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我的公主重生了(GL百合)——或许有一天

时间:2020-03-31 16:51:49  作者:或许有一天
  谢弘毅就坐在两人对面的位置,中间虽然隔着人,却也足够他将两人情态尽收眼底了。尤其见陆启沛看向身边少年的目光缱绻温柔,他不知想到了什么,轻嗤了一声。
 
 
第48章 宫宴之上
  陆启沛请祁阳去查荣国少年的背景, 但万万没想到在宫宴开始之前就有了答案。
  谢弘毅这个名字对于陆启沛来说陌生极了, 听过之后也不会有半分联想,但对祁阳来说则不然。公主殿下活了两世,知道的事情总要比陆启沛多些的。
  听到陆启沛说出对面少年的名字, 又见少年穿着打扮, 祁阳几乎立刻就有了判断:“他该是荣国三公主的儿子,父亲是荣国丞相谢远。”
  陆启沛闻言微怔了下, 旋即想到了什么:“是那个辅佐荣国皇帝建国的谋士?”
  祁阳听到她的话眼中忽然滑过一丝懊恼,想起如今荣国新建,也不知谢远有没有登上丞相之位?不过万幸连她都不清楚的消息,陆启沛当然也不会知道, 便硬着头皮点点头:“嗯, 谢远本是中原人士, 不知何故流落戎狄。被部落收容,得首领赏识,两人一拍即合有了今日。”
  说到这儿, 见陆启沛听得认真,便又继续道:“谢远带着仆从孤身流落戎狄,十几年前部落首领为了拉拢他,便将女儿许配给了他。如今荣国的上流贵族中,谢姓也只他一个。”
  岂止是谢姓只他一个, 事实上中原人在荣国, 多半沦为俘虏奴隶, 少有几个行商便算是身份高的了。贵族之中, 便只有谢远一个中原人。
  说起谢远的人生也堪称传奇了。从流落异国的狼狈,到如今权倾朝野的宰辅,使天下闻名,他也不过花了区区十余年光景。而他的丞相之位还不是靠着朝廷争斗爬上去的,而是他亲手辅佐了一位帝王,在血与火中披荆斩棘而来,背后建立的荣国便是他的功勋!
  梁国人听到他的名声,虽多骂他投敌叛国,但又何尝否认过他的能力气魄?
  祁阳寥寥数语介绍了这人,陆启沛听罢却问:“这个谢远,殿下还知道多少?比如他究竟什么时候去的北地,如今又年方几何?”
  这些祁阳还真不是很清楚,哪怕前世谢远大名鼎鼎,可他远在荣国,祁阳又哪有心思去查他?便微微摇头道:“这我也不甚清楚,只听说甚是年轻,如今也不到四旬。”
  陆启沛听罢点点头,没再追问,垂着眸子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又过片刻,皇帝终于姗姗而来,殿中众人齐齐起身相迎。
  陆启沛被祁阳提醒的回神,跟着她站了起来。不经意间目光穿过挡在前方的人,望向了对面的异族少年。谢弘毅似有所觉,也回望了过来,两人对视一瞬,他便不屑的别过了眼。
  这个反应让陆启沛微怔,还没来得及深想,皇帝便已经踏入大殿,于是只能俯身行礼。
  待皇帝行过大殿在上首落坐,抬手与众人说过免礼,众人这才再次落坐。只宫宴开始,之前的散漫便都收敛了,殿中众人齐齐端坐,场面亦为之一肃。
  宫宴确实不是个谈情说爱的好地方,尤其是接待他国使节的宫宴。
  因着之前那封国书,皇帝对于荣国使节显然多有不满。他几日未曾理会,今日宫宴也未见得有多待见几人。皇帝态度如此,哪怕歌舞齐备,也注定了这场宫宴氛围不会轻松。
  坐在前排的太子脊背挺直,面容严肃正经,端的是一身储君威严。但就在他挡住的身后,小两口虽不敢像宴会开始前那般肆无忌惮的亲密,却也时不时传来几句低语,因为这次不好凑近的缘故,只言片语也落入了太子耳中……
  祁阳拿起筷子点了点案几上的一碟羊肉,与陆启沛说道:“宫宴这些菜我都吃腻了,也就这道炙羊肉还算不错,滋味鲜香,又无膻味,阿沛你且尝尝看。”
  太子闻言目光落在了面前的炙羊肉上,被祁阳说得也有了些兴趣。
  身后的陆启沛闻言却是一笑,从善如流的拿起筷子尝了一口,而后轻轻道了声“好吃”,便神态自然的将自己面前的炙羊肉移到了旁边祁阳的案几上。
  祁阳微怔,旋即道:“好吃你便留着,端来我这边作甚?”
