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系统要我当地主gl——方便面君

时间:2020-02-05 16:51:38  作者:方便面君
  像赵赜这等无所事事又爱凑热闹的富二代自然是乐得去围观的;也有像王致等读书人想去看看手艺界的切磋大会与他们读书人之间的文会、雅集有何不同;更有厉思古等对书法、绘画颇为自得的人也想看看自己的作品有没有机会出现在那些雕刻作品上。
  于是原本只有二十文的入门资格券,最后被炒出了一百文一个资格的高价。
  不管外头的人对这次切磋大会抱有怎样的看法,门票又炒的有多高,宋玉延都没怎么在意。她要忙的事情非常多,每天忙完正事后还得腾时间去雕刻竹雕,故而外头那些消息几乎是楼杲带过来的。
  宋玉延不打算敷衍地对待这次切磋大会,除非是条件不满足,否则她若是随意地拿出一件与自己目前的水平不符的竹雕去与人切磋,那是轻慢了对方,也是侮辱了她所爱的竹雕。
  既然此次切磋大会并没有限制是留青竹刻,她便打算用多种雕刻手法雕刻出一件作品来。
  只学了留青竹刻的唐叶很是吃惊:“竹雕不同手法之间难道还能用到一块儿?”
  宋玉延道:“只要你想,自然可以。然而眼下许多人都卡在了‘想’这里,他们不曾想过,自然就雕刻不出来。”
  宋玉延也不敢自诩宗师,毕竟她所学皆是前人不断地琢磨和钻研,然后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慢慢出现的突破。
  就目前的雕刻工艺而言,匠人们缺少创新思维,一件作品要么用浮雕,要么用平雕,要么用透雕等,即使根雕在唐代便出现了,可表现的手法依旧单一。但是论雕刻的技术、手法,堪称大师的也还是大有人在的。
  宋玉延前面也提过了,这是因为在汉唐时期,雕刻工艺一般是由手工艺人,也就是匠人传承的,而文人对这方面的审美并无多少涉及。
  可是从周朝开始,文人对四君子之一的竹子的喜爱日益增加,开始给竹子作诗、作画到如今对竹雕的欣赏。随着文人开始关注竹雕,他们对竹雕的工艺水平的要求也会提高,这便会促使雕刻家们去“想”,想更多的花样,想更多的技巧。
  所以这次的大会,宋玉延的重点还是在于切磋交流的,她希望自己的竹雕能给予同行启发,也希望能汲取这些前人所累积的雕刻经验,精益求精让自己的技艺变得更加高超、竹雕也更有灵性。
  至于唐叶,宋玉延让她先将留青竹刻学专了、精了,她再教她别的雕刻手法。
  _____
  唐枝好几次见宋玉延半夜点着油灯雕刻,她既心疼灯油钱,又心疼宋玉延,于是她在掌握了如何种植棉花之后,便让宋玉延将时间腾出来雕刻,改由她负责照看棉花田。
  宋玉延见棉花的苗成功度过了适应期,根须开始往地里深入,在艳阳高照的日子里长势喜人,且还未到花蕾期,不再需要她时刻盯着,她便只能麻烦唐枝多费些心了。
  至于棉花容易长蚜虫、棉铃虫等虫害的问题,唐枝也用以前种菜的除虫法子解决了,因为她记得宋玉延说过那些办法可以防治蚜虫。
  对于唐枝能如此迅速地上手棉花种植事宜,宋玉延还是有些吃惊的,不过想到她娘子在白蜡虫养殖方面也是一点就透,便了然了——一切皆因她娘子的学习能力很强。这样下去,她往后大可搞养殖业与种植业!
