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川把自己带的饭盒拿去蒸热了,找了角落的桌子坐好。才打开,一个人凑到他边上,“咱们一块儿吃。”
对方也打开饭盒,有红烧豆腐干、肉丝冬笋,还有一大碗的红薯糙米饭。比青川的饭盒少了一个煎蛋多了几条肉丝,饭菜的分量则多三分之一。这年头的人都很能吃,大概和缺少油水有关系,就算是城里,一个月也只能吃两天的肉。
“你这还有煎蛋呢?”
青川闻言,用筷子分了大约五分之一出来,夹到对方的碗里,“自己养的鸡下的蛋。”蛋本来也不大,五分之一更少。但对方却很是受宠若惊,犹豫了一下,目光从肉丝和豆腐干之间来回转换,最终夹了一块肉丝给青川,筷子尖都是颤抖的。
真是肉丝,比个火柴棍差不多,但青川立马就感受到了那一股心疼和不舍,情绪浓烈到快烧起来。
“……”看来这个年代的人真的很缺肉。
两人相互换了菜,感情就(单方面)快速融洽起来。
年轻人叫唐宇,来这边做临时工已经两年了,是个县城户口,关系户,屠宰场的主任是他表舅,所以消息也灵通。他告诉青川,采购部的已经在准备过年福利了。屠宰场过年的时候会有员工福利,临时工也有,一般都有肉,偶尔也有别的东西。唐宇说去年每个员工发了半斤红糖呢。
“我才拿回家,我妈就给收起来了,来客人的时候才拿出来一点。”他抱怨着。
过年的时候屠宰场最忙,拿的也多。城里人过年有福利,十一月的时候,每家按户口本可以买一只鸡一只鸭还有远超平日的猪肉。农场养的牲畜要杀掉一批,每个人都要加班加点,大食堂会提供一些免费的夜宵作为‘加班费’。另外农村里要杀年猪,会送到屠宰场来。
所以年前是屠宰场最忙碌的时候。
当然,这种忙碌是幸福的忙碌。夜宵里会有肉,吃不完可以带回去。屠宰场的员工福利也很足,唐宇说自己带回家的肉,一半做腊肉,一半可以吃好几天,过年真是让人快乐。
过年的时候屠宰场还会给员工发各种票,肉票、布票、棉花票、油票、工业票等等。这些票都要留在最关键的时候用,比如过年和家里有喜的时候。这一点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是一样的。只是农村里票更稀缺一点,尤其是工业票这种。
吃完饭,休息了小半个小时,下午的活就开始了。
下午青川要给一个肖姓的师傅打下手,猪皮削下来鞣制过可以制作成猪皮鞋,猪板油剔下来熬猪油,雪白的猪油可是供销社的稀缺畅销货。猪肉一块块切好,按照部位分开,送到各个饭店和食堂。早上冻好的猪血也要一块块分开,送往不同地方。
屠宰场有一辆送货的货车,一个下午要把县城跑一遍。
肖师傅切割大肉块的时候侧身挡着青川,不愿意让他看得太过仔细。就算是杀猪匠,有些敝扫自珍的意思,并不愿意轻易把手艺传给外人。青川低头切肉,眼睛余光看着四周几个大师傅,一个个身高马大的,切整猪的时候大开大合,动作如行云流水,说不出的畅快利落。
他忍不住想到经验老道的法医,虽然解剖的对象不同,但这种利落劲儿是一样的,太过了解解剖对象的每一根骨头每一块肌肉每一根血管,闭着眼都知道怎么完美切割,真正做到眼前无尸心中有尸的地步。
不由得对晚上的虚拟教室生出些期待。
把清洗好的牲畜切割好送往县里之后,临时工们还要打扫场地。打扫残渣,清洗血迹,用大刷子不断刷洗地面。洗下来的血迹和粪便之类的要倒进粪池里,可以发酵后作为肥料。这些肥料要提供给附近的农场。
一切做完之后五点多了,青川解下灰黑色的围裙和袖套,准备回家。就见到唐宇拿了一个挺大的铁皮罐子出来。
“嘿,我要去农场买点牛奶,你要不要去?”
