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系统要我当地主gl——方便面君

时间:2020-02-05 16:51:38  作者:方便面君
  宋夭夭过了今年便要二十一了, 在这时代已经是左邻右舍眼中的“大龄剩女”了, 故而即使宋冰与烈婶再不乐意,却还是给她说了亲。
  说亲的对象是宋玉延的朋友王周。
  而说起这事, 便不得不从当初王周与宋夭夭相识说起, 那是宋玉延捣鼓皮影那会儿找王周帮忙, 常往来于宋家的宋夭夭并因此与他相识, 然后他对宋夭夭就一见倾心了。
  后来王周跟宋玉延搭戏让宋夭夭发现了他迷人的一面, 宋夭夭的目光这才开始在王周的身上停留久一些。
  宋夭夭无疑是喜欢才子的, 然而她择偶的观念跟爹娘那种“相亲后觉得对方合适便成亲”的想法不同,她考虑更多的还是自己身为独身女, 若是嫁出去了, 爹娘该如何是好?
  也就是因为这些顾虑,她只能将自己对王周的爱慕之心掩藏在心底。王周见她忽然对自己冷淡了起来,也着急了,便去请宋玉延帮忙打听一下是什么情况。
  宋玉延对外的身份是儿郎,自然不好去找宋夭夭盘问,便让唐枝帮忙。唐枝跟宋夭夭相处得不错,她们凑到一块儿之后, 聊了些女儿家的心事,很快,唐枝便知道了宋夭夭的心结所在。
  宋玉延没有直接跟二十一叔、烈婶说这些事,她先跟王周提了一下二十一叔与烈婶的情况,说明他们只有宋夭夭一个女儿,若是宋夭夭出嫁了,那他们就没有依靠了。
  王周沉默了许久,又回家想了好些日子,他才上门提亲。
  他提亲之时,诚恳地道:“晚辈已经征得爹娘的同意,晚辈若是娶了宋小娘子,也会将宋叔父、婶子当成至亲来奉养。”
  他是家中独子,要入赘,他的爹娘也不会同意,故而最好的办法就是他将来为宋冰、烈婶养老送终,待他们如亲生父母。
  宋冰听了王周的话,表示要考虑一段时日,烈婶这急性子的人这会儿倒是一点都不急,而是赞同了宋冰的话。
  于是夫妻俩考虑了近一个月,在多番打听王周的家世、名声之后,综合得出他颇有才名,只是因为家里穷,要供他读书,所以他都二十三了也没成婚的结论。
  他跟宋夭夭俩人,一个是“大龄剩女”,一个是“大龄剩男”,家世也没有什么门不当户不对的情况,最终才同意了这门婚事。
  宋冰与烈婶将县城的的吃食铺子连同那座小宅院作为宋夭夭的嫁妆记到了宋夭夭的名下,又给宋夭夭添了几十贯钱。这些是他们夫妇俩奋斗了二十多年攒出来的大半身家,虽然并非全部,可这份嫁妆还是让旁人眼热的很。
  宋玉延问二十一叔,将吃食铺子给了宋夭夭之后,他们要怎么安排。二十一叔道:“我们这些年也赚了些钱,在乡里买了不少田,故而只能回去收一下佃租了,养养花草度日了。”
  他跟妻子已经想好了,反正他们没有儿子,而女儿、女婿也无需他们来养,故而赚再多的钱也没用。家中有三十亩田,靠收佃租,他们也能安享晚年了。
  宋玉延:“……”
  也难怪有人眼热,原来二十一叔跟烈婶还是个隐形富豪,都当起了小地主来。
  宋夭夭与王周年头便定了亲,不过因为王周来年要去考省试,故而赶在了年尾的时候办了婚事。
  宋玉延送的这床棉被便很是时候,至少能让宋夭夭过一个温暖的冬季——因为王周过了腊月便要启程去汴京了,故而这“温暖”只能宋夭夭一个人独享了。
  宋夭夭也担心王周去汴京会冷着了,便找宋玉延买了些棉花,给他缝制了一件棉衣。
  且不说新婚的小俩口在分别时是如何的难舍难分,王周最终还是要与明州的解举人一块儿赴京赶考的。宋玉延与王致等人也去为他送行了,还祝福他能高中,从此青云直上。
  王周带着众人的祝福北上了,宋玉延将宋夭夭送回到王家,又跟旁人打听了一下她在王家的生活是否过得去。虽说在宋夭夭与王周成亲之前她便打听到王周的父母老实好相与,可她也担心那是假象。
  左邻右舍都说王家父母待宋夭夭很和气,有人酸溜溜地嘀咕他们可能是看在她的随嫁嫁妆的份上才这么和气的,可宋玉延知道宋夭夭也不是那种爱作死的人,故而目前双方的相处堪称婆媳相处的典范。
  宋玉延回去之后便跟二十一叔、烈婶提了下,好让他们放心。
  烈婶眉头一松,然后很霸气地道:“我有什么好不放心的?他王家的人敢欺负我女儿,那我准去收拾他们!”