  陆启沛却道:“其余菜式够我吃了,殿下却只好这一道,自然予你。”
  小两口说着说着似又黏糊了起来,太子听罢也将目光从炙羊肉上移开了——听着那两人在自己身后你来我往的对话,忽然间就对这些菜式全都失去兴趣了,甚至莫名感觉有点撑?
  当然,撑是错觉,不过太子确实不想再听小两口腻歪了。他举起酒盏浅饮了一口,目光旋即移至殿中,决定将注意力放在丝竹歌舞上。
  宫廷中的乐师舞姬都是最好的,丝竹声声,歌舞翩翩,俱是风情。
  皇帝不开口,大殿中众人不敢交头接耳,目光多半也都落在了歌舞上。有偏好此道着,渐渐也看得入了迷,直到一道粗犷的男声打破了殿中平静:“这软绵绵的歌舞,也不知有甚好看。”
  开口的当然是荣国使节,不过不是正使,而是一个孔武有力的大汉。他手里举着只瓷碗,碗中却不是饭菜,而是满满的一碗酒,说话间一仰头便饮尽了,又拎起酒壶摇了摇,颇为不满道:“你们梁国人也忒是小气,饮宴就准备这点酒,两碗不到就没了,真是没意思。”
  殿中许多大臣脸色便不好看起来,倒是太子神色平静。他瞧一眼坐在上首的父皇,而后便对宫人吩咐道:“去取几坛酒来,每个使节都备上两坛。”
  宫人退下,很快便重新抬了酒来,比水桶还大的酒坛,再是酒桶两坛也够喝了。
  先前挑事的大汉撇撇嘴,自顾自拎起一坛拍开封泥便仰头痛饮,酒水落了满襟,粗犷豪野不见风仪。乍一眼看去,还当是到了哪家街头酒肆,全没了宫宴该有的体统。
  梁国的大臣们越发不满了,陆启沛听到许多人嘀咕着“蛮夷无礼”云云。
  荣国的正使却并不阻止,见大汉喝完又跳出了席位,挥挥手冲着一众舞姬道:“走走走,这软绵绵的歌舞有甚好看?不如让我表演来给大家看看。”
  北地条件艰难,戎狄传统尚武,酒宴上也少见这些歌舞,倒是角抵颇为盛行。
  大汉招呼同伴表演的也是角抵。若在荣国,这也并不算失礼,相反倒是为主人宴席添彩,是亲近友好的表示。然而两国关系并不融洽,大汉这一出头,显然就不仅仅是为宴席添彩了,众人从他神色中,更多看到的却是明晃晃的挑衅。
  有那年少气盛的,见到如此场面,险些气得拍案而起。
  但皇帝始终未置一词,荣国正使见闹得差不多了,也将那大汉叫了回来。而后他起身,冲着上位的皇帝俯身一礼:“陛下勿怪。我荣国儿郎肆意惯了,有些受不了宴席冷清,这才助兴一二。”
  这话算是变相的指责了。皇帝掀起眼皮看他一眼:“客随主便,使者竟也不懂吗?”