青川想了想,他又没什么事,就同意了。
农场离屠宰场很近,走几分钟就到了。那里养了一些本地的黄水牛,母牛产仔之后就会产奶,这些牛奶会卖到县里。有些人家愿意给孩子每天订一罐牛奶。但是这样的人家毕竟不多,所以每天还会有些剩余,这个时候去买会便宜点。唐宇和那边熟,可以更便宜。
青川看到唐宇用一毛钱就打了一大罐的水牛奶,有点心动,但是他没有带罐子。
“没关系,你先用农场里的罐子,明天还回来就行了。”农场的员工十分热情。
然后青川也打了一大罐的水牛奶,用了两毛钱。
“你家里也有要吃奶的侄子么?”唐宇问。
“我不能自己吃吗?”
“啊?”唐宇惊讶的看着青川。
“我还能再长高,喝牛奶长高,你不知道么?”
“可是你买了这么多,一下吃不完放着就坏了。”
“加点白糖熬成炼乳,可以放一两个月。”青川用胳膊撞了撞唐宇,“要不要和我一起长高?你和我差不多大吧,咱们还有机会的。”
唐宇很不好意思的红了脸,“真、真能长高?”
“能。”
“我考虑考虑。”
青川晚上草草对付过一顿,就买了白糖熬炼乳。低温熬制更好,对牛奶的营养物质不会破坏太大,青川想着以后反正也是要用的,就从系统那里买了一个高压锅,熬炼乳。
一大罐的炼乳加上二两白糖,最后也就熬了小半罐的炼乳,最多能吃个七八勺,别的不敢说,很费柴火。青川本来还想着省一些积分,如今看看还是每天购买鲜牛奶合算。两分钱就有一大碗,烧开之后就能喝了。就是要每天跑一跑农场,费鞋子。
在屠宰场待了一天浑身臭味,青川烧了水痛快得洗了澡。
他家这属于农村里豪华房,有单独的浴室,里面放着浴盆和衣架。青川不省积分了,买了一大包的沐浴皂,也不考虑什么香味什么功效,就是最基础的那种,也便宜,一个积分七块皂,按着频率大半年不用再买了。他把牙膏牙刷也买了一些,这些东西要工业票,平日也不好买。
洗了澡洗了头,青川意外的发现皮肤白了一层。
“……”这得是多久没有洗澡才会累积下这么厚的一层保护膜呀。
睡前青川给自己泡了一杯热牛奶,喝完了刷了牙才躺到床上,闭着眼睛等睡着。
床下是厚实的稻草垛,去年晒的,已经压实了没那么保暖。今年要弄些新的来晒一晒铺成新的床垫,否则不知道冬天怎么过。南方的冬天,湿冷湿冷,阴风刺骨,比北方还刺激。
有热牛奶助眠,青川很快就睡着了。
他的眼前出现了一扇光形成的门,那就是虚拟教室的门。
青川以为进了虚拟教室会看到一个膀大腰圆的杀猪匠,手里一把杀猪刀,还套着一头猪做狰狞状。但他真的进了虚拟教室,却愣住了,和他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你在做什么?”青川茫然的看着一个中年男人一遍又一遍的抚摸着一条银灰色大鱼的脊背。那鱼还活着,嘴巴大张着一撅一撅,时不时甩动一下尾巴。不知道是否错觉,总觉得这白色的鱼眼睛里透出一种诡异非常的享受来。
“给鱼按摩推拿,有助于放松肌肉,让它愉快至死,可以令肉质保持在最佳状态。这是咱们要学的第一节课。”
“……”合着以后他不但得学杀鸡杀鸭杀猪牛,还得学会如何给动物做全身按摩?