  这事太长远,宋玉延只能将其列入长远规划中,分心处理完这些事后,她便开始专心雕琢她的作品。
  _____
  眨眼间端午便过去了,而玉石竹木雕刻行会的切磋大会也如期而至。按照行会的安排,大会将举行四日,第一日是玉雕的切磋交流,第二日是石雕的切磋交流,第三日则是竹雕,最后一日是木雕。
  这个安排明眼人一看便知竹雕是压轴的,作为最后一日才举行切磋交流的木雕行虽然有些不满,可毕竟这切磋大会是竹雕行领头举办的,这儿不是他们的主场,他们只能将不满给咽回肚子里。
  宋玉延第一日便出门了。这趟出门要四日,故而除了要上学而没空的笋儿外,宋玉延、唐枝以及唐叶、饼儿会一起过去。
  宋玉延让唐枝回唐家拿一套唐浩根的衣服给唐叶换上,唐枝小声拉着她嘀咕:“阿药莫非以为小叶与你一样,换上男儿的衣衫就没人认得出真实身份了?”
  宋玉延暗暗一惊,唐枝这话是无心的还是已经知道她掩饰身份的外挂与装扮有关?因系统说过此外挂只在于减淡别人对她的性别印象,可她若是在装扮方面显得女性化,那他们对她的身份的认知便会改变。
  她仔细地观察唐枝的神情,后者见她没回应,又扯了扯她的衣袖:“你是如何想的?”
  宋玉延回神,她觉得自己大概是想多了,唐枝不可能知道系统与她身上有外挂的事情的。
  “我让她换上男儿的衣衫并未是为了让大家以为她是男儿郎,只不过与那些同行切磋交流,她换上男装,也能少些非议。”
  唐枝好奇道:“既然知道会有非议,那你为何还要带她过去,而且还打算让她拿出自己的竹雕来与人切磋?”
  宋玉延道:“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她若是真的打算在竹雕这一条路上走下去,那她便得去开阔眼界,吸取别人的经验,学习他们好的地方,来精进自己的雕刻技艺,以及去思考如何发展、创新竹雕的手法。”
  宋玉延又道,“而且她与你、饼儿不一样,你们作为观众,无人会去在意你们是男儿郎还是小娘子,而她是要拿出竹雕来亮相的,届时必然会有众多目光放在她的身上。虽说换了衣衫别人依旧能看出她是小娘子,但比起她直接穿着襦裙出现在那儿要低调许多。”
  宋玉延较庆幸的是目前还没什么程朱理学,没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女子多数也无需缠足,甚至有条件的人家也会培养女儿的才艺,故而唐叶作为一名女子,学习竹雕、练习书画也不算什么罕见的事。
  唐枝也没有责怪宋玉延的意思,她问过唐叶,唐叶是自愿选择去参加切磋大会的,而且也坚定了竹雕这条路。唐枝也希望她能坚持下去,将来若是能传出点名气来,才不枉她坚持了这么多年。
  ____
  楼杲知道宋玉延要参加切磋大会,而他本人以及其父也是尤为关注的,便让人派了马车过来接送宋玉延。他还想给宋玉延安排到楼家在明州的宅邸落脚的,不过宋玉延考虑到要拖家带口,有些麻烦,便婉拒了。
  楼杲道:“我俩的交情你还与我客气什么?在外头落脚那多不安全,且麻烦?”
  楼杲的妻子朱氏也在,她也是很欣赏宋玉延的为人和才能的,便也出言相劝。恰巧楼杲的第五子楼郁正在庭院里抱着蹴鞠玩,蹴鞠滚到宋玉延的脚下,他跑了过来,一时不稳,便抓住了宋玉延的裤脚。
  朱氏笑道:“郁儿也希望你们在这儿落脚呢!”
  才三岁的楼郁长得白白嫩嫩的,也软乎乎的,能把人看得心都化了。他还奶声奶气地重复朱氏的话:“脚脚。”
  楼杲没忍住,一把抱起他,狠狠地亲了一口,宋玉延也被他逗笑了,扭头征询唐枝的意见。唐枝在外自然是一副由她做主的模样,于是她们一行人便在楼杲这儿落脚了。
  住宿问题解决后,宋玉延便迫不及待地去了竹洲,唐叶与饼儿没有去。她们一个被要求再精雕细琢一下自己的竹雕作品,另一个则是出远门了也逃脱不了练习书画的命运。
  楼杲对玉雕的兴致不大,故而没有一起去,而朱氏将楼郁哄去睡午觉后,见饼儿在作画,便在旁边观看起来。
  饼儿经过宋玉延的严格训练,作画时的注意力已经能集中了,故而她画到胳膊酸,打算中场休息时才发现有人在围观。
  朱氏问她:“小娘子的画是谁教的?”
