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大宋第一衙内(古典名著同人)——素衣渡江

时间:2020-02-08 10:09:29  作者:素衣渡江
  高铭暗暗咧嘴,这么大岁数了,抗洪持续一段日子,你有得熬呢。
  事实证明,高铭料对了,三天之后,蔡京就因为着了风寒病倒了,不能陪伴太子上城门楼视察水情。
  赵楷见蔡太师病了,亲自去探病,给病中的蔡京送去了亲切的慰问。
  赵楷坐在蔡京病榻前,“难过”地道:“太师一定要好起来,朝廷不能没有太师。”
  蔡京一边咳嗽一边道:“老臣一定会……咳、咳……尽早康复,为大宋……咳……咳……鞠躬……尽瘁。”
  “太师不要多说了,好生休养罢。”赵楷起身道:“等你养好了,再陪本宫上城楼,本宫等你。”
  蔡京想到了城楼上的凉风和迎面伴随着风吹来的冰凉的蒙蒙细雨,当即咳嗽得更厉害了,“咳!咳!咳——”
  蔡京的儿子们赶紧过来给老爹顺背。
  赵楷见蔡京咳得这么凶,也怕传染给自己,又叮咛了几句,便离开了。
  等赵楷走了,咳得上气不接下气的蔡京,平躺回床上。
  赵楷年轻气盛,凡事喜欢亲力亲为。
  而其他又岂能不跟随,这对他这样的老骨头太不友好了。
  不过,幸好,他也只是太子,目前只是建国而已。
  官家年富力强,春秋鼎盛,太子继位还有得等。
  蔡京想到这里,又是一阵不受控制的咳嗽,惯性叫他几乎鲤鱼打挺一般的从床上弹起来。
  “咳——咳——咳!咳!”
  在前线的官家,还好吧?
  ——
  西征大军,跟种师道的西军汇合后,顺利的驻扎进了平夏城。
  平夏城,顾名思义,就是为了平复西夏建造的要塞。
  平夏城来得极为不容易,那是历时数年,龟速前进,从西夏嘴里夺回来的据点。
  这个据点地理位置相当重要,因为它意味着突破了西夏的横山防线南部,跑到了防线以内。
  前面地形都是平原,水草丰美,十分富裕,靠打劫也能补充一路征讨西夏都城兴庆府的补给。
  加上自打建了平夏城之后,宋军一直往这里倒腾补给,数年累积了许多后勤物资,攒够了富裕的家当。
  大军到位,携带上物资,直取庆幸府。
  万事俱备,就差皇帝一声令下了。
  可惜,赵佶却没法鼓舞士气,他倒是想叫被人鼓舞他一下。
  他浑身难受,无力、酸软,精神也不振,吃不下,睡不下。
  于是军中就渐渐流传官家突然病重的流言,毕竟以官家的性格,到了平夏城,不登上城门,远眺西夏国景,填词一首,那就不是他了。
  现在迟迟不动,闷在不见人,情况不乐观。
  暗流汹涌,高俅岂会察觉不到,而且他发现经过训练的士兵倒还很镇定,最爱嘀嘀咕咕交头接耳反倒是中下级军官。
  怎么素质还不如士兵?
  高俅想起儿子曾提议过对军官们进行思想教育的提议。
  这时,他看到童贯从官家屋内出来,迎上去道:“怎么样?官家吃东西了吗?”
  童贯叹气,“就很少一点,你派回东京取丹药的人,怎么还没回来?你没看到人心浮动吗?”
  高俅绷着脸道:“我岂能看不到?!如果顺利,丹药这几天就会到了!我已经一催再催,比你还心急。”
  话音刚落,就听有人来报:“回来了——派回东京的人回来了——”
  高俅和童贯皆是大喜,忙亲自去迎取药回来的骑兵队。
  两人赶紧拿了药,进入赵佶所在房间内,将丹药献上。
  此时赵佶正躺在床上浑身难受的哼哼,见丹药来了,才撑着坐起来,当即取了仙丹,服下了一颗。
  高俅提起一口气,紧张地看皇帝。
  赵佶服下药后,平躺下闭着眼睛休息,慢慢地脸色恢复了红润,然后伸了个懒腰,精神抖索地道:“朕想出去走走!”
  不知是不是错觉,好像比之前服下的,感觉效果更好。
  赵佶叫内侍们给他梳整发丝,穿戴好衣冠,阔步出了房间。
  高俅和童贯连忙跟上,说来也奇怪,刚才还躺在床上不能动弹的管家,此刻步伐健硕,连他俩都快跟不上了。
  赵佶一露面,各种流言不攻自破。
  就见他登上了城楼,远眺前方的西夏的国土,只觉得雄心壮志,情怀汹涌,当下道:“拿笔来!”
