉树足以处理这些问题,并没有过多询问。
  在签订合同之后,计嘉树立刻开启了创作模式。计嘉树说公司需要一些新的单曲,然后找机会帮他推广,然后伺机推出作品。
  虽然感觉计嘉树刚签合同就开始创作有些太仓促了,但是赵安也没有多想。
  一来计嘉树一旦进入创作模式,就会绝对的全力以赴,这一点赵安早就已经知道。二来赵安自己也忙得没有时间过问计嘉树创作的事情。
  创立公司可不是一件好玩的事情,尤其是在高速发展期的食安,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情。
  “杜姐,格选生鲜的叫交接手续全部处理完了吗?”
  会议室内,赵安坐在会议长桌的前方,身着黑白色的经典西装,拿着一个笔记本说道。
  这里说的笔记本,可不是电脑,而是需要用笔书写的纸质笔记本。赵安实在无法接受现在比砖头还厚,比砖头还重,运行速度和砖头差不多的笔记本,只能使用传统的方式做记录。
  电话配送业务的火爆有些超出了赵安的预期,进而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而其中最明显的就是电话配送业务与“格选生鲜”紧紧捆绑在一起。
  不仅仅货源来源于格选,连客户、品牌、场所都完全依托于格选。
  这对于食安集团的电话配送业务系统发展十分不利,于是赵安和赵父商量,直接把格选生鲜整个业务模块转手给食安。
  当然现在食安还这么多的现金,只能选择了股权交易。
  现在人事部的当务之急就是格选生鲜所有员工的转移,各地各选员工加起来早就超过了千人,这是一个相当庞大的工作。
  杜姐名为杜峨,是赵安高薪挖来的人事部经理,年近四十,有国企、外企的工作经验,平时特别雷厉风行的一女子,此时却有气无力地说道:
  “老板,工作在顺利进行,但是速度不够理想。现在完成的还不到一半,人手不够。”
  “人手不够自己招聘,这些权利全部下放给你们了,但是别滥竽充数就行。”
  “知道了。”
  虽然听到赵安给了她招聘的权利,但是杜峨一点都不高兴。
  招人哪有那么简单啊?
  更别说现在食安集团要求全部使用电脑办公,这可是硬条件啊。根本招不到合适的人才。
  自己好不容易通过以前的社会关系联系到了几个人事经理,但是他们一看到自己最近的工作状况,就直接挂了电话。
  杜峨真的很想说:你们先听听工资待遇再挂电话。
  听了之后你们就会跟我一样明知前面是个坑,但回也义无反顾地往前跳了。
  “立伟,让你构建的会员系统怎么样了?”
  会员系统是赵安最近比较重视的一个项目,通过格选生鲜他就已经看出了用户粘稠与忠诚多么的重要,所有他准备抢占先机把网络会员这一块做起来。
  周立伟也是赵安挖到的人才,本科是T大计算机系的学生,然后又去灯塔国学习了一年半,本来回国准备创业,但应是被赵安给说服加入了食安集团。
  为了找打计算机方面的人才,赵安也是煞费苦心。先去来联系P大和T大的教授,99年计算机的教授在国家层面都是瑰宝,可不是赵安挖得动的顶尖人才。
  于是赵安便缠着教授给他推荐他们的学生,为了让教授们相信他不是一个骗子,赵安也是手段用尽。
  先是P大金融系学生身份和学院教授的背书,然后再是各种公司证明和文件,最后则是极有诚意的合同与计划书。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一个十八岁,长得特别好看的年轻人找到大学教授说我想招聘您的学生,教授不怀疑的话那他就不是正常的教授了。
  赵安又不要在校大学生,需要全职员工,而已经毕业的学生早就有了稳定的工作。
  最后赵安软磨硬泡才把正好回国的周立伟给“哄”到了食安。
  这也是因为刚回国的周立伟一时之间没有想好自己的创业项目,才暂时接受了赵安的邀请。
  至于以后周立伟想走?赵安便是他对于自己的人格魅力以及公司潜力很有信心。
  “老板,会员系统是小事,我已经做好了。但是食安会员如何引流你考虑过吗?以及食安会员以后朝着哪个方向发展呢?难道你准备花几百万就做一个让顾客专门上网看菜价的网站吗?”
