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鱼不服(古代架空)——天堂放逐者

时间:2020-04-02 08:41:21  作者:天堂放逐者
  说着扔出一块玉佩作为信物,也笑着上了马车离去。
  墨鲤看了看玉佩,不由得问:“这人倒也奇怪,不知你名姓,不知来历,就敢随意结交?”
  “穆氏是太京首富,也是秦中首富。”孟戚心想,哪里是什么才学打动人,分明是看了自己的脸,就想结交了。
  楚朝虽亡,楚朝的风气至今难改。
  不分男女老少,太京人人爱美色。
  倒不是说长得丑就寸步难行了,而是生得好看的,去买东西都要便宜几分银子。
  孟戚不能说这个穆公子可能是看脸给玉佩,他镇定地说:“有钱人总有几分怪癖。”
  “……”
  墨鲤想说孟戚没钱,性格也没好到哪儿去。
  可见怪癖与否,不是钱的问题。
  “被那书生一搅合,倒忘了原本的话题。”墨鲤看着一半焦黑的柳树,问道,“这些树难不成是陈军败退之后,放火所焚?”
  “不错,为了阻挡大军,太京城外的良田房舍都被烧得一干二净。”
  柳树生在水边,看似焦黑枯死,第二年居然发出了新芽。
  楚朝重整帝都,清理到这边的时候,众人不住地称奇。
  “当年有传言,说是真龙天子坐镇,万物回春,山河复苏。”孟戚边走边说。
  千柳道就成了焦柳道,有楚一朝,没人敢挖走这些柳树重种新树。
  “没想到陆璋把这些保留了下来。”
  墨鲤以为齐朝皇帝一定会把这些柳树刨掉,毕竟是楚朝气运的象征物。
  “谁得了太京,谁就是真龙天子,柳树究竟是谁的还说不清呢!”孟戚唇边泛起嘲讽的笑意,他不在意地摆了摆手,“走罢,青乌老祖估计早就到太京了,我们不能落后太多。”
  沿着焦柳道走到尽头,果然看到了高大的城郭。
  城墙延绵出去很远,墙身由坚固的灰石垒造。
  这就是五百年以来的天下皇城,太京。
  墨鲤遥望的不是这座大城,而是远处隐隐绰绰的山脉轮廓。
  数座高峰并起,高低错落有致,透着一种古朴苍浑的美,侧看仿佛一条昂首巨龙盘踞在太京后方。
  上云山,古称嵏山。
  嵏,是形容数峰并立的模样。
  嵏山共有十九峰,水源充足,最不缺的就是飞瀑清泉。
  据说每到晴日,入山中便能看到天挂虹光,分作七彩之色,衬着漫山浓翠,美不胜收。
  历朝文人墨客,留下诸多诗篇称颂,其山之美,纵然远观,也可见一斑。
  墨鲤情不自禁地抬步,想要往山的方向走去。
  “哎,那小郎,进城要排队的!”旁边有人叫道。
 
 
第92章 麟成望龙之势
  太京共有十八座城门, 其中百姓可用的大约十座。
  麟成门是南城三座城门之一, 也是最大的一座,城外就是著名的焦柳道百里亭。
  车队排成一列,另外一个门洞是达官贵人们的通道。
  来到城门下,高大的城墙挡住了墨鲤的视线,他恋恋不舍地收回了目光, 转头就对上了孟戚若有所思的脸。
  “……”
  难以形容的尴尬。
  尤其墨鲤发现远处行来的车队里, 有很多人都这般仰着头眺望。
  事实上, 伫立此处远望山势还有个说法, 叫做观龙。
  还有好事者喜欢跑到不同的城门看山, 太京城内望山的效果远远不及旷野,而身在山中,又不得见龙。陈朝曾有狂士,仗着一身好剑法, 居然闯到了皇城,爬上承天阁想要观龙, 结果地方高是高, 离山也近了,龙形反倒没那么逼真。
  很少有人第一次进城时,不被上云山吸引。
  “果然是龙气所在,太京历经数朝不衰, 原因在这里。”
  “不错, 久闻上云山之名,今日一见, 当真非同凡响。”
  身边的旅人一句接一句的称赞着,墨鲤与孟戚互相望着,气氛更尴尬了。
  最后还是孟戚率先打破僵局,干咳一声道:“说起来我都已经到了平州麻县,明明再往前翻一座山就是竹山县,结果却错过了一睹大夫……”
  “孟兄!”
  墨鲤本能地打断了孟戚的话,神情微妙。
  如果他不阻拦,孟戚想说什么?
