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青笑出声来,又莫名有些心酸,“你也值得。”
如果他是小七,可能会比小七还要愤怒。
“又被你绕远了。在这儿鬼鬼祟祟的是想找我,还是怕见到我?”卫青问。
谢琅脱口道:“都不是。”
“我信你才怪。”卫青伸手揪住的胳膊,“跟我进去。”
谢琅脚上用力瞪着地,“不行,我得回去。”
卫青下意识往四周看了看,没看到板车,“你骑马来的?”
“马那么贵重的东西我可没有。我们村的人载我来的。我们约好午时在城门口碰头。”谢琅道。
卫青无奈地摇了摇头。
“真的。不信问小七。小七,告诉你仲卿爷爷,咱们是不是坐谢伯文家的车来的。”
小孩点了点头。
卫青很担心被他气死,也不跟他废话,直接掰他的脑袋,指向天空。
谢琅脸色微变。
“看清楚了?离午时还有一刻。从我家到北门正常也得走一刻。别说你这个小身板,还抱着个孩子了。”卫青说完就看着他,等他狡辩。
谢琅狡辩也是担心卫青揍他。
未来的卫大将军好涵养,绝口不提鹿鞭,谢琅不好故意气他,就继续胡诌道,“你母亲对我太好,我不敢进去。”
“又打一头鹿送进去了?”卫青忙问。
谢琅:“你不是回来拿东西么?进去看看就知道了。”
“然后你好趁机溜走?”卫青替他说出来。
谢琅摇了摇头,“你不逼我,我肯定不会再跑。”
卫青也觉得他不会跑。这小子刚才那么紧张,应该是怕他提鹿鞭。自己没提,他紧绷的身体明显放松下来。
“我就信你一次。”
谢琅:“你就不应该怀疑我。”
“我没空跟你打嘴仗。”
卫青大步流星地走到门口,回头看去,没看到谢琅的人。眉头紧皱,卫青下意识想喊他,墙边伸出一只爪子冲他挥了挥又缩回去。
卫青好气又想笑,敲开门进去就问门房,“谢琅来过?”
“谢三公子没来,不过让人送来两包东西,在正堂。”门房道。
卫青去书房拿到所需要的东西,就直直地向正房走去,看到摊在方几上的东西,眨了一下眼,就转向他母亲,“油皮和薄豆腐?”惊讶道。
“是的。”卫拿起一张薄豆腐,“我刚看到还以为是假的。你前几日说在酒肆吃个汤,里面放的油皮很是美味,我使人出去买,寻遍东西市只打听到这两样是酒肆独有的。三郎那孩子在哪儿买的?听说这东西很不便宜。”
卫青想说,我出去问问三郎。话到嘴边想起谢琅的话,“等我有空,我去养蚕里看看他。他的房也该建好了。”
“那你别忘了。对了,多带点钱。”卫看着油皮,叹息道,“难得他如此有心。”
卫青看到油皮,也忍不住说,“是挺有心的。儿记下了。母亲,儿还有些事,得傍晚才能回来,母亲就别等儿用饭了。”
卫微微颔首。
卫青走到门外就往墙角跑,看到谢琅蹲在地上和小七玩儿,松了一口气,“我还以为你走了。”
“我想走早走了。”谢琅抱起小七,站起来问,“明白了?”
卫青点了点头,“那东西你在哪儿买的?据我所知,整个长安都没有卖的。想吃只能去酒肆。”
“自家做的。”谢琅笑道。
卫青张口结舌,险些咬到舌头,“谁做的???”
“就送我们来的那个谢伯文家做的。我两个堂兄也会做。”谢琅看向他,“是不是很意外,是不是很惊讶?”
卫青不禁舔了舔嘴角,组织一下语言,“风行长安的东西竟出自乡野?”
“正常,高手在民间。”谢琅道,“你知道酒肆有油皮,那你知不知道前些天还有一种东西在酒肆卖的很火?”
卫青:“臭豆腐?”
“吃过?”
卫青摇了摇头,“我好友公孙敖吃过。听他讲闻着臭,油炸过后比油皮还要美味。他邀我去的那天不巧卖光了。也是那个谢伯文家做的?”
“我做的。”谢琅挑了挑眉,想不想吃?想吃就求求我。
卫青就想问什么,见他说起油皮、臭豆腐好像寻常之物,心中忽然一动,“贤弟,你是在告诉为兄,其实你才是那个高手吗?”