第15章
三观重塑的青川从梦里醒来,他一晚上没干别的,就是给大头鱼按摩了。一旦出现手法错误,半人长的大头鱼就会毫不留情的给他一尾巴,简直酸爽。
第一次觉得鱼是这么可恨的生物。
青川起来熬了白米粥,水煮了一个鸡蛋。厨房有个老南瓜,他切了一圈蒸熟,就是中午的菜,饭是糙米混着红薯的杂粮饭。他昨儿观察过,大部分人的饭盒里都没荤菜,鸡蛋都少。青川觉得自己一个农村人还是低调一点,中饭没必要吃得太好,可以早餐晚餐找补回来。
吃了饭,看着天色还早,青川在院子里打了一套老太太养身拳。
虽然系统不认为这套出自武侠世界的特产秘籍在这里有用,但青川不死心,它也不拦着。万一有用呢,多几分力气总是好的,别的不要求,让这个糟心的心脏病病人活久一点就行。
青川住得偏,出村不需要经过村里人干活的那块平地,所以一路上基本没有遇着谁,就是遇上了,两边都有事,也就是一个点头就算打了招呼。
倒是下面那个劳改份子住的窝棚是每日必经之地,青川有时候能看到前大地主和地主婆子,还有他们的小孙子,那小娃娃长得机灵可爱,青川挺喜欢他。但两边都不会打招呼,避嫌。
他去了屠宰场,今天的活和昨天没什么两样,厨房的菜也和昨天没什么两样。青川照样收了一包鸭绒,下班后和唐宇一块儿买了牛奶,把洗干净的罐子还回去。
一个积分三斤肉,青川将其切碎,和笋丁、香菇丁熬制成咸香可口的香菇肉酱,分了五个玻璃罐子。罐子用滚开的开水烫过,装入酱料后密封,这样的天气放一两个月不是问题。
这样五罐肉酱,每日一勺,可以熬过两个月,前院六只母鸡平均每日提供三四枚鸡蛋,还有两块菜圃提供蔬菜,附近鱼塘里还能捞鱼虾补充蛋白质,这样日常就不需要额外从系统购买食材。
剩余积分多达六位数的青川终于在苛刻的限量制度下学会了节俭,真是可喜可贺。
工作的日子总是过得不知不觉,很快就进入十二月,青川已经工作两个月了。他已经把鱼的全身脉络肌肉骨骼位置都记下来,虚拟教室的老师终于也不再要求他给大鱼按摩,第二节课是剖鱼,他可以开始报仇雪恨了。
然而鱼还是鱼,他的刀法有一丝丝的偏差错误,死得不能再死的死鱼还是会一尾巴甩在他脸上,伴随着眼睛里射出两道诡异的光线。
脸又做错了什么,要和鱼尾巴亲密接触一遍又一遍?
青川已经在想以后解牛的时候该怎么办了,一蹄子踢过来还能好?怕不是要废?
第一个月系统提供了一只兔子给他解剖,然后得到一块破破烂烂的兔皮和一顿红烧兔肉,第二个月系统提供了一条黑鱼,他本来想要做酸菜鱼片……嗯,后来做成了酸菜鱼块,味道还是可以的。肉呢,怎么能不好吃?