  饼儿老实相告:“是大哥教我的。”
  朱氏点点头,她记得自己的公公与夫婿都提过宋玉延会书画,而且擅长画山川风物。而她本人也会书画,见到饼儿稚嫩而又初见风韵的画作,她也忍不住指点了一下饼儿。
  饼儿在外还是很老实的,朱氏也是第一次见到她,除了看出她不良于行之外,对她也不甚了解。只是跟她相处了一阵子后,便越发喜欢这个乖巧可爱的孩子了。
  要不是饼儿的年纪还小,她都想替自己那个已经年满十三的三子提亲了。
 
 
第82章 惊艳全场
  盛夏时期的东钱湖湖面平静无波清澈如镜, 周围的林子里传来阵阵蝉鸣, 无不诉说着夏日的炎热。而东钱湖南边的竹洲处,本是最为静僻幽深的地方, 此时却像个菜市场般, 熙熙攘攘。
  宋玉延想象中自己要逛的是博物馆,实际上她跟唐枝来到竹洲后发现更像是在逛玉石市场。
  锦照堂外,搭起来临时店铺处摆着不少玉石古玩, 周围还有一些兜售文房四宝以及食物饮料的摊子, 不少身着光鲜亮丽的富庶之人从锦照堂里出来后, 便直奔卖玉石古玩的小铺。
  唐枝道:“摆卖玉石古玩我倒是理解, 可为何有文房四宝?”
  宋玉延琢磨道:“能来此地的除了玉雕行家外,便也只有那些对玉石感兴趣的富户了,可他们不一定会亲自前来, 如同楼二,他也没有前来, 不过派了仆役过来了解情况。而若是有些人准备不充足,又需要向主家传递详细的情况时,那这些笔墨纸砚自然就派上用场了。”
  果不其然, 唐枝看见好几个人匆匆地从锦照堂里出来, 然后特别豪气地买了一刀纸以及笔、墨条、砚台等返回锦照堂。她忍不住拉着宋玉延进锦照堂一探究竟。
  一进锦照堂,仿佛是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对比外头的熙熙攘攘,里面则显得安静异常。倒也不是完全的安静,而是除了那些面前摆着玉雕的人交流起来颇为平心静气之外, 围观的人群|交谈都会刻意压低声音。
  唐枝被气氛感染,不由自主地放轻了脚步。她听那些玉雕名家们说了会儿话,发现自己听不懂,干脆欣赏起他们面前的玉雕来。
  不过她不懂玉,只知道玉石这种物件只有权贵、富人才有机会接触——因金子是官府严格管控之物,即使富人有钱,能买到的金饰品也有限,故而玉石往往是他们彰显身份的替代品。
  她正想拉着宋玉延说什么,却发现宋玉延看着一件玉鱼莲坠微微出神。刚才她便注意到了,即便是那些富庶之人看见外头琳琅满目的玉饰时,也忍不住露出渴求、惊奇的目光,就连她看见那些玉簪、玉饰,也很是心动。
  可宋玉延的目光一直都是很平静的,只带着欣赏的目光在上面停留一会儿,便又去欣赏下一件玉雕。在她的眼里,这些玉石就跟隔壁摊子香喷喷的食物一样,并没有给她带来什么感官上的冲击。
  唐枝不认为宋玉延是因为不知道玉石的价值,才这般平静。若说她对财帛不动心也不可能,她平日里没少琢磨着如何发家致富。所以更有可能是她以前接触这些玉石太多,玉石在她的生活中就跟食物一样,并不罕见。
  这种情况下,她竟然因一件玉鱼莲坠而失神,看来这里面有秘密。
  她低声问宋玉延:“你看上那件玉鱼莲坠了?”
