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歇!”马束冷冷道,“必须尽快把防线修好,否则一旦徐州兵再打回来,今日这一仗就白打了!”
亲兵只能道:“是,将军……”
马束又道:“还有,今天就去各村各县张贴征兵令,我需要马上补充兵马!”他没有多少时间了,必须尽快扩张自己的势力,才能达成他的目的。
得了他命令的亲兵们连忙去了。
=====
肖嘉等徐州军的军官们还想瞒住徐州之战的消息,只可惜出了这么大的事,又岂是他们想瞒就瞒得住的?没过多久,战事的始末就传进了已经退回河南的朱瑙和谢无疾的耳朵里。
消息传来的时候,朱瑙正在行宫里批阅攒了一大堆的公文,因此是谢无疾先一步听到了徐州的战况,这让他有些吃惊。
“马束?”谢无疾重复了一遍这个名字,若有所思道,“便是那柳十七的夫婿,建武将军?”
马束此人谢无疾自然是听说过的。他们虽从未与陈国交战,但朱瑙早就在天下各地利用经商等手段布下了许多耳目,下到地方官员与地方权贵,上到各国朝廷的大小官员,他们全都握有名册。
半年前马束忽然被外放到淮南这件事他们也听说过,只是当时他们忙着与梁国交战,腾不出手去关注淮南之事。却没想到那马束竟在短短半年内神不住鬼不觉地拉出一支军队,还让徐州军吃了如此大亏!
谢无疾眯了眯眼,淡淡评价道:“此人倒有几分本事,可惜太过势力,心术不正。”
一旁的午聪点头表示赞同。
马束可以用花言巧语煽动他手下的士卒,然而他动的是什么心思,可瞒不过谢无疾。而且谢无疾与午聪都是从江南出来的,他们虽然没有为陈国效力过,但是对于那些江南权贵却十分了解。
连陈国的那些掌权者们都未必对陈国有多忠心,他们所图的不过是利益与权势。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被他们排挤的马束又岂会是忠臣良将?况且朱瑙素有仁名,从不盘剥欺压百姓。因此倘若不是敌人恶意渲染煽动,老百姓们往往并不反感蜀军的到来,毕竟对百姓来说只是换个皇帝而已,日子没准还过得很好。
在此情况下,马束却在徐州挑事,他究竟为谁而战,已经昭然若揭。
谢无疾虽能看出他才干过人,却并不喜欢此人。倘或再早几年,天下大乱之际,他会想要收服这样的人才为他们所用。可现在天下已大致平定,这样的人再闹事,除了给朱瑙添麻烦外再无好处。
谢无疾起身道:“走,我们去见陛下!”
第298章 一切皆按陛下的意思办
谢无疾来到行宫,正巧看到一名官员从朱瑙的宫室里出来。那官员见了谢无疾,忙向谢无疾行礼:“卑职参见谢将军。”
谢无疾认得此人原是梁国的一名官员,邺城被迫后便积极投入朱瑙麾下。他因与高洪关系匪浅,因此被朱瑙提拔来负责收降高洪之事。
谢无疾向他点了点头,便算是见过礼,继续向殿内走去。
朱瑙就在殿上坐着,见他来了,推开案上的奏折,拍了拍身边的位置,示意谢无疾坐过去。
谢无疾上前,与他并肩而坐:“冀州那里有进展了?”
朱瑙点了点头:“高洪愿意归降,只是具体该如何安置,还得再商量一段时日。”
谢无疾并不意外。陶北都死了,小皇帝也逃了,高洪一人独守冀州和朱瑙相抗衡显然不切实际。归顺是必然的,只不过并不是人人都是田畴,想让高洪爽快地放弃手中的权势没那么容易,高洪自己也被庞大的群体利益裹挟着。究竟削他多少权,又给他多少好处才能既保证太平,又不留后患,这总得花些时间才能谈妥。
两人聊了会儿冀州的事,谢无疾这才道:“方才有人送来徐州的消息……”
他如此这般将徐州之战的消息告诉了朱瑙,朱瑙听罢也有些意外。
陈国一直想联合梁国抗击他们蜀国,没想到梁国在抗蜀失利后,陈国马上就在后面捅刀子了——当然,这究竟是马束个人所为,还是陈国朝廷鼎力支持,很值得玩味。
谢无疾道:“依我看,那马束并非安分之人,若任其坐大,来日恐成祸患。不如援助徐州军将其击退,早日夺回徐州。”
徐州确实是个战略要地。对于历朝历代的江南政权而言,他们一共有两道门户,一道是西南的荆州,只要荆州被敌人掌控,敌人随时可以顺长江东下,经鄂城、过柴桑,直逼江陵;另一道门户就是西北的徐州,谁控制了徐州,就可以走泗水至淮安,一路南下,剑指江宁。