  一睹歧懋山的真容?可是歧懋山看起来十分普通,除了有灵气,跟别的山没什么分别。
  墨鲤又后知后觉地想起了一件事。
  歧懋山是个古称,其实应该叫鸡毛山来着,之前跟孟戚谈论的时候,孟戚根本不知道自己不是人,也不知道龙脉是什么,提了一次也就过去了。
  如果孟戚到了竹山县,就会发现鸡毛山是竹山县灵气最盛的山,那他是鸡毛山龙脉的事根本瞒不住!
  这么重要的事他竟然忘了,还想着日后带孟戚回去见秦老先生?
  真是太过大意,墨鲤暗恼。
  墨鲤不擅长掩饰眼神的变化,孟戚一眼就看了出来。
  然而孟戚把这份懊恼的情绪误会成另外一个意思,心想大夫真有趣,看一看诞生出山灵那座山有什么要紧?按照平州府志,那附近的山还不少,麻县的鸡冠山,竹山县的鸡毛山等等,还有玄石峰这样的荒山……
  难不成就是那座黑漆漆光秃秃的荒山,才让大夫这样紧张?
  呃?
  大夫原身是鱼,通体漆黑,还没有毛发……这么说来……
  满山都是黑色石头,草木不生,山中唯有一片湖水还有生机?
  话说原形的毛发,跟树木茂盛到底有没有关系?孟戚努力回忆自己冬天变成沙鼠的时候,毛是不是短一些,然而沙鼠的形态照镜子很困难,站在水边又看不清楚,这还真没个准。
  一想到墨鲤诞生的那座山是秃的,孟戚就有点心疼。
  不不,他不该在意这些。
  大夫这么好,怎么能用有毛没毛来衡量呢?他喜欢的是墨鲤,不管墨鲤是何处的山灵,他都一样喜欢。别说秃山了,就是半截儿山,或者一个小土坡也没问题!
  其实毛也不是特别重要,鳞片也很好啊。
  乌黑发亮,光泽很美……对了,如果是金色的,那就更好看了。
  孟戚有些恍惚。
  两个人同时神游方外,只听身后一声大喊:“喂,你们还进不进城了?站着不动挡路做甚,两个大男人好端端的,互相看着发什么呆?难不成没带路引?”
  这一嗓子嚷得四周的人齐刷刷扭过头。
  众人指指点点,小声议论。
  如果不是看在孟戚长得不坏,他们很有可能就要招呼城卫过来了。
  “抱歉,我与兄长出门办事,心里发愁,一时失神了。”墨鲤回过神,无奈地向着四面拱手示意,还专门给身后的人道了歉,这才拽着孟戚继续排队。
  按照律法,出门忘记带路引的人,抓到了同样要受罚,有原籍的发还原籍,严重的还会有牢狱之灾。
  孟戚手里那份路引,是宁长渊给他们准备行囊的时候送的。
  路引分为很多种,最简单的一种便是“某县某乡某人欲往何处办何事”,时间地点都会写得非常明白,然而路引是有期限的,短的一个月,长的一两年。
  楚朝立国之后,对路引稍微放宽了几分,除了允许商队走得更远,在异乡停留的时间增加,还加上了书院学子出门游学的路引,以及方便医者在附近两三个县城行医的路引。
  这两种路引发放条件非常严苛,每年衙门都有限额。
  想要游学用的路引,须得有秀才的功名。医者路引,则要衙门与乡绅担保,可以说得到这样的路引,跟名医招牌也没什么分别。
  薛令君给墨鲤伪造的那张是游学路引,时限三年。
  宁长渊通常给人伪造的是探亲路引,也就是最简单的一种。
  想好去什么地方,拿着路引出发就行。虽然到了那个地方没有户籍仍是黑户,但是天下大乱久矣,北方天灾连连南边打仗不休,到处都是流民。只要人老实能干活,被乡民接纳了,到时候缴纳个三十文钱,就能顺利地把户籍报上去。
  尽管历朝历代的管制都十分严格,然而被约束在土地上的,始终只有普通百姓。
  只要有钱打点衙门,得个路引并不难。
  墨鲤一边等着进城,一边低声问孟戚:“那些江湖人难道个个有路引?”
  “那些门派在当地很有势力,自然有办法,至于别的人无非就是偷抢或者买。”
  孟戚刚说完,就看到前面城门官带着人盘问一个小商队。
  “你们路引上写了从邯郸到去魏城采购布匹,怎么跑到太京来了?根本不在一条路上,来人啊,把他们拿下!”
  那商队的管事连声告饶,然后塞了一些铜钱过去。
  “魏城物价大涨,我们回乡实在赚不到钱,只能到太京贩卖。这位官爷,还请高抬贵手。从前我们也是这样……”
  “从前是从前,现在国号是齐,你以为还是楚朝吗?”城门官掂了掂手里的钱,没好气地说,“告诉你,最近官府发了告示,有江洋大盗试图潜入太京,所以管制非常严格。你们也就是犯在了我手上,不然把你们当做江洋大盗的同伙抓起来!还不速速离去?”
