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末世余生[种田]——齐氏孙泉

时间:2020-04-01 09:52:13  作者:齐氏孙泉
  敖木心里一跳,面上还是装作不在意的问道:“想生了?”
  “我倒是会。”杨芜嗤笑。
  “也就是说,你默认找不到媳妇了。”敖木瞥他一眼,“正常思维下一个男人应该想不到自己生。”
  “啧,你这叫什么话,”杨芜戏谑的看着敖木,就在敖木反思自己是不是说错话了的时候,杨芜又笑道,“我什么时候正常过。”
  “……”敖木没理他。
  “忽然想养孩子了。”杨芜又道。
  “自己生。”敖木也懒得听他的胡扯。
  “我跟谁生?跟你啊。”杨芜聊有兴趣的看着他。
  敖木没急着开口,等一会儿转头看杨芜也还在看着他,就知道他是认真的。
  “想要就去领养。这年头孤儿遍地,害怕找不到合适的?”敖木道。
  这年前年后,不知道有多少孩子被抛弃了。其中有爹娘死了,或是爹死娘跑的,家里没人肯领养抛弃的。也有染上瘟疫,虽说救回来但身有残疾的。
  “可养孩子也麻烦啊。总要对孩子负责。我怕我养上几年就腻了,就不想养了。”杨芜又道。
  敖木敲打着键盘:“那就不养。”
  “可我想要。”杨芜又道。
  “……”敖木仿佛感觉到了他的疯狂暗示,“我不会给你接盘。”
  “别说那么难听,当我孩子干爹呗。”杨芜笑的露出了牙齿。
  他跟杨芜领养孩子?敖木是心动了。可他对杨芜的不放心。鬼知道他是不是三分钟热度。
  想了一会儿,敖木才看一眼床上的两个孩子:“真喜欢孩子,当他俩干爹不就行了。省着他们长大了跟丽丽一块叫你哥哥。怎么,这么想当我小辈?”
  “谁当你小辈了,各论各的不就行了。就像那电影里说的。我管你叫哥,你管我叫爸……哎哎哎?jio……”杨芜一边笑,一边将自己脚从敖木的脚下拯救出来。
  敖木不再理会他,杨芜却又道:“可我想要个闺女。”
  “还有丽丽。”敖木道。
  “太大了。我想要小公主。”杨芜为难道。
  这回敖木彻底不理会他了。
  张琳雅出了月子以后,人胖了一点。进入温室以后也很快找到了状态,空闲时间一直在看敖木给她的水土栽培方面的书,结合她记忆中学过的知识,很快将现有的无土栽培重新规划一下模式。让种植更加高效便捷。
  敖木几天没干温室里的活了。换冰块的时候顺便看一眼,整个温室里头的设备摆放方面都变了些。
  最近一天比一天热,连温室里头也要放上冰块。不然那温度都快到五十度了,在喜欢高温的植物也受不了了。
  高温,水的消耗也是成倍增加的。
  村里头的自来水早在闹鼠患的时候就停了。虽说金属管道,老鼠不容易弄坏,却会咬坏一些较为薄弱的接口处然后钻进去。有的老鼠死在了里头,连带着自来水放出来的水也臭了。
  当时闹了一阵后,干脆暂且放弃自来水,这么长时间也没时间修缮。村里有水井的吃自家水井,没有水井的,或是吃邻居家的,或是去水房拎水。
  敖木家里眼下倒是没这个问题,他们有自家的水泵。因为有发电机,抽水并不是问题。
  只是很快,敖木听过人来人往的村民们得知,地下水的水位也开始不停下降了。一些水井比较浅的人家,已经快打不出水来了。只能拼了命的在家里头存水。村里头一传十十传百,也都在拼命存水。水房的水井比较深,一时半会儿不用担心。可这水位不断下降。在物资已经极度匮乏的时候,还是让人放心不下。
 
 
第41章 
  敖木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家里楼上倒是有个水房, 主要是为了方便楼上用水。可水房里水箱蓄水是有限的。
  敖木空间里倒是能够储存大量的水。可空间的事情, 敖木并不打算告诉敖珍。
  所以,明面上, 必须有个能够糊弄过去的水源。万一哪天地下水的水位线下降到了村里都没办法打出水的时候, 至少两三个月内家中用水要有说得过去的理由。
  至于两三个月以后, 政府应该不会坐视不理。
  而现在诊所这边,有的空间实在不多了。温室全部用上了, 并不适合动工。地下室已经放慢了物资。楼上空房基本都放着杂物。
  要说扩建水房?楼顶阳光暴晒的程度太大, 持续的高温对水而言并不是什么好事。
  敖珍想一想:“这样的话不如就在我家院子里挖水池子了。挖的大一点,涂上水泥, 再去挖河里的淤泥放上去。也不太容易漏水。上面再盖上塑料布, 应该能放挺长时间。”
  敖木凝眉想一想,轻轻摇摇头。这是个好办法。若是没有空间, 敖木也会这样想。可问题是这个蓄水池的主要作用是掩人耳目。蓄水池在敖珍的院子里, 往里头添水就是个问题了。回头楼里有源源不断的水用也会让人十分怀疑。
  “楼上的话,只要做的足够好, 其实还勉强适用。”敖木拿出纸,做了个简单的规划,“咱们可以干脆做一个楼顶泳池。这水短缺,不知道会坚持几年。也许过了今年, 就恢复正常了。那么到时候在院子里挖的水池怎么办?不如就干脆做一个可以多用的。这样一个泳池。缺水的时候是蓄水池。不缺水的时候,往后天儿热了,可以上来游一圈避暑。这楼房是钢筋水泥做的。就算在多七八个楼层都能称重的住,游泳池完全没问题。”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其实敖珍不太看好这个主意。可这终究是敖木自己的房子, 她眼里房子敖木自己盖的。他自然是想怎么改就怎么改。
  杨芜探头看一眼:“环形泳池啊。”
  因为水房是在房顶的正中间。三楼有楼梯上中间的楼顶。所以这个“泳池”中间部分肯定是要空出来用于出入的。所以一定会环绕着楼顶的水房来建造。可不就是一个环形泳池?