  等笔墨到了,他提起笔,用他独创的瘦金体写下三个字:得胜关
  “从今以后,平夏城便叫得胜关,这幅字给大军都看看。”
  “官家御笔亲书——”有兵士拿着这幅字,下了城楼,骑马在军中来回巡展,“官家御笔亲书——”
  关于龙体的各种传闻不攻自破,大军士气鼓舞。
  翌日,拔营起程,正式攻打西夏。
  ——
  李乾顺听说大宋皇帝御驾亲征,举国来打西夏,吓得差点从宝座上跌下来。
  “不好,不好,真的不好!”
  我大夏是要完啊。
  之前打退辽国抓他去上京的铁骑,虽然胜了,但胜得很险。
  目前手里满打满算也就几千铁鹞子,而且横山防线破了,几乎是无险可守了,只要宋军一路北上,他就是亡国之君了。
  他便厚着脸皮来找自己的皇后耶律南仙,这位皇后是他求娶的辽国公主,自从嫁过来,两人就没红过脸,感情十分和睦。
  她还给他生了一个太子。
  耶律南仙不光跟他感情好,生育了太子,亦十分贤淑,处处堪称完美。
  “皇后,如今我大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你能不能……”
  跟辽国求情,派人来帮夫君一把?
  可还没等他说完,就见耶律南仙脸一冷,“不能!!”
  他这个皇后处处好,就是太他么的爱自己的国家辽国了。
  自从她知道他派曹妃的亲戚去金国结盟,合作攻辽。
  他的皇后便第一次对他大发雷霆。
  而自从前段日子,他不肯回辽国认罪,还打败了辽国铁骑。
  他的皇后便对他冷若冰霜,根本当他于无物。
  “难道你要眼睁睁看着夫君亡国吗?”李乾顺发出了痛苦的呐喊。
  耶律南仙斜睨丈夫道:“铁鹞子保不了大夏,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我会陪你殉国的。”
  铁鹞子是西夏重骑兵,如果这支精锐打不过大宋,这国,只能亡了。
  李乾顺勃然大怒,这个女人竟然连后事都想好了,“你就不能向辽国求援吗?”
  “你勾连金国在先,抵抗辽军在后,我有何脸面向母国摇尾乞怜?”
  “我勾连金国,还不是因为辽国割让了幽州给宋国,它强弩之末,还怪我为了大夏另谋出路吗?”
  耶律南仙气得浑身发抖,“那你此时何必再向这个强弩之末求援?!都城一破,我便殉国陪你,除此之外,我不会再做任何事!”
  “我不要你殉国!你滚!回去做你的辽国公主罢!太子留下!”说完,叫来左右道:“你们送皇后回大辽去!”
  耶律南仙自是不肯走的,但她到底是个女流,哪里拗得过。
  被胁迫着出了都城兴庆府,被撵回了辽国。
  赶走了耶律南仙的李乾顺,抱头痛苦地跌坐在地。
  辽国救援是指望不上了,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两条路,投降或者拼死抵抗。
  投降?不不不,现在还不是时候。
  好歹打一仗,输了再投降不迟。
  想到这里,他命左右取来披挂。
  他也要御驾亲征!且看鹿死谁手!
  或许奇迹会发生。
  ——
  宋军从得胜关离开,一路进发,畅通的无碍的到了秦王川。
  这里是西夏都城最后一道屏障,入了秦王川,更是一望无际的平原,一路跑马就能兵临城下。
  于是,在秦王川,西夏铁鹞子亦赶到了这里。
  两军遭遇。
  地形开阔,想怎么打就怎么打。
  李乾顺深知宋军弓的厉害,也为了保存最优的兵力,第一波先叫跋子们进攻。
  所谓跋子,就是从各个部落里拉来的壮丁,做为消耗宋军箭矢数量的垛子。
  简而言之,就是吸引敌人攻击用的。
  之后,铁鹞子阵型摆开,看准时机,一声令下,向宋军冲去。
  只要阵型不乱,这些人马都披甲的重骑兵就如同一把利刃将宋军的步军阵型划开,再一个个歼灭。
  这是李顺乾理想中的战局。
  但事实是,在宋军强弓射出的无休止的箭矢下,他的铁鹞子没抗住,溃了一角。
  立即被宋军的骑兵看准时机,冲进了进来。
  “顶住!顶住!”李乾顺声嘶力竭的大喊。
  或许是都知道这场战役,非同小可,不是全歼宋国,就是灭国。
  铁鹞子关键时刻,竟然顶住了,前面中箭依然不溃,向着宋军猛冲。
  因其速度快,只要几箭内打不败铁鹞子,铁鹞子就能迅速到达步兵跟前。
  剩下的便是,骑兵对步兵斩杀。
  甚至有的时候,铁鹞子还没到步军跟前,步军就不战自溃了。
  他们和宋的战争中发生过很多次。
  但这一次,是例外。
  面对如同铁塔一般迫近的铁鹞子,宋国的士兵没有溃没有逃,依然坚守在自己的位置上,哪怕最前面的士兵已与铁鹞子正面遭遇,不畏死亡,在最后一刻,仍旧用长枪刺穿敌人的心脏。
  前面的坚守,为后面的弓手争取了时间,又是一次次的箭矢发射。
  铠甲再厚,也受不了这样的轮番连续攻击,铁鹞子上的骑兵纷纷中箭落马。
  李乾顺看铁鹞子被射成了铁刺猬,不由得痛心疾首,不自觉的往前探了下身体。
  “陛下,小心!”尚书令,太傅嵬名安惠阻止李乾顺进一步向前。
  要知道皇帝的祖父就是对宋战争中被射中而死的。
  孙子怎么能重蹈爷爷的覆辙。
  李乾顺眼看剩下的铁鹞子已经有了溃散的趋势,又见宋国骑兵杀了上来,明白大势已去,悲痛地侧脸对嵬名安惠道:“亡矣!”