  商队的人走南闯北,十分会看眼色。
  听了这番话,又见那城门官一努嘴,神情带有几分催促之意,顿时了然。
  匆匆谢过一声,带着车队掉头跑了。
  “还有你,你们路引上写着陈麻子、王四牛等十六人运货入京,怎么队伍里多出来一个人?”
  “……这,这是我们在路上捡的人,快饿死了,只求一口吃的。”
  城门官驱赶道:“我不管这个人从哪儿来的,反正只许十六个人进城,你们也想得一个勾结江洋大盗的罪名吗?”
  那十六个挑夫吓得连连摇头,只得抛下那个路上认识的人,独自进城去了。
  那人失魂落魄地站在原处,立刻有门卒过来把人押了就走。
  墨鲤神情微变,这不是什么江湖人,可能是逃出雍州的流民。
  那些太京户籍的百姓,取出了出城领的路条,便从容地进去了。
  墨鲤分明看到其中有两个江湖人,他们的路条是怎么来的?这会儿是不是有两个太京百姓被困在城外回不去?还是已经被门卒暂时关押起来了?
  孟戚忽然从行囊里取出斗笠戴在头上,还给墨鲤也扣上了。
  “孟兄?”
  “感觉会不顺利,以防万一。”孟戚解释道。
  预感很快就应验了,当队伍轮到他们,孟戚先取出路引。
  负责查验的门卒先是命令他取下斗笠,跟挂在城门上的通缉犯画像对照,结果自然不是,门卒被孟戚的脸晃了下神,浑浑噩噩地正要把路引递过去,那城门官忽然上前一步。
  “你是太京人士?”
  城门官之前查核的时候,除了没路引的,基本都放了别人一码。
  可是现在他目光厉然,像是要看穿孟戚,身体紧绷手掌按在右侧佩刀的位置上。
  孟戚一见他这个姿态,心想这个城门官难道不是真正守门的,而是早就守在这里的锦衣卫?他有些惊讶,皇陵之事惊动陆璋,还能说情有可原,难道“前朝国师”出现的江湖传闻陆璋也听说了?
  城门官扫了一眼门卒递上来的路引。
  ——孟戚之前要求宁长渊伪造一份太京的路引,宁长渊最初拒绝了,因为京城人无论到哪里都要被人多看几眼,觉得不够安全,最后看在墨鲤为野集众人治病的份上,还是给了。
  “太京安平坊孟学文……这是你从何处盗来的路引?”
  “这就是我的。”孟戚不动声色地说。
  “我看不是,要不要去安平坊查一查有没有孟学文这个人?”城门官厉声呵斥。
  从他的态度上,孟戚觉得这人可能不是找“孟国师”,否则没胆子在他面前咆哮。
  “我看你就是近日试图潜入京城的江洋大盗之一!”城门官冷哼道,“老实交代罢,你是什么来历?青城派?春山派?天子脚下,尔等江湖人何敢放肆?”
  “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在下一直居住在太京。”孟戚还想从这个城门官那里打听消息,不得不继续跟他周旋,一口咬定自己就是太京户籍。
  墨鲤既是担心,又觉得这一幕荒诞。
  太京龙脉竟然被拦在城门外?
  “胡说八道,太京之中如你这般容貌的人,哪里有我们门卒不知道的?你根本就不是太京人士,除非你活到现在从来没出过城!再一个,城中的美男子根本没有一个姓孟,美貌女子也没有!”城门官得意地说,“所以这路引一定不是你的!”
  墨鲤:“……”
  孟戚:“……”
  不对,他出城的,只是可能没走城门直接翻墙了。
  又或者外表看起来有八十岁?
  作者有话要说:
  城门官真的就是城门官,不是锦衣卫。
  不是宁长渊的伪造路引技术不够
  ——————
  宁长渊:脸长得好,有什么用?只会碍事!
 
 
第93章 云横秦岭之间
  即使被揭穿身份, 孟戚也不担心被抓。
  ——轻功高手还怕跑不掉吗?
  他只是有些发懵, 万万没想到“不祥预感”是因为这个应验的。
  墨鲤同样有点懵。
  据说太京东西城郭长三千丈,南北则是两千六百丈。
  楚朝鼎盛时期有民三十万,加上内城勋贵官员以及家眷家仆,皇城内宫人侍婢禁卫军等等,以及南来北往的商队旅者, 总数可达七十万人。
  齐朝大不如前, 城池所在, 人口锐减。
  现在可能就四十来万人, 然而那也是实打实的四十万。门卒不可能认识城里每个人, 再说太京有那么多城门可供出入,就算有人冒充京城人,也不应该立刻就被发现。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