  “想试试了?”敖木挑眉。
  “我旱鸭子。”杨芜可惜的提醒了一句。
  “理论上讲人生来就会。我可以教你。”敖木难得主动跟杨芜谈笑。
  “我怕我学不好你忍不住把我按水里淹死。”杨芜往后缩一缩。
  “别误会,你学得好我也想。”敖木说完,开始完善一下这个规划:“这个只能用砖来砌。好在之前做温室的时候剩下很多。然后再内侧铺上地砖。这个家里也有剩余,如果不够,就只能挖温室里铺设的了。这样下面放水就可以放心了。不会渗到三楼。然后水里可以放一些独立的架子,然后再上面铺设木板做支撑,再覆盖塑料布防止蒸发。塑料布可以多几层,上面再放上遮阳网隔热。”
  “这应该挺麻烦的吧。”敖珍道。
  “可是经久耐用。反正现在来诊所的人,也最多是天亮前或是天黑后。咱们往后,就改成天黑干活白天睡觉。要是外面太热了,你们就留下来住。一楼的杂件可以收拾收拾,沙发睡人也没问题。一楼温度比楼上凉快。咱们坚持半个月,我跟杨芜应该干得完。”
  敖木懂得一些,杨芜又之前给温室扑地砖的经验。虽说并不熟练,但糊弄出来并不难。
  杨芜先发表意见:“我没意见。”
  “我听木木的。”敖玲道。
  敖珍心里有想法又不好说。叹口气道:“听你们的吧。现在这白天也确实没法待了。白天又太长了。要我说,就是第二个太阳下山以后,我跟琳雅就带孩子过来干活。然后等第一个太阳出来了,我们就回家。咱们原本太阳是好好的。就是新来的这个太阳邪乎。”
  气温是在新太阳出现以后在骤然上升的,而且现在白天的平均气温已经接近了六十度。
  这里可是东北啊。往年就算最热最热的时候,也就是临近四十度,而且只有那几天,过去了就凉快了。
  现在这般极端的环境,对于并不适应酷暑的本地人来说,简直就是折磨。
  而这些,是第二个太阳出来以后才发生的。所以很自然的,都会默认自家的太阳还是服务地球的好太阳。第二个太阳,破坏了他们原有的生态。
  商量好了这些,敖木跟杨芜将需要用的东西全部搬上楼顶。二人在楼顶高高挂起照明灯,琢磨着建造这个简陋的环形泳池。
  而就在敖木这边摩拳擦掌的准备的第二天,全村人翘首以盼的政府车队,终于在午夜时分来到了本村。
  车队先是到了大队。村长周二急忙穿上衣服过去。没过五分钟,村里喇叭想起了一个掷地有声的声音。
  意思是让全村每户人家出一个代表到大队这边开会。敖木毫无疑问的下了楼换上衣服连手都没来得及洗就去了。
  夜晚的温度也接近了三十摄氏度,闷热的厉害。而大队此时人群聚集,因为缺水,洗澡的人并不多。敖木闻到空气中的汗臭味,人不禁推后几步到了人群边缘。
  等了一会儿,传过来麦克风试麦的声音,音响分左右放好,那声音足够大。估计不用站在这里,村里大半的人家都能听见。
  “接下来我们跟大家说的事情十分重要,希望大家能够听清楚每一个字,并且严格遵照我们的嘱咐来做。最近两个太阳的问题,相信大家都很疑惑。当前科学证明,那阳光是具备一定辐射的。但只要避开阳光,对人体的伤害并不高。但是,因为臭氧层被破坏大幅度,未来几个月,空气中可能会出现毒气弥漫的现象!现在政府正在紧急建造避难所。只是需要时间。在避难所建造成功以前,我们会尽可能的协助大家度过这个难关。
  我们即将分发给大家足够的种子,这些是经过科学家挑选、对比的藻类。领回种子后,大家将种子和淤泥混合,涂在家中室内墙壁上。一定要尽最大可能保证这些藻类有充足的水分,它们会提供一定的氧气。同时,我们会在诊所里面配置制氧机。后续,会安排人员每家每户送氧气。
  请大家相信政府,相信我们。我们会尽最大努力解决未来可能面对的所有问题。还请大家积极配合。接下来,我们会播放一段特殊的警报声音。未来,如果哪一天听见了同样的警报,那么一定要紧闭门窗,杜绝外出。请今日起,请大家每家每户挖出足够生活的地窖。具体施工,我们会随着种子发放传单。重复一边……”