  正使笑了笑,并不在这事上纠缠,或者说他根本就是想引皇帝开口而已:“陛下见谅,是我等粗犷之人不懂歌舞。不过歌舞小道,也不打紧。只是几日过去,陛下不见我等,也不曾回应国书,我等亦不知今日宴席散后,何日再能得见圣颜……恕在下冒犯,我国陛下还在等着我等回去呢。”
  这是要就国书上的条款讨个说法了,可在宫宴上这般说起,着实显得咄咄逼人——陆启沛看向对面的正使,他满脸真挚,可她却在他脸上看不到结盟和谈的诚意。
  不止陆启沛,殿中众人或多或少都感觉到了违和。可如果不是为了和谈,这些使节跑这一趟又是为了什么?闲得慌,跑来梁国蹭吃蹭喝吗?!
  许多人心里泛着嘀咕,包括皇帝都有些看不懂这套路了。
  不过不管对方打着怎样的算盘,肉眼可见的亏却是不能吃的,皇帝当然不可能答应那些荒谬的结盟条件。他望向荣国使节,目光威严睥睨:“那般的国书,使者以为朕会答应?”
  正使不语,仍旧笑着,好似对皇帝话不置可否。
  大殿里的气氛陡然压抑起来,最后还是太子开口打破了僵局:“使者应当明白,那般条件,我大梁是不可能答应的。且是你等主动前来,既要和谈,便不妨拿出些诚意来。”
  正使闻言正要说话,袍脚却被人扯了扯。他低头看去,就对上了小少年带着倔强的脸,黝黑的眼眸正一瞬不瞬的盯着他。正使无奈,又垂眸想了想,再开口便道:“荣国初立,尚需休养生息,我等自是带着诚意而来。只是国中众人,对梁国多有不服,国书条款便也不肯退让。”
  这话说来虽然不客气,但好歹算是说到了正题,众人也不由得稍稍郑重。
  接着就听正使继续道:“我为使者,带着这样的国书前来,也是为难。不如这样,陛下若是容许,两国不如比上几场,若是梁国更胜一筹,我等自是无话可说。”
  此言一出,殿中顿时议论纷纷,多是斥责蛮夷不自量力的。
  祁阳趁着热闹又凑到陆启沛耳边,问道:“阿沛觉得,这些荣国人又在打什么算盘?”
  陆启沛只觉一股热气喷上耳廓,让她不自觉往后缩了缩,而后才答道:“不知。可说什么比试,我只觉得这些荣国人好是儿戏。”
  说完话便感到一股视线投来,她循迹看去,便对上了异族少年带着挑衅的目光。
 
 
第49章 他是为我而来
  在对上谢弘毅挑衅目光的那一刻, 陆启沛便生出了一种感觉——这人是冲着自己来的, 包括所谓的比试,恐怕也是冲着自己来的。
  不是陆启沛自我感觉太好,自视太高, 而是少年的情绪几乎不加隐藏。他对自己似乎有着满满的敌意与挑衅, 但真要论起来,却又不似陆启成那般, 全是昭然的恶意。
  很复杂很陌生的情绪,陆启沛垂下眼眸,心中思量更甚。
  殿中渐渐喧闹起来,原本正襟危坐的众人也开始与左右议论起了比试的事。
  虽然大多数人都觉得这个提议甚是儿戏, 甚至怀疑荣国正使并没有资格改变国书上的条款。亦或者退让的尺度有限, 是原本谈判就能得到的结果, 根本不用多此一举……
  众人渐渐议论开来,虽然大多数人都觉得比试的提议不靠谱,但意外的却没多少人反对——许是被这些荣国人的无礼刺激到了, 也不知他们那儿来的优越感咄咄逼人,当下不少人心里还真生出了与之比试,然后压对方一头,让他们灰头土脸滚回荣国的心思。
  因此在一阵议论声过后,便有人问到:“使者说要比试, 不知比试什么?别又是角抵之类, 我等都是文人, 可比不过尔等。”
  殿中也不是没有武将与宴, 不过这会儿都不说话,只假装自己不存在。
  太子和皇帝也都没阻拦,仿佛对事态的发展冷眼旁观。
  正使闻言一笑,又低头瞥了眼坐得笔直的少年,接着说道:“自然不比角抵。这等活动,玩闹尚可,怎能登大雅之堂?”说完也没卖关子,便又道:“我等听闻梁国泱泱大国,君子之邦。既然要比试,也不好比试小道,那不妨便比君子六艺如何?”