  话音刚落,只觉得脸颊剧痛,原来是一支箭矢正中他腮帮,射穿了他脸颊。
  登时满口的血腥味。
  他拔掉箭矢的瞬间,也看到了那个射他的宋国将领,隐约可见岁数不大。
  “花将军射死了西夏皇帝——”就听宋军中有人大叫道。
  李顺乾将箭扔到地上,大吼道:“朕在此!”决不能叫这种流言传出去。
  嵬名安惠赶紧道:“陛下,快撤吧!”
  李顺乾依然叫:“朕在此!”
  “知道了知道了,快跑吧。”嵬名安惠劝道:“陛下不要暴露自己的位置啊!”
  李顺乾就见身后的宋国人都注意到了他,赶紧闭嘴,打马就撤。
  皇帝一跑,西夏的铁鹞子溃散之后,亦追随皇帝撤军,一路上丢弃的辎重无数。
  宋军捡了一路装备。
  李顺乾一口气奔袭回都城后,知道宋军肯定趁胜追击。
  再无险可守的都城,就等一刀砍到脖子上。
  既然打不过,他决定采取第二招,投降称臣。
  服了,还不行吗?
  他命尚书令嵬名安惠作为使臣,携带国书跟礼物进入宋军大营求和。
  面对西夏的求和行为,宋军的普遍认知是,早干什么去了?
  如果你们祖宗李元昊不称帝背叛宋国,投向辽国,至于打这么多年杖么。
  哦,眼看兵临城下了,跑来和谈称臣了。
  等你们恢复过来,肯定翻脸比翻书还快,立马背信弃义。
  这些行径都是有历史可考的。
  因此,不光高俅说西夏人不可靠,连童贯都劝赵佶不要接见西夏的使臣,直接发兵兴庆府,攻破城池算了。
  但赵佶却不听两个重臣的劝阻,“没关系,朕见他不碍事。”
  接不接投降再说,关键是听夏国使臣求和的话,看他们的恭顺臣服的态度。
  这个过程,其内心的舒爽,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
  大宋一直被辽国压迫,拿西夏无可奈何,就一直没扬眉吐气过。
  如今有了享受这等待机的机会,赵佶忍不了了,马上就要体验一把。
  嵬名安惠行了宋礼,在大帐向赵佶跪拜,“宋国皇帝在上,可怜我大夏子民,希望能免于刀兵之苦。只要大宋神兵愿意退回,我夏国愿意称臣,每年供应大宋良马、盐巴。”
  西夏的特产,马跟盐,都是大宋缺的。
  赵佶捋着胡须,浑身上下就两个字,爽快。
  高俅哼道:“你们惯会出尔反尔!陛下不可信西夏的鬼话!”
  嵬名安惠抬头看高俅,但更令他在意的是旁边的年轻将军,如果没看错,应该就是此人射中了自家的皇帝是脸颊。
  当时,李乾顺其实还是在安全距离内的,按照正常情况是不会被射中的。
  但此人,竟然一箭精准射来,什么来头?
  赵佶拈花指捋着胡须,似笑非笑的道:“马匹跟盐,我们大宋何须你们进献?为何不自己取?”
  嵬名安惠一听这是要破城的意思,忙道:“若是灭了大夏,谁来传播大宋四方咸服的威名呢?与其杀死一个国君,不如留着这个国君向您臣服叩拜。宋夏两国可以结为叔侄之国。”
  跟辽国是兄弟之国,但跟夏国则是叔侄之国,谁是叔叔自不必说。
  赵佶微笑不语,此时嵬名安惠道:“陛下请考虑一下,我们夏国不急回复。知道大宋神军远道而来,十分辛苦,特此准备了美女鼓乐劳军。”
  一听有美女,被憋得眼睛都快红了的赵佶,眼睛直放光。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