  宋玉延心想,有烈婶在,王家想让宋夭夭受委屈还真的不容易。
  ____
  又是一年春节。宋玉延与唐枝的这一年守岁是在金川乡度过的,因为族里的事情多,为免宋玉延两头跑,唐枝便拍板决定下来了。
  二十一叔与烈婶得知她们要在乡里过年,便隔三差五到宋家溜达,要么帮忙喂鸡,要么帮忙打扫一下卫生。在宋家没人的时候,看见有贼眉鼠眼的人在附近转悠也挺身而出将人给凶走。
  宋玉延与唐枝到亲戚家拜年的时候,第一家去的就是二十一叔与烈婶那儿。虽然俩人成了亲,可是还未生孩子,故而二十一叔给了笋儿、饼儿各一份压岁钱后,也给她们塞了一份压岁钱,弄得她们哭笑不得。
  她们又去向族长、宋竹等拜年,无一例外都拿到了压岁钱。
  宋玉延虽然嘴上说着不要,可是回了家后便兴致勃勃躲在房间里数压岁钱,数完钱,她跟唐枝道:“娘子,我们买一辆马车吧!”
  要是她没记错的话,她如今也有两百贯身家了呢!折换成人民币,算上这两年有些通货膨胀,两百贯钱也有五十万了,买匹马是不会拉低生活质量的。
  唐枝道:“那最差的马也得两三万钱一匹呢!买回来后不仅没地方给它住,还担心被贼人偷了,又得准备草料,若是买的马不好,总是生病还得请相畜的郎中给它看病……”
  系统也道:“就跟你买车一样,车便宜,几十万就有了,可你要养车却得花不少钱——”它顿了一下,“哦,忘了你是个没驾照,也无需操心养车开销的人。”
  宋玉延被一人一系统同时吐槽,算是彻底看清了现实——她现在离“变成富婆”还有很长一段距离呢!
  唐枝也知道她为什么想买马车,估计是嫌弃牛车速度太慢。她以前便说过:“金川乡离慈溪县其实并不远,若是按马车的速度,半个时辰便到了。可是牛车却要多花一个时辰,如若不然,我们也无需因为忙碌而时常分居两地了。”
  所以唐枝道:“买马不值当,不如买驴吧,驴一万多钱便有了,而且不仅可以下地干活,赶车的速度也比牛车快。”
  宋玉延一琢磨,若将马车比喻成汽车,牛车为自行车,那驴车无疑就是摩托车了。虽然摩托车的速度也不比汽车,可是那也比自行车要好。
  于是她点头后,便跟唐枝去买了一头年轻力壮的驴回来,加上板车等,前后花了十多贯钱。
  买完了驴车之后,宋玉延便让唐枝安排一下菜园子的工作,并且腾出一个月的时间来陪她去一个地方。
  唐枝深感疑惑:“什么地方要去一个月之久?”