  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是古来文人立身之本。不过话又说回来,自科举取士后,因科考内容大多不包含其中,这六艺便渐渐衰落了下来,除了真正有底蕴的人家已经很少有专精的了。
  荣国正使此言一出,殿中顿时响起一片哗然,显然没想到他会如此提议。而后便是气愤难当,众臣只觉荣国使节以六艺做比,根本就是挑衅与不自量力!
  大殿里吵吵嚷嚷闹个不休,皇帝终于开口压下了吵闹声:“这比试,赢了如何,输了又如何?”
  祁阳和陆启沛都有些意外的看向了皇帝所在的上首,没想到这般儿戏的提议,他竟是回应了。不过转念想想,似乎答应下来也不吃亏,毕竟在场所有梁国人都自觉底气十足。
  也确实是底气十足。荣国新建还不到一年,之前戎狄蛮夷只知放牧抢掠,哪怕是其中的贵胄,又有几人真读过书?更别提学习六艺了。甚至在梁国不少百姓眼中,这些蛮夷几乎与茹毛饮血的野人没什么不同,要与他们比六艺,简直是笑话!
  因皇帝开口,大殿之中一时安静下来,数十双眼睛齐齐盯着荣国正使,等他回答。
  正使倒是不慌不忙,从怀中又掏出一封条陈,递交上去:“便以此为赌,陛下以为如何?”
  皇帝接过张俭递来的条陈细细看过,这一回双方的条件倒是平等了许多。比如岁币布帛都做了大半消减,荣国回报的骏马牛羊却是不变。再比如通商依旧,但铁器已经从原本的货物中划去,转而强调了茶叶食盐等物……简单看来,诚意比之前多了太多。
  如果一开始荣国拿出的便是这样的国书,皇帝或许并不会犹豫太久,便能达成两国休战结盟。但这条陈却在此情此景下拿出,却让皇帝不得不多几分思量。
  不过想归想,怀疑归怀疑,在满殿之人的注视下,他还是很快点头道:“不错,便以此为赌吧。”
  这是胜利的条件,至于输这样的选项,荣国正使没提,皇帝更是想都没想过这个可能。双方似乎就此达成了一致,接下来便是比试人选的问题了。
  荣国正使倒是对此提出了要求:“梁国之大,人才济济,我等使节不过数十人尔。想来陛下也不愿背负以多欺少的名声,那么今次比试的人选,不如就在这殿中挑选吧。”
  陆启沛听到这里,心中只道一声“果然”。
  陆启沛已经猜到异族少年有意针对自己了,却没想到他的挑衅来得如此直接——见众人推选始终没有提及她,谢弘毅竟是直接站起身来点名要求与她比试。
  少年衣着华贵,气度桀骜,看上去比之正使更为尊贵,本就是众人暗自瞩目的焦点。此时一站出来,顿时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连带着被他点名的陆启沛也被众人关注了几分。
  然后众人看看对面,再看看己方,陡然间发现这二人竟生得几分相似!
  祁阳难得紧张,在案几下抓住了陆启沛的手。后者这时反倒镇定了下来,她在祁阳的手上抓着自己的手上轻轻拍了拍,聊作安抚,神态自若。
  果不其然,两人很快就听到有人嘀咕:“这两人生得这般像,莫不是兄弟吧?”
  说话的是终于解了禁足被放出来的三皇子,他看了眼太子身后的祁阳,语气中满是幸灾乐祸,声音也并不算小,足够身边的人都听见了。
  三皇子的本意是构陷陆启沛与荣国勾结,甚至本就是荣国安插而来的奸细,继而打压近来春风得意的祁阳。若是能顺势拉太子一把,那就更好了。至于陆启沛本身如何,他才不在意。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