卫大将军果然不是凡人。
谢琅啧一声,也不再跟他胡扯,老老实实说:“我是那个高手,短时间内你也吃不到臭豆腐。”
卫青:“不好做?”
“麻烦。需半个月,而且每天都得查看一下。一不小心没看见,卖出去吃死人,整个养蚕里都得被我连累。”谢琅道,“所以我们不打算再做。酒肆有可能做,但你想吃就使仆人提前跟我说一声,我提前准备,你去我家吃,别吃酒肆的。”
卫青虽然没吃过,虽然听公孙敖说那东西味道十分特别,也不是很想念。但谢琅认真的样子令他感动,便笑着说:“我知道了。”
“那我不打扰你了。”谢琅道,“我跟村里人约好未时,必须得回去了。”说着看一眼太阳。
卫青今天确实有事,“以后再来挑我休沐的时候过来。”
谢琅摆摆手,表示知道,抱着小七一边往北门去一边问,“谢广的爹如果问你,有没有去仲卿家,你怎么回答?”
“没去?”小孩看着谢琅,大有谢琅摇头,他就改口说去。
谢琅笑道:“对!我们没去。有没有见到仲卿?”
小孩想一下,“见到了?”
“不错。仲卿好不好?”
小孩脱口道:“不好!”
谢琅一点也不意外,甚至想笑,“因为他抓我的肩膀?小七,你知道他为什么抓我?因为他知道咱俩累了,想叫咱们去他家吃肉。这样的仲卿好不好?”
小孩点了点头,“好。我,我不打他。”
“真乖。仲卿刚才说休沐,就是他不忙的时候。他不忙,咱俩来找他,他给咱们做肉吃。”谢琅道,“以后听到仲卿数落我,或者跟我打架,你都别害怕,因为我们闹着玩,不是来真的。”
闹着玩这点小孩懂,“我知道啦,三爷。”
“小七真是个好孩子。”谢琅道,“如果是我大伯,或者你大伯和二伯打我呢?”
小孩想也没想,“打他!”
谢琅顿时笑出声来,“小七真乖。这么乖的小七,我要送他个好东西。”给小七买一个油饼。
俩人到城门口,小七才吃出一个缺口来。谢伯文见状,下意识问,“王公子给的?”
“王公子忙,没跟我们说几句话就走了。这东西是我买的。”谢琅道。
今天是谢二郎和谢伯文来送豆腐,谢大郎和谢仲武没来。四周也没什么人,谢二郎就直接问,“伯文哥说你没进去,真没去?”
小七跟着就点一下头。
谢二郎不禁说,“你都来了,怎么不进去坐坐?”
“那他又得给我一堆东西,还得杀鸡,叫仆人买羊肉。今天又不是休沐日,何必给人家添麻烦。”谢琅道。
谢二郎眼中一亮,“他是官?”
“不知道。不过他才二十,是官也是个绿豆大点小官。”谢琅胡诌道,“主要是他跟他母亲,还有兄长住一起,我带着东西过去,人家一家都得出来招待我,他们不嫌烦,我自己也不好意思。”
谢伯文想象一下,点头道,“是的。不对,你都没进去,怎么知道王公子忙?”
“我那些话骗的了他母亲,骗不了他。他正好出去有事,追上我们,跟我说几句话。对了,他吃过你做的油皮,还问我臭豆腐好不好吃。”谢琅道,
俩人一听立刻放过谢琅,专攻“王公子”一人。
谢琅把他和卫青说给两人听,刚说完谢伯文就说,“回头你告诉我,我来做。”
“我也是这样想的。”谢琅道,“我家有那么多牲口,还有小七,还要打犁和耙,忙起来肯定会忘记查看。”
谢伯文点头,“但王公子若是问起你,你要说自己做的。”
“为何?”谢二郎不懂。
谢伯文:“显得三郎有心。王公子就算和我家谢广一样厌恶臭豆腐,心里也是高兴的。”
“我也是这样想的,正想跟你说。”其实并不是。卫青都不计较鹿鞭,更不会在意那个,但谢伯文也是一番好意,便把自己在路上想到的事跟他说,“伯文哥,我觉得你们可以扩大生产了。”
谢伯文不甚明白,“扩大生产?就是多做点?”