  虽然赵安给周立伟开了很不错的薪水,但周立伟依然提出了自己的质疑。
  他很好奇,如果只是这些简单的工作,那赵安随便找一个程序员就能搞定,何必高新聘请自己呢?
  “引流的问题,你和宣传部沟通下,通过门户网站进行引流,至于未来这个问题……”
  赵安从笔记本下拿出一份策划书,扔给周立伟,说道:
  “你看看这个,等会到办公室来和我交流。”
  之前事情太多,赵安暂时先安排了周立伟短期的工作,对于未来的计划根本没有时间详细说明。
  最近一个周,赵安每天回到家中熬夜写到一点才完成这份策划书。赵安庆幸还好自己把计划书写完了,不然今天要花多少时间向周立伟解释。
  接下来赵安又和财物、宣传、供应、运输部简短交流了最近的工作情况。
  简而言之就是食安集团准备在千禧年到来之前,把电话配送的业务推广到所有的省会城市。
  最近运输部分的压力特别大。
  有了电脑的存在,电话接线、订单处理都可以远程集中完成,而且原来所有格选员工也转入食安名下,实体店方面也能配合工作。
  但是每个城市的配送业务都需要重头开始,招聘专员、建立办事处、购置运输车辆等等。
  目前格选已经遍布了华夏二十多个身份、地区,意味着最少要成立二十多个运输中心,哪怕工作内容重复部分比较多,但这也是一个浩瀚的工程,基本上所有的部门都在围绕这一核心展开工作。
  这也是为什么在食安的部门会议上看不到王泽刚的原因。
  作为副董事长、执行总经理的王泽刚此时正扮演着空中超人,在全国各地四处奔波。
  当然,也不是王泽刚一个人在做这件事情,除了王泽刚招聘的三位助理,还有几名副部长也在外出差。他们分头行动,定期向赵安汇报各自的工作情况。
  然而在所有忙碌不堪的部门中间,有那么一个异类,主动开口说道:
  “老板,有什么工作需要我们部门做吗?”
  “你们暂时做好一棵树的扩张和销售业务就好了。”
  这是产品一部的部门经理,他主要负责的是一棵树奶茶,也是食安集团成立之初的第一项业务。
  本来产品一部作为食安集团的立身之本特别有底气,然而这种底气在产品二部出现之后便烟消云散了。
  因为产品二部就是目前负责格选生鲜的部门。
 
 
第126章 蓝图
  产品一部的部长鲁剑锋是从“一棵树”的店员一步步做到店长、城市负责人、地区负责人、“一棵树”总负责人, 可以说是奋斗成功的典型代表,他很在意自己部门的话语权。
  只不过他发现最近整个公司都在忙“格选生鲜”, 反倒是他的业务一部只有常规工作, 显得有些无所事事。
  现在食安公司涉及销售的业务就“一棵树”和“格选生鲜”, 难免会让他将业务二部视为竞争对手。
  其实在今天之前,赵安就已经发现了业务一部争抢的苗头, 但是他并没有干预, 反而很看好这样的内部竞争。
  虽然说食安是一个整体,但是每个部门之间并非祥和一片。
  食安集团的潜力和发展速度大家都有目共睹, 而公司现在的绝对高层只有赵安和王泽刚两个人,这些部门负责人谁不想再向上爬一爬呢?
  如果能够获得公司的股权那就更好了,他们已经隐隐约约知道在公司成立之初, 赵安主动分发了5%的股份给王泽刚。
  就算现在王泽刚忙得不见人影,他们希望自己是第二个。
  股权这件事情,其实就是在赵安的授意下流传而出。
  赵安希望公司里所有人知道食安对于员工的激励政策,虽然这段时间不得不出现加班的情况,但起码赵安希望在薪酬和发展方面能够补偿员工。
  “如果你有什么想法的话, 做一个完整的计划书给我。”
  对于鲁剑锋的积极主动, 赵安也不拒绝, 其实他也有想过扩展产品线, 但现在的他真的没有那么多精力。既然下属主动找工作,他当然不会拒绝。
  “好的。”
  鲁剑锋有些激动,其实他心中已经有了大致的方案,甚至已经形成了一部分的文字材料。
  只不过他不会傻到刚刚征得赵安的首肯, 就直接把策划书拿出来。
  这不是直接打赵安的脸吗?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