  宋玉延神秘一笑:“我明年便及冠了,便当是替我过生辰。”
  唐枝知道宋玉延的生辰在二月初一,过完年后又恰巧是她二十岁生辰,虽然不知道她有何安排,但是她也是很乐意陪同宋玉延去任何地方的,便欣然应下了。
  ____
  族里造纸的指导工作已经无需宋玉延操心了,棉花田又有黄土酥父子照料,蜡园那边也有楼杲与白粲在主持事务,至于菜园子那边,唐枝则交给了她嫂子帮忙看顾一段时间。
  忙碌了这么些年后,突然清闲下来的俩人还是有些许不适应的,不过她们很快便要出远门,唐枝得做好准备,才又小忙了一阵子。
  二十一叔跟烈婶得知她们要出远门,颇为不解:“很快便是元宵佳节了,你们什么时候出远门不行,偏偏要选在这时候?”
  宋玉延粲然道:“正是因为要到元宵佳节了,所以才出远门的呀!”
  一旁的唐枝听了,心中微微一动,她好像猜到宋玉延想带她去哪儿了。虽然不知道宋玉延为何会产生这种想法,可她的内心却期待了起来。
  烈婶可不吃宋玉延的这一套,于是在她的威逼利诱之下,宋玉延只好偷偷地告诉她:“我听说阿枝一直想去绍兴开元寺见识一下那边的元宵佳节,之前我们还未成亲,我不能带她前去绍兴,今年有了名分就不必担忧了!”
  三年前唐浩根与宋玉延说了这事,她便记了三年,也等了三年。
  或许元宵节在哪里都能过,可是既然是唐枝的心愿,那她总得在最合适的时间内去实现的。
  别说十几二十年后一样可以实现,既然现在有能力实现,为什么要那么迟才实现呢?
  烈婶瞅着她:“没想到你这小子还挺有心思的!”
  宋玉延笑了笑,“趁着还年轻,还走得动,那就四处走走,达成我们的心愿。”
  烈婶没说话,只暗自琢磨着她这话。
  于是等宋玉延、唐枝带着笋儿、饼儿准备出发去绍兴的时候,宋冰与烈婶也带着行囊,坐上了她们的驴车。
  宋玉延:“……”
  “走吧,一道去!”宋冰拍了拍宋玉延的肩膀。
  宋玉延:“不是,一道去哪里?”
  烈婶道:“不是说去绍兴吗?还能去哪里?”
  宋玉延真想捂着烈婶的嘴,她可是特意瞒着唐枝的呢,连笋儿跟饼儿之所以能一块儿过去,都是跟她打好包票不会告诉唐枝后才获得许可的。
  她看着唐枝,而唐枝脸上没什么特别的神情,她也不知道唐枝到底猜没猜出她准备的惊喜。
  “我觉得山药你说得对,既然有想去的地方,有想见识的风景,那就得趁着年轻,还能走动而多些走动。想当年我们俩也是走南闯北……”二十一叔开始跟跟宋玉延吹他以前跟烈婶走商之时的事情。
  宋玉延想起“烈婶”的威名就是那会儿传出来的,不过二十一叔吹起牛逼来让饼儿这个不清楚前尘往事的小年轻还以为当年是他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吓跑了那群劫匪的。
  宋玉延:“……”
  算了,给身为长辈的二十一叔留点面子吧!
  这边的三姐弟在给自家的二十一叔捧场,那边的唐枝的关注点尚没有被带跑,问烈婶道:“婶与二十一叔当真要与我们一块儿去绍兴?”
  烈婶道:“行囊都收拾好了,还有说笑的?而且我们两个在家也没事做,正好出去走走。况且绍兴我们以前走商的时候就去过,识得路,给你们带路,还能帮你们看着笋儿、饼儿,让你们多些独处的时间,并且放心地玩,不好吗?”