“是的。”谢琅道。
谢伯文叹气,“我也想。可我家就三个人,仲武他们家就两个人。”
“你堂兄弟啊。”谢琅转向谢二郎,“还有咱家那些没出五服的兄弟。你们用最近赚的钱买头驴,两头驴一天去两次城里,把他们做的转手卖给城里人。”
谢伯文:“你要我们买他们的?”
谢琅点头,“比你们自己去卖便宜点,又能让他们赚点,又不用他们买驴去城里。我想他们会愿意。”
谢伯文看向谢二郎,谢二郎犹豫道:“回去问问我爹娘。”
谢琅点了点头,便不再说什么,让他们自己好好考虑。
到村口,谢琅下来,就看到三三两两蹲在地上说话的人站起来,齐刷刷看向他。
谢琅下意识往四周看,什么都没有,“你们看什么?”
“你家来人了。”一个老汉开口道,“等小半天了,你快回去看看吧。”
谢琅顺嘴问:“买犁和靶的?”
“不是。说是你家亲戚。”
谢二郎脱口道:“你舅舅?种地的时候不来,这时候来干什么?知道三郎家盖了新房?”
“不是。三郎的舅舅我们认识。我们问他是你什么人,他只说亲戚。对了,你大伯也不认识。”
谢琅不禁回想,没想出来,就转向谢二郎,“除了舅舅我还有别的亲戚吗?”
“还有姨母。可她嫌婶子小气,早跟你家断往了。”谢二郎道,“这时候来干什么?难不成知道是你会做豆腐?来找你教他们?你可不能教。”
第33章 外甥像舅
谢伯文立即转向谢琅,虽然没开口,也希望谢琅能拒绝。
谢琅无奈地笑道:“你们是第一天认识我么。”
“她是你姨母。”谢二郎道。
是旁人他自然不担心。
谢琅叹气道:“他们都没说是女人还是男人,二哥就知道是姨母啊。”
“难不成还能是男人?”谢二郎转向村里人。
众人这才想起来,只顾得向谢琅报信,忘了说人的情况。
“一男一女,二十出头,不像能当三郎的姨母和姨丈。”
谢琅看一眼谢二郎,听见了吧。
随后谢琅转向谢伯文,“刚才进村的时候你和二哥说考虑好了,趁着这里这么多人,你跟大家伙说说,我回去看看。”说完转身往家去。
“晚上说也不迟。我们先跟你回去。”谢伯文道。
村里人想问什么事,一听谢伯文的话纷纷道,“我们也去。真是那个跟你家断往的姨母和姨丈,你不想理他们,我们就帮你打出去。”
“对!帮你打出去。”说话间从地上捡根棍子。
旁人看到立刻拿起不知谁立在树上的木锨,跟上谢琅。
谢琅回头看去,浩浩荡荡十几口子,有老有少还有壮,顿时有种他是他们村扛把子,养蚕里“陈浩南”的感觉。
“咳!”
谢伯文忙问:“怎么了?”
被自己的想法呛到了。可惜这话不能说。
谢琅:“你们太紧张了。一男一女而已。我和我大伯俩人就能把他们打发走。”
“怎么打发?跟他们打,你抱着小七可没法打。”
“是的。”
谢琅叹气道:“既然大家这么担心我,那就一起去看看。”
“这样就对了。”
谢琅脚下一顿,想回头看看谁说的,又觉得没必要。纵然他表现得很老成,也改变不了他才十七岁的事实。
村里人担心很正常,不担心他反而得考虑要不要搬出养蚕里。
谢琅家在村西头,而他们是从西边进村的,以至于片刻就到他家门口。
果然如村里人所言,是一对二十出头的男女。
谢建业夫妻和谢广的娘站在两人对面,神情严肃,像是在聊什么重要的事。
谢琅咳嗽一声。
五人转向他。
谢建业抬手指着谢琅,“那就是我侄子三郎。”
谢琅走到跟前,看到不足八尺高的男子微微皱眉。谢琅不禁挑了一下眉,试探道:“你们是来找小七的?”
男子面露惊讶。
养蚕里众人齐刷刷看向男子,随即转向谢琅怀里的小孩。小孩慌忙抱紧谢琅的脖子。
谢琅放松自己时,各方面都会变迟钝,一旦他提高警惕,风吹草动也瞒不过他。
村里人不认识两人,排除是谢家亲戚的可能。谢琅又不曾欠人家钱,也不曾欠人家情,唯一有可能来找他的卫青忙得脚不沾地,谢琅就在想是不是小七的母亲。
31/172 首页 上一页 29 30 31 32 33 3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