这个由江南权贵们建立起来的陈国,着实是个不思进取的政权。他们建国多年,从来就没得到过荆州。如今荆州在朱瑙手中,已经掐住他们咽喉了,若朱瑙再能控制住徐州,那拿下陈国也就早晚的事了。
不过谢无疾建议朱瑙尽快拿下徐州,并不全为了早早控制这个战略要地,而是为了遏制马束的发展。
以马束的为人,他接下来一定会拼命招兵买马,扩张他自己的势力,直到蜀军认为以强硬手段攻打他需要付出的代价太大,不得不坐下来与他和谈,他的目的就达到了。而且这样的人一旦抓住了权柄就绝不会轻易松手,真想要吃下他还得掂量掂量自己能不能消化。
可是现在得到了中原后,朱瑙的心思已经不仅放在如何打天下上了,更需要考虑接下来要如何治理天下。想要天下太平,第一步就是必须遣散大量的兵马。过于冗杂的军队占据了太多人口,田地无人耕种,技艺无人传承,国库缺钱,治安也成问题。所以马束在这个时候还要招兵买马,实在令谢无疾生厌——这几年下来,他早已不是当年那个横冲直撞、打一城丢一城的谢将军了。他早已明白治大国如烹小鲜的道理。
然而他说完之后,朱瑙却并未立刻做声,只勾画着他手掌的纹路若有所思。
谢无疾的手上传来一阵痒意。他见朱瑙不回答,便合掌捏住了朱瑙不安分的手,道:“你若实在惜才,定要收用马束此人……那便照你的意思做吧。”
他这个举动打搅了朱瑙的思考,朱瑙不满地重新撑开他的手掌,继续勾画:“别闹。”
谢无疾:“……”到底是谁在闹!
朱瑙见他不再反抗,不由变得笑眯眯的:“先不说马束。你觉得,我们若是拿下徐州,陈国会乖乖投降吗?”
谢无疾微微一怔,好笑道:“怎么可能?”
拿下荆州和徐州,意味着他们已经把刀架在陈国的脖子上了。但这刀真要砍下去,还是要费不少力气的。天底下有多少人会主动交出自己的权力和财富呢?对于陈国权贵来说,就算他们永保富贵的美梦破灭,他们也必定也是能拖一日算一日。除非蜀军真的兵临江宁城下,不然他们就不可能老实配合!
朱瑙道:“嗯,我也觉得。只是如今战乱连年,民不聊生,军队疲敝,钱也花得差不多了。我们能少兵,就少用兵吧。”
谢无疾有些疑惑地看了朱瑙一眼。这个道理他当然明白,打下梁国,他们原本还算充实的仓禀已经空得差不多了,现在马上让蜀军对陈国展开全面攻势是不可能的。他们至少也得再等几年,让仓禀重新充实,民间恢复生机,才能继续用兵。可朱瑙现在说这个是什么意思?
朱瑙道:“马束似乎不怎么讨你那些叔伯兄弟喜欢。可陈国朝廷却并未驱逐他,而是放任他在淮南揽权。看来江南权贵们待马束的意见并不相同……”
谢无疾怔了怔,马上明白过来:“难道你打算利用马束,挑拨陈国内斗?”
朱瑙狡黠地眨了眨眼,算是默认了。
若马束真能起到如此作用,谢无疾也觉得这是个不错的方法。只是这又该如何做到?他问道:“你有什么打算?”
朱瑙道:“有两条路或许能走。”
谢无疾问道:“哪两条?”
朱瑙道:“先前江南那里不是在你身边安插了不少耳目么?那便是一条路。”
谢无疾了然。早在陈国决定连梁抗蜀的时候,就暗中派人来收买拉拢谢无疾手下的人和蜀国的一些势力,那时朱瑙和谢无疾就发现了,却按兵不动,反把这些敌人送来的耳目当成了自己需要的传声筒。原本是打算在与梁军作战的时候便可利用的,只是战事非常顺利,并没让这些传声筒派上用处他们就已攻占了邺城。如今要对付陈国,倒是能用上这些人了。
谢无疾又道:“那另一条路是什么?”
朱瑙笑了笑,道:“另一条路……是我还在成都时认识的一位故人了。”
谢无疾微觉诧异:朱瑙的故人?
朱瑙便与他如此这般谈论起来。
……
……
过了申时,太阳西斜,黄昏将近。禁军们正要关闭宫门,忽见远处一匹快马赶来。待那马驰近,众人才发现马上坐的人竟是田畴。
田畴跳下马,神情有几分急切,向守卫宫门的禁军请求道:“我想面见圣上,烦请替我通报一声。”
禁军们有些迟疑。按说快到关闭宫门的时间了,他们本该让田畴明日再来。但田畴身份不凡,他们又不好拒绝。
禁军只得道:“田将军在此稍等,我等进去通报。”
田畴忙道:“多谢!”