他每个月要给老太太送一次月供,虽然老太太跟着大哥住,不代表青川就不需要养老了,根据协议,他每个月要给老太太五元,也可以换成三十斤粮食,粗细不论。青川习惯性每月给老太太五块钱,还有一些猪肝、猪蹄、猪尾巴之类的肉,都是从屠宰场廉价买的,分量只有半斤左右。
老太太自己舍不得吃,大半都会进了大哥家的嘴。
一个月能吃一次肉,已经是很不错的待遇,大家每次看到青川送肉,都说他孝顺。对青川来说,一个月只要一点肉就能堵住老太太和大哥一家的嘴,真是再实惠不过的买卖。他其实相当不耐烦所谓家长里短,无论好意还是歹意,这是现代生活在都市的年轻人的通病。
进入十二月之后,屠宰场显而易见的忙碌起来,连大师傅都顾不得阻挡青川的视线了。他们开始加夜班,头顶的灯亮起,一直到八九点大家才散。
每一日大食堂都提供一份夜宵,基本都是荤菜,有大豆烧猪脚,卤肥肠,凉拌猪耳朵,筒子骨炖板栗,烧猪头肉……分量足足的。
青川从家里带了蒸杂粮饼过来,就着香喷喷的菜一顿也吃不完,可以留到明天做中饭。青川被贫瘠的生活环境逼得没有了挑剔的毛病,只要是肉,什么口味都吃。除非遇上他实在克服不了障碍的羊蛋蛋,那也没关系,转手送给大哥,嗯,给有媳妇的同志补肾吧。
村里也热闹起来,最大的一个鱼塘要放水抓鱼,家家户户都能得个二三十斤的分量。当然,如今吃大锅饭,这鱼只有青川等少数不拿工分的能拿一些,其余还是放在大食堂统一处理了。
村里附近的三个山丘都是集体的,上面有橘子林、板栗林,还有别的杂七杂八的果树。还有山上那集体的竹林,也有一批劳动力在找冬笋,卖给供销社之后自己还能剩一些,就留着自己吃。
青川没时间去,这时候大哥就会代劳把他那一份送过来,所谓兄弟和谐就体现在这里。
进入春节倒计时之后,屠宰场终于没有那么忙碌了,一时间大家都无所事事,但是又不能不来上班,于是大家几个人就找了板凳瞎聊。大伙儿口袋里都装着瓜子炒豆,一边吃一边说,青川怕上火,每日烧一点花茶大家分着喝。就是后山上的野菊花和金银花,村里人都会采摘一些晒干了泡茶。
县里已经开始‘过年为建设国家不打烊,春节不放假’,但屠宰场还是会放三天,除夕、初一初二。临除夕那天,今年最后一天上班,屠宰场给每个员工发了福利。正式员工每个人六罐黄桃罐头、十斤肉。临时工略少一些,也有三罐罐头和五斤肉。另外还有各种票若干,布票粮票每人都有,别的票看手气,抽到什么是什么。青川运气不错,他抽到一张工业票。
发福利的大姐天天蹭青川的花茶,特意给他留了一条肥美的五花肉,晒腊肉好吃,做红烧肉也好吃。
村里刚杀了年猪,按着四分人头六分工分的比例分肉,青川户口在村里,分了小半斤,大哥家连老太太一起分了十好几斤的肉。
论理,猪肉也要交到大食堂,但很多人都不愿意,尤其猪肉多的人家,又说到晒肉送人情的问题,最后猪肉还是分到各家各户去了。所以青川就给大哥他们送了一罐黄桃罐头。这在农村也是稀罕物,不会有人嫌一罐太小气,他们想买还买不着呢。
今年粮食产量比去年略低一些,交上去的公粮又多,所以剩下的粮食就少了,但大家似乎还沉浸在国家供吃供穿的美梦里,谁也不把它当回事。报纸上没有写那边受灾,但是还是有消息流传到这里,说哪哪今年干旱,粮食减产什么的。
这都是私底下说的,明面上到处都是亩产万斤,每个人都充满了喜悦和期盼。青川要说明年饥荒,大概会被红色军团打成肉酱。所以他什么都没说。这里靠山近海,山上有野葛、山药,海滩有小海鲜,地里要是种些高产作物,公粮不给它收绝了,大部分人都能活下来,就是难免活不好。
青川自己无所谓,他不吃大锅饭,还有存粮。但他顾虑着老太太那边。老太太又和大哥一块儿住,不可能看着大哥家里遭灾无动于衷。另外他还有个姐姐。姐姐这种生物总是特殊的,青川被姐姐保护长大,这是心底最柔软的一处,只要是姐姐,哪怕是陌生的别人家的姐姐,总还是有些不同。
14/255 首页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