  即便是家中准备完全的敖木,能做的也只有沉默。
  看来。家里不光要挖蓄水池,同样还有还有足够生存的地窖。
  随着阳光的暴晒,大规模的植物死去。而承包了全球绝大部分氧气产出的海中绿藻,也因为紫外线高强度的照射开始死去。
  现在地球上的氧气,已经进入了严重的负增长。每呼吸一口氧气,地球上的氧气,就真真正正失去了一部分。
  排队领物领种子和传单的时候,敖木就开始计算着楼里面的空气循环。人体每天消耗的氧气是一笔大数目,空间里倒是放置着一些制氧机。但氧气循环问题,还是需要相对完善的安排。
  他家里,算上敖珍,足足有八口人。
  制氧机至少需要三个,加上种植上这些藻类的话,二氧化碳的消耗还不清楚。好在家里为了控制牲口圈里的空气,败家的杨芜买了空气检测仪。
  只要随时注意情况,应该不会有问题。
  可敖木家里尚且麻烦。其他人家只怕会更加糟糕。
  领到了自己的一份种子,分发物资的解放军看一眼敖木:“你是本村大夫吧。”
  “是我。”敖木道。
  “你先进办公室,一会儿还有事情跟你说。”解放军对他点点头。
  敖木拎着手里的东西,先进入办公室,里面的军官和卫生队的人已经开始跟村干部们说话了。
  敖木跟他们都打过照面,进屋后就找个位置坐下了。
  听他们谈论的,基本都是这次的全球危机应该怎样去解决。
  现在国家已经开始着手于建造地下避难所。只是需要足够的时间。而用海藻提供氧气的这一方法,也并不是眼下唯一的方法。科学家们提出了二十几个应对方式,其中只有五个被确认可行性较高。并对各个地区根据情况分区实验。如果有一种方法效果超出预期,就会完全使用这个方法。
  但是,这个实验不是百分百安全的。如果某一个方式实验中有数据不妥,或是个人操作有误,那么这一户人家,可能都要命丧黄泉。
  可这个全球性的灾难当前,伤亡在所难免。政府能够救下的人有限。剩下的,就只能依靠自己了。
  村长几个干部商量认为,与其各家各户分别准备,不如将人集中在一起。这样劲往一处使,只要地洞做的足够大,没有塌方的危险,那么众人在一起远比独立作业的成活率更高。
  当然,这一题意也面对一个问题。一旦众人作业的结果不理想。那么死神就会带走全村的生命。
 
 
第42章 
  警官跟卫生队也在根据这件事进行分析。两边各持己见, 又各有道理。
  敖木听了一会儿, 才开口道:“也许可以两种都试一试。”
  众人目光转移道敖木这里。
  敖木看一眼众人,又想一想这些日子在村里行医的经验, 道:“毕竟以村子里的情况, 不是每户人家都有能力挖出足够的地窖的。这些人里, 不乏鳏、寡、孤、独,或是家庭中缺乏劳动力的。完全可以让大家自己选择。让那些没办法自家过好的人, 都集中在一起挖一个地窖生活在一起。能过下去的, 自然有办法坚持,过不下去的, 住在一起相互有个照应。”
  这个居中的办法是绝对合适的。
  村长周二当即一拍大腿, 道:“从前咱们村里小学荒废以后一直放着,前两年打算建粮仓。只是因为拨款问题一直搁置。那里的情况还是挺合适的。愿意住一起的, 到时候一户或是几乎分一个教室, 然后挖一个地窖在操场下面,连同各家。”
  军官考虑了这个问题, 看一眼旁边的同行来的局军医:“只要挖的足够大,全部种上藻类和植物,再隔一段时间送一下氧气,应该是没问题的。这样的话, 不光是那些愿意聚集在一起的人。其他人最好也要相对聚集一下。可以是亲属住在一起。并且居住集中一些。这样可以减少输送氧气的成本。减少送氧气人员在外界停留的时间。”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