一名禁军朝宫里跑去,约莫过了两刻钟,禁军出来了。
“田将军,圣上有请。”
田畴忙向宫内走去。
不多时,他被禁军带到一处宫室外。他先是深吸了口气,这才向殿内走去。
来到殿上,他忙向朱瑙行礼:“末将参见陛下。”
“田将军快请起。”朱瑙从几案后迎了出来,亲自将他扶了起来。
田畴受宠若惊,愈发为难局促。他今日来找朱瑙的事,实在有些难以启齿。
朱瑙将他的不安看在眼中,心中已是了然。他示意田畴先入座,随后问道:“田将军今日来,是为了徐州之事吗?”
田畴顿时吃了一惊:“陛下已经知道了?”
他方才收到消息,说他的旧部在徐州被马束击败,竟然丢失了铜山!这让他一下慌了。他心里还是很念着那些旧部的,也早就请求朱瑙妥善安置他们,得到了朱瑙的同意。可现在出了这么大的岔子,他的这些旧部别说被重用了,弄不好都要被朱瑙问罪!他只好急忙赶来求情。
“陛下,请陛下准许末将赶往徐州,三个月内,末将必击退淮南兵,收回失地!若不然,末将愿以项上人头请罪。”
虽然田畴对于那些杂牌军着实无情,但对待那些多年来跟他出生入死的嫡系,他还是情义深重的。为了保下那些人的前程,他只能亲自出马,并且以性命做担保了。
朱瑙却温声道:“田将军不必着急。徐州之事朕另有想法,本就打算找你来商量。朕希望你给你的旧部传令,让他们不必急于夺回失地,就在铜山附近与淮南军对峙便可。”
田畴一怔。徐州可是军事要地,所以当初陶北才会派他去亲自坐镇。徐州有失,朱瑙居然不急着夺回来?
他略一思忖,小心问道:“陛下是想收降淮南军吗?”
朱瑙摇了摇头。他并不向田畴过多解释,只道:“朕对如何安排田将军的旧部已有了一些想法,尚未敲定。先给田将军看看,将军若有想法,我们可以继续商讨。”说罢便起身走到桌边取出一份名单递交给田畴。
那名单上写的是对田畴的部下们的官职的安排。虽然那些人弄丢了徐州,但朱瑙仍然按照之前对田畴的许诺,对他们颇为厚待,没有计较他们的过失。当然,他也对这些人马进行了分散安置,这是必要的处理手段,以免他们一直抱团,成为蜀国朝廷难以掌控的势力。
而他现在拿出这份安排,既是为了让田畴安心,也是在对那些徐州军进行安抚,以免他们因为贪功在徐州不听指挥,破坏了大计。
田畴看完名单,心下确实安定了不少,也不由再度钦佩朱瑙的大度与对人心揣摩的透彻。
他毕恭毕敬道:“一切皆按陛下的意思办。”
第299章
马束在徐州击退徐州军的事传回江宁府,也在陈国的朝廷里引发了一阵轰动。
谢无尘与柳惊风坐在马车里,谢无尘的脸色颇不好看。
他冷声道:“我早就说过,你那妹夫狼子野心,心术不端。将他外放,还给他组建军队的权力,就是在养虎为患!他到了淮南才几个月?竟然弄出一支几千人的军队来!现下可好,他有了兵马,又有了地盘,谁还能管得住他!”
谢无尘出身不凡,自幼对寒门子弟便看不上眼。这些年来,他对马束从来没有过一个好脸色,当初韩如山决定将马束外放,他就曾明确地反对过。现在他原先担心的事情也都发生了。
按理说,马束夺取了徐州,对陈国来说应该是好事。可谢无尘却不这么觉得。很明显马束和他的淮南军已经脱离了陈国朝廷的控制,他只是名义上还归属陈国而已,实际上就是一支割地自据的独立军。那这徐州被田畴控制还是被马束控制对他们来说有什么区别?甚至被马束控制让他心里还更膈应点,总觉得让小人得了志。
柳惊风无辜地摊手:“你冲我发什么做什么?又不是我要将他派去淮南的……”
谢无尘白了他一眼。
柳惊风愈发无奈。他其实也不喜欢马束,一来此人城府太深,让人本能地想要敬而远之;二来此人害他被谢无尘迁怒,更是罪无可恕!
而将马束外防淮南这个决定,虽然是韩如山提出来的,最后也是经过了权贵们的点头同意的。这并不代表权贵们都支持这个决定,这只是他们在经过一番角力和争执后作出的互相妥协的决定。
陈国有一部分权贵,譬如谢无尘之流,打心底里看不起马束,也十分厌恶马束总想揽权的野心,只想赶紧将这人踢出朝廷;也有一部分人觉得马束确实是可用之才,或许可以利用他来阻滞敌人剿灭陈国的脚步,再加上与马束也有了一些利益牵扯,因此主张继续用他。
两派人马相持不下,最后得出一个折中的方案,就是按照他自己的意思将他扔去河南,他能做出一番成就自然好,做不出来也就眼不见为净了。
可事实证明,所有人都失策了。
274/294 首页 上一页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