  宋玉延回神,随即道:“这倒没有,只是看见这件玉坠,想起了些人与事罢了。”
  宋玉延的爷爷是玉石雕刻大师,故而在宋玉延的记忆中,她的身边就不乏这些玉石。而她爷爷最爱的一件玉器却不是出自他的手的,而是一件古董,宋代的玉鱼莲坠。
  所以看见那件玉鱼莲坠,她便想起了自己的爷爷,想起被他押在玉雕机前雕琢玉石的日子。
  “怎么,在你我相识之前,你还跟这件玉坠有什么关系?”
  “怎么可能呢,那件玉坠虽然是仿古玉,可一看便知是刚雕琢出来没多久的,玉色白而温润,造型结构、纹饰以及雕琢的手法皆是如今流行的艺术风格……”
  唐枝安静地听她说完,才点了点头,表示她听懂了。可随即她又问了句:“你平日接触玉石的机会也不多,若只是欣赏玉器,怎能说得这般头头是道?莫非你除了懂竹雕之外,还懂玉雕?”
  宋玉延:“!!!”
  她感觉自己的马甲快要捂不住了,不过她面上仍旧十分淡定地胡扯道:“我哪儿来的机会接触玉雕呢?莫说摸了,连见都很少见到。我之所以说得头头是道,那都是我从书上看来的。”
  唐枝看着她,眼睛眨也不眨,直把宋玉延盯得心虚无比。她忽而露出了一个粲然的笑容:“原来如此,看来只有多读书,见识才能更广些。”
  宋玉延内心松气,面上认真地点头,恍若一个严肃的老学究。
  俩人今日纯属围观,什么也没买便回去了,第二日的石雕切磋交流大会她们倒是没去,而是在楼家休整了一番。
  楼杲一直缠着宋玉延想看她拿出什么样的竹雕来,宋玉延态度坚决:“若是提前看了,那明日便不是没有惊喜了?楼二郎君不妨再多等一夜。”
  楼杲没见到她的竹雕,回去跟朱氏嘀咕她:“宋大郎小气,太小气了!不让我看,那我就看他那小徒弟的竹雕去,到时候我要在他面前使劲夸他徒弟,气死他!”
  朱氏:“……”
  她夫婿大抵是跟宋玉延来往多了,被少年人的活泼所感染,心性越来越年轻,也越活越孩子气了。
  她道:“你去吧!你夸宋大郎的小徒弟,他那小徒弟定然会很高兴自己的竹雕获得了认可。小徒弟的姐姐唐氏会高兴,那宋大郎必然也会很高兴。你夸一人,便有三人高兴,这事值得做。”
  楼杲一听,又不干了:“敢情我怎么做,最后高兴的都是他?那我不干了,留到明日再说!”
  ____
  楼杲憋了一晚,翌日便兴致勃勃地跟宋玉延一家四口前往竹洲。
  其父楼皓本意欲一同前往,奈何新来的明州知州在生活中是个旷达豪放、性情不羁的人,可是为政上却是事必躬亲、严格执法的官吏,他自然不允许楼皓旷工。
  楼杲便对他爹道:“爹,若是宋大郎的竹雕能让我耳目一新,我不论如何都会将它买回来赠与您的,你便放心吧!”
  宋玉延道:“若我不卖给你,那岂非连累你成不孝子了?”
  “那便要看宋大郎愿不愿意成全我的孝心了。”
  宋玉延笑了笑,没答应也没说不好。
  到了锦照堂后,已经有不少文人以及富家公子在观众席上坐着了。宋玉延将唐枝与饼儿安置好,便带着唐叶到指定的席位上落座。
  而在她出现后,便有不少目光落在她的身上,有人投以轻蔑的目光,有人好奇地往她抱着的竹编盒子那儿探,还有些并不认识她的人,并未理会她。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