  烈婶向来不拐弯抹角,唐枝在长辈面前脸皮还是有些薄的,听了这话,脸蛋便红了起来。
 
 
第88章 灯市
  慈溪到越州城, 也就是绍兴要两百里路, 若不是驴车承受了太多重量走得慢慢悠悠,中途还常常停下来歇息, 那么一两天就能到越州城。
  好在宋玉延也不是很着急赶路, 一行人一路上沿着慈溪北上,走到慈溪与余姚之间的那段路时,宋玉延还见到了著名的“青瓷”生产地越窑。
  看见那立在上林湖周围的越窑窑场时,她的眼眶有些湿润。她的外公是余杭人, 也是越窑青瓷烧制技艺传承人, 所以她的母亲自幼接触的就是青瓷。
  只是比起一心沉醉于烧瓷、将越窑的青瓷烧制技艺传承下去的外公, 她母亲显得更加现实一些,大学读了瓷艺相关专业,毕业后就去陶瓷厂干活,等累积了经验后, 她就自己在越窑窑场的遗址附近开了一家陶瓷厂, 将艺术与资本相结合。
  所以到了余杭这地方,又看见越窑窑场, 宋玉延难免会想起她的亲人。当然, 她不是因为睹目思人才眼睛泛酸,而是想起她被母亲抓去陶瓷厂打杂的“艰苦”往事,就掬了把辛酸泪。
  ____
  一行人几乎是带着游山玩水的心情到了越州城的,恰巧赶在了正月十三——开元寺灯市的前一天到达。
  此时的越州城商家们都在自家铺子前挂起了彩锻、灯笼,街头巷尾也能看见不少操着一口带着异域特色的口音的海外客商,在开元寺周围, 几乎所有可占用的道路两旁空间都摆满了摊子,货郎正在准备货物,以待灯市开市时大赚一笔。
  宋玉延本来想去脚店投宿的,结果二十一叔直接拉着她们往住宅区跑,然后敲响了一户人家的门。
  门很快便开了,一个童子伸出了脑袋来,看见二十一叔,眼睛顿时亮了:“宋叔父,您来了!”
  二十一叔摸出一块半路投喂饼儿剩下的糖给他,又摸了摸他的脑袋:“怎么是你来开的门,是不是又在院子里玩了?去告诉你爹,我来了。”
  童子回屋喊人了,二十一叔则回头跟宋玉延解释:“这是我的旧识,我在启程的前几天便来信给他,希望能在他这儿借住几日。”
  说完,那头便有一个中年男人匆匆走出来,迎向二十一叔,随即热络地拉起他的手,道:“志坚,你可算是来了。前两日便收到了你的来信,我立刻便收拾了厢房,就盼着你们过来呢!”
  “丹实,这回便麻烦你了。”
  “你我之间还需这般客气?”林丹实看见烈婶,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弟妹,你也来了呢?!”
  宋玉延跟唐枝注意到他的小动作,心想,这也是一个畏惧烈婶的威名之人。
  不待烈婶答话,他又迅速地将目光转移到宋玉延四人身上,“这是你那侄儿吧?”
  “正是。你们快过来见过林叔父。”二十一叔对宋玉延道。
  宋玉延等规规矩矩地上前去行了晚辈的礼,林丹实微微诧异:这四个孩子,他本以为一身书生气卷的宋玉延以及看起来端庄文雅的唐枝可能会比较识礼得体,却没想到笋儿这个半大的少年、饼儿那个小萝卜头行礼时的仪态都十分端方。这一看便让人心生好感,觉得宋家的家教很是不错。
  他很快便回过神来,热情地将众人迎了进去:“哎,别站在门口说话了,快进来喝口茶!”
  林家这里是一座二进的小宅院,左右的客房少说也有四间,除了一间房给家里的仆役住之外,林丹实能收拾出三间房,一间给宋冰夫妇,一间给宋玉延与唐枝,还有一间则给饼儿。至于笋儿,林丹实打算让他跟自己